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青年刘风梅办了一个领带厂。她参照各种名牌领带的样式和面料,进行设计、选料和制作。小刘是一个精明、能干、手巧的人,加工出来的领带质量与各名牌领带相比,不分高低。可是,当小刘带着产品去推销时,各大商场一听是个村办小厂的产品,都不订货。这下可让小刘“傻眼”了。小刘的爱人是个小买卖人,他本来不同意小刘办厂子,因此,小俩口是各干各的,谁也不帮谁。但这次小刘着急上火卖不出去领带,他也坐不住了。他问明情况,仔细琢磨两天后,他琢磨出了一个点子,主动要帮小刘去推销领带,小刘当然十分高兴。他带上这个厂产的“飞跃”牌领带来到各大商场。他先买下各种名牌领带一样2条,然后把其中一条领带的商标扯掉,同已扯掉“飞跃”牌商标的领带放在一起去推销。推销时,先让用户辨别哪条领带是名牌,然后再把带商标的两样产品拿出来进行比较和说明,并以低于各名牌领带的价格供给用户。这种办法使“飞跃”牌领带一下子打开了销路。
3.精制商标,赢得顾客
商标是商海竞争者智慧的结晶,是重要的知识产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效益和财富的源泉。一个现代企业家在开发产品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设计一个响亮而又容易被顾客接受的商标,而如何设计一个独特的商标,关键在于你有没有独特的点子,点子是成功的关键。香港有些企业家在这方面的探索追求精神感人至深。例如,“金利来”领带原先叫“金狮”.一天,“金利来”的老板曾宪梓先生送两条“金狮”领带给他的一个亲戚,亲戚满脸不高兴地说:“我才不带你的领带呢!金输金输,什么都输掉了。”原来香港话“狮”与“输”的读音相近。当晚曾先生一夜未眠,为改去“金狮”这个名字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将“金狮”英文GOLDLION中的GOLD译为“金”和LION谐音“利来”合起来,即成“金利来”,这个名字很为顾客接受。买领带的有各阶层人士,其中生意人居多,谁不希望“金利来”?特别是逢年过节,赠送亲朋好友,人们都愿意买一个牌子响亮一点的“金利来”领带。“金利来”这个商标名字为曾先生和他的企业带来了好运气。
好的商标确实能对企业的行销起促进作用。如何才能产生设计一个好的商标的点子呢?据成功的经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商标要尽可能反映产品的功能。如化妆品的商标要给人以娇美的印象;饮料食品的商标要使人产生口渴的感觉。一般来说,商标不容易直接反映功能因素,但要注意尽可能避免商标与产品功能因素发生冲突,如果自行车使用“卫士”商标,保险柜却使用“飞马”商标,就会影响销路。
其次,商标要力求唤起顾客的购买激情,这是商标设计最需注意的问题。比如,女性用品的商标应秀美小巧,而男性的应雄健粗犷,儿童用品商标应活泼,老年的则应稳重。如果一顶童帽用“老寿星”商标,而一双老人鞋子却用“小白兔”商标,就会让人啼笑皆非。好的商标会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而失败的商标却往往会使人倒胃口。比如,香料以“玫瑰”作商标,香上加香。而内衣却不宜用“玫瑰”商标,因为玫瑰是带刺的,穿上这种商标的内衣,会有一种如芒刺背之感。
再次,商标设计不仅仅是选用一个合适的名称,在图案、颜色、字体上都有讲究。夏令用品的商标不宜用暖色,而冬令用品的商标则不宜用冷色。图案要单纯、强烈、富有个性、一目了然,吸引人们的视线,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字体不仅要美,而且要符合产品的功能因素。酒类商标的字体要飘逸,使人有飘飘欲仙之感;而机械产品商标的字体则要稳重,如果龙飞凤舞,则会引起买主的不信任。
最后,要打入国外市场的产品,在设计商标时,还必须了解各国的文化、历史、地理、民族特点和风俗习惯。有时一个商标名称在这个国家看来是很好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如,孔雀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吉祥鸟,而在法国却被视为祸鸟,出口到法国的商品绝不能用这个商标。此外,对颜色、数字等,各个国家也有不同的偏好和禁忌。如,法国人偏爱蓝色,讨厌墨绿色;而埃及人正相反,喜欢绿色,忌用蓝色。
商品不仅需要好的商标,而且还要精心包装。
“货卖一张皮”,这句经商谚语形象地说明了商品包装装潢美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商人就懂得这一点,十分讲究商品包装装潢美。“买椟还珠”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事例:楚国商人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买主,特地做了华美精致的匣子。果然,郑国人一下子就看中买下了,留下了匣子,把珍珠还给了楚国商人。这个成语讽刺了郑国人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同时也反映了楚国商人重视商品包装装潢美。
玻璃纸在未上市的数年前,便由美国的雷优榜公司购得专利权。然而,过了许久,仍想不出它的用途。某日,雷优榜公司的职员,将现款包在一大张玻璃纸内,拿去给一家面包店。面包店老板将它剪开,包了几袋面包,与未包装的面包一起陈列在商品橱窗内,不料,以玻璃纸包装的面包很快就卖出去了。从此,用玻璃纸包装商品就流行开来。
商品美而包装不美,就如好马没有好鞍,有损于好马的仪表。较好的容貌穿着褴褛的衣衫,总是令人遗憾的。包装装潢之所以重要,就因为它作为商品的外在形式,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商品。它可以使商品增值,也可以促进商品价值的实现。
由此可见,必须善于对商品进行包装,包装装潢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包装的造型、图型和色彩要美观大方、醒目、新颖,尽量采用新材料、新图案、新形状,以增加商品的吸引力;②包装要与商品的身价相匹配。如珠宝首饰要给予华丽高贵的包装,以满足顾客求荣、求美的心理;③包装要尽量显示出商品的特点和独特风格。对于那些挑选性强、具有独特风格的商品,如服装、装饰品、食物等,其包装设计要尽量把商品的特点表现出来;④包装的造型、结构应考虑使用、保管和携带的方便;⑤包装上的文字设计要求能增加顾客的信任感并能指导消费。包装上的文字应根据顾客的心理对不同商品有不同的突出重点。
包装装潢色彩和图案应避免与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相抵触。尤其是出口商品的包装,一定要注意进口国的风俗习惯。
在具体运用包装时,应区别情况分别采用如下方案:
①类似包装。亦称产品线包装。企业将其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在包装外形上采用相同的图案、近似的色彩、共同的特征,使顾客极易联想到同一企业的产品。有利于壮大企业的声势,特别是新产品上市时,能利用企业的信誉消除顾客对新产品的不信任感;②等级包装。将产品分成若干等级,对高档优质产品采用优质包装,一般产品采用普通包装,使包装产品的价值和质量相称,表里一致,方便购买力不同的顾客选购;③配套包装。将数种有关联产品放在同一容器中,便于顾客购买,也有利于新产品推销。将新产品与其他旧产品放在一起,使顾客不知不觉中接受新观念、新设想,习惯于新产品的使用。例如,针线包、急救箱、工具箱等;④附赠品包装策略。即为推销商品而在包装物中附带某些赠品的策略。该策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包装本身即为附赠品,这种附赠品的对象是商店售货员或其他人员(采购员),如手表厂使用精制的塑料盒,内装6只手表,售货员只要卖掉6只手表就能得到一个塑料盒。另一种是包装里面附有赠品。如儿童市场上的玩具、糖果等商品附赠连环画、识字画等;⑤改变包装策略。即产品不变,改变包装,适应顾客习惯和要求的变化,以求打开市场,吸引购买者的策略。使用这种策略应特别慎重,使用不慎,会因包装改变引起产品销售不畅;⑥再使用包装策略。也叫做双重用途包装策略。即原包装的商品用完后,空的包装容器可做其他用途。如精美糖果、饼干盒可以做文具盒、针线盒等。这种包装能引起顾客的兴趣。
4.点子连环套
1978年,曾一度与著名的福特、通用汽车公司鼎足而立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已经濒于破产的边缘。正在危难之时,克莱斯勒得知艾柯卡被福特辞退了,便如获至宝般的将他请来担任公司的总经理。仅仅过了6年,克莱斯勒公司的年利润便达到了24亿美元,比公司前60年的总和还要多。
本世纪20年代末,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以工程优势跻身于美国汽车行业的前列,与著名的福特、通用汽车公司鼎足而立,20年代,也是克莱斯勒事业的黄金时代。然而,到了50年代,克莱斯勒公司内部经营管理不善,且盲目向海外扩大市场,逐步地走上亏损的道路。
1978年,第三季度公司亏损就达1.6亿美元,出现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赤字,已濒于破产的边缘。正当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处于危难之时,担任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达八年之久的李·艾柯卡因与公司老板亨利·福特二世意见相左,而导致被排挤出福特公司。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老板们萌生了一个最大的点子,那就是由克莱斯勒本人亲自出马,盛情邀请李·艾柯卡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担任总经理。靠艾柯卡这根“金手指”来点化克莱斯勒公司这块“石头”成为闪光的金子。
经过深思熟虑,艾柯卡决定接受这一挑战,但在福特的经历了给他一个提醒,他提出条件说:“如果我接管公司,那么我就要做公司的老板,这样才能放开手脚,按我的主张去办一切事务。”
“假如你加入克莱斯勒,你就是老板,如果没有这点诚意,我决不会来找你的!”克莱斯勒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的姿态。
克莱斯勒的话使艾柯卡深受感动,为了公司命运,克莱斯勒做出了极大的自我牺牲,艾柯卡的耳边又响起了妻子玛丽的话:“不要只会生气,做点事跟他扯平!”艾柯卡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1978年11月2日,底特律的《自由报》,头版的两条新闻是:“克莱斯勒经历有史以来最大亏损”,“艾柯卡加盟克莱斯勒公司”.
满脑袋都是经营管理点子的艾柯卡深入公司的工作后,发现公司一团混乱,他立刻意识到,公司的管理缺乏严格的秩序和纪律,也正是这点导致了公司亏损的命运。然而越深入公司的管理机构,艾柯卡就越吃惊,原来公司里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领导的许多小集团,他们各自为政,根本不在乎与其他部门沟通和配合。公司的副总经理达35位,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班底,每个人都掌管着一个独立的王国。更令艾柯卡震惊的是,公司内部没有信息收集和传输部门,无法得到公司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部门的可靠信息。他明白自己陷入了怎样一个泥潭,上任几天后,艾柯卡的第一个点子出来了,他先从领导阶层起,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3年之内,他把35位副总经理辞退了33位,同时又从福特的退休人员中引进了一批精明强干的人物。他们渗透到财务、设计、生产、行销等各个部门,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周密的、高效的管理系统。人事问题安排妥当,艾柯卡对于克莱斯勒公司重振雄风胜券在握。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正当艾柯卡大显身手之际,1979年1月16日,伊朗国王巴列维突然出走。伊朗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石油的价格,而对汽车工业而言,石油又是它的命脉。于是,几星期内,汽油价格涨了1倍,能源危机首先冲击了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到处能看到排长队买汽油的人们,纽约的加油站甚至出现了混乱。到了6月底,已经找不到一家还开门营业的加油站了。
石油危机的直接后果,使得生产周末旅游车、客车、厢式车等高档消费品的克莱斯勒一下子失去了市场;使得他们所供应的周末旅游车的引擎和底盘几乎全部滞销。面对这种局势,艾柯卡冷静地分析了市场形势,决定马上采取措施,首先增加节油小型车的投资。
然而这个举措的代价是深重的,克莱斯勒遭受到了第二次沉重的打击,因为此时全国陷入了经济衰退期,汽车销售量降低了50%.
然而克莱斯勒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倍投资,可公司的收入只有原来的一半。如果想在这种入不敷出的状况下生存,只有采取大的举措。艾柯卡开始压缩人员,紧缩开支,并向政府求助。
这一举措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舆论纷纷扬扬,其中大多数人投反对票,认为政府不必要进行什么资助。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要保护自由竞争,一个公司破产就让它破产好了,政府干预经济代价太高,又无效果,不如不管。艾柯卡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然而最令他担忧的还是用户对克莱斯勒的信誉急剧降低,谁也不会愿意从一家已在请求政府贷款而行将破产的企业中买一辆汽车。克莱斯勒汽车的用户由原来的30%下降到了13%.
而对残酷的现实,艾柯卡决心重振公众对公司及产品的信心,大张旗鼓地开展广告活动。他希望此举能澄清公众心里的疑虑,让公众明白,克莱斯勒绝没有停业的打算,而且克莱斯勒所生产的汽车正是美国人民真正需要的。
这次广告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比如,问“没有克莱斯勒,美国的经济是否会好一些?”答:“不。如果没有克莱斯勒,也就意味着公司倒闭,公司的工人就必然失业,要知道整个公司的工人、经销商和材料供应商加起来要达60万人,一旦他们失业,那么国家每年就得为这些失业工人多付27亿美元的保险和福利。请问美国的经济会因此而受益吗?”
这些一针见血的问答对公众的影响很大。这些广告全部由艾柯卡本人签字,表示以个人声誉为公司担保。社会舆论发生了变化,从不利的方向转为有利。面对广告与舆论的压力,卡特政府与国会人士开始沉思,重新考虑贷款的问题。
艾柯卡立刻联系经销商,由他们掀起了一场游说议员的活动。在艾柯卡接手克莱斯勒后,公司与经销商之间关系密切,利益相联,一旦克莱斯勒破产,经销商们也免不了同样的命运。因此,向议员游说的工作成为经销商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工人们也站出来支持克莱斯勒,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公司破产,工人们将失业,并且无家可归。工会领导人费雷泽也到处组织游说活动,他从公司破产将会给工人及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的角度出发,与许多议员、参议员会晤。在国会为克莱斯勒贷款事项表决时,克莱斯勒已经拥有众多的支持者,顺利地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通过了政府贷款帮助克莱斯勒的方案。1979年12月21日,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给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5亿美元政府贷款保证的提案,规定贷款保证的偿还期为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