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答案:C。太平天国政权在1853年冬颁布了政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在文化教育方面提出了教育的平等政策。《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虽然,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有实施的可行性,但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多选题
1.书院具有三大功能分别是。
A.藏书B.布道C.祭祀D.讲学
2.西周天子所设大学包括哪些?
A.辟雍B.太学C.成均D.上庠
3.北宋曾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这三次运动分别是。
A.“庆历兴学”B.“熙宁兴学”
C.“崇宁兴学”D.“文翁兴学”
答案:
1.答案:A、C、D。书院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拥有一套独特的办学形式、教授方法、管理制度等教育模式。书院三大功能是讲学、藏书、祭祀。有分科制度、分斋教学制度、课程规定和考课制度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其藏书主要源于皇帝赐书、私人捐赠、书院购置和书院自己刊刻书籍等,并定期祭祀先圣孔子、先儒贤以及文昌帝和奎星等。
2.答案:A、C、D。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西周天子所设的太学,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其中辟雍是中心,四面环水。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
3.答案:A、B、C。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第一次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主要内容有:令州县立学、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改革大学。第二次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兴学”,主要内容是: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整顿地方学校,颁定三经新义,设置专门学校,改革科举制度。第三次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主要内容为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三、填空题
1.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你知道它产生于哪个朝代吗?
2.对于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不论身份,也不管贫富贵贱,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个教育观点称之为。
答案:
1.答案:隋朝。科举制度从隋代开始,直到清末才废除,历经1300多年,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考试程序,内容基本上是“四书五经”的范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一些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能担任高官,对其他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社会选拔公务员的制度亦是从科举制间接演变而来。
2.答案: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弟子来自不同阶层。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第八章)科技知识
一、单选题
1.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国锻造技术的深刻见证,禹铸九鼎的传说便可以推断出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而考古挖掘出的商代大铜鼎,又确凿证明了,从商代开始,我国青铜锻造技术就相当发达了。古人造鼎的最初用途是。
A.作为祭典时的礼器B.作为最高统治者权力的象征
C.用来盛酒D.作为炊具
2.秦始皇为了求得长生不老药,派出海寻找,也完成了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次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
A.蒙恬B.徐福C.哥伦布D.麦哲伦
3.“宇宙”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淮南子·原道训》中也曾提到过“宇宙”:“纮宇宙而章三光。”那么,在汉语中,“宇”、“宙”二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呢?
A.“宇”为天,“宙”为地B.“宇”是四方上下,“宙”是古往今来
C.“宇”是过去,“宙”是未来D.“宇”是天地,“宙”是万物
4.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科学专著是。
A.《梦溪笔谈》B.《神农本草经》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
5.下面哪个是“药王”孙思邈的医学著作?
A.《伤寒杂病论》B.《千金方》
C.《黄帝内经》D.《本草纲目》
6.东汉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对人体的“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已经有所认识,还写出了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位医学家是。
A.华佗B.张仲景C.董奉D.皇甫谧
7.《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水经注》的作者是。
A.裴秀B.徐霞客C.顾祖禹D.郦道元
8.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就为其中一种。它通过加热空气,造成气流,并以气流推动轮轴旋转。你知道这种灯出现在什么时候吗?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9.中国开始使用指南针于航海是在哪个朝代?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10.元朝初年,忽必烈非常重视发展农业,他组织编写了一部农书。
A.《齐民要术》B.《农书》C.《农桑辑要》D.《范胜之书》
11.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十分成熟。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切”的意思是。
A.询问症状B.针灸C.推拿D.诊脉
12.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就为其中一种,同时,这也是中国古代一种颇有趣味的科技发明。其外形多为宫灯状,内衣剪纸粘一轮,将绘制好的图案粘贴其上,然后,当人们通过某种方式让灯转动时,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星移的绝妙景象。走马灯是靠什么方式运动的呢?
A.人为操控
B.靠风的力量,原理类似于风车
C.燃灯之后靠热气的力量让内壁剪纸转动
D.靠震动来使内壁剪纸转动
13.中华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认为天上的星宿和人间社会是相互对应的,各个星宿都代表人间不同的人和阶层。其中“紫微星”代表的是。
A.平民B.皇帝C.文臣D.武将
14.赵州桥是世界造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由著名工匠李春建造于隋大业年间的赵州桥不仅外形优美,且在之后的1400年中,经受住了多次的洪水冲击以及8次大地震的摇撼仍旧屹立不倒。赵州桥的具体位置是在。
A.河北省B.湖南省C.安徽省D.河南省
15.北魏贾思勰曾写过一本名为《齐民要术》的书,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
A.教导平民百姓如何谋生B.教导君主如何统治国家
C.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开展农事活动
D.一部介绍齐国历史的书籍
16.中国古人将天上星宿分为二十八宿,四七二十八,“四”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七”是指什么?
A.甲乙丙丁戊己庚B.子丑寅卯辰巳午
C.北斗七星D.日月金木水火土
17.故宫是历代封建统治王朝统治者所居住和工作的宫殿建筑群,是封建政权的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北京故宫有一个门叫作午门,这个门是根据什么命名的?
A.方向B.人名C.距离D.时间
18.中国国土广袤,名山大川众多。其中以“五岳”最为著名。五岳分东南西北中,其中以险峻著称的是。
A.东岳泰山B.南岳衡山C.北岳恒山D.西岳华山E.中岳嵩山
答案:
1.答案:D。鼎最初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相当于现在的锅,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2.答案:B。蒙恬是秦始皇时期的将军,负责修筑长城和抗击匈奴,哥伦布和麦哲伦都是外国人。
3.答案:B。在汉语中,“宇”代表所有的空间,“宙”代表所有的时间。
4.答案:D。《齐民要术》成书于北魏末年,是北魏时期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它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齐民要术》由序、杂说和正文三大部分组成,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对我国农业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5.答案:B。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他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6.答案:B。《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古中国传统中医学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
7.答案:D。《水经注》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水经》做的注解。
8.答案:C。走马灯是中国古代一种颇有趣味的科技发明。其外形多为宫灯状,内衣剪纸粘一轮,将绘制好的图案粘贴其上,然后,当人们通过某种方式让灯转动时,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星移的绝妙景象。宋代吴自牧的著作《梦粱录》述及南宋京城临安夜市时,已指出其中有买卖走马灯的。
9.答案:B。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用于航海始于宋代。朱彧1119年写的《萍洲可谈》,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
10.答案:C。《农桑辑要》是元朝初年大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公元1273年。全书7卷,6万余字,内容以北方农业为对象,农耕与蚕桑并重。记述了农桑起源、耕垦、播种、养蚕、瓜菜、果实、竹木、药草、孳畜、禽鱼等。在继承前代农书的基础上,对北方地区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有所提高和发展。对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也很重视。它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农书,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11.答案:D。“望闻问切”合称四诊,出自《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12.答案:C。走马灯的构造是在灯的立轴上部横装一个叶轮,各叶片偏斜放置,立轴中部垂直于立轴按上几根细铁丝,将纸人纸马粘到铁丝头上。等灯底立轴旁的蜡烛杯点燃时,烛火的热气流上升,驱动叶轮,使得立轴连同纸人纸马一起旋转。走马灯装置可以看作后世燃气轮的雏形。
13.答案:B。紫微星号称“斗数之主”。古来的研究者都把紫微星当成“帝星”,所以命宫主星是紫微的人就是帝王之相。
14.答案:A。赵州桥位于河北省南部的洨河之上。
15.答案:C。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534),《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和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16.答案:D。古人为比较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
17.答案:A。午门位于紫禁城的午位,即正南方,是紫禁城的正门,故按照方向称为午门。
18.答案:D。“华山险之首”这句话就是说华山在五岳之中是以险字著称的。
二、多选题
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农业劳动基础上形成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了很多自然界的现象。二十四节气反映出的自然界现象是。
A.季节变化B.气候变化C.物候现象D.地形差异
2.《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对于其书名的由来,民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A.此书是一个叫神农的人所著,故名为《神农本草经》。
B.中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人们将神农看成是医药学始祖,故以此命名。
C.在中国古代,大部分药物都是植物药,所以便以与植物有关的“神农”来命名。
D.用“神农”来命名,是因为人们想为自己的健康祈福。
答案:
1.答案:A、B、C。
2.答案:A、C、D。《神农本草经》的作者及成熟年代尚无实证能够加以确定,但后人普遍认为其成书于东汉,而且是经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和整理而成的,其命名原则恰是采用了神农尝百草的民间传说。
三、填空题
1.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其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
2.火药是中国人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最初始于古代的。
答案:
1.答案:司南。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
2.答案:炼丹术。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最初出现时常用于马戏的杂技和木偶戏中的烟火表演中。当火药被广泛传播并运用到军事之上后,便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柱之一。
(第九章)宗教知识
一、单选题
1.《麻衣神相》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对进行系统叙论的相术著作。
A.称骨B.八字C.风水D.相貌
2.古代用于祭祀的肉食动物叫。
A.粢盛B.人用C.牺牲D.畜生
3.住持,佛教僧职。又称方丈、住职。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我国开始设立住持一职的朝代是。
A.汉朝B.隋朝C.唐代D.宋朝
4.以下哪项是道教最早的劝善书,劝人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融合了儒家道德伦理观及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在传统道家积善惩恶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其宗教道德规范,对后世影响甚大。
A.《老子想尔注》B.《抱朴子》
C.《阴符经》D.《太上感应篇》
5.他本姓陈,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在国内遍访名师,感到经西域传达传入汉地的经论分歧很多,贞观三年,他从长安出发,历尽千辛万苦,到佛教发祥地印度学习,取经。在印度16年获得极高的声誉,被列为那烂陀寺“十大高僧”之一。他是。
A.鸠摩罗什B.真谛C.玄奘D.不空
6.他生于世代官宦之家,自幼熟读经史,散尽万贯家资,普度众生。后与妻子一起上了九峰山修行,后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得成仙果,后人为他修建了永乐宫。他将道教修炼的丹道学由外丹的烧炼转化为内丹的修炼,是道教史上的一次大变革。他是。
A.汉钟离B.曹国舅C.吕洞宾D.韩湘子
7.以下哪部经典用删、增、改字的方法对《老子》原文进行修改,从而表达自己的意思并通过注释,将哲学著作《老子》改造成真正的道教经典。
A.《抱朴子》B.《度人经》C.《阴符经》D.《想尔注》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佛教为信徒制定的五戒之一?
A.不杀生B.不妄语C.不酒肉D.不结婚
9.以下哪个选项非出自佛经?
A.见贤勿慢,见善勿谤
B.黜之以理,教之以道
C.慈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
10.“须弥”一词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须弥山在佛教中极具意义,它又称须弥楼、曼陀罗,被认为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我国受佛教影响深远,也有一处同名的须弥山,它位于。
A.云南大理B.新疆克拉马依
C.西藏阿里D.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