田村认为最为关键的人物,就是斯蒂芬·魏斯拉比。对魏斯,不但田村知道,日本的犹太问题专家也都知道。犬塚就曾经说过:“总统走到哪里他就到哪里,就像影子随着躯体。”
田村早已经从在“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中任职或者活跃在其他犹太人社区自助机构的奥托·纪尔逊、恩斯特·格鲁鲍姆、弗朗兹·赫许兰等人那里听说了魏斯,他也仔细地深入了解了魏斯的一些个人情况。
斯蒂芬·魏斯是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兼美国犹太人大会主席,同时也是一位享有崇高威望的犹太教的“拉比”。66岁的魏斯,是美国最受尊敬者之一,是在美国犹太人社区起主导作用的人物,即便是在其他国家的犹太社区中,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他与美国两任总统威尔逊和罗斯福都是密友,关系都非常密切,美国人和一些国外人士都相信他对美国政府的决策有相当大的影响。
“魏斯拉比在政治上与宗教上都是“自由主义者”,他是犹太教改革派和犹太复国主义的主要发言人之一。他从事过劳工运动、争取世界和平运动以及一切争取少数民族文化和政治权利的斗争。”魏斯的密友赫许兰向田村介绍说。但是,只是一位实业家的田村并不一定听得懂和感兴趣。
“他也顽强地反对日本人!”赫许兰的姑表兄弟格鲁鲍姆提醒,他为世界犹太人大会理事会理事。
这句话警策了田村。他想到,自从日本开始实施“大陆政策”并开进中国以后,这位魏斯利用一切场合抨击日本人。在他的书信、文章中与作为一名拉比“布道”之时,他都连续不断地讲述日本在中国的“罪恶侵略”,并劝告美国应该采取行动“缩短战争或者引向另一场战争,使日本不可能继续对中国进行残酷而罪恶的战争”。田村也听说过,当年“满洲”的犹太实业家齐克曼在给魏斯的信中只感慨了一句“日本人看来对待“满洲”的犹太人相当公平”,就遭到了魏斯的回信痛斥!
虽然如此,田村却认为随着国际形势的飞速变化,一切都在日本的掌控之中。美国精明的犹太人会与时俱进,魏斯也不例外。看看眼前的例证,这么多天来,自己作为一位日本商人,不断地与纪尔逊、格鲁鲍姆、赫许兰这些商业界熟人商谈,随着讨论的深入,与他们经常在纽约帝国大厦七楼的一间会议室内会晤,对人数、专业雇用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特别安置区等等都做了周全的考虑,从他们对自己提出的计划表现出的热情来看,即便再精明的犹太人,也可能像河豚鱼一样“上钩”。信念是一回事,利益是另一回事。继续给“胡萝卜”,伸“橄榄枝”,只要有利可图,不怕魏斯这只老狐狸不伸嘴。
田村自认为自己很清醒,虽然已经与纪尔逊、格鲁鲍姆、赫许兰等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但是,他们本质上是商人,不可能代表整个美国犹太社区,能代表的,只有魏斯拉比。
令田村高兴的是,魏斯拉比接受了他的拜访请求,约好到魏斯的办公室会见。田村在第一时间打电报给在上海焦急等待他的消息的犬塚、安江与三鹰四木。他们三个人从收到来自纽约的关于田村将与犹太人领袖约会的信息起,就再也坐不住了:这可是“河豚鱼”上钩的好时候!
按照田村这位不失精明的常年在美国的日本实业家的经验,想会见的人只要答应见面,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对方在回复自己的请求时会先想一下,此人是谁,为什么要求见我,会谈些什么,见是不见……等等。田村虽然没有被授权谈论日本人的“河豚计划”的细节,他的任务只是要魏斯相信,将成千上万的犹太难民移居到日本控制的中国领土上,移居到上海,最好移居到“满洲”,属明智之举。
周末,魏斯拉比甚至牺牲了自己虔守多年的犹太教“安息日”,来接待田村光三。
田村光三与斯蒂芬·魏斯在魏斯的办公室内会晤。他俩从体形上来说,是“小犬”与“大熊”。田村即使是在日本人中也显矮小,魏斯则是个大块头,身高六英尺三英寸,魁梧结实。田村以日本人惯有的身体姿态和身体语言颔首弯腰地表示“相见恨晚”的尊崇之意,性格豪爽、姿态宽宏的魏斯则迅速伸出右手,热诚相握,并用一只手臂搂住田村的双肩。对魏斯来说,田村也不是什么陌生人了,当赫许兰设法说服他与田村正式会面的时候,这位拉比就曾经多次与赫许兰谈到过田村。
尽管对日本人没有什么好感,魏斯还是觉得除了与田村会面没有别的选择。他同意赫许兰的建议,让田村来他的办公室。
田村像在上海的三个人一样,知道魏斯才是他们所需要的人。纪尔逊、格鲁鲍姆、赫许兰等人的热情是否重要,在于魏斯做出何种反应。如果魏斯对这项计划感兴趣,如果魏斯以他自己独有的单刀直入和高度灵敏的方式开始提问,如果魏斯在点头,双手穿过波浪形的灰色头发合抱在脑后,眼中露出进入梦境的神情,如果他能够被引导去想一下成千上万的欧洲犹太人将从他们正在遭受的暴行和死亡中拯救出来……如果所有这些反应都一一出现的话,或者这些反应中的任何一个在会谈中出现的话,那么,钓这条“大鱼”的鱼饵就被咬住了,那些亲自参与下诱饵钓“河豚鱼”的人将如愿以偿。
魏斯的办公室十分宽大,陈设简单得简直就像个修道院。除了一座台灯以其扩展的光圈照射着办公室的一角外,其余都是黑暗。两人相互亲切地问候。田村在主人让与他的座位上坐下来,寒暄几句后就开始就此行的目的会谈。
田村在整个简短的会谈中从不涉及细节。他谈到日本人民一贯尊重犹太人民,谈到早在19世纪60年代犹太人和日本人之间就发展了紧密互利的商业与文化的联系。他告诉魏斯,在起草第一部日本宪法时,有一位犹太人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又提及,不仅日本的第一份英文报纸由一位犹太人(拉腓尔·肖尔)创刊,而且现今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日本广告新闻》也为一位犹太人所拥有,而这份报纸也是日本天皇所爱读的。田村描述了在日本疆域内的犹太人的现状,犹太人正生活在神户和横滨,在“满洲国”和中国的许多重要的商业城市也有犹太社区。所有这些人都安居乐业,因为正如外务大臣有田八郎在议院中所称,日本不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它对待犹太人就像对待其他国家的人一样。魏斯拉比肯定知道远东犹太人的三次会议吧,它们不都是过去三年内由犹太人自己发起召开的吗?
魏斯点了一下头,他的确知道这些会议,他曾收到过会议讨论的记录和会议的副本。
田村继续谈着,日本当然完全清楚有许多欧洲犹太人现在发现他们自己处于困难的境地,如果有相当数量的欧洲犹太人——他说是相当大的数目,但没有精确数字——移居到“满洲国”或中国的某一业经安排的居留地区,岂非对双方都有利?
魏斯拉比并没有将双手抱在头上或者露出梦幻般的神情,他只是有礼貌地从容地注视着这位来访者。
田村继续说,日本将为有这样一个居留地而感到光荣,当然,这需要花些钱,但不能指望由日本自己来掏钱,虽然如此,除了建设工厂、房屋、道路和其他娱乐设施所需的基本费用外,日本并不要求现金,而乐于与美国签订贸易协定以取得工业机械、零碎金属和燃料等东西。
由于未被授权谈论该计划的更为具体的细节,田村又说了一些后便等待回答。从魏斯拉比明显缺乏热情的态度来看,田村感到希望不大。得到回答后,他就更加不抱希望了。
魏斯从容不迫地说道:“日本政府显然已经成功说服了一大批持不同见解的人,使他们相信日本政府从内心里对犹太人感兴趣。但我已经在过去几年中注意到日本军队……我相信军队这一机构目前正控制着日本占领的“满洲”和中国。”
田村模棱两可地点点头。
“日本军队即使不说是非人道地也可称是过分严酷地对待它们控制之下的别的少数民族。例如“满洲”人和朝鲜人,他们之厌恶日本人大概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任何被征服者对君主的憎恶可与比拟。当然,中国人,特别是南京的居民——自然不包括那些在1937年城破后被屠杀的30万平民——也不会对生活在日本占领之下的土地上感到高兴。”
斯蒂芬·魏斯不愧为一名公众代言人,他讲话时平静而有礼貌,他的语调如此通情达理以至于使人感到友好。
田村不知道该说什么,一言不发。魏斯问:“田村先生,你代表日本军人政府吗?”田村摇头。
魏斯又问:“关于居留地计划一事曾经与我们的国务院讨论过吗?”
田村强作镇静地回答:“我相信还没有。我认为似乎美国的犹太人社区可利用它的相当大的影响,某种“统治者背后的力量”,说服政府在这方面或者其他方面信任日本。”
“我懂了。”魏斯背靠在转椅上,似乎在衡量某几种可能性,然后说,“打开天窗说亮话吧,田村先生,我要更正一下你似乎持有的一种错误印象。美国的犹太人无论从各方面说绝非你所谈到的“统治者背后的力量”。我们的影响在民主政治中正如任何一个较小的少数民族一样,不多也不少。至于美国向日本输出如原油、重型机器、零碎金属等东西的问题,这些东西可能被认为是战略物资,无论如何它们是非常相似的,即使并非等同,这些物资也包括在“道义禁运”中,它现在已经生效了几个月了。田村先生,你是否想到,对于一个美国犹太人来说,这样做可能是一项颇不爱国的举动!不经与国务院充分磋商,即使是讨论将来把此类物质输出到一个非盟友国家也是不妥的。”
“不爱国”这个词听起来有些耳熟。赫许兰曾经向田村提及魏斯是一位“超级爱国者”,他认为美国在今日世界中是犹太人真正安全的地方。犹太人,特别是犹太人领袖应当专心注意不要显示出有不忠于美国政府政策的迹象。但是,田村认为不爱国的问题显然是一个无需回答的反诘,因为这位犹太领袖已经从椅子里站了起来,像一位没有敌意的巨人俯视着他。田村担心会谈可能会在消极的音调中结束,他勉强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赶紧说道:“魏斯博士,百闻不如一见。请你来日本、“满洲国”和中国,你自己来看一下,犹太人在日本帝国中是怎么生活的,居留在那里的许多人是怎样安居乐业的。如果你本人不能来,请派一个代表来——任何一个你能信任并能回来忠实汇报的人都可以。我们对你派任何人来调查都完全开放。”
他们已经走到了办公室的门口,魏斯拉比沉默了一会儿,又一次坚定地看着来访者。他一手开门,另一只手向田村有礼貌地伸出:“田村先生,很高兴认识你,希望你回日本旅程愉快。”
没有其他选择,田村握了一下手就走出了房门。他承认自己失败了,但不清楚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只想迅速回到自己所租住的饭店的房间里去,那里才是他在纽约感到熟悉和安逸的地方。于是他立刻离开了那座大楼。否则的话,或许他会碰巧听到魏斯拉比正在对他的一个高级助手喊道:“我没有时间去听这些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