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12027900000072

第72章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1)

【学习要求】

1.掌握蛔虫病的病机和辨证论治。

2.熟悉阴狐疝的症状特点和治法。

3.了解本篇所述五种病证的概念及其合篇的意义。

本篇论述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蛔虫)五种病证的辨证论治,其中以蛔虫病为重点。这五种病证性质各异,既不便于归类,又不能各自成篇,故在论述杂病之后,合为一篇讨论。

趺蹶,“趺”同“跗”,指足背;“蹶”,僵直之意。趺蹶连用,意指足背强直,行动不便,只能前行,不能后退的一种足部筋络关节失常的疾病。

手指臂肿,是以手指臂部肿胀,或身体肌肉跳动为主症的病证,多由风痰阻滞经络所致。

转筋,指突然发生筋脉拘挛掣痛的病证,以下肢为多见,甚则牵引小腹作痛,脉象强直而弦。

阴狐疝,是一种阴囊偏大偏小,时上时下的病证。

“蚘”同“蛔”。蛔虫病是以时常发生腹脐部剧烈疼痛,甚或吐出蛔虫为特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其腹痛应与一般性腹痛加以鉴别,一般腹痛属于寒者,脉多沉或弦,如腹痛脉不沉不弦,反而洪大,又无热象者,可能是蛔虫病致痛。

趺蹶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師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各P,刺腩(chuǎi)入二寸,此太陽經傷也。(1)

[白话语释]

提要

本条论述趺蹶的病因和证治。

语译

老师:患趺蹶的病人,其人只能向前行走,而不能往后退,这是太阳经伤的缘故。治疗时,针刺小腿肚穴位,进针深二寸。

阐释

《说文》:“脯,腓肠也。”即指小腿肚,刺脯是指针刺小腿肚的穴位。足太阳经脉,行身之后及脯中,下贯脯内,出外踝之后,至于足小趾端外侧。由于足太阳经脉受伤,经气不行,筋脉失养,故足背强直,活动不利。故治疗当取足太阳经脉,针刺脯部穴位,以调其经气,舒缓筋脉。

手指臂肿(藜芦甘草汤证)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病人常以手指臂腫勤,此人身體瞤(rún)瞤者,藜蘆甘草湯主之。(2)

[白话语释]

提要

本条论述手指臂肿动的证治。

语译

病人时常发生手指及臂部肿胀抖动,且身体肌肉也有牵引跳动的,用藜芦甘草汤主治。

阐释

手指臂肿动是一种手指臂部关节肿胀,并作振颤,身体肌肉也发生抽动的病证。因风痰阻于经络所致。风痰在膈,攻走流窜,凝滞关节则肿胀;风邪袭伤经络,则身体肌肉抽动。

【原文解析】

[主要脉症]

手指臂部关节肿胀,并作振颤,身体肌肉也发生抽动,伴时时吐浊痰,胸闷气紧等,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病机]

风痰阻于经络。

[治法]

涌吐风痰,和胃安中。

[主方]

藜蘆甘草湯方:未见。

[主方分析]

藜芦甘草汤方虽未见,但从二药的功效推测,藜芦辛寒大毒,可涌吐胸膈间久积风痰;甘草和中安胃,并制藜芦之毒。故本方属于风痰涌吐剂,令风痰去则诸症自愈。

[注意事项]

(1)本方服后当有大量排出浊痰的表现,此为风痰外泄之征,为病向愈。

(2)本方祛邪,当中病即止,见诸症好转,则换用一般祛风痰之品善后。

(3)临床运用,因藜芦有毒,常用其他祛痰药代替,如胆星、半夏等,若确定使用藜芦,则用量不宜太大,一般6~10克,而甘草用量当大于藜芦,一般10~15克,方可制藜芦之毒。

(4)若出现瞑眩、心率减慢或呼吸不畅甚抑制等,乃藜芦中毒现象,必须立即停用;若症状严重者,当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抢救。

【临床应用】

[应用要点]

(1)临证加减

①常配以祛风痰药物,疗效较好。如导痰汤(胆星、枳实、半夏、陈皮、茯苓、生姜、大枣)、指迷茯苓丸(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姜汁)之类。

②胸闷气紧者,加瓜壳、薤白、厚朴宽胸行气。

③肢体震颤明显,风痰人络,可加地龙、僵蚕、全蝎、蜈蚣,化痰搜风通络。

(2)运用范围本方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癫痫、疟疾等病证。关于藜芦甘草汤方中的藜芦,目前以白藜芦研究较多,可用于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医案举例]

张子和云:一妇病风痫。从六七岁因惊风得之。自后每三二年间一二作,至五七年五七作。逮三十余岁至四十岁,则日作,甚至一日十余作。遂昏痴健忘,求死而已。值岁大饥,采百草而食。于水滨见草若葱状,采归泡蒸食之,至五更忽觉心中不安,吐涎如胶,连日不止约一二斗,汗出如洗,甚昏困。三日后遂轻健。

《图经》云:藜芦苗吐风病。此亦偶得吐法耳!

[《儒门事亲·卷二》]

转筋(鸡屎白散证)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轉筋之爲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雞屎白散主之。(3)

[白话语释]

提要

本条论述转筋的证治。

语译

转筋这种病,病人的上臂或下肢强直,不能屈伸,脉象强直而有力,或见微弦,转筋痛连腹部的,用鸡屎白散主治。

阐释

转筋,俗称抽筋,是一种四肢筋脉拘挛,牵引作痛的病证。症见臂(上肢)脚(下肢)强直,不能屈伸。转筋的部位,一般多发于下肢,由于足厥阴肝经循股阴,抵少腹,故转筋之甚者,病邪可循经人腹,出现筋脉挛急,严重时可从两腿内侧牵引小腹作痛,称为转筋入腹。其脉上下行而微弦,即劲急强直,全无柔和的脉象,与痉病的主脉“直上下行”相同。治用鸡屎白散,以药测证,可知本条所论转筋,是由于湿浊化热伤阴,筋脉失养所致。法宜渗泻湿浊,清热存阴。方用鸡屎白散。

【原文解析】

[主要脉症]

肌肉抽搐,四肢劲急强直,两腿牵引疼痛,不能屈伸,甚则牵引少腹作痛,或时有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烦躁,舌红少苔或薄黄少津,脉象弦数有力或细数。

[病机]

湿浊化热伤阴,筋脉失养。

[治法]

化湿缓急,清热存阴。

[主方]

鷄屎白散方

鷄屎白

上一味,属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主方分析]

鸡屎白(《素问》作鸡矢)性寒下气,《神农本草经》谓:“主转筋,利小便”,功专泄热以存阴,益阴以和脉,和脉而缓急,利小便以祛湿,湿去则筋脉柔和,药虽一味,可以达化湿缓急,清热存阴之效。

鸡屎白即鸡粪中之灰白色部分,将其选出焙干,研为细末备用。服时用黄酒冲服(黄酒2两为引,日服2次)。对牙关紧闭不能下咽者,可做保留灌肠,亦可收到同样效果。小儿可酌情减量;成人此量不能控制病情时,可加倍应用。此药无副作用,亦无特殊恶臭气味,为一般人所易于接受。药源易找,疗程短,疗效高。

[注意事项]

(1)本方多做散剂,晒干后研末,无特殊臭味,较易为患者接受;若为汤剂,因为鸡屎白为鸡粪中成分,一般患者不易接受。

(2)服用时,常以酒冲服,以助行药力。

(3)鸡屎白性寒凉,对虚寒性霍乱转筋等病证当慎用。

[比较鉴别]

本方与《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均主治筋急,均有筋脉失养之机,但二者区别较大(表23-1)。

表23-1鸡屎白散证与芍药甘草汤证之比较方证比较鸡屎白散芍药甘草汤主症肌肉抽搐,四肢劲急强直,两腿牵引疼痛,不能屈伸,甚则牵引少腹作痛,或口干口苦,舌红少苔或薄黄少津,脉象弦数有力或细数脚挛急,虚烦失眠,伴胸胁隐隐作痛等,舌红少苔,脉弦病机湿浊化热伤阴,筋脉失养肝阴不足,筋脉失养治法化湿缓急,清热存阴酸甘化阴,柔肝缓急药物组成鸡屎白,为散,取方寸匕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

【临床应用】

[应用要点]

(1)临证加减

①鸡屎白亦可与解痉、镇挛药合服,如鸡屎白合剂:蜈蚣1条,全蝎、南星、天麻、白芷各3克,羌活6克,防风3克,鸡屎白6克(焙干研细另包,黄酒冲服),疗效颇佳。

②下肢痉挛者,常加木瓜、薏苡仁清热利湿,缓急止痉。

③少腹疼痛作胀,可加木香、槟榔、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

(2)运用范围本方可用治破伤风、强直性关节炎、肌肉僵硬症、腓肠肌痉挛、肠胃痉挛、血吸虫腹水或其他湿热内蕴之单纯腹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