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明朝中后期,最早入侵中国的西方殖民者是。
A.荷兰人B.英国人C.葡萄牙人D.西班牙人
34.于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彪炳千古,青史留名。
A.郑成功B.施琅C.康熙帝D.郑芝龙
35.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最近,由此形成的思想是。
A.经世致用思想B.民主共和思想
36.是清代财政经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A.雍正时期B.乾隆时期C.嘉庆时期D.道光时期
37.乾隆时,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准在一地通商贸易。
A.泉州B.明州C.广州D.台州
38.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军于1853年攻克,定为首都,改名天京。
A.北京B.天津C.徐州D.南京
39.中日甲午战争中,牺牲于黄海战役的清军将领是。
A.邓世昌B.陈化成C.丁汝昌D.刘步赡
40.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A.魏源B.林则徐C.龚自珍D.姚莹
41.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与美国订立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D.《瑗珲条约》
42.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袁世凯B.孙中山C.蒋介石D.溥仪
答案:
1.答案:C。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境内,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使用打制石器,在其化石地层中还发现大量炭屑,后来还发现了两小块烧骨,因而被认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答案:B。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以前。模样有点像猿,会使用双手进行劳动,使用打制的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属于旧石器时代。由于生活环境恶劣,工具简陋,靠个人无法生存,因而,他们通常过着群居的生活。
3.答案:C。北京山顶洞人约生活在30000年前,他们已经具有明显黄种人的体态特征,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他们采取的是群居生活。
4.答案:A。青铜器是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从夏朝开始方有青铜容器和兵器。
5.答案:C。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请求和亲。昭君出塞,给匈奴带去了汉朝先进的文化与技术,而且对于促进当时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6.答案:D。《通典》,唐杜佑撰,二百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全书200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结构严密,每一门目之中,又细分子目,每事以类相从。《通典》采录历代典籍,溯寻制度的因革变迁,是一部古代与现代的对话,理想与实际的结合。
7.答案:B。公元前213年焚书事件和次年的坑杀460余人,史称焚书坑儒事件。此事发生在秦始皇在位期间。
8.答案:D。战国时期各国竞相称雄争霸,都有自己的富国强兵目标。秦国在商鞅开始变法后,奋斗目标就可概括为:内而重农积粟,外而开疆拓土。这是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
9.答案:B。周公、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比干是商纣王时期的贤臣。
10.答案:D。周平王是东周时期的,周武王、周文王都是西周初期的,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戏耍了诸侯,诸侯再次看到烽火时,并未当真,结果,周幽王被杀死在骊山。
11.答案:C。文种一直辅佐勾践,直到被勾践赐死。西施未在越国任职,夫差为吴王。
12.答案:C。晋国早在战国初期就被韩、赵、魏瓜分。战国七雄为: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秦国。
13.答案:A。周武王,西周的创建者,姬姓,名发,谥号武王。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为了巩固政权,其在位期间,政治上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是我国一代名君。
14.答案:B。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史称管子,齐国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中国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齐恒公任用他进行改革,他主张: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他通过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使齐国国力日益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15.答案:A。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6.答案:D。商鞅,卫国,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各国竞相称雄争霸,秦孝公运用商鞅实行变法。内而重农积粟,外而开疆拓土,为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17.答案:C。吕不韦、李斯并未在秦国变法,公子虔是秦国变法的反对派,自然不会变法。
18.答案:C。东汉末年,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外戚与宦官专政,政治黑暗,农民苦不堪言。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在巨鹿(今河北宁晋西南)领导了农民大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志,史称黄巾起义。公元192年,黄巾起义被镇压。但,这毕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宗教掩护下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战争,为后来的历次农民起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答案:A。东汉中期以后,由于年轻的皇子继位必须由母后听政,必然要倚重其娘家亲属辅助,外戚由此得势,并慢慢地掌握了政权。宦官趁机谋划夺回政权,也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势力。皇帝成了任人摆弄的傀儡。外戚和宦官掌权导致政治更加腐败,经济更加糟乱,人民生活更加痛苦。
20.答案:D。张骞,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他两次前往边远的西域,第一次在公元前138年,第二次在公元前119年。他加强了西汉同中亚各国的联系,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1.答案:C。陈寿,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编写的《三国志》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22.答案:C。“士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部分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家族所构成的一个特殊阶层。东汉世家豪族发展的延续是渊源;魏晋统治阶级的政策是直接原因,九品中正制是主要条件。东晋是士族势力发展的鼎盛时期。士族不做事繁务剧的小官,以标榜门第高贵。
23.答案:A。三国时期有“三顾茅庐”的典故,诸葛亮一生尽忠刘备父子恢复汉室。
24.答案:B。鉴真,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我国著名医学家。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人。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对于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做出了很大的历史功绩。
25.答案:B。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第7位皇帝,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子。在开创了盛世之后,唐玄宗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再也没有励精图治精神,正直的官员先后被罢官。他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政治更加黑暗,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从此由盛而衰。
26.答案:B。公元581年,杨坚接受北周皇帝禅让,建立了大隋皇朝。公元589年,他挥师南下,结束了长期割据南方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中国。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它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长达400年的分裂局面,同时为后来唐朝的发展奠定基础。
27.答案:C。魏征,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河北巨鹿人。玄武门之变以后,受到李世民的器重。他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28.答案:C。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隋文帝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29.答案:B。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杭州纪事诗》等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而苏轼的诗词如果在社会上传播,会对新政推行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史称“乌台诗案”。
30.答案:C。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人),为官清廉,铁面无私,史称包青天。以孝闻于乡里。1056年,朝廷任他权知开封府,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31.答案:B。明万历年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1616年,他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建立后金国。
32.答案:A。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明”。明初以应天府(今南京)为都城。朱元璋死后,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顺天府(今北京),南京应天府改为留都。
33.答案:A。16世纪至17世纪期间,荷兰开始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开始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荷兰舰队东驶到达爪哇,公元1601年进入中国海域。公元1642年,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从此,荷兰殖民者开始对台湾实施强制统治,直到郑成功收复成功。
34.答案:A。郑成功,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他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服台湾,顽强抗击清兵侵略,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
35.答案:A。明末清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提倡以史为鉴,提倡研究与结合现实,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要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东西,研究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
36.答案:C。嘉庆帝,原名爱新觉罗·永琰,在位25年。嘉庆帝时期是清朝由盛而衰的时期。其实,在乾隆晚期,清朝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白莲教的起义,再加上乾隆晚年举办寿宴过度的奢华,使得嘉庆初期国库空虚。在内乱频仍、外患渐逼中,嘉庆帝极力维护清朝的稳定巩固,然而无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日渐走向衰亡。
37.答案:C。清朝在统一台湾以前,曾经历行海禁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主要是为了对付海上抗清势力。针对英国等西方国家贪得无厌的要求,乾隆加强了对外贸易的限制,下令凡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通商贸易,严格限制对外海上贸易的政策。闭关政策虽然暂时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活动,却阻碍了社会的长期发展。
38.答案:D。1953年攻克的是南京,定都南京,太平军并未攻克天津、北京。
39.答案:A。邓世昌,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陈化成是鸦片战争时期守卫吴淞的英勇抗英著名将领。
40.答案:B。林则徐,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实行禁烟,编写《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还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史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41.答案:B。中英签订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后,美国趁火打劫,与中国签定《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然而,它比《南京条约》更甚,它是加在中国身上的又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
42.答案:B。袁世凯是在孙中山辞职后才上任总统的,蒋介石是在20年代才担任总统的,溥仪当时并未退位,退位时间为1912年2月12日。
二、多选题
1.通常,我们认为春秋五霸包括。
A.齐桓公B.宋襄公C.秦穆公D.晋文公
E.楚庄王F.郑庄王
2.下列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秦国B.魏国、楚国
C.晋国、鲁国D.赵国、燕国
3.领导大泽乡起义,揭开了反对秦朝暴政的序幕。
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
4.两汉著名的史学家有。
A.司马迁B.司马光C.班超D.班固E.王充
5.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是。
A.郭子仪B.李光弼C.史思明D.安禄山
6.与北宋王朝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包括。
A.辽B.西夏C.金D.蒙古
7.北宋靖康二年,被金军掠去的北宋二帝是。
A.真宗B.徽宗C.英宗D.钦宗
8.下列人物中,被誉为“戊戌六君子”的是。
A.刘光第B.康广仁C.谭嗣同D.杨锐
9.维新运动著名领袖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左宗棠D.张之洞
答案:
1.答案:A、B、C、D、E。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作“春秋五霸”。这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2.答案:A、B、D。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那个时期里有秦、楚、赵、魏、燕、韩、齐七个国家,七国互相争雄,战伐攻和,被后人称为战国七雄。
3.答案:A、B。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不聊生,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农民起义,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史称“揭竿而起”。各地的百姓纷纷响应,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4.答案:A、D。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著有《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他编写了《汉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
5.答案:A、B。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长达八年之久。唐肃宗登基后,任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分兵平叛,公元762年结束战乱。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