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级
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第一章)哲学知识
一、单选题
1.“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极其重要的命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探讨天人关系。下面这些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哪一句是庄子所说?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万物皆备于我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2.《谷梁传》属于“儒学十三经”之一,下列关于《谷梁传》的论述,哪一句是错误的?
A.谷梁传的书写方式是问答式,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B.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左传》相似。
C.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
D.据后人考证,《谷梁传》书中曾引用公羊子的话并加以辩驳,因此认为成书要较《公羊传》为晚。
3.关于《公孙龙子》的论述,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公孙龙子》是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后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的著作。
B.在《公孙龙子》一书中,公孙龙主要研究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所具有的内在矛盾,他的特点就是夸大这种矛盾,并否认两者的统一,所以最后得出违背常理的结论。
C.《汉书·艺文志》中收录了《公孙龙子》十四篇,但现在只保存下来了六篇。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他以“白马非马”论和“离坚白”而著名,他的这些思想分别见于《白马非马论》和《坚白论》中,这是公孙龙名辨思想的核心内容。
D.《公孙龙子》,又名《守黑论》。《公孙龙子》六篇全为公孙龙所作。
4.《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读《四书》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他指出了正确的读四书的顺序,下面哪一种说明是正确的?
A.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B.先读《中庸》,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大学》,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C.先读《论语》,以定其规模;次读《大学》,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D.先读《论语》,以定其规模;次读《孟子》,以定其根本;次读《大学》,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5.我们所提的“小康”社会,这个“小康”,在下列哪种典籍之中出现过?
A.《礼记》B.《周礼》C.《论语》D.《孟子》
6.主张吸收道家“道法自然”主张,提出封建等级制度应该与“自然”结合起来,做到“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的是。
A.颜之推B.孔融C.阮籍D.徐干
7.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采药修道。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他是谁?
A.苏秦B.虞初C.鬼谷子D.邹衍
8.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学纵横之术游说各国,初至秦说惠王,不用。乃东至赵、燕、韩、魏、齐、楚,游说六国合纵御秦。他相六国,归居于赵,被赵封为武安君。其后秦使人诳齐、魏伐赵,六国不能合作,合纵瓦解。他入燕转入齐,为齐客卿。与齐大夫争宠,被人杀死。有《苏子》三十一篇,今逸。他是谁?
A.苏武B.苏秦C.惠施D.邹衍
9.“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段话出自于下列哪本典籍?
A.《论语》B.《孟子》C.《礼记》D.《周礼》
10.主张“尚博”,思想中体现出儒道互补特征的古代哲学家是。
A.葛洪B.老子C.庄子D.邹衍
11.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以下人物不属于法家的是。
A.管仲B.子产C.李悝D.邓析
12.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以下不属于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的是。
A.孙膑B.吴起C.魏无忌D.张良
13.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著的《人物志》是流传至今的我国第一部人才学专著。他认为通过九种表征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性情、气质和心理。他是。
A.阮籍B.刘邵C.诸葛亮D.嵇康
14.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并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的,是下列哪位人物?
A.老子B.董仲舒C.杨雄D.王充
15.下列哲学家与他们哲学观点,对应错误的是。
A.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B.杨雄: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C.韩愈:人非生而知之者。
D.王充: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
16.从古代三皇五帝等传说及某些历史现象出发,以为人类社会已盛极而衰,提出了“皇、帝、王、霸”四个时期的历史退化论,这是哪位思想家所为?
A.邵雍B.王充C.李觏D.李翱
17.“诗书不讳,临文不讳”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一部著作?
A.《礼记》B.《尚书》C.《论语》D.《孟子》
答案:
1.答案:C。庄子《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就是他所明确界定的一种“天人合一”境界。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存在。他的“蝴蝶梦”就是其“天人合一”境界的最典型、最生动的表现。
2.答案:B。《谷梁传》的体裁与《公羊传》相似,与《左传》并不相似。
3.答案:D。《公孙龙子》又名《守白论》。首篇《迹府》是后人编辑的有关公孙龙的简介,其余5篇是公孙龙的作品。
4.答案:A。“《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5.答案:A。《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在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小康。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还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为小康。这里描绘的是在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6.答案:C。阮籍思想主要体现在《通老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等文章中,在这些文章里,阮籍流露了鲜明的道家思想。
7.答案:C。鬼谷子,据考为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常入云梦山(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故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
8.答案:B。苏秦,纵横家有《苏子》三十一篇,今逸。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十六章,与《史记·苏秦列传》有所不同。
9.答案:C。这段话出自《礼记·礼运第九》,是孔子所说,意思就是:大道的实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不能看到,但能看到有关当时太平盛世的记载。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为世人所共有。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庭。货物资源都厌恶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既嫌恶有能力不肯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10.答案:A。葛洪生活的魏晋时期在中国思想史上被称作玄学的时期,可以说,当时的玄学家大都是儒道互补型的学者。葛洪的思想典型地表现了儒道互补的特征,而且他是自觉地主张“尚博”,自觉地做到儒道兼采。
11.答案:D。邓析是名家代表人物。
12.答案:D。张良是汉初兵家代表人物。
13.答案:B。在人才任用问题上,刘邵认为君和臣的职责不同,各自所要求的才能也不同。君主以善于用人、听纳和赏罚为能,臣属则以自任、能言、能行为能。
14.答案:C。扬雄是西汉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所作《长杨赋》、《甘泉赋》、《羽猎赋》,风格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后来薄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
15.答案:D。这句话是由北宋思想家李觏所说。他反对道学家不许谈“利”、“欲”的虚伪道德观念。认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欲者人之情,曷为不可言?”肯定了人的物质生活要求。
16.答案:A。邵雍是北宋哲学家,因隐居苏门山,后人称其为百源先生。曾据《易传》关于八封形成的解释,参杂道教思想,虚构成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形成其象数之学(也称“先天学”)。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亦即“道”、“心”。“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则变,复归于神也。”
17.答案:A。“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出自《礼记·曲礼上》,指作文时不须避讳。
二、多选题
1.“饮食男女”是儒家对人欲的一种肯定,其哲学思想包括。
A.“饮食男女”是人的天性B.反对过于追求美味美色,倡导寡欲
C.主张“存天理、灭人欲”D.认同“人之本性”这一观点
2.《物不迁论》是僧肇的佛学经典,这一作品的主要哲学思想是。
A.物象有生起、流转等现象B.物象是永恒不动的
C.物象的本体是变化的D.物象的本体是永恒不动的
3.《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A.法B.道C.术D.势
答案:
1.答案:A、B、C、D。“饮食男女”是儒家对人欲的一种肯定,主要包括以上几方面的思想内容。饮食指对事物的欲望,男女则指情欲,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种情感之一,属于人之常情。儒家虽然承认性,但是反对过分追求美味和美色,倡导寡欲;到了理学盛行的时代,朱熹既赞同儒家,但也认同人的本性。
2.答案:A、D。僧肇的《物不迁论》是阐发般若性空学说,以“即动即静”之义阐明“即体即用”之理论。物不迁,即物象虽有生起、流转等现象,然其本体永恒不迁(不动)。事物的存在只是当下的,转瞬即逝的,不会从古至今,也不会从今返古,各性只住于一世,事物是静而不迁的,世界也因而是不真实的。物不迁思想的存在,这主要和其人时空观是密不可分的,时间过去并不具有实在性,或者不如说是实在性的消亡。《物不迁论》所要破除的是实体性的时间,引导我们认识时间的空性。
3.答案:A、C、D。术、法、势三个概念是法家的总纲领。在韩非子之前,有申不害、商鞅、慎到三人各执一端,韩非则主张三者统一结合。
三、填空题
1.在哲学上,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肯定万物均禀受元气而生。又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主张返回自然,厌恶儒家烦琐礼教的人物是。
2.在哲学上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的人物是。
3.“一字褒贬”说的就是《春秋》笔法严谨,字斟句酌,每一个字都蕴含着褒或贬。如在《春秋》中,杀有罪的称“诛”,杀无罪的称“杀”,以下犯上称为“弑”。“一字褒贬”最早出自的(著作)。
答案:
1.答案:嵇康。嵇康是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世称嵇中散。他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因倡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权之司马氏集团,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鲁迅称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
2.答案:刘禹锡。刘禹锡是唐文学家、哲学家,他在哲学上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认为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人的职能在于“治万物”,反对“因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著有《刘梦得文集》。
3.答案: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文心雕龙》为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提出“故《春秋》以一字为褒贬”。西晋杜预最早在《春秋经传集解序》提出:“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第二章)历史知识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鲁定公十年,是随鲁定公与齐国在夹谷举行会盟,约定讲和,赶赴夹谷之会,并且起到了关键作用的。
A.孔子B.孟子C.孙子D.庄子
2.战国初年,齐国的田氏取代姜姓称为齐侯,史称田氏伐齐。齐国全部由田氏掌管是在多少年?
A.公元前379年B.公元前672年
C.公元前391年D.公元前476年
3.“经”是儒家经典,“传”是对经典的注释和解释。史书《左传》实际上就是另一部经典史书的注解,这本经典的古史书是。
A.《史记》B.《尚书》C.《春秋》D.《战国策》
4.“书法不隐”源自中“晋灵公之弑”,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境乃免。”
A.《左传》B.《汉书》C.《论语》D.《后汉书》
5.《楚辞》中有“兰膏照烛”一句。这里点灯用的“膏”是一种什么物质?
A.植物油B.动物油
C.古时女子的一种化妆用品D.一种垃圾
6.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的贸易往来,即“茶马互市”,最早于唐代出现,直至宋朝成为定制,并且到了南宋之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八个马市,请问这八个马市分别分布在哪两个省份?
A.滇、藏B.川、甘C.晋、青D.陕、新
7.突厥是中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古代民族,广义指操突厥语的所有部落和民族,狭义则指6世纪中至8世纪中叶于金山南麓、漠北高原两度建立汗国的民族。突厥与内地王朝正式交往的最早记录,是在中原的哪个朝代?
A.西晋B.前秦C.北魏D.西魏
8.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9.唐朝时,新罗留学生崔致远的文集《桂苑笔耕》曾被收入我国的哪本书籍?
A.《古今图书集成》B.《四库全书》
C.《艺文类聚》D.《新唐书》
10.李白诗句“至今西洱河,流血拥僵尸。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书怀赠南陵常赞府》描写的是对发动的战争。
A.大理B.新罗C.南诏D.吐蕃
11.赵祯在位期间,实行仁政,任用贤能,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在嘉佑年间,宋朝的经济、政治达到了鼎盛时期,史称“嘉佑之治”。赵祯在位42年,手下的宰辅名臣有晏殊、范仲淹、狄青、包拯等。赵祯死后,辽国皇帝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请问,赵祯的庙号为。
A.神宗B.仁宗C.太宗D.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