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1938中国大营救
12038600000044

第44章 罪莫须有

但是,这次谋面后不久,佟人川听手下的人说,任可回到维也纳以后,依然故我,便大发雷霆,大骂他“狗胆包天”,命令他立即停办签证,否则格杀勿论!任可因精通国际法,胸有成竹,所以仍我行我素。

恰在此时,有人状告任可出卖签证、贪赃枉法,这给了佟人川可乘之机。“揭发检举”的人没有留下姓名,只寄来一封匿名信:

大使先生台鉴:

值此中德关系微妙棘手、中德邦交何去何从之际,大使先生您携民国驻德使领馆同仁折冲樽俎,勉力维护,犹以对待犹太人之态度和政策慎之又慎。然阳光之下,难免荫翳,千万人中,必有异类。

当此国难,弱国外交,如履薄冰,独木舟上,小心驾驭犹恐船翻,奈何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鄙人陋知,希特勒兵锋正健,矛头所指,犹以犹太人为甚。然我国之驻维也纳总领事,曰任可者,逆流而动,披麟而上,仍借领馆之便,以一己之名义,行个人好恶,恣意颁发犹人移居吾沪之签证!

其有恃无恐,鄙人疑之,真率性如所谓“人道人性”之口号?狐疑之间,听闻伊等竟有出卖签证、贪赃枉法之情势。此便了然,为何大使佟人川先生您屡禁不止,实有此因,假公济私,浪获虚名,欺上瞒下,而独匿金银窃笑于私室。此类不查不办,青天何以白日?党将不党,国将不国!

专函,伏乞明鉴

民国某年某月某日

佟人川看过此匿名信几天之后,将参事木武谭叫来:“给你一个重要任务,派你去查实一件事。”他将那封匿名信递给木武谭。

其实,木武谭也有耳闻,驻德大使馆内早有议论。

“你去调查,一定要注意保密,事先不许走漏风声!”

“是!”

“与你同行的有“BIS”(军统)的“冷雨”(化名)。其实我也不愿意这样,但是没有办法,抗战时期重新组合而成的军统风头正劲,戴笠的手总是伸得挺长,为此事专门从国内派冷雨来调查。你只管稽核账务,违法调查就让他去做。”

木武谭和冷雨的突然到来,引起了维也纳总领事馆的一阵躁动。但是,任可却显得若无其事,他吩咐馆员们照样办公,当然,他不会慢待这两位如同不速之客一般的“钦差大臣”。

任可吩咐将馆内的账册表单并往来票据全部公开,摆在桌面上,任由木武谭翻阅、查询与稽核。冷雨则分别找一些馆员谈话,进行调查,并详加纪录,还翻看一些领事馆的信件。

但是,令两人不解的是,任可和领事馆还在继续发放“签证”。他们认为,这是“顶风而上”。是夜,两人躲在居住的旅馆内议论商量:“任可见我们来,也毫不收敛,怎么办?”

“你要细细地查账,这是你的专长。我就不信,既有人举报,会不存在一点蛛丝马迹?”

“但那并非一日之功,为什么明知故犯,还在发证?如果我们不进行劝阻,既显得我们无能,他不把我们当回事,向上峰也不好交代。”

“明天,我们一起向他提出口头警告!”

“是劝诫,不是警告,他的职务在你我之上,我们可没有权利代表上司去警告他!”木武谭说。

“好,就这么办。”

第二天,两人在开馆前便早早来到任可的办公室。

“何领事,弟兄们来办此事,也是情不得已,上峰的指示,总还得照办。请你积极配合。”

“是的,我会的。你们来弄清原委,对我本人,对本馆,是好事。我知道,你们是在履行职责,我也是。不到之处,请二位老兄多多包涵。”

“噢,你的态度不错,但是……”

“怎么,还有账册材料没有交给你们?”

“哦,那倒不是。只是,你须停办签证才对!”

“拿来……”任可向他们伸出手,“请你们把不让我办理签证的通知公函或者谕令拿给我。”

二人窘然变色。

“本馆也是照章办事,无论事体上还是程序上都无违规之处。本馆至今严按外交部训令与孔院长的要求去做,并无不妥之处。如你们身带新的指令,请拿来。”

无形中的“将军”,使二人悻悻,虽不悦却也找不出破绽。

任可反倒笑了,他显得很放松:“我们要是真有毛病,躲还来不及,藏还来不及,哪还会办该办的事?”

查了几天,没发现任何可疑之处。木武谭不解地问:“为何外界传言签证有弊?”任可坦然回答:“这是莫须有的罪名,若签证限制甚严,贿卖之事还可以说得过去,既然只要申请人提出申请皆可以得到签证,人家何须花钱贿买?”一席话,说得木武谭哑口无言。但是,冷雨却再也按捺不住,气急败坏地大叫:“让我查出来我就崩了你!”任可一笑:“在下胆小怕事,为官尊上,保证绝无此事!”那人刚走,他便对部下低语:“我一个脑袋能换几千条生命,值!”

在纳粹看来,众多总领事中,只有中国总领事任可是不买他们账的人。任可不仅公开与犹太人保持来往,而且还为犹太人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保护。随着纳粹犹太政策的演化,在驱逐阶段,对任可与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向千方百计离开的犹太人发放签证一事,还不甚阻挠,但在占领波兰之后,形势急转直下,便开始设置障碍。只是因为德国不想与中国闹翻,况且任可非常具有外交才干,与维也纳的上上下下,以及外交人员的关系都不错,又曾在德国慕尼黑留过学,那时认识的一些同学现在不是崭露头角,就是谋得个一官半职,即便是加入了纳粹,也还保持着个人友谊。因此,不便对任可骤然下手。

久而久之,他们还是找到了“茬”。

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位于维也纳市中心。纳粹通过调查,得知总领事馆的房产属于一家犹太人,也就是已经迁往瑞士的煤炭大王艾萨克。纳粹自认为终于找到了“报复”的机会。

一天,领事馆突然被纳粹党卫军和盖世太保包围。从一辆指挥车上下来一名身着黑色将校服、左臂佩戴着雄鹰加“卐”字符号的纳粹臂章的党卫军军官,以及一名同样是黑色军装,但左臂佩戴着红色的袖章,上有白底“卐”字符号的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两名军官径直闯入领事馆。

“快去,叫你们的总领事任可来!”

“任博士他没在,外出办事去了。”

“在不在都无所谓,他在,也改变不了什么。”党卫军军官蛮横地说道。这时,听到声音的领事馆的工作人员聚拢过来,其中包括领事馆的办公室主任钟辛明。

“总领事不在,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没必要大呼小叫的,这可是在具有外交豁免权的领事馆内!”

“我们到这里,是来向你们宣布,我们要立即没收这里的房产,你们领事馆和所有的人员必须马上搬出!”党卫军军官大声地说道。

“你们使用的房产,是犹太人的,我们奉命没收!”盖世太保说道。

“我抗议!”办公室主任钟辛明气愤地说。

“没收犹太人的房产,是我国的内政。”

“我们是一个主权国家,你们这是在破坏中国与德国的关系!”

“我们的上司和我们的外交部门已经给你们的大使打过招呼,否则,我们也不敢擅自作主!”盖世太保想解释一下。

“别跟他们废话,我们是军人,一介武夫,只知道服从命令。来人,给我闯进去……”

等任可赶回来,已经人去楼空。他知道,纳粹这是在寻衅报复。就是报告佟人川大使,他也不会代表中国对纳粹的野蛮行径进行抗议,上到国民政府,到蒋介石,此刻,都不会支持自己,而且,纳粹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没收犹太人的房产,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升级,犹太人连生命尚且不保,何况他们的私人财产?

但是,任可并没有被吓倒!

对于任可的义举,被救的人也许不知道,在当时极度恐怖的气氛下,他承受着怎样的风险!这种风险让他极有可能丧失政治前途,甚至生命!

纳粹当局以总领馆使用的是犹太人的房子为由,强行将房子没收了之后,任可不得已把领事馆搬到了维也纳城市公园旁边的一所公寓里。他打报告,向政府申请租赁房屋的费用,竟然未获答复和批准。得不到租房费用,性格耿介的任可既不愿等,更不愿求,他毅然决然地自掏腰包,用自己平时攒的钱和微薄的薪水,来支付租赁的房租。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继续向犹太人签发“生命签证”。

任可把签证之事说得很轻巧:仅仅是举手之劳。其实并非如此。他以大智大勇,顶住了诸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