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大决战:淮海战役
12032300000037

第37章 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在人类战争史上的所有战役中,就其规模而言仅次于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淮海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彻底胜利而载入史册。淮海战役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原因很多,若干具体情况我们已在前面战役进程的叙述中作了介绍。但是,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我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广大群众对这场大战的全力支援和巨大牺牲。虽然我军领导的战争都是人民的战争,每一次作战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援,正如毛泽东所说: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但是,就“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而言,它在淮海战役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尤为突出。这是因为,淮海战役的时间短,准备期也尤其短,战场集中而又不在我解放区之内,时间又正值严冬,更何况我们当时几乎是没有任何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以,要在徐州周围这个不大的范围内做好我军60万大军和几十万随军民工(当然,出动大量的随军民工,这本身也就是老百姓对战争的巨大支援)的各种后勤保障,其困难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正因为如此,作为当时感受特别深切的陈毅说了一句感人肺腑而又久久流传的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对于淮海战役中后勤工作的重要和困难,党中央很早就有所估计,并多次要前线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尽早有所准备,精心组织。早在1948年9月28日,毛泽东在给华野领导的电报中就十分明确地指出:

这一战役必比济南战役要大,比睢杞战役的规模也可能要大。因此,你们必须有相当时间使攻济兵团获得休整补充,并对全军作战所需包括全部后勤工作在内有充分之准备,方能开始行动。

当解决了黄百韬兵团之后,毛泽东在给华野的电报中又指出:“必须准备全军部队及民工130万人左右3至5个月的粮食、草料、弹药,10至30万伤员的治疗。”为了加强和保证后勤供应,中央军委采纳在辽沈决战中由李富春亲自抓后勤工作的经验,军委后勤部部长杨立三被派往淮海前线,统抓淮海战场的后勤工作。

根据中央的一系列指示,华东局、中原局和华北局各级党组织尽自己当时可能作出的一切努力(在整个战役中最大的一次联合行动是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之后在徐州召开的有3个中央局和两大野战军代表参加的联合支前会议),进行了认真而扎实的准备。这种准备的中心工作,就是要做好一切动员与组织工作,将解放区的人力物力尽可能组织起来,当大战一打响时,保证能将前线需要的粮食、弹药等物资及时送到前线,能将伤员安全地送到后方,能协助部队完成修筑工事和修路、扒路等任务,能协助部队将大量的俘虏、物资看好、管好并押送到后方。

淮海决战,距战场最近的解放区是山东解放区,所以,支前的任务主要落在了山东解放区革命群众的肩上。

早在1948年9月间,山东解放区就成立了各级支前委员会,组成了坚强的支前指挥机构。支前委员会将各地的支前民工完全根据作战的需要按军事化的编制组织起来,在“全力支援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下,广大支前民工喊出了“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的口号,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支前的战斗。

据统计,在整个淮海战役的过程中,以山东解放区为主,加上江苏、河南、安徽、河北四省,共出动了支前民工543万多人(这其中包括在前线随军服务的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后方支前民工三大部分),使用的担架有20多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担子30多万副,牲畜76万多头,船只8539艘。民工就是用这些几乎全要使用人力的运输工具,向前线运送了自己生产的粮食2.85亿公斤,弹药730万公斤,油盐77.8万公斤,猪肉43万公斤,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军用物资。在看到这样一组巨大的数字的时候,我们还不能忘记,就在积极备战的这个时期,解放区群众还选送了10万以上的优秀子弟参军,为部队补充了新鲜血液;在作战期间,解放区还组织了130多个民兵团直接参战,配合部队完成了救护伤员、看押俘虏、警卫物资、捕捉散兵、打扫战场、维护治安、替换主力进行休整等无法统计的大量作战任务。

上述一组组巨大数字的后面,包含了无法估量的一件件感人肺腑的具体事例。前线需要的军粮,最多时是包围杜聿明集团时期,前线的部队与支前人员共有150万人,每天需要粮食200多万公斤,少的时候也要100多万公斤。这些军粮都是在一个个村庄中由妇女们用碾子和磨子加工出来的,大量炒面是在家家户户的小锅中炒出来的,数不清的军衣和军鞋是由大娘大嫂们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大量的军需物资更是用人力小车吱吱呀呀地从一个个屯粮点一点一点地送到前线兵站的,所有的伤员是用担架一个一个从弹火纷飞的战场上抬下来的。为了让支前的队伍畅通无阻,在鲁中南和苏北地区,几十万人一齐出动,把临沂、滋阳(今兖州)、台儿庄、潍县、青州、盐阜地区的各公路干线全部加固,至于维修和新修的小道,根本就无法统计。

从山东平度出发的一位担架队员,手中有一根用来助力的竹竿,他每到一地,就在竹竿上刻上这个地方的地名。当他完成任务回家时,竹竿上一共刻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4省72个城镇的名字。

山东临朐县南流区出动了300辆小车,每车载军粮160公斤,在10天中完成了320公里的运输任务。

江苏宿迁县大兴区运输队中有不少民工是妇女,在女队长朱永兰的率领下,1000多人推着900多辆小车,冒着冰雪泥泞,在4昼夜里推过了200多公里泥汤路。当到达目的地时,全体民工的双脚没有不受伤的。

山东莒南县有一个由400辆小车组成的运输团,运送5.5万公斤白面到江苏前线。当他们赶到指定地点时,部队已经向前方开进了,他们所带的口粮也吃光了。为了赶上部队,民工们没有动用车上一斤白面,硬是饿着肚子,推着小车,赶上了部队,完成了支前任务。在最后的一天一夜里,他们只吃了一顿饭。像这种支前队伍在当时可谓是比比皆是。

据当时的支前委员会负责人刘瑞龙(当时任淮海军政委员会书记、华东野战军第二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回忆,当时的支前民工中,自己的干粮吃完了就饿着肚子向前方运送军粮,以至饿昏倒地而被急救的,处处都有。

山东胶南县有一支专门运送军鞋的小车队,每辆小车装有军鞋160双。他们在几百公里的行程中自己的鞋磨烂了,却准时把军鞋送到了前方。可是站在冰天雪地中的他们,一个个全都打着赤脚,每双脚都裂开了血口,最严重的一个民工,脚趾头已经被冻掉了4个。

胶东地区组织了一个民兵团,将粮食运到前方之后,就专门负责押送俘虏。其中有一个叫北庄村的民兵组织就先后4次将1640名俘虏送往后方,行程一千余公里,上有敌机轰炸,下有冰雪泥泞路,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粉碎了多少次阴谋,俘虏无一逃走或伤亡,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当中野决定要来个“黑虎掏心”,拿下宿县、切断津浦线时,一大批民工按照上级的指示实施破路。一个晚上,从徐州南郊的三堡到宿县100多公里铁路全部被彻底破坏。而当徐州北边从今兖州到临城的铁路(这段铁路也是原来打济南时在一夜之间被扒掉的)需要恢复时,沿途的党组织立即动员大量民工进行抢修,110公里的铁路线,其中还有47座桥梁,需要增加17万根枕木、2500副夹板,加固2万多方土基。可是,铁路竟然在1948年12月20日通车了,对支援淮海前线的战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徐州解放后,以徐州为中心的铁路运输必须尽快恢复。

可是,这些铁路大多在战争中被破坏了。原来为了战争的需要而破坏铁路的是民工,现在为了战争和建设的需要而重新恢复铁路的也是民工。

就在短短的20天中,徐州地区的陇海线和津浦线就修复了68座桥梁、228座涵洞、220多公里铁路,使火车重新在北起济南,南到宿县,西抵洛阳,东到新安镇的铁路上飞驰。

当我军包围杜聿明集团时,适逢年终迎新年,中共中央为了慰问前线官兵,决定给每个前线官兵一份慰问品,即一斤猪肉、五包香烟。我后勤部门立即组织,在新年到来之时,如数把这一大批慰问品送到了前线阵地上。

除了这些有形的外,解放区的老百姓还完成了一件数量极大、影响极大的无形工作,就是老解放区的人民,以他们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的言行,以他们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以他们极端的吃苦耐劳精神,给刚刚获得解放的新区老百姓以巨大的教育,成立了一支几百万人的新区工作队。民工队伍中提出来的“三爱”(爱人民、爱伤员、互相友爱)、“三好”(服从领导好、省吃俭用好、艰苦劳动好)、“三勤”(口勤、脚勤、脑勤)的优秀作风,为新区人民觉悟的提高,为建设新区和带动新区的工作,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正是从以上的各个方面,使我们看到了在淮海战役的不长的时间中几百万支前民工的巨大功绩。新中国成立后,反映淮海战役的影视作品不少,其中有一部电影《车轮滚滚》就是专门反映支前民工的英雄业绩。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决战,在中国人民打倒蒋介石、成立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转折点式的重大作用。淮海战役又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二大规模的一次大战役,是我军在大规模的战役中以少胜多(我军总兵力为60万,敌人总兵力为80万,至于在装备上,就更是以简胜精了)的成功大战。它至今仍然是全世界很多军事家进行研究的优秀战例,将永远作为战争史上的杰作而留名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