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节令食品是“菊花酒”和“重阳糕”。重阳糕是一种特制的米粉糖糕,由茶食店供应,方块状,3块一叠,考究的要做9层,形似小宝塔,含重九登高之意,有的还要做两只面羊,象征“重阳”。卖重阳糕时,附赠重阳旗。重阳旗是用彩色纸做的小三角旗,上戳许多小孔,有的还印有字或花,用一根细蔑子做旗杆,插在糕上。
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重阳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可以延年益寿,祛灾祈福的重阳必饮琼浆。《西京杂记》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活动的写照。
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了地黄、当归、枸杞等中草药,以增酒之药效。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解释其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
晚上家家吃重阳酒,时令食品是螃蟹。淮扬地区盛产螃蟹,此时已膏脂饱满,正是品尝的好季节。把酒持螯赏菊是文人们重阳节的一大乐事。过去重阳节,商店及手工作坊老板都要设酒食宴请店员与劳工,因为过了重阳,便要忙碌起来,要求职工做晚工了。俗说“吃了重阳酒,要把夜作揪”。
附:重阳糕作法
将3份糯米粉(江米)与2份粳米粉(大米)混合后倒在案板上堆成“盆地”状,1份砂糖和1.5份清水注入“盆地”中间,双手搅拌揉搓至粉面软滑,放2~3个小时等糕粉干而起松后倒入细筛内,用手擦成粉粒状蒸粉待用;
接下来将蒸屉底部抹少许油或垫上洗净的屉布,蒸粉倒入蒸屉将表面刮平后旺火蒸熟即为糕(10~15分钟);
最后将炒熟的芝麻或蜜饯丝撒糕面上,冷却后分切装盘即成(旧时插小彩旗喻登高)。
菊花酒制法
配方:菊花,生地黄,枸杞根各2500克,糯米35千克,酒曲适量。
制法:将前3味加水50千克煮至减半备用;糯米浸泡,沥干,蒸饭,待温,同酒曲,药汁同拌匀,入瓮密封,候熟澄清备用。
功用:壮筋骨、补精髓、清虚热。耐老,延年益寿。
冬至祭祖吃馄饨
冬至,也叫冬节,它是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节气之一,古时把冬至视为“亚岁”。民谚道:“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许多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吃馄饨,俗以为冬至吃了馄饨,冬天不冻耳朵,这当然只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说法而已。那么,古往今来人们为什么要在冬至这一天吃馄饨呢?
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宋时人们就有吃馄饨以祭祖之风俗。那么,馄饨又是怎样与祖先扯到一起的呢?
原来,古人将馄饨这种小食附会于有关混沌的神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混沌是有关开天辟地的一位重要的神话传说人物。《庄子》说,远古时代,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就叫混沌。倏和忽二位常到混沌那里去游玩,混沌招待他们非常的殷勤周到。有一天,倏和忽在一块儿商量怎样报答混沌。他们说,每个人都有眼、耳、口、鼻,用来看、听、吃东西等,可是那位好心的混沌却一窍也没有,我们不如去替他凿出七窍来,让他和我们一样有眼、耳、口、鼻。于是倏和忽就带去斧头和凿子之类的东西,给混沌开窍。一天凿一窍,七天凿了七窍。但是,可怜的混沌经他的朋友这么一凿,却呜呼哀哉,寿终正寝了。在《山海经》一书中,混沌传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黄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混沌一词屡见于开天辟地之篇。而开天辟地的人物,必定是受后世敬仰和纪念的祖先,这大概是古人将馄饨与祖先联系在一起的缘故吧。
明清时代,江浙人在冬至日已改吃汤圆,而擅长做面食的北方人仍维持着冬至吃馄饨的习俗。台湾人在冬至日吃“圆仔汤”。冬至日前夜,家家户户要做红、白两种米圆,称之为“冬节圆”。大约在吃过晚饭后,全家老少围在一张大桌子旁搓圆仔。冬至清晨,家家以煮熟的圆仔汤三碗或五碗供奉厅堂、井头、灶头等,并备牲醴祀神。一方面敬神,一方面向祖宗报告冬天的来临,然后全家吃圆仔汤,意味着团圆和添岁。
腊八节喝腊八粥
我国农历十二月,人们习惯称为“腊月”。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下令将每年十二月改称为“腊月”。《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腊月里的民俗很多,其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节喝腊八粥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