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十诫
12035200000022

第22章 群龙无首

李吉特死了,杰米也死了,数日之内,李吉特家族的大老板、二老板相继被杀,这个原来最大最具备实力的“我们的荣誉”的家族,一下子变成群龙无首。

几天前,当李蒂安闻讯赶到医院,看到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个脸色苍白,面无表情的死人,他的父亲,他也脸色苍白,面无表情。当大夫护士将白色布单蒙在父亲的脸上的时候,李蒂安觉得自己才像是一具僵尸,思想凝固、血液不流、不会流露一丝感情的僵尸。

我的上帝!他只会在心里呼唤,上帝,难道你没有看见,没有看见人世间的罪恶?难道我这个神学院的学生一无用处?不,早晚有一天,上帝会显示他的力量!

他没有上前去拉开俯在父亲身上痛哭流涕的姐姐康奈莉,哭吧,哭吧,让她哭个够吧,女人可以凭泪水来冲刷心中的痛苦,那么男人呢?

待到哥哥杰米的死讯接着传来,李蒂安心如枯槁,面如死灰。他连上帝也不再呼喊。甚至连康奈莉也不再流泪!

殡葬的那一天到了。李蒂安、康奈莉和约瑟律以及家族的各个分队长、小组长或者被称为“老练成员”的骨干齐聚殡仪馆。

在殡仪馆,李蒂安和姐姐康奈莉以及在场的众家族成员,眼看着面无血色的李吉特躺在一个又高又大的非同一般的棺材中,被推进焚尸炉。出来时,仅剩一堆白色的骨灰。

李吉特的葬礼就像亲王!

李蒂安捧着父亲的骨灰,康奈莉捧着哥哥杰米的骨灰,脚步沉重地走向墓地。

在他们的身后,是长长的送葬队伍,蜿蜒逶迤着,足有数公里。车辆不允许驶进墓地,于是,各种各样的高级轿车,堆满了停车场,并且沿着墓地两边的山间公路延绵排列,什么宾利、宝马、宝时捷、劳斯莱斯、卡迪拉克、奔驰等应有尽有,但更多的,是家族似乎约定俗成更加常用的黑色奔驰。

李吉特的墓地,就设在面对纽约港的一处山坡间。那是一块静谧的好地方,背山面海,隐在苍松翠柏中间,却能望见船只来往穿梭的纽约港,矗立在纽约港的高耸“自由女神像”,据说,穿洋过海,总能到得了西西里——那是李吉特的家乡。

墓地上,特意从意大利请来的天主教红衣大主教,正在祈祷超脱亡灵,为他献上“安魂曲”。“愿你的灵魂安息!”大主教诵完最后一句,穿着庄重的黑色礼服的人们,开始依次将手中的鲜花洒向墓坑。在墓碑树立起来的时候,或在胸前画着十字,或喃喃自语,或若有所思地凝望。

这些人里,有他的长辈、他的家人,更有他社交圈子中的人。有他的“我们的荣誉”中的同人,有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甚至还有他的敌人。

人们开始陆续散去。参议员比昂走到李蒂安的身边,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你很像你的父亲,但你不是你父亲!”

参议员卡尔仍然没有来,像在那次复活节上一样,他只派来助手“致以最后的敬意”。

乌奇诺来了,但是他的女儿乌奇诺·娜莲没有跟着他来。他走近李蒂安,目光炯炯地盯视着他,嘴角微微一翘,却什么也没有说。似乎有些轻蔑。安蒂略也走过来了,好像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些失去了“对手”的失落。

纽约五大家族的头头都来了。

旧金山、洛杉矶、波士顿和克利夫兰等城市的家族组织的头头们也都来了。

甚至远在意大利西西里、那不勒斯、梅莎格尼的家族的“教父”们也赶来了。

新闻媒体当然不愿意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场面只在二三十年代的意大利西西里出现过,别看“我们的荣誉”在美国更其发达,但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甚至是唯一一次出现。他们纷纷派出文字记者或摄像记者,甚至有的早就准备好要求拍“专题片”。但是,一开始他们都被挡在了墓地之外,因为墓地周边一圈,早就由“我们的荣誉”的成员“保安”,维持秩序。这些成员,甚至不仅仅是李吉特家族的成员。记者们吵翻了天,经过现场协商,才允许每家媒体派一名代表参加。

自然,纽约警局和联邦调查局也不会放弃他们“维持秩序”或“掌握动向”的职责,他们的车就停在墓地之外,但是人都钻在车内,没有人进入墓地,似乎达成某种默契,相敬如宾,相安无事。但其实,这一切都掩盖着剑拔弩张!

虽然李蒂安站立不动,什么也不说,但是,他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在此刻,不可能迸发出什么思想,他只有一个念头闪过:生前尊容,死后哀荣,是好事还是坏事?

果不其然,警方趁虚而入,利用三大家族火拼的机会,开始拉网式搜捕。不少证据确凿的“我们的荣誉”的人落入法网。

李吉特家族的“后李吉特”时代开始了,但是家族却无人能够做主。参谋兼法律顾问约瑟律不得已出面,与杰米手下的几名分队长商议如何躲过灭顶之灾,其中也有加尔森。

现在,李吉特家族大致拥有10个分队,每个分队约有100余人,设分队长和副队长各一名,另有一个“别动队”,是专门负责执行家族“纪律”的分队,诸如对违反“十诫”律条的成员进行惩罚,对敌对的家族成员进行谋杀、绑架、用刑等等,还有一支50人的“护卫队”,负责家族大老板、二老板、参谋顾问以及大老板家人的保安事务。

一分队队长强尼说道:

“不如顺坡下驴,就此实现原来曾经计划过的‘战略转移’,将主要家当和人员转移到拉斯维加斯去,那里的博彩业,我们有基础。”

二分队长捷森却反对:

“我们不能就这么把纽约老家丢给乌奇诺、安蒂略和他们的手下,那样太便宜他们了,我们应该组织反击。”

三分队长约翰·琼斯心存疑虑:

“警方正严密监视我们呢。”

四分队长安德鲁出主意道: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在政府里和警局里的‘戴黄手套’的人,当我们与那两个王八蛋家族摆开战场的时候,我们打完就跑,让警方单抄他们。”

约瑟律听着他们似是而非的议论,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看了一眼一直未说话的肯特,他正是那个负责家族保安的分队的队长,杰米死的那天,正是带了他一同前去。

“敌强我弱,敌强我弱。我看,不如暂时就地解散,化整为零,躲过这阵风头再说。”

他说的虽然也有道理,但那样做无异于向两家族缴械投降。约瑟律又将眼光射向迪耶凯森,他知道,他是个敢于为教父李吉特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人,但是约瑟律没有想到,他却将头扭向一边,装作没看见约瑟律的示意。

约瑟律最后把眼睛盯住加尔森。其实,他不情愿叫他出什么主意,他虽然加入“我们的荣誉”比起在座的人来都晚,但是,他似乎已经取得了不少人的信任,包括已死的李吉特和杰米。尤其是在枪林弹雨中,他救过杰米一回,并且又是他将中弹的教父送到医院。但是,聪明的约瑟律隐隐觉得,这家伙今后可能是自己的劲敌,与这几名分队长相比,无论是冷静清晰的头脑,还是勇猛果断的行动,都远高一筹,搞得不好,将可能取代自己的位置。

“我的意见是,第一,必须保护好教父李吉特的亲属,保护好他的儿子李蒂安和女儿康奈莉,也包括我们在座的亲属,这是第一位的,我们做得好,已经在天的教父和杰米也会感谢我们。第二,我觉得不是什么大动干戈,而是要尽快‘内清外查’。我们都感到教父和杰米的死很蹊跷,那么秘密的行动,杀手是怎么知道的,动手的到底是什么人?即便一时不能全弄明白,也要寻找线索。”加尔森把注意力集中在另两个家族的核心机密与重要行动上,同时,也想弄清从此家族通往彼家族的内线,那将有助于编织缀补整个网络。

但是,没有哪个人的意见能够被大家都接受。这让从来就只有建议权而无决定权的约瑟律感慨万分:这是老头子在世之时从来未有过的景象,那时,就是再难之事,老头子凭着权威、阅历和果断的性格,也能一锤定音,令行禁止,现在,李吉特家族真的是面临群龙无首、分崩离析的局面了。

这次不欢而散的会议之后没过几天,加尔森就遇到了麻烦。他被请进长岛警务局“协助调查”。原来,警方将纽约及大家族之间的火拼视作掌握证据的好时机,他们早已改变了过去那种任凭“我们的荣誉”自相残杀、自生自灭的“坐视不管”的态度,开始试图积极破解谜团。不仅如此,好像联邦调查局与纽约警局还在竞争,争功,看谁能摸“老虎屁股”,能整个水落石出。尤其是那个纽约警署的尼森探长,更是一马当先。从上次复活节舞会开始,他就加强了监视,跟踪甚至监听,因为到了这个年月,美联邦已经通过了类似的法案,为了安全和反恐,对凡是有可能威胁到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的人和事,都可以采取监听、窃听的措施。他既采取高新科技的手段,也采用传统的或“最笨的办法”,他其实宁愿相信这种看起来最笨但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派人“蹲坑”,连日盯守,或者连续长时间不断线地“盯梢”,跟踪追击可疑人。

他就是这样发现加尔森的!他和手下人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加尔森不断出现在长岛与布鲁克林,长岛是富人区,而加尔森常去的布鲁克林区的那一片,是富有的意大利人和原本住在“小意大利城”的人发达后搬到这里来的。

尼森认为他已经掌握了“证据”,加尔森出入那两个地方的“证据”,那就是他派人拍的一些照片。

不常进这种警局的加尔森略感诧异,但是尼森他们对他还算客气。问了一些问题,做了笔录,留了手印,待了两天,也没查出个所以然,直到“保人”来警局将他领回。

“有事再来噢。”尼森对放出来的加尔森说。

“需要时还来。”保人对尼森说。

“我靠,来这个地方!”加尔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