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应对危机:中小企业的28招
12007400000009

第9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5)

渠道要满足顾客需求和经济性要求,企业关注渠道的运作是否高效,应从主要目标顾客群的角度评定渠道的表现和业绩。

就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透彻地研究现有及潜在的渠道,尽可能跳出单一渠道的束缚,采用合理的多渠道策略,是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业绩的首要手段。

企业进行渠道变革最直接的担心是产生渠道冲突,即价格竞争和窜货。这里要强调的是,同品牌价格竞争和窜货首先是管理问题,然后才是渠道问题。分销和销售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对分销环节需要慎重把握,对销售(零售)环节则可全面介入。不能因为担心冲突就放弃具有细分价值的渠道。

有冲突就有解决的办法,关键在于确定冲突的根源及潜在隐患。渠道冲突在更多的时候是妨碍企业渠道变革的一种心理障碍。

(2)以客户满意度为主要目标

很多企业将分销商的需求置于顾客需求之上,忽视了“只有客户满意,企业才能取得良好业绩”这样一个简单道理。客户满意度决定顾客忠诚度,只要客户忠诚度高,企业进行渠道整合变革就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3)在产品推广上有所突破

企业的产品必须有特色,是消费者需要的,是个好产品。这样才会有人愿意买,才有人愿意帮你卖。在市场渠道突破上,中小企业必须清楚需要渠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常犯的错误是:忽视淡旺季差异;忽视品种盈利能力差别;忽视对新品推广的引导;缺乏战略考虑,造成后续资源不足或自身巨大的经济压力;不能充分整合利用企业全部营销资源,过分依赖“激励”.

企业必须足够了解对方的情况,用中国的古话就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了解他的门店分布数量、定价方针、促销方式、扣款状况、采购和结算方式、采购员的权限、物流系统等。去研究、去跟人家沟通,这样你才能够打通新的营销渠道。

(4)渠道利益至上,帮助客户成长

渠道利益至上,一是让渠道有利可赚,批发商之所以愿意跟你做生意,主要还是觉得你的产品有钱赚。二是尽可能使你的产品给渠道带来的收益高过竞争对手。三是严格控制冲货,冲货导致的后果是价格体系崩溃,大家都没钱赚。

帮助客户成长的结果是双赢的,客户越成长,对企业的发展促进就越大,忠诚度就会越高。在帮助渠道客户成长方面,第一位的并不是帮渠道客户赚钱,而是帮助客户成长。危机时刻如果企业对客户伸出援助之手,对方会充满感激,这种感激带来的忠诚度会大大超过帮他赚钱带来的忠诚度,并且十分地持久牢固。

帮助客户成长,内容包括很多方面,有管理方面的,比如宝洁和联合利华经常帮助客户提高库存管理水平,百事可乐经常帮助客户培训业务员,美的掏钱让优秀的经销商去国外参加MBA课程培训等等;有硬件建设方面的,如赠送或者借给客户配送车辆,帮客户添置传真机、电脑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等。

(5)及时清醒整顿吐故纳新

渠道网要吐故纳新,任何一张网都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要想使这张网保持健康充满活力,必须使整个网络保持活力。

所谓吐故,主要针对网络中的三类成员,一是对企业缺乏忠诚度,今天做你的产品,明天还去经销你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二是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市场发展了,可是他的观念还停留在以前,或者是资金、人员、管理、配送跟不上,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三是渠道中的捣蛋分子,经常冲货,降价,屡教不改。所谓纳新,是指那些目前还不属于你的网络成员,但他认同你企业的理念文化,自身的成长性非常好,而且诚信经营。如果他们加入,会对该地区的销量和网络完善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实现渠道畅通,中小企业需要做很多具体、细小的工作,除了做好这些基本工作之外,最根本的是要做好企业自身的营销管理工作。

第9招蓄水过冬,严防财务危机

对任何企业来说,资金链都是维系企业经营的血脉。一旦企业“失血”过多,资金失控,深陷财务危机而无力自拔,那就意味着企业的生命将要走向终结。处在市场普遍不景气的“寒冬”之中,中小企业首选的求生之策,就是管好“钱柜”,备足资金。因为,手里有钱才能心里不慌,才能真正救活企业。

蓄水过冬:企业应对危机的胜招

总结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其中应对危机时有一条非常宝贵的胜招,那就是捂紧钱袋子蓄水过冬,把紧张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防财务危机压垮了企业。一旦度过了寒冬,企业仍可凭借积蓄的力量快速发展起来。

今天的国内中小企业,大多仿照国外企业的做法,在危机发生时,坚决不投资、不冒进、不增人。其实,中国企业除了“冬眠过冬”外,还有很多更加积极的“过冬”招数。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水库理论”,那就是要不断地给水库蓄满水,不能寅吃卯粮。也就是说,要根据一定的比例在银行里不断地存储现金,不管什么时候,银行里总是放着能够供几年使用的现金。

水,是人类生命最不可或缺的基础。没有了水,人类的生命就消失了。而现金,就是企业的水。多么简单的道理:“水库”有“水”才能活命,手里有钱才能挽救企业。

“蓄水过冬”的做法,无疑与传统正常的经营大相径庭。危机之前,企业不应该把资金留在手上,而应该全部用于流动中,否则企业就不会挣钱。但危机的到来让很多人终于明白了:蓄水策略对企业是多么的宝贵。

当大多数企业在“寒流”袭击下几乎被冻僵之时,有些企业早就意识到“冬天”的来临,并提早为过冬准备了“棉衣”.当别人拼命扩大规模的时候,他们认为“规模不是我追求的”;当别人拼命“圈地拉资源”的时候,他们只做自己专长的业务;当别人拼命用银行贷款、上市资金扩充实力的时候,他们既没有上市的具体计划,又没有到银行去借更多的钱;当那些快速扩张、迅速做大的企业,在危机中深陷资金泥潭的时候,他们却坦然地储备了充足的“库中银两”.2004年,天能集团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对资金的需求也更为旺盛。为了筹措资金,2005年开始,天能集团就加快了进军资本市场的步伐。2007年6月11日,天能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中国内地在中国香港主板上市的第一家动力电池企业,并成功募集5.76亿港元的资金,大大增强了企业的资金储备。

2007年6月,随着出口退税率的全面下调和原材料价格的飞快上涨,天能掌门人张天任敏感地意识到一轮更为严厉的宏观调控的来临,企业应该做好迎接“冬天”的准备。当时,市场的旺盛需求需要天能集团尽快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但考虑到未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张天任决定适度控制投资规模,特别是控制非生产性的投资。

为了保证现金流的充足,2007年中期,天能一度推迟了在江苏沭阳、安徽芜湖建办公大楼的计划,同时缩减的还有这两地的生产性投资。

张天任确保资金链安全的另外一招是与银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企业形势尽管不错,但不能中断与银行的合作。尽管这会使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加,但反过来,我们也得到了银行大量的授信,与银行建立了一个良性的合作互动关系。”张天任说。目前,国有四大银行以及浦发银行等商业银行,共给予了天能集团17亿元的授信额度。这一案例为中小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就是企业应当随时做好面对危机的准备,在危机尚未来到之前就未雨绸缪,严防财务危机。实际上,控制冲动的“做大”欲望是让水库里拥有充足水源的基本原因。“一个成熟企业家的标志就是能够抵制诱惑”.这也是企业战胜任何危机的一个必要的前提。

保证现金流,企业就有了活命钱

“冬天”到来时其实并不可怕,毕竟市场变化年年都有“四季”.而企业只能过没有冬天的日子,一旦寒冬袭来,十之八九会陷入危机之中,甚至被请出市场的角逐。因而作为企业一定要提前做好“过冬”的准备,当“寒冬”到来,危机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时,不但要勇于面对和敢于挑战,还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以防危机的到来。

就在许多企业苦苦寻找“过冬”之策为生存而苦恼的时候,也有些企业从容淡定,泰然自若,因为他们已有了预先防范,储备了充裕的资金,进行了正确的战略转型,使得这些企业能够从容地面对这个寒风刺骨的“冬天”.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现金流是企业的命脉,在企业的“冬天”来临时,现金流就应该是中小企业最安全、最贴身的“保暖内衣”.南方一些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在停业破产的浪潮中依然挺立在市场上,并且仍有不俗的表现,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和经营者是个“明白人”,懂得在当前形势下只有保持资金的充足,尽量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而很多曾经虽大的企业之所以消失了,原因就是一个--现金流断了!

其实早在几年前,一些具有远见的企业家就看到了当时经济繁荣中的一些潜在危机,包括资金占用超过企业支付能力,盲目投资,市场经济结构不稳定、不合理等。虽然总量很大,但在整个国际价值链当中,始终处于低端、被动的地位,发展的层次非常低。大多数行业开始处于“生产过剩”,引发了过度生产甚至恶性竞争。同时,制造业正面临着上游资源和下游渠道越来越严重的“两头挤压”,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一些中小企业敏锐地意识到了运行过程中蕴涵着的风险。比如,企业的负债率过高;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土地成本等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能源短缺问题初步显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使得未来的中国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