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命的“鬼城”抄手
丰都“鬼城”闻名天下。根据以前传说,当人的躯壳消亡之后,亡灵就会来到“丰都鬼国”,等待十殿阎罗发落。生前积德行善的人会升入天界,为非作恶的人会被投进地狱,其余的则要等待天、人、神、鬼、傍生(牛马乃至蚊蚁等动物)、地狱等六道轮回的考验,寻求转生机缘。由于这些离奇的说法,古往今来到“鬼城”求神拜佛、祈福还愿、施物济人的人来往不断。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来到“鬼城”的人,必会品尝当地的小吃“抄手”。
“鬼城”抄手又叫“鬼城”包面,以皮薄馅大、调味鲜香著称,与“鬼城”同样闻名遐迩。
“鬼城”抄手品种多样,根据馅料可分为猪肉抄手、牛肉抄手、鸡肉抄手、羊肉抄手等;汤料又分鸡汁汤、骨髓汤和三鲜汤。
当地流传着一句话:“有了抄手不要命。”以此来形容人们对“鬼城”抄手的喜爱。这句话并非出自丰都人的自夸,而是有一个有趣的来历。
据说民国30年(1941年)间,有几位外地客因避难流落到丰都,有一次,几个人来到一家叫麦地香的面馆吃饭,点了抄手和小面。抄手上来后,几位客人三口两口便吃光了,吃完又要,店伙计连着上了四次抄手,被他们的大食量惊呆了,脱口说道:“先生,你们吃完抄手还要不要‘命’?”当地话里“面”与“命”同音,伙计的意思是还要不要小面。客人吃得正高兴,冷不丁听见这句话,十分震惊,以为发生了不测,一个个撒腿奔到店外。他们一跑,店主和伙计还以为遇上吃白食的了,齐声喊叫着追了出来。外地客被拦阻回来,搅闹了半天,双方才弄明白因为语言不通发生了误会。
这个笑话很快传得尽人皆知,“鬼城”抄手一时名声大振。从此这句话变成食客们的口头语。
“鬼城”抄手选用上等面粉和新鲜猪、牛、羊等畜肉为原料。制作20个抄手一般需要用50克面粉和50克猪肉,另加鸡蛋、盐调制为馅,所以面皮薄如纸,肉馅大如丸,有“吃面又吃肉,吃了包面当吃饭”的美誉。另外,其汤料也非常讲究,不论鸡汁汤、骨髓汤还是三鲜汤,调制时都加香菇和黄豆芽熬煮,香味浓郁,清鲜可口。一般猪肉抄手配鸡汁汤,鸡肉抄手配骨髓汤,牛、羊肉抄手配三鲜汤。原汤浊白,滋味醇厚,因此又有“一碗鲜汤穿喉过,五脏六腑都活起来”的赞叹。
龙凤喜饼促姻缘
龙凤喜饼是湖北监利县的传统名点,其味清甜香脆,其形大如月盘,每个重一斤或八两,饼面上的图案是当中一个喜字,周围围绕着飞龙舞凤,象征吉祥如意,故称为龙凤喜饼。由于它具有这样美好的象征,所以当地的婚嫁喜庆之家,总是用它来招待亲友,共享喜庆。
龙凤喜饼是怎么来的呢?当地的民谣唱道:“刘备东吴去成亲,才把龙凤喜饼兴。”这段故事是这样的:三国时期,吴主孙权采用了大都督周瑜的计策,佯称要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为妻,实则想把刘备骗到东吴,以刘备换还荆州。孙权、周瑜许婚是假,所以不敢让吴国太、朝中臣僚和普通老百姓知道,以免弄假成真。诸葛亮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阴谋,遂将计就计,派赵云保着刘备前往江东。
行前,诸葛亮让人大量制作了龙凤喜饼,让赵云一到江东,就大量分发给江东的臣民,江东臣民拿到了龙凤喜饼,弄清了刘备是来东吴成亲的,于是奔走相告,顷刻间全城皆知,就连深处宫中的吴国太也知道了。吴国太甘露寺相亲,对刘备十分中意,遂同意了这门亲事。孙权、周瑜弄巧成拙了。由于是龙凤喜饼促成了这段姻缘,因而它也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进士糕与状元饼
进士糕与状元饼是古城开封传统名点,沿传数百年,盛誉不衰。相传宋代科考盛行,每年进京赶考的书生云集京师开封。商人们迎合考生心理,争相制作“进士糕”与“状元饼”。两者的原料、做法相近,工艺精良,只是用馅不同。其做法是:先把糖、蜜、油、鸡蛋、绍酒和食用黄色素,按比例混合,制成面团待用。然后,将冬瓜、青梅、桃仁和枣分别制成果仁馅和枣泥馅。
再将面团擀成长条,加入馅料。用不同的模子压上“进士”和“状元”的字样,最后放入炉中烘烤而成。经加工制成的进士糕、状元饼颜色大红金黄,形体大小匀称,香、甜、松软、入口即化。其中,进士糕以浓香果仁和桂花香味取胜,而状元饼更以郁馥的枣泥甜香味见长。
而今进士糕和状元饼不再只是古代文人、学士们喜爱的佐餐佳肴,已成为人们馈赠亲友和招待贵宾的高级礼品。
誉满京城的羊眼包子
回民很讲究饮食卫生,智慧勤劳的回族妇女能做出许多独具风味的特色食品,大家知道的有馓子、牛肉拉面、油香、手扒羊肉、“夹板”等等,如果您能在回族人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和圣纪节到回民家中做客,定能一饱口福,大开眼界。
羊眼儿包子是回民饮食中的佳品。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曾乔装打扮到前门外,品尝回民羊肉包子铺的羊眼儿包子。康熙皇帝走进羊肉包子铺,殷勤的回民掌柜用小托盘送来了两杯盖碗茶。向康熙皇帝问安后,陪着笑脸说:“不怕爷恼,爷在里边(宫廷)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还屈驾来尝羊眼儿包子,小的实在不敢孝敬。”康熙明知自己的身份已被识破,还是佯装要吃包子。掌柜的无奈,只好说:“爷尝脸,一定要吃,那请稍等会儿。”不一会儿,便送来了热腾腾的小包子。康熙用筷子挟一个放在碟子里,细心地观察。只觉阵阵香味扑鼻,放到嘴里一尝,果然昧道鲜美,质地不一般。但是,康熙帝左找有找也未看见“羊眼儿”,便问掌柜的:“为什么看不见羊眼儿?”掌柜忙回答说:“回爷的话,有罪不敢欺瞒。馅肉没有羊眼儿,只是做的精细些,包的个头小一点,像羊眼儿,就给起了个‘羊眼儿包子’的名字。”康熙尝了两个,觉得非常可口好吃,便传旨:“朕觉得羊眼儿包子很好,可经常送到宫中,找内务府开银。”
从此,羊眼儿包子名声大噪,誉满北京城。于是,四城各处的回民都做起羊眼儿包子,遂成了回民喜食美味。
羊眼儿包子做法并不太难。一种做法是把发好的白面切好,再加入适量的白糖、碱,揉和均匀。选用肥嫩绵羊的上脑剁成馅,加入水发干贝和玉兰片、葱、姜汁,把馅打成后,再加入香油和少许盐,现包现蒸,每个包子的个头儿如“羊眼儿”一般大。另一种做法是把发好的精白面粉和好,不放白糖,放适量碱,搅和匀适。羊肉馅同上,加配料水发虾仁和水发木耳块、葱末、姜汁、盐、香油等搅均匀。包的大小与蒸发与前一种完全一样。
软滑甘香双皮奶
关于双皮奶的由来,有好几个传说。一种说法是,旧时有一人将头天卖剩的奶搁置一旁,摊冻后发现面上结了一层奶皮,他觉得有趣,第二天在上面倒上一层奶,就这样“双皮奶”出世了。另一种说法是指,当年顺德一位叫何十三的农家子弟,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时候,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个花样,不久有个识货的老朋友买去了配方,开了间食档,顺德双皮奶便吃成了传统,而双皮奶也便由清末流传至今。
而仁信双皮奶的创始人——董洁文与其父董孝华在顺德大良白石村以养牛为生,并跟着父亲做牛乳。大良附近多土阜山丘,水草茂盛,所养的本地水牛产奶虽少,但水分少,油脂大,特别香浓。故大良水牛奶极受欢迎,水牛养殖业一直十分繁荣。当时没有电冰箱,董父常为牛奶保存绞尽脑汁。有一次,董父试着将牛奶煮沸后保存,却意外地发现牛奶冷却后表面会结成一层薄衣,尝一口,居然无比软滑甘香。一试再试,制成了最初的双皮奶。
正宗双皮奶的做法非常地考究,一步都不能马虎。将清晨新挤的水牛奶煮热,但不能开,趁热倒在碗里,热气会使鲜奶表层结出奶皮;待到牛奶完全冷却之后,再留皮去奶,在倒出的牛奶里添加细糖和蛋白,搅拌均匀,放到火上去蒸,不久就又可以结出一层皮来,双皮奶就做成了。顺德双皮奶白而滑,香气浓郁,奶味浓,入口香滑,口感细腻。
烧卖的来历与传说
烧卖是非常引人喜爱的特色小吃,据说起源于包子。它与包子的主要区别除了使用未发酵面制皮外,还在于顶部不封口,作石榴状。最早的史料记载:在十四世纪高丽(今朝鲜)出版的汉语教科书《朴事通》上,就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馅稍麦”的记载。该书关于“稍麦”注说是以麦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与汤食之,方言谓之“稍麦”。“麦”亦做“卖”。又云:“皮薄肉实切碎肉,当顶撮细似线稍系,故曰稍麦。”“以面作皮,以肉为馅,当顶做花蕊,方言谓之烧卖。”如果把这里“稍麦”的制法和今天的烧卖作一番比较,可知两者是同一样东西。
到了明清时代,“稍麦”一词虽仍沿用,但“烧卖”、“烧麦”的名称也出现了,并且以“烧卖”出现得更为频繁些,如《儒林外史》第十回:“席上上了两盘点心,一盘猪肉心的烧卖,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清代无名氏编撰的菜谱《调鼎集》里便收集有“荤馅烧卖”、“豆沙烧卖”、“油糖烧卖”等,其中“荤馅烧卖”是用鸡肉、火腿配上时令菜作馅制成。“油糖烧卖”则用板油丁、胡桃仁和白糖做馅制成。
关于“烧卖”的来历、传说,早年的烧卖都在茶馆出售,食客一边喝着浓酽酽的砖茶或各种小叶茶,吃着糕点,一边就着吃热腾腾的烧麦,故烧卖又称“捎卖”,意即“捎带着卖”之意。
早在乾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卖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卖馆吃烧卖。这里的烧卖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卖馆。从此烧卖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时至今日,烧卖已成了美味可口的主食,现时各地烧卖的品种更为丰富,制作更为精美。如河南有切馅烧卖,安微有鸭油烧卖,杭州有牛肉烧卖,江西有蛋肉烧卖,山东临清有羊肉烧卖,苏州有三鲜烧卖;湖南长沙有菊花烧卖;广州有干蒸烧卖、鲜虾烧卖、蟹肉烧卖、猪肝烧卖、牛肉烧卖和排骨烧卖等等,都各具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