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经济学中的一条重要的规律。人们的很多行为都无形中运用了这一理论,或者受了这一理论的影响,尤其是在涉及到经济活动时做出的决策与行动。假定你是一家公司的CEO,你有两种支付员工报酬的方式。一种方式你可以给员工支付定额的高薪,另一种方式你可以给员工相对低一些的工资,但是时不时给他们一些奖励。客观来讲,采用第一种方式你的公司花的钱更多,员工获益也就大,但事实却是,员工在第二种方式下会更高兴,而这个时候公司花的钱还更少!因为给员工支付定额的高薪使他在开始的时候感觉很好,会起到鼓励的作用,但是时间一久,就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了,也就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了。而如果不时地进行一些奖励,则会使员工感觉更高兴,更会加倍努力地工作。
在一贫如洗时,最初的财富积累,给人带来的幸福感一定急剧上升。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其带来的幸福感也会进入一个缓坡。等到财富增长到某个数量后,大大超过了一个人一生的需要时,拥有者可以“为所欲为”时,幸福感增长就基本成为水平线,很难再有更多增长。美国61岁的富翁蒂托花了2000万美元到俄罗斯国际空间站进行太空旅游。28岁的南非富翁马克也同样玩了一次。他们之所以去做这些在平常人看来非常奢侈的事情,不是因为自己喜欢做,也许是因为他们所能做的,能够使自己有新鲜感的事情已经很少了,可以说只有这些事情能够使他们感到快乐了。其他的,都因为过度的边际效用递减到可有可无了。
4.为什么说负一定的债务反而是一件好事?
“无债一身轻”不像“无官一身轻”一样是一种酸葡萄心理,而是实实在在、普遍存在的社会大众心理,可是有人却说负债也是有好处的,负债到底有什么好处,怎么负债才真正有好处呢?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债务一直被看作是洪水猛兽。“负债累累”、“债台高筑”等等成语都反映了人们对债务的看法,很多人都认为“无债一身轻”才是正常的财务状况。的确如此,负债累累确实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是说,一点儿债务也没有就是最好的。实际上,债务对人们的生活也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
在日本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都死光了。但是有一个渔民船上的各种捕鱼装备以及盛鱼的船舱,和别人的都完全一样,可他的鱼每次回来都是活蹦乱跳的,因此他的鱼卖的价钱比别人的高好几倍。没过几年,他就成了大富翁。后来他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他的儿子。原来他在盛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了一些鲶鱼,因为鳗鱼和鲶鱼生性好咬斗,为了对付鲶鱼的攻击,鳗鱼也被迫竭力反击。在战斗状态中,鳗鱼求生的本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所以活了下来。这就是自然生态的奥秘之处,当鳗鱼面对天敌时,警戒心倍增而促使求生欲被激发,全力抵抗鲶鱼的威胁侵扰,加强了对运送过程的适应力,存活率大大提高了。
富翁把鲶鱼和鳗鱼放在一起,使鳗鱼感到有生存的压力,所以拼命反抗,生存了下来。而其他人的鳗鱼因为没有生存的压力,失去了求生的本能,便在这种“安逸”的环境中死了。这就是压力的作用。但是富翁为什么不放其他的鱼呢,比如鲨鱼,岂不更能激发鳗鱼的求生本能?正如一个弹簧所能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它的极限,弹簧就会被压坏一样,压力也应当是适当的。在鲨鱼面前,鳗鱼根本没有能够逃生的可能,只有被吃掉这一条死路,所以压力过大,也难以生存下去。同样的,对于人类也是如此,那些没有压力的人往往便没有十足的干劲,也就成不了大事。债务有时就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没有适当的债务,似乎就会觉得自己活得很轻松自在,也就没有了压力,就不会努力去积累财富。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有一定的债务反而会激发自己的上进心。
2006年年底,某调查机构发布了一个关于信贷消费的报道,他们在北京、上海、广东对15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这1500名大学生当中,有30%的人表示他们要在毕业后5年之内买房子,有20%的人表示要在毕业后5年之内买汽车。事实上,人们在年轻时花钱是最多的,但是在年轻时赚钱却是最少的,因为工作年限与工作能力都不占优势。而想要买房、买车的话,只能花未来的钱,将未来的收入提前变现来进行消费,这就需要借债。
经济学家认为,人的消费水平不是由其当前的购买能力决定的,而是由其一生的收入来决定的。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预期一生收入来购买自己需要的消费品,但是人们在年轻时,一方面需要大量的金钱,一方面却没有足够的金钱;而在中年时,往往是钱赚得很多,而花费却相对来说少了很多。因此,就需要通过借贷将其平衡,把未来的收入提前变现到现在来购买生活所需要的物品,这就需要通过向银行贷款,把将来的收入提前变现,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目前,信贷消费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信贷消费的行列。比如说买车、买房及买一些消费品,都会采用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实现。“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这种消费方式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但是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人因为债务过高,乃至“债台高筑”,成为债务的奴隶。
经济学上通常把债务分为两类:一类是良性负债;一类是不良负债。所谓良性负债,就是你可以自己控制的负债,如生活费、娱乐费、子女教育费等。反之,如果超出了自己预期收入的、不可控的负债,则为不良负债。以买房为例,如果个人购买住房(自己居住)向银行贷款,月还款金额不超过月收入的30%,这样的债务就属于良性负债。如果购房人的还贷比例达到了月收入的50%,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购房人来说就不具备财务的弹性,如果一旦收入减少,就很容易使购房人陷入财务困境,这种情况属于不良债务。
由此可见,负债是好的,但是不能过度负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负债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对债务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免在借贷消费的同时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房奴”、“卡奴”,就是因为他们每月的还款额严重超过了自己的实际支付能力。
一般说来,债务并不是好东西,所以很多人都害怕承担债务,这是一种良好的心态。但是正如没有压力就会没有动力一样,一个人完全没有一点债务,有时也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债务有好的债务和坏的债务,好的债务能增加你的收入、现金流、净资产。只是要注意,负债过多或者负债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偿还能力,则是“过犹不及”。
5.为什么厂家不惜重金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
很少有代言人一直使用其所代言的产品,按理说厂家不应该找这样的人来代言。可事实上,许多厂家不仅找明星代言,而且还不惜花重金请大牌明星给自己的产品代言。这是为什么呢?
1994年,谭希松出掌中央电视台广告信息部。刚上任,她就使出了一记绝招:把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段位拿出来,进行全国招标,并且给投标金额最高的企业准备了一顶“金光四射”的桂冠:“标王”。
11月8日,山东秦池酒厂的厂长姬长孔带着去年一年秦池酒厂的所有利税之和——3000万元来到梅地亚进行竞标,最后以6666万元竞得“标王”,高出第二位将近300万元!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厂,但是姬长孔竞得“标王”之后,一日之间暴得大名,而秦池酒厂也因此在CCTV黄金时段的广告中而闻名全国。根据1996年秦池对外通报的数据,当年度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利税2.2亿元,比往年增长5—6倍。
看到这个巨大的广告效应之后,1996年11月8日,众多厂家来到梅地亚开始新一轮的竞标。广东爱多VCD一口气喊出8200万元,比去年秦池的竞标额超出1000多万元。随后,山东白酒金贵酒厂一声喊出2.0099亿元。秦池酒厂将投标金额抬高为3.212118亿元,最后又夺得了“标王”。
厂家为什么不惜重金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呢?很明显,一家企业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是为了将自己的产品打出知名度,乃至树立品牌形象。那么企业这样做的目的又何在呢?
经济学家认为广告可以向消费者提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使顾客更好地选择想要购买的物品,从而提高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许多偏好是由社会环境所创造出来的。因为每个生产者都认为,可以通过劝说使消费者喜欢他的这些产品。意思是说,企业可以通过广告来对消费者进行影响,使消费者来购买他们的商品。事实上,人们在购买商品之前,并不可能对商品进行试用。所以,根本无从得知商品的质量。而广告则能够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一定的透露。
一家公司引进了一种新的早餐麦片。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广告必是某位知名演员正在喝麦片,并且感叹味道好极了。这个广告实际上提供了多少信息呢?经济学家认为,即使看起来没有什么信息的广告,实际上也会告诉消费者关于产品质量的某些信息。企业愿意用大量的钱来做广告,这本身就向消费者传递了一个提供产品质量的信号。
如果A、B两家企业都有新的早餐麦片即将上市,每盒销售价格为15元。假设成本是6元一盒,那么利润就是9元一盒。每个公司都知道,如果把1000万元用于广告,就可能有100万消费者愿意去买自己的新麦片。而如果消费者喜欢麦片,他们就不会只购买一次,而是多次购买。
A公司通过市场研究得知自己的麦片味道只是一般。虽然广告能使100万个消费者每人买一盒,但消费者很快就会知道麦片味道并不怎么好,并不再购买了。所以A公司就决定不会支付1000万元的广告费,因此,它就不打算做广告,而是开发研究新的口味。而B公司则知道其麦片味道极好,尝试过的人会买更多的麦片,因此B公司就会投入广告费用。实际上,因为A的产品质量不好,难以引起市场效应,所以就不做广告,而它不做广告,消费者就更不容易得知其产品的存在。再加上竞争对手B公司的大力广告宣传,必然会形成一种人们选B公司的产品而不选A公司产品的局面。企业自身的决策也会透露出自己产品的质量优劣。所以,人们通过广告来购买产品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也就促使企业愿意投入大量的费用来做广告宣传。而企业因为投入了大量的广告费用,也说明了企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为消费者生产质量较好的产品。所以,人们就会选择广告投放率比较高的企业的产品。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小时候放学回家经过一个工地,看到一个老板模样的人正在那儿指挥一群工人盖一幢摩天大楼。卡耐基走上前问道:“我以后怎样能成为像您这样的人呢?”老板郑重地回答:“第一,勤奋当然不可少;第二,你一定要买一件红衣服穿上!”“买件红衣服?这跟成功有关吗?难道红衣服可以带给人好运?”“是的,红衣服有时的确能给你带来好运。”老板指着那一群干活的工人说,“你看他们每个人都穿着蓝色的衣服,我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区别。”说完,他又指着旁边一个工人说:“你看那个工人,他穿了一件红衣服,就因为他穿得和别人不同,所以我注意到了他,并且通过观察发现了他的才能,正准备让他担任小组长。”
经济学家把这种与注意力有关的经济行为称为“注意力经济学”。广告也是注意力经济学的一种。因为广告的频繁播放,人们会注意到它的存在,然后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个印象,甚至因此而将其他企业的产品无形中屏蔽了。人们会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这家企业的产品上,在进行消费时也必然会以这家企业的商品为首选。这就是广告中的注意力经济学。
总之,广告对产品质量、企业的实力都有所体现,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选择。所以,企业愿意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销量,达到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的目的。
6.你愿意在什么情况下省五十块钱呢?
有的时候,买两件东西可以省下相同数额的金钱。按照经济活动中的人们都是理性人的原理,人们应该在两种情况下都会愿意作出省钱的决定,可事实却正相反,大部分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却不愿意省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炎热的夏天,某人躺在海滩上,他想喝一杯冰凉的啤酒,但是又懒得动。正好有一个同伴要回酒店拿泳装,告诉他路过小卖店的时候可以帮他买一瓶。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同伴回来了,告诉他买来的啤酒价格是20元一瓶,他听后十分吃惊,小卖店的啤酒怎么可能这么贵?可是当同伴告诉他,小卖店的啤酒已经卖光了,啤酒是从酒店里买来的时,他就认可了啤酒的价格。同样是在海滩喝一杯买来的冰啤酒,从酒店买和从杂货店买来的相同的啤酒是没有差异的,既不会因为在酒店买而享受到酒店里优雅舒适的环境,也不会因为杂货店的简陋而有任何损失,但为什么从酒店里购买的,人们就愿意支付更高的价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呢?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人们总会很坦然地接受酒店里商品的高价,在商品对自己的实际价值相同的情况下,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人们受到了无关参考价值的影响。所谓无关参考,指的是人们在购买东西时,考虑的不是与商品的价值、价格有本身有关的信息,而是看似有关却实则无关的信息。比如以上文中的啤酒为例,啤酒在杂货店里卖的价格和在酒店里卖的价格不同,但无论啤酒是在酒店里买的还是在杂货店买的,都与品尝啤酒的味道无关。因此,“酒店”或“杂货店”就是啤酒的无关的参考价。知道了“无关参考价格”的经济学原理,我们就应该清楚,消费者需要关心的是物品本身可以带来的实际效用和它现在的价格,而不是商品所在的商场与卖者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