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男士邀请某位女士共舞,并已经得到她的同意后,如果看到她还有女伴或男伴在侧,应当向他们点头致意,并道一声“对不起”.
如果女士以婉转的理由谢拒了邀请,男士可礼貌地说声:“没关系”,等待下支舞曲再邀或者另邀他人,不可被对方谢绝后仍一味强求,纠缠不放,更不可指责对方,甚至冷嘲热讽,恶语相加,那样,会显得粗野而无礼。
舞蹈时既要讲究舞姿优美,又要注意动作文明。
舞蹈空间往往随着人们的移动和舞蹈幅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舞蹈空间较为拥挤时,舞蹈者应当轻翻肘关节,使双手内曲于胸前,呈现一种礼让他人的姿态。同时注意调整舞步和动作的幅度,以碎步慢舞过渡,待舞蹈空间相对宽松后,再恢复原先的舞蹈姿态。
舞蹈动作要尽量规范。男士不要强拉硬拽地让女伴追随自己;女士也不可扑在或者挂在对方身上,更不要臀部后突,或者驼背曲腰。这类动作和姿态既不文明高雅,也使舞蹈本身的美感荡然无存。
在男女共舞的过程中要相互尊重,不可随心所欲、放浪形骸,使得对方窘迫难堪。
另外,舞会是公众性社交场合,行为举止要注意分寸。即使舞蹈者彼此间关系较为密切,也不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或搂或抱,过分亲昵。这种过分行为既有失体统和教养,也是目中无人虚浮浅薄的非礼之举。
参加舞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德与公共卫生,保持舞场的清洁,不要随便乱扔果皮纸屑一类杂物。
在跳一些“劲舞”(如迪斯科、吉特巴)时,一旦碰撞他人或受碰撞,都应致歉或表示“没关系”.切不可斗气,舞厅里的啤酒、甜酒绝不能过量饮用,以免搞得面红耳赤、醉酒失态。
最后,要提醒初涉舞厅的青年朋友注意:舞厅是高消费场所,尤其“吃”的价格高,高档舞厅的各种收费,更无法以“常理”论之,所以无论是自己进舞厅还是邀朋友进舞厅跳舞,都要量力而行,免得付费时“大吃一惊”,难以承受。
(4)寻幽访胜。
约三五个好友或探幽境、或访名胜,都是极惬意的安排。那么,旅游时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游览时,对游览地的公共设施、名胜古迹、花草树木要珍惜爱护,不能随意题诗、题字、雕刻、乱画。对奇花异草不要折枝掐叶,对动物不应挑逗和投掷泥土、石块。还要随时注意游览场所的环境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便溺,不乱丢果皮、纸屑等杂物。要保持游览地的安静,不高声喧哗、打闹。登山时,要当心踩落石头,碰伤别人;走小桥、山洞、曲径窄路要主动让行。公园凳、椅是供游人休息的,不应躺在上面睡觉。划船荡桨,注意不要把水溅到别人身上。在拍照留影时,不要争抢场地,不遮挡别人镜头;如要别人让位置拍照,要有礼貌地请求。
在旅游活动中,要懂得关心别人。同行者之中如果有女性、孩子,以及身体较弱的人,对他们应多加照顾;乘车、乘船的时候,先让他们坐,上下车,搀扶提携。至于同游时携带公共的物品,购买车票、带路之类的事情,自己办得到的话,也应尽力去做。
(5)旅行住宿。
到旅店住宿,首先要遵守旅店住宿的规章制度。为了旅客的安全,旅店要进行住店登记,有时候,由于旅店住客较多,住宿条件不称心,可以有礼貌地向服务员提出来,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应当愉快地服从服务人员的安排,切不可因此吵闹。
在旅店住宿时,应尊重旅店服务人员的劳动。当服务员到你房间来打扫卫生或换开水的时候,应主动起身相让,收拾一下自己携带的物品,以利服务员的工作。
要注意保持旅店客房的陈设布置,爱护旅店里的财产,注意保持客房里的整洁、卫生,不要向地上乱丢烟头、果壳、纸屑。如果不慎损坏了旅店的器物,应当主动报告旅店服务员,不可不辞而别。
在集体客房住宿,假如同房间内住有老人、病人或身体有残疾的人,应主动关心。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在房间里都不应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6)旅行就餐。
在饭店(包括食堂、火车和轮船餐厅、旅店餐厅)吃饭,首先要注意尊重饭店服务人员的劳动。对服务员讲话,态度要谦和,讲究礼貌,不能“喂、喂”地喊。有时候,吃饭的人比较多,服务人员一时忙不过来,这时就应耐心坐在座位上等待,不可敲桌子敲碗,也不应大叫大嚷。如果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了失误,应善意地提出来,或向饭店负责人反映情况,求得妥善解决,不可同服务员当面争吵。
第二,吃饭要讲文明礼貌。有些青年在饭店吃饭时,大呼小叫,划拳行令,扰得四座不安,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吃饭时,适当喝点酒是可以的,但不应过量,在饭店酒醉失态,或者呕吐得满地污秽,是很不文明的行为。
第三,要注意爱护饭店里的公共财物,如桌椅板凳,杯盘碗盏等,若不小心损坏了,应主动照价赔偿。
3.谈话竟然也是一门艺术谈话是一门艺术。在逐渐的积累中,前人们总结出了几个绝妙的方法。悉心掌握之后,用于日常交际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暗示法。
暗示,是一种信号化的刺激。暗,其中有一语义为隐蔽、含蓄、不公开的意思;示,语义为启示、告知、影响的意思。“暗示”一词,则表示“不公开地隐蔽地给人以启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便使人的心理尽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如“望梅止渴”,这是以事物特征为信号刺激物的暗示。上述例子,是从生理心理活动机制说明了“暗示效应”.
暗示法是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符号把自己的意向传递给他人,并引起反应的方法。所以,暗示法可以通过人(语言形式、手势、表情)施授,也可以通过情境(视觉符号、声音符号)施授。
暗示法是交际语言中很有效的艺术。
(2)模糊法。
模糊法是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言进行交际的方法。在交际语言中运用适当的模糊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艺术。例如某校长在给学生作报告时说:“我们学校内绝大多数的青年是好学、要求上进的。”这里的“绝大多数”是一个尽量接近被反映对象的模糊判断,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认识,而这种认识往往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因此,用模糊语言“绝大多数”比用精确的数字形式的适应性强。
(3)委婉法。
委婉,本是一种修辞手法。委婉也叫“婉转”、“避讳”、“婉曲”等。
在日常交际中,总会有一些使人们不便、不忍或者语境不允许直说的东西。说话人故意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这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缓冲”方法。尽管这只是一种“治标剂”,但它能使本来也许是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或看者)在比较舒坦的氛围中接受信息。因此,有人称“委婉是交际语言中的‘软化’艺术”.
委婉法是动用迂回曲折含蓄的语言表达本意的方法。
林肯一直以具有视觉效果的词句来说话。当他对第一天送到他白宫办公桌上的那些冗长、复杂的官式报告感到厌倦时,他提出了反对意见。但他不是以那种平谈的词句来表示的,而是以一种几乎不可能被人遗忘的图画式字句说出来。“当我派一个人出去买马时,”他说“我并不希望这个人告诉我这匹马的尾巴有多少根毛。我只希望知道它的特点何在”.这里,林肯运用了一种以甲喻乙,但又不明说乙的暗喻,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本意--不愿意批阅冗长复杂、毫无重点的报告,应该像买马人报告马的特点那样,抓住重点即可。林肯这种拐弯抹角的方法就是委婉法。
(4)幽默法。
这里讲的幽默,并不仅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笑话”、“滑稽”,更主要的是指最富审美价值的那一层精神现象。
幽默,是一种行为的特性。它以一种愉悦的方式让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幽默的力量,决不仅仅在于博人一笑,它还能润滑人际关系,祛除忧愁烦闷,提高生活涵养,针砭社会弊端。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你能使一个人对你有好感,那么也就可能使你周围的每一个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都对你有好感。只要你不只是到处与人握手,而更是以你的友善、机智、幽默去传播你的信息,那么时空距离就会消失”.因此,有人称幽默是语言中的高级艺术。
请看,某西餐馆内顾客和服务员之间的一段对话:
顾客:“我的菜还没有做好吗?”
服务员:“您定了什么菜?”
顾客:“炸蜗牛。”
服务员:“噢,我去厨房看一下,请您稍等片刻。”
顾客:“我已经等了半小时啦!”(生气地说)服务员:“这是因为蜗牛是行动迟缓的动物……”
4.尊长有序父母说,这位应该称张伯伯,那位是黄阿姨,他们说一句,你重复一句。这种鹦鹉学舌只是5岁时的情景。
在交往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尊长老幼分别称呼。正确使用各种称呼,是文明礼貌和道德品质的组成部分。
对不熟悉的老年人要称之为“老大爷”、“老奶奶”,年纪较大的称之“大叔”、“大娘”;若比较熟悉,可称为“某爷爷”、“某奶奶”、“某叔叔”、“某伯伯”、“某阿姨”.
工厂比较通行的是相互称“师傅”,比较熟悉可以称“老某”、“小某”.单位同事间一般互称“老某”、“小某”,尊称为“某老师”亦可。“先生”、“小姐”的称呼现在也流行,但通常是针对不太熟悉的男士、女士而言,熟人不宜这样称呼。
有些青年相互间以“哥儿们”、“姐儿们”相称,这是不文明的称呼,应当摒弃。
对国际友人或海外同胞,可以根据性别、年龄称为“×先生”、“×太太”、“×小姐”,不应滥用“同志”这种称呼。
对德高望重、曾经担任过重要社会职务而现已卸任的老同志,可尊称为“×老”,或尊称为“老领导”、“老前辈”,这类称谓中的“老”更多的含有尊敬有礼的因素,而实际的年龄因素往往被前者所淡化,故而往往具有礼仪周全、亲切自然的良好效应。
另外,依循我国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惯例和人们心理需求的某些特点,如果对方的职称或职务是副职,比如副经理、副教授等等,通常省略“副”字。亲属之间的称呼,由于长幼、男女等区别而种类繁多。
二、多个朋友多条路
朋友,多么美好的称呼。“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广交朋友,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
然而朋友难交却易逝,故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1.开口一笑百魅生有些人特别在意外貌,特别是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或是脸上有缺陷、肢体有障碍的,再怎么轻微,他们都会扩大它的严重性。
其实,外貌是父母给的,是天生的。生得好,得感谢父母给了我们“赏心悦目”的容貌;生得不好也没什么好自卑的,只要常保笑容,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可爱的。
交朋友并不是选美,长得好不好、身体有无缺陷又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就算我们身上真的“与众不同”,那又如何呢?看看怪医秦博士是多少人的偶像,当年丑得可以的外星人ET掳获了多少人的心,近年演艺圈不也刮起一阵丑人风,而且历久不衰。
当初白冰冰从日本返台,准备重新展开她的演艺生涯,可是过去的遭遇却令她愁眉不展,事业毫无起色,人缘也不好。直到有一天黄西田告诉她,要常笑、多笑,于是她的事业好转,人也变得开朗。
同样的,在连续剧《倚天屠龙记》里,演活杨不悔的潘仪君,她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因为我的唇角朝下,如果不笑,看起来就相当沮丧……但自从我常笑之后,竟也发觉心情好的时候比较多……”
有句俗话说:“四十岁以后,人必须为自己的容貌负责。”
这句话在告诉我们,相貌虽是天生的,可是后天的修养对容貌也有相当的影响力,笑可以柔和我们脸上的肌肉和表情,笑容则可以软化人心、带给人好感。在广告画面里,小孩子最容易打动人了,为什么?因为看他们天真无邪的笑靥,会使人不知不觉地从心里笑出来,回馈他们的笑容。
其实只要常葆笑容,有颗善解人意的心,朋友还是会认为我们很漂亮的。
好比小爱、小美这对姊妹花,长得平分秋色,若硬要分个高下,小美是漂亮几分,然而事实上,小爱的朋友认为小爱比较美,小美的朋友认为小美比较好看。
有时候美丑标准是一种习惯,就像我中学时候的老师,脸上有一大片的胎记,她都是戴着“有色眼镜”来淡化它,可是她教学活泼,对学生的态度自由又民主,而且笑容经常挂在脸上,因此,她普遍赢得我们的爱戴,并且是学生公认的全校四大美女之一。
容貌看久、看熟,自然就看顺眼了,一旦顺眼,成了习惯,便无所谓美丑。朋友眼中的美,是心肠的美,是才智的美,就算真有什么缺陷,也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构不成交朋友的障碍。更何况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膨胀这种外表的问题,在别人眼中我们和大多数的人是没有很大差别的。
世界语言千百种,笑却是世界上共用的,而且是最受欢迎的语言,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可以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它是一种良性循环,因我们的笑,我们和朋友亲近了,人缘变好了,自然而然心情愉快,更可以在朋友的笑容里重拾我们的自信心,无形中散发出吸引人的魅力。
有的人喜欢说笑话给朋友听,每听到或想到一则绝妙笑话,便迫不急待地与朋友分享。这样的人,是朋友的开心果,无疑的,朋友喜欢他的各种“打扰”和“插播”,因为他的每一个打扰一定伴随着悦耳的笑声,带来欢乐的气氛。
2.忘我,让你优游于人我之间有一次外交名人叶公超打电话到中国邮报找发行人余梦燕。
接电话的工友说:“她不在,请问您是哪一位?”
自报家门后,工友以为他在开玩笑,于是说:“你要是叶公超,我就是叶公超的爸爸!”
叶公超停了一会儿,不慌不忙地回说:“爸爸,请你告诉我余梦燕在哪里好吗?”
这虽然是一件趣谈,但我们很容易看得出来,工友先生认为像叶公超这样的人物不可能自己打电话,如果叶公超一气之下挂了电话,那就显得叶公超太没有身为一个外交名人的泱泱大度了。
有一天,在报上看到一则报导,探讨一个人有多少时候,忘了自己的存在,而想自己的频率有多高。根据研究,科学家“忘我”的时间最长,有趣的是,当“我”在阅读这篇报导时,不由自主地会想,“我”想“我”的频率有多高。
和朋友相处,欲减少人和人之间的磨擦,就必须“忘我”!
当我们想说服别人,必须先忘了自己的立场,以别人的角度去看事情,当你把他看得很坏,他也就很坏,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投射作用。
有位朋友说:“如果我发现有一个人很讨厌我,我就会故意在他面前做令他讨厌的事,看他会讨厌到哪种程度、气成什么样子。”
像这种报复心理其实人人都有,只是有的人懂得怎么去消弭这样的情绪,有的人则任由它滋长。一旦我们碰上这种“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反叛心理比较强的人,以眼还眼、以气制气是得不到我们所要的结果的,不如平下心来,好好就事论事,讨论出结果。
当我们与朋友发生磨擦、不愉快等,不要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样、怎么反应,试着去理解造成不快的可能原因,试着用不同的角度揣测朋友的想法,在他情绪稍稍平息后,问问他真正的想法,如果他有难言之隐,没关系,记住他的忌讳,诚心诚意向他赔罪,这样双方的了解就更进一步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