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的组织设计能使一个组织实施更好、学习更快、改变更容易。
──默赫门
一、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设计的革命
以全球化,日益复杂化以及变化迅速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本经营的生命力所在。创新需要应用知识,而富有创新精神的组织则应谙于知识的获取、整理和传播。创新内容绝大部分依赖于信息通过专门渠道的扩散和传递,从而产生应有的效果。而组织、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组织设计考虑所有3个关键的行为因素:战略、组织和动因。基本的方法是,假定个人行动受他或她的处境所影响。由这种习惯因素驱动的实践大多数基于这样的信仰:公司取得有效的成绩,靠团结一致,或始终如一,及与众不同的组织特色。组织设计的介入则涉及调整组织结构因素,包括劳动力分配,决策权的转移,协调机制的选择,组织边界的勾画,以及非正式关系的网络。
组织设计对商务业绩增长的重要性,向现时流行的范例和许多管理者的经验提出挑战。
11期幸福杂志从500家企业知识工作的研究中得出结论,“恰当的组织设计,能使一个组织实施更好、学习更快和改变更容易”(19957)。领导者的任务是(用不同的结构工具)完成要素的组合,那将增加这种可能性,即个人和组织获取、整理、及传输知识将会更规则,更恰当和更有效率。
也就是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组织设计将掀起一场真正的革命。
1组织设计知本营运的核心
在人类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历程中,科学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共同发展趋势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宏观制度与微观组织的创新则为科技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没有任何科技进步做保障的组织更替和制度变迁,对增进人类共同福利的贡献是不确定的,有时还会引起社会震荡,风险成本加大。要在这个充满着创新、机遇、挑战的新社会里,完成对知识资本市场的有效控制,必须使制度变迁组织更替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储存财富与网络智慧的聚宝盆。
然而,把现成制度与组织的未来变动纳入到知识资本营运的市场、社会框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没有敏捷思维、超前意识的历史过客,是不可能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的。只有那些在新时代里,能够充分利用不同的制度与组织资源,通过制度创新与新组织设计来发现新市场、拓宽潜在利润获取渠道的优秀知识资本营运家才能完成这一历史重托,引导着人类向更加知识化的未来前进。
知识资本营运家通过制度创新与组织设计,找到了一条新的挖掘市场潜在利润的机会。在新制度与组织设计安排下,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分享人类财富增长和文明进步的好处。然而,制度创新与组织设计最大的受益者,仍然是具有创新意识与新组织设计能力的知识资本营运家,他们获得了由创新与设计所带来的社会追加利润的大部分。不断的制度创新与新组织设计,源源不断的追加利益的获得,无穷无尽的潜在市场被发现、拓展,使得知识资本营运家们的财富创造与控制力同步增长,进一步夯实他们作为时代新宠、社会中坚的核心地位。
正如美国学者JM阿莫斯和BR萨切特在他们合着的《现代企业系统管理──做一个称职的企业管理者》一书中所认为的那样:“有效的组织结构应当能使人和物按系统要求运转。此外,这种组织结构还应成为管理者对具体执行各项任务的下属进行管理的补充。组织结构将会把大量存在于机构之内的不稳定和混乱思想加以清除。”在知识经济时代,制度和组织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从宏观制度到微观企业组织,如果不进行创新,不断进步,就不可能成为有效组织,发挥应有作用,将会逐渐被淘汰。因为一个无效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是不可能适应新时代的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知识资本要素按系统要求有序运转的。
因此,知识资本营运家,成为一个优秀的知识资本营运管理者的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制度创新者和新组织的设计者。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设计,使制度和组织成为其管理知识资本市场的强有力工具,使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效率更高,人们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生活过程中,更多地分享制度创新与组织设计带来的好处。
制度创新与组织设计的提出和实践,具有较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和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无不充满着制度创新与组织设计历史活动。然而,真正把制度创新与组织设计作为一种系统理论加以研究,则起步于19世纪初,完成于19世纪3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着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他在1912年出版了其代表作之一《经济发展理论》。他首先给定了创新的定义,并将创新这个概念纳入到经济发展理论之中,论证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组织设计既是制度创新的内容,又是知本营运的核心。
2知本经营中的组织革命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变革更为激烈,催生了知识资本营运家阶层,推动着知识资本营运家投入到组织创新革命的浪潮之中。为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知本经营要进行制度的革命和组织的革新,这种组织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新经理革命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更新是从新经理革命开始的。所谓“新经理革命”,是指作为新型知识资本营运、管理力量的知识资本营运家阶层,是知识型企业的“新经理”,成为知识资本家的主要代理人,也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宰者和控制力量。
早在20世纪20年代,凡勃伦就提出了“经理革命”的思想(ManagerialRevolutionTheory)。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技术人员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一旦他们取得了管理社会经济的权力,就会摒弃追求利益的“企业主制度”20世纪30年代贝利和米恩斯承袭了凡勃伦的思想,认为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者就丧失了其决定性的意义,由经理控制的大公司已经具有民主的性质。20世纪40年代,伯纳姆第一次提出“经理革命”一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技发展,跨国垄断经营资本越来越依靠经理阶层来管理,该理论得到迅速发展。
经理革命论注意股份公司制度下的企业管理职能与资本所有权的分离,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已经质变。分离使资本家逐渐丧失了自己企业的管理能力,产生了专职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经理”,促成了一场把企业经营管理权力从资本家手中转移到“经理阶层”手中的“革命”这个“经理阶层”已不是金融寡头的代理人,而是社会的代表;他们不是靠财产而是靠自己的管理才干获得权力的;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利润”,而是“生产效率”、“企业繁荣”和“社会福利”“经理阶层”具有“公司良心”、“社会责任感”,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不敢滥用自己的权力。
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经理革命”将改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组织革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这个浪潮中,知识资本营运家作为新型生产力和组织方式的主要代表,通过知识资本营运能力的充分展示,而不是通过对有形资财和无形资本的静态占有来获得控制社会潜在获利机会的主导权力。整个社会的主要经营管理权力向他们集中,出现了新的社会经济权力中心。知识资本营运家成为整个知识社会的代表,他们所关心的不仅仅是价值的无限制使用,而是增值价值、合理有效配置和可持续使用,提高社会整体价值与组织的知识化与效率。
知识资本营运活动并不是在混乱无序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的,而是在一个更加法治、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中,更为理性地进行。组织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仍然是衡量知识资本营运家的主要尺度,他们不能滥用带有某种社会垄断色彩的“知识资本营运权力”,仍然要接受整个社会的监督。
新经理革命是传统社会走向知识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知识资本营运家成为社会力量主要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序幕。导致一系列组织革命,不仅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知识时代的微观经济行为主体--企业组织发生了革命性创新与变迁。
(2)企业组织及行为方式革命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独立活动的经济核算单位。它拥有一定的资产和流动资金,依法进行登记,办理许可手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它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协调,自负亏盈的市场行为主体和法人实体。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种变革的内容主要是:
一是企业构成要素的变化在知识经济社会,构成企业的要素,除了传统的劳动力、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反映生产要素相互结合和运转的价值表现、信息表现和时间表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构成要素中,信息、时间、知识三大要素属于中心地位。离开了信息流动,企业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离开了时间,企业的一切活动既不可能,也无法进行。企业任务的实现,须通过一定时期的工作,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能显现出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只有通过时间才能表现出来。离开了知识要素的有效投入,知识型企业就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知识资本市场上占稳脚跟,与传统企业没有本质的区别,失去其存在的特征。知识要素成为企业构成要素中的主导性、关键性要素,对其他要素的投入和配置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二是企业素质与特征的变化在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素质是指企业进行生产和知识资本营运活动时,提高生产、营运效益应具备的各种要素的质量、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包括员工素质、技术装备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员工素质包括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知识、业务、文化、技能、经验、理想、道德、纪律、责任感、创造性以及人际关系等。经营管理素质,主要指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科技水平。技术装备素质,主要表现为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
企业特征是企业所具有的独特的象征、标志。企业作为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和一个经济组织,与政府行政组织是有区别的。政府机关不直接从事经济活动,主要从整体经济发展进行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为微观经济运行主体提供有效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素质、企业特征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知识要素在企业素质变化中的决定性影响,知识要素成为界定企业特征的主要因素。
衡量企业素质高低有多种标准,如企业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应变能力,可以用效能、效率、效益来判断,但知识要素在整个企业活动中的地位、影响始终是处于主要地位,是主要的素质衡量标准。企业素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在合理的经济体制和正确的经济政策、决策促进下,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如果没有知识要素投入增大和有效配置,知识型企业素质提高就不可能。提高企业素质的主要途径包括员工知识素质提高,采用先进技术,改进工艺装备,增加产品品种,提高质量,完善经营管理系统,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工作的效能。
知识型企业的主要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以知识资本营运和无形资产投入为基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但却密切关联。②企业是从事知识资本运营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实行自主经营、自负亏盈。③知识型企业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三是企业行为方式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向信息化、集团化、小型化、专业化、国际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是客观事物状态经过传递后的再观,信息革命是知识革命的核心。知识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知识资本营运的信息条件相对充分,较为全面。信息交换与处理技术的日趋完善为知识型企业的市场活动提供了雄厚的网络条件,而且信息本身就是市场营运的重要对象。信息化不仅是知识经济社会对市场交易活动主体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交易方式进一步知识化、无形化的需要。知识资本营运家必须对信息反映灵敏,具有充分应用信息的能力。在知识资本市场营运企业内部,信息工作人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信息搜集、加工、储存、传递、处理本身就是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产业,信息化经营已经成为知识资本营运的主要特征。
集团化、一体化经营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行为变化的主要特征。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看,从分散走向集中经营,从一般协作走向企业集团,是所有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趋势。虽然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联合的动机、目的以及效应不同,但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知识型企业相互间以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知识要素相互投资入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方利益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企业间形成稳定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集团化知识企业的横向联系过程中,经济行为规范,整个社会经济稳定、有序发展。
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同时,一些小型企业大量涌现,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行为方式变化的又一重要特征。企业小型化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应变能力强。知识社会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竞争能力的强弱不取决于规模大小,而取决于适应知识资本市场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反应能力。小型企业专业性强,专业知识、技术精湛,集中长处,形成局部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小型知识企业组织机构简单,效率高,费用低,风险小,灵活机动。企业行为方式的微观化、组织简单化、管理高效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行为方式变革的另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