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你离开我去远空翱翔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会在这里衷心地祝福你
——歌曲《外面的世界》
(第一节)三十页的简历
1992年,已是舞钢公司厂长的许家印决定下海,这一年他34岁。
舞钢公司生涯的后期,许家印已经越来越感到发展空间的压抑和窒息,这时他已不满足于现状。除非接手整个公司,或许能留住这位志向蓬勃的男儿,否则他势必会离开。不过,这个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舞钢公司是国企。
许家印之所以离开舞钢公司,除了感觉到了经济的春潮,还有一个原因。在他的潜意识里,一直觉得舞钢区不过是自己走出了小山沟后,走入的另一个大山沟罢了。他曾对人说:“四面都是山,一直有离开出去闯荡的想法。”
面壁十年图破壁,许家印心里斗争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去那个陌生但有无数机遇的地方搏浪弄潮,走出舞钢区这个待了十年的“大山沟”。当他提出辞职的时候,所有人都很诧异,领导也十分不舍,但最终还是批准了。
许家印下海的1992年也是房地产的“大年”。这一年,冯仑在海南认识了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王启富、刘军,后来他们并称为“万通六君子”。他们通过炒作土地,挖到了第一桶金,日后都成了名震商界的风云人物。这一年,杨国强刚刚在广州建成了他的第一家碧桂园,朱孟依在香港注册了合生创展。而日后在中国房地产界掀起大风大浪的许家印,此时却刚刚下海,连房地产的边都没摸到,可谓一个迟到者。
许家印认为,雄鹰的翅膀开始展开,但缺少磨砺的翅膀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历经磨难。
出于对特区的景仰,许家印选择了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第一站。
许家印带着2万块钱到了深圳,这里的一切都那么陌生,而一切又得从头开始,他心里有片刻的伤感。但好男儿志在四方,他即使以打工仔的身份在深圳拼搏,也能事有所成,他有着必胜的信心。
许家印随便找了个落脚地,放下铺盖,稍稍洗漱一番,草草吃了点儿饭。虽然他以前在舞钢公司做了十年领导,可现在放下了一切,就得从头做起。
第二天他去求职,人家告诉他要带简历。许家印一头雾水,简历?旋即他明白了,于是回来写简历。
许家印进舞钢公司时并没有要求带简历,而且是校方推荐,一进厂便得心应手。可此时,他因为没写过这东西,自然就没经验。许家印回到落脚地,奋战了一天,写了长长的一份简历拿去打印,一共打了三十几页,几乎是一字不落地把自己在舞钢公司十年的经验写了下来,细节处更有形象的描述。兴冲冲的他带着三十几页纸四处求职,满以为自己会被录用,谁知在深圳的各大招聘会奔波了半个月后,仍然没找到一家愿意接受他的单位。此时他感觉自己宛如“虎落平川”、“龙搁浅滩”,心里难掩巨大的失落:自己在舞钢公司好歹也是处级以上的干部,还是国有单位,在这儿竟然“混”不到工作,甚至没一个人看看自己的简历,这算什么事儿?
人在追求目标时难免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找工作时的担忧、劳累,以及没找到工作时的失落、绝望、迷茫,令人痛不欲生。而找到工作后,却发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这份心境也令人难受。
此时许家印除了失落外,尚有一份迷茫,甚至有点儿绝望。他自大学毕业后进入舞钢公司,哪件事儿不是做得完美漂亮?为什么如今的自己却找不到一份工作呢?难道深圳真的不适合自己吗?
次日,郁闷的他找到了深圳的一位好友谈心,将这事儿和朋友吐露,好友听后突然笑了,指点迷津般地说道:“家印啊,你的简历太厚了,招聘人员看简历又不是看小说,可没闲工夫来欣赏你的长篇故事,人家要的是简历!简历,自然就得‘简单’,明白么?”
听了好友这番话,许家印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想通了问题的关键,说道:“我说怎么回事,弄了半天原来是简历写厚了。”
许家印觉得自己很笨,拉着好友的手,不无感激地说:“真是谢谢你。”他兴奋地跑回去又重新准备了一份简历,缩到了两页,大致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当然,在舞钢公司的十年仍然是最主要的内容。简历写好后又去投了十几份,果然没几天,就有三家公司愿意聘任他。
他选择了一家贸易公司,名叫中达。面试那天,许家印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面试他的是中达的老板。许家印一进门立刻感到这位老板的与众不同,因为他的眼神坚定有力,勇敢无畏。而许家印也是从领导岗位过来的,自然懂得识人之术,两人相谈甚为投机,算是一拍即合。
进入公司后,中达的老板十分倚重许家印,也十分照顾他,尤其是在管理方面,更让他大展拳脚。而许家印由于在舞钢公司十年的经验,很快便上手了。不过两者毕竟有所不同,许家印有时也会碰到问题,这时老板就会传授经验。久而久之,他在老板身上学到了许多管理经验,每每提到这位老板,许家印都会满怀感激。
许家印知道,刚入行的自己还不太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浪潮,缺乏相应的经验,必须帮助老板做点儿大事才能展示自己,证明自己,改变自己。
在中达干了一段后,许家印积累了一些人脉。他找到一位朋友帮忙,这个朋友也做贸易,并且有一些项目,便把一笔生意让给了许家印。获得这笔生意的许家印倍加珍惜,认真地对待每个细节。很快,通过谈判,许家印和对方做成了这笔生意,一下为公司赚了10万元。90年代的10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刚到深圳时身上带的是在舞钢公司十年辛苦积攒的2万元,此次赚到的10万元对许家印来说,更是天大的数目。但他并未做贪欲之想,将赚来的10万元尽数上交。由于是初次做生意,而且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以及做生意后所表现出的品德和素质,令老板对他刮目相看,没多久,他便被提升为中达公司的办公室主任。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许家印不贪财,有很高的处世修养。这些素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它需要长久的磨砺和锻炼。这些素养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光匆匆,光阴似箭,一年弹指一挥间便过去了。一年,有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有时可以催生新的梦想,有时会令苍海倾盆、银河倒泻。
一年后的许家印,又萌发出新的想法。
大浪淘沙,适者生存。在深圳这个大熔炉里,许家印生存下来了,但若不能创新和求变,依然会被淘汰。来了一年的许家印终于要改变了,他不是墨守陈规的人,他那充满动力的心,是永远不会安于现状的,他要为人生的尊严而前进。
深圳,这处代言中国改革开放的梦想之地,让许家印人生中最重大的一场巨变奏响了序曲。许家印说,自己在一家内地钢铁厂十年的积累,也没有在深圳这个大熔炉历练一年的收获多。许家印的翅膀开始真正丰满起来。
(第二节)连锁店的老业务员
许家印似乎每天都在尝试改变。年少时,学开拖拉机,尽管初衷是最不济也可以当个司机;年轻时抓住高考玩命一般复习,目的仅是为了逃离乡村,不再回到那个僻壤之地;上大学选择钢铁专业,初衷是最差也可以做个炼钢工人;十年舞钢公司的奋斗,“刚柔并济”,被人称为“小皇帝”;十年后,改革开放的大潮袭来,他放弃了处级干部的职位,只身南下寻找自己的梦想,而那时的他,还得从小小的业务员做起。每一个变革都是对从前的否定,但又都不是终点。许家印的人生似乎没有终点,他所做的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到那个起点,拼搏、奋斗、激越,他追求的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也许这样的人生在旁人看来索然无味。
在中达,许家印当上了办公室主任,这说明民营企业承认了他的价值。但许家印觉得自己在这个位置上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他需要再一次的改变,用改变去证明。一年后,他看准市场,瞄准机会,主动出击,建议老板跟自己熟悉的舞钢公司合作,在深圳注册一家新的贸易公司,由自己出任这家公司的老总。此时的他,有了深圳一年的打拼经历,而舞钢公司十年的奋斗,也是这位男儿辛苦积攒的经验。许家印觉得,对自己来说,只欠一个机会而已。
许家印的目标很明确,争取机会为自己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相对独立的平台上,看看自己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当然,这样选择也是有压力的。不过,压力即是动力,动力便是推力。做大事的人,任何时候都要面临各方压力。
老板爽快地同意了,毕竟这位男儿有着非同一般的潜力,这一点,自许家印前来面试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
很快,中达旗下一家名为“全达”的新公司在许家印的带领下成立。不过,许家印虽然名义上是老总,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称号。公司注册后,老板由于考虑到自身利益,便没再投入一分钱。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这时的许家印仍不是很富裕,而刚成立的公司,还需要资金。这时他那广泛的人际关系再次发挥了作用。他有个好友手头宽裕,许家印找了个机会请他喝酒,直截了当地把意思说明。那哥们也爽快,一听许家印想借点儿钱周转,立刻同意,第二天便把10万元借给了许家印。
许家印将借来的10万元抽出一部分买了桌椅,在报上登了广告招了人。第一次创业就这样开始了。这时许家印的正式头衔是全达公司的老总兼中达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有了这个平台,他那向上的劲头更足了,认真、细心地做每一笔业务。刚开始,全达的业务蒸蒸日上。许家印似乎天生是个公关奇才,用巧舌如簧形容他的口才一点儿也不过分,他说服本领之强,真能令风云变色。
许家印善长酒场交际。中国人素有酒场谈生意的传统,这就给他提供了表现才华的场合。他每次和客户喝酒,都会用他那神奇的说服本领,说得对方连连点头。为此,客户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他:“许家印应酬还真有一套。”
2008年恒大陷入危机,人们看到了他凭借出色的应酬能力,在资本市场筹集到巨额资金,帮助恒大走出因上市暂停造成的资金缺口泥潭。当时,许家印前来中达面试,老板已经看出,这个人绝非池中之物,迟早会翱翔天际的。
在深圳的那几年,许家印彻底放弃了在舞钢公司时期做领导的锐利与骄傲,放低身段从头开始。许家印说,当初在三家公司中选择了中达,最重要的是喜欢和当时的老板一起共事。许家印认为从这位老板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事实证明,他确实学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舞钢公司,他是管理几百人的领导;而在中达,他是个对小姑娘小伙子都喊师傅的小业务员。一位跟他共过事的老同事说:“那时的许家印,嘴巴很甜,开口就叫师傅,也很谦虚。”这个形象不仅与他日后地产“枭雄”的名号不符,也与他早年在舞钢公司时“小皇帝”的形象大相径庭。社会改造人的力量,可真是强大。
由于中达老板心存顾虑,全达公司的好景不长,一年后终因资金、人员以及各方面原因,关闭了。许家印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商海沉浮,大起大落,饱尝了咸涩滋味的许家印对商场中的人情世故深有感触。而“虎落平川”的他,心情灰暗沉重,一如深圳那绵绵的阴雨。
这次创业失败,对已步入社会十多年的许家印打击很大。成功的梦一度很接近,但又像海平线一样遥不可及。难道自己真的不适合创业当老板吗?许家印反复质疑自己。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呢?就此放弃还是继续奋发?甘于沉沦还是跌倒爬起?
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
(第三节)许主任是个好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