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全民学国学
12035600000001

第1章 童试篇(1)

古代科举制度里面的童试可不是儿童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后取得生员资格,这样才能参加后面的科举考试。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一般由各县知县主持考试。试期多在二月,连考五场,要取得出身的童生,须向本县礼房报告,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同考者五人互保互结,并取得本县廪生保结,保证不是冒籍、匿丧(遇有父母之丧,二十七个月内不得参加考试,违者叫匿丧),不是所谓“下等贱民”倡优皂隶的子孙。一般考五场,也有四场或六七场者,各场分别考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第一场取录者即有参加上一级考试即府试的资格。

府试由府里的高级官员(不一定是知府)主持,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正式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清朝的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生员经学政考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童试完成获得生员资格,便算是有了功名,进入了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第一章)哲学知识

一、单选题

1.以下的几种书目中,不属于“四书五经”的是。

A.《论语》B.《大学》C.《周易》D.《山海经》

2.以下哪一部经典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共同编写的。

A.《大学》B.《中庸》C.《尚书》D.《礼记》

3.下面哪项是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A.清净无为B.兼爱非攻C.仁政D.以法为教

4.“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出自哪里?

A.《论语》B.《孟子》C.《老子》D.《庄子》

5.《周礼》是儒家经典,下面哪位是《周礼》的作者?

A.孔子B.周公旦C.孟子D.荀子

6.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即中国古代的词典是。

A.《尔雅》B.《齐物论》C.《尚书》D.《左传》

7.“守株待兔”通常用来比喻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这则故事出自于哪本典籍?

A.《庄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

8.“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出自。

A.《墨子》B.《韩非子》C.《淮南子》D.《列子》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出处是。

A.《论语》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10.有“亚圣”之称,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宗师是。

A.荀子B.贾谊C.董仲舒D.孟子

11.人们常说“四书五经”,实际上,最初的时候是“六经”,只因后来一篇失散,才被称为“五经”,失散的是哪一部典籍呢?

A.《礼记》B.《春秋》C.《尚书》D.《乐经》E.《诗经》

12.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思想源自于哪位哲学家?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

13.我国最早提出哲学思想的著作是。

A.《老子》B.《中庸》C.《易经》D.《论语》

14.《劝学》是谁的代表作?

A.荀子B.老子C.孔子D.孟子

15.董仲舒吸收了的思想,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墨子

1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思想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

A.墨子B.韩非C.孟子D.荀子

17.“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是谁的思想?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

18.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

A.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近者悦,远者来

C.天下大同

D.四海之内皆兄弟

19.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突出代表是。

A.荀子B.老子C.孔子D.孟子

20.“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经典,其主要表现在。

A.天气的变化B.天与人的关系上

C.人的发展D.主体与对象的关系

21.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2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哪部作品?

A.《论语》B.《史记》C.《春秋》D.《吕氏春秋》

23.“万物皆有一个天理”,是提出的。

A.“二程”B.董仲舒C.王充D.黄宗羲

24.“一字千金”的故事与哪位古代人物有关?

A.韩非子B.李斯C.吕不韦D.尹文

25.我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是。

A.良知良能B.阴阳对立统一

C.道法自然D.格物致知

26.“良知良能”观点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

27.“性”属于的哲学范畴。

A.道家B.儒家C.法家D.佛家

28.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被称为“复圣”的是。

A.子贡B.仲由C.子路D.颜回

29.在孔子的弟子之中,后被称为“宗圣”的是。

A.子路B.曾参C.子贡D.言偃

30.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一位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他是。

A.子路B.子贡C.颜回D.曾子

31.先秦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是。

A.孟子B.老子C.韩非子D.庄子

32.墨家学派的创立者是。

A.孟子B.老子C.韩非子D.墨子

33.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苏秦B.邹衍C.吕不韦D.墨子

34.《诗经》中的主要是民间歌谣,是全书的精华。

A.大雅B.小雅C.颂D.国风

35.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思想的是。

A.魏源B.林则徐C.顾炎武D.王夫之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

A.《论语》B.《孟子》C.《老子》D.《庄子》

37.玄学主要盛行于时期。

A.西汉B.东汉C.魏晋D.隋唐

38.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抨击封建主义B.抨击中央政权

C.抨击君主无能D.抨击君主专制

39.荀子继承孔子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一种哲学思想,这一思想是。

A.仁B.义C.礼D.无为

40.心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董仲舒C.李斯D.王阳明

答案:

1.答案:D。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一部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显然并非成书于一时,也不是一个作者写的。

2.答案:D。《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编写的。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3.答案:B。墨家的开创者是墨翟,他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十点。这里的兼爱,指完全的博爱,把对待亲人的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非攻指反对侵略战争。而清净无为是道家的主张,仁政是儒家的主张,以法为教是法家思想。

4.答案:A。这是《论语》中记载的曾子的言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三省”包括修己和对人。对人要诚信,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孝经》就是曾子撰写的。

5.答案:B。《周礼》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内容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和工艺制作等,堪称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6.答案:A。《尔雅》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和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它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古文词语的重要工具书。

7.答案:D。《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

8.答案:C。《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该书得以流传。

9.答案:C。荀子,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劝学》的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和学术论辩等方面。此书中的经典语句流传至今,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

10.答案:D。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名轲。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11.答案:D。“六经”之中的《乐经》散失,只留存下来《乐记》一篇,并入《礼记》中,因此在汉朝,以此五本著作作为经典,称为“五经”。

12.答案:A。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以柔克刚正是《道德经》所强调的一点。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道德经》76章)。这也说明了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哲理所具备的科学性和生命力。

13.答案:C。《易经》是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它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

14.答案:A。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倡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辅相成。《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是“学不可以已”。

15.答案:A。董仲舒大力提倡儒家思想,将孔子的大一统思想视为天地之间永恒的规则和古今通用的道理。针对汉朝初年思想界“百家争鸣”的现状,他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孔子思想的正统地位,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16.答案:B。韩非,战国晚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法家的创立者。他主张“法不阿贵”,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这种思想对中国法制思想有着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有积极的意义。

17.答案:A。“小国寡民”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后世学者一般将其归于倒退的历史观。事实上,老子关于理想社会的论述中仍然贯穿着辩证的思维,认同“小国寡民”思想中蕴含的民众诉求,则大国焉能久存。“无为而治”实是无为与有为的辩证统一,绝对的无所作为则是自取灭亡,有为之极也必然迅速走向灭亡。

18.答案:A。当然,“小国寡民”并不是指要退回到原始社会,老子通过理想化的形式,表达的社会改造构想。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社会,在社会生产大发展的同时,不断的战争下,分配的不均也相伴而生,而人类的贪欲、残忍与欺诈等丑恶面也日益滋长。老子向往没有军队与战争,没有贵族和国王,社会有条有理,大家都平等自由的理想制度。

19.答案:A。荀子是朴素唯物主义突出代表。他提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20.答案:B。“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是合一的。所以要把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21.答案:A。“无为而治”,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他们采用无为而治的思想,让人们休养生息,使社会趋于安定,国力不断强盛。

22.答案: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儒家的思想,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君子用自己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一切恰到好处,却不盲目附和;小人总是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

23.答案:A。程颢、程颐兄弟,世称“二程”。他们继承周敦颐等人的学说,提出“理”或“道”的概念,作为他们的全部学说的基础。他们提出“万事皆出于理”,“理”是先于万物的“天理”,一切事物都是按照“天理”的规定而生成和运动。

24.答案:C。“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故事讲的是:吕不韦组织三千门客写《吕氏春秋》。书成后,他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流传至今。

25.答案:B。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早在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是阴阳五行国学之本。这一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

26.答案:B。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良知良能”出自《孟子·尽心上》,他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7.答案:B。先秦“性”的概念很大,性命、心性、物性、人性、生性都是由此概念发展出来的。儒家哲学思想认为,性,人之本性也。天命就是本性,可以理解成天命属于本性,也可以理解成天命等于本性。《礼记·中庸》云:“天命之谓性。”上天的指令也是人性的内容。

28.答案:D。颜回,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其哲学思想的特点主要在于:重于立德、认同天人合一观、朦胧的辩证思维。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

29.答案:B。曾参,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有山东平邑县和山东嘉祥县两说,尚无定论)人,被尊称为曾子。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深远,被后代统治者尊为“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