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青年创业致富实用指南
11978900000011

第11章 扬长避短:因人而异的创业路(7)

小芳是某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三年级的高材生。平时常利用业余时间到一家电脑公司兼职,凭此就能挣得多于一般同学的收入,但她并未因此而满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家旅游业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的外国游人蜂拥而至。尤其是在旅游旺季,一些旅游机构的导游人员十分紧缺。他们便把目光转移到了高等学校的外语专业学生身上,这就为学外语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赚取职业外收入的大好机会。

小芳同许多业余兼职的大学生一样,依仗着自己的外语优势,除了平时到电脑公司兼职,暑假期间便沾旅游高峰期的光,将导游作为第二职业全身心投入进去。

从旅行社方面讲,高峰期人手奇缺,找一些英语水平高的大学高年级学生来帮忙能给他们解除人手缺乏的忧虑,而且这些大学生素质较高,不会因纰漏百出而破坏旅行社的声誉。

五、农民创业:走出田野天地宽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农村生活的昨天,小农时代的劳作方式曾经使农民们长时间地停留在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态状态。至今,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解放了思想的农民们越来越认识到:走出田野,视野才会更加广阔;创业经商,日子才会更加好过。

1.面向市场,加工致富

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了“无工不富”的极端重要性。他们迫切需要了解新的经济信息,洞悉国内外的市场动向,探索新的生产领域。“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金钱”,正在成为他们实践的信条。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新农民,已经不再满足“三四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种小农时代的生活理想。他们今天的希望是:在经济上要大翻身,在生活上要迅速达到小康水平,甚至一部分农民还想当“百万富翁”,进城定居,办厂经商,做大老板。农民的这种新理想、新要求应当得到支持。这里向你介绍几例农民加工农副产品致富的情况,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启发,并勇于实践,以圆你的富翁梦。

河南省主旗县坑黄村农民过去的生活是,“白薯汤,白薯馍,离了白薯不能活”。这里农民过去口粮的70%都是白薯。为了改变贫困的生活状况村干部们没少费心,他们经常开会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但是几十年也没有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也有了面向市场发展经济的商品意识。他们根据当地群众有加工白薯做粉面、粉条、粉皮的特点,算了一笔账:每公斤白薯加工粉面110克,再加工成粉条、粉皮,然后进城去卖。每公斤可净赚2角4分,仅此一项,一年就可增加收入几十万元。

这一笔进城卖粉条的账,增加了贫困群众治穷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于是,他们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实行科学种薯,使白薯的单产由每亩1250斤提高到1750斤。同时,他们一边聘请技术人员提高粉条加工质量,一边派人进城联系销售渠道,很快地把粉条和粉皮打进了城镇市场。1988年,加工白薯350多万公斤,收入65万元。另外,“三粉”生产发展后,又为牲畜提供了粉渣。数年来,大牲畜由200多头很快增加到500多头;牲畜多、肥也多,粮食单产由每亩100多公斤提高到280公斤,1990年人均收入超过900多元。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现在很多农户盖上了新房,有的家庭盖起了二层小楼,很多家庭购置了彩电、冰箱。大伙说:“咱们过去穷在白薯,现在富也在白薯。”“穷在白薯,富在白薯”,很有点辩证法。同是白薯,一旦经过加工,便“点石成金”。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民想要发家致富,大兴农副产品加工,发展商品经济,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在一些水果、蔬菜集中产区,果农常常为没有销路而犯难。大批大批的水果和蔬菜放烂了,一钱不值,真令人痛心。能不能变个法子卖呢?湖南某一农民在这方面走出了变废为宝的新路子。

湖南省沅江县某村,是这一带重点产柑桔的地区之一。全村共有2000多亩柑桔,年产桔子在1500担以上。但是由于信息不灵,经验不足,销售方式陈旧,每年总有3.5万多公斤柑桔卖不出去,结果大部分被白白地扔了,没扔的也多是烂掉了。为此,村干部派人四处联系销售渠道。结果一名推销员打听到某市桃花食品加工厂利用柑桔加工乔饼,产品行销省内外,有的甚至还打入了国际市场。这一信息使村民们受到了很大鼓舞。大伙合计也来办个柑桔加工厂。经过与桃花食品厂联系,该厂以有偿服务的形式同意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机器设备并负责产品销售。这样,他们集资3万余元办起了柑桔加工厂。这家村办小厂生产出来的乔饼完全符合质量要求,市场销路很好,当年的净收入10万多元。果农高兴地说,加工产品搞商业,再不愁桔子销不出去了。

办起加工厂,富了一村人,实在令人高兴。这个致富门路为那些水果、蔬菜集中产区的果农、菜农利用自己的产品加工致富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进城经商,发财有路

市场经济为农村人进城经商和提供各种有偿服务创造了很多机会。只要你有勇气,有信心,并长于经商之道,就一定能在人流如潮的城市经济生活中找到发财致富的路子。

(1)玻璃小店盈利百万湖南某地农民,身带300元离家。他先在A市火车站帮旅客提行李包挣几个血汗钱。后来又靠收破烂维持生活。由于不熟悉城市生活,捡破烂也受到同行的穷哥们排挤。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认识了一位玻璃商,他就帮玻璃商用自行车运送玻璃,开始一天有4元钱的收入,由于肯出力、工作认真,收入由4元涨到8元,他生活勤俭,每天除吃喝外,还有6元钱的节余。经过一年的工作,他积累了近2000元。他用这笔小额资本,买了两辆板车,又雇用了一个穷哥们帮他一块为玻璃商运送玻璃,第二年有了5000元的净收入。收入多了,心也想的大了。“别人能开玻璃店,我为什么就不能开呢?”于是他在一家商店旁边租了一间民房,经过一番装修,也开起了玻璃商店,经营玻璃生意。由于人肯干、勤快,待顾客热情,人们都喜欢在他的小店买货。经过5年不懈努力,他盈利数十万元。资本有了大额积累,小店变成了大店,现在盈利已达百万,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2)小饭店也能赚大钱在江西南昌市繁华的四交路口,有一家从不挂“客满”牌的“顺外饭店”。这家由几户农民合开的饭店,上上下下的工作,几乎全由农民担当。过去,他们是进城住店的旅客,现在则成了饭店的“老板”。也许正是因此,他们对旅客的心理很了解,对旅客的苦衷很同情。你想住顺外饭店吗,可用电话预约床位。旅客疲劳了,从车站有车子免费接送。进店后,不分早晚,都有开水喝,还可以洗个热水澡。房价不高,饭菜不贵,店里不赚旅客的伙食钱,不少细心的旅客发现,饭店的职工同旅客一样,按统一的价格付饭费。该饭店共有5层楼面,500多张床位,自1985年开店以来,一年四季,除春节外,饭店几乎天天住满旅客。假如床位不足时,服务员立即搬来事先准备好的竹床、铺板、枕头和被褥,保证旅客很快歇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女旅客嫌加铺不方便,女服务员就主动把自己的工作铺位让出,自己则在沙发上过夜。在南昌市,一般饭店和旅社的床铺利用率只有50~60%,而顺外饭店的床铺利用率却一直高达95%以上。

由于顺外饭店的示范作用,这个村的农民大部分都进城做了一笔又一笔的生意。这个只有500户人家,1300多名劳动力的村子,现在已有近千人进城做各方面的生意。他们在南昌市开办了20多家工商企业,没有一家赔钱的。

农民进城经商也确有困难,比如缺乏管理经验,技术水平低。但他们却有一个极大的优势,这就是不端“铁饭碗”。充分发挥了这个优势,其他各方面的劣势都是可以克服的。缺乏管理经验,他们就学,不懂技术,他们就聘请师傅,虚心请教。现在,他们都由外行变成了内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了脚。

(3)农民搞运销,赚钱路子宽现在各地农村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运销户,对沟通城乡联系,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产、供、销本是经济活动中密切相关的环节。流通渠道堵塞不畅,产品运销不出去,就会窒息农业生产,影响消费。广大农民从事运销业,无论是对于发展农村的商品生产,还是增资创收,都是大有好处的。

组织购销一条龙,百万公斤羊肉进北京。山东某村,利用剩余劳动力养羊,并且组成收购、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的羊肉经销公司,经济效益特别显著。他们一年向市场提供的新鲜羊肉就有200多万公斤,其中运往北京市场的就达150多万公斤。村民人均收入由80年代初的75元猛增到现在的1万多元。

农民汽车运输队。河北某地,30多户村民自愿联合集资购买汽车搞运输,到目前,全乡已成立了13个汽车运输队。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农民卖出难、买进难的问题十分突出。1985年,农民B君看到运输是个薄弱环节,便联合有开车技术的C君等人,自筹资金2万元,又到银行贷了一部分款,买回了一辆“解放牌”汽车,成立了全乡第一个运输队。这个运输队的3户每户出一个人,两名司机,一名业务员,民主理财,按股分红。由于他们不挑剔货物好坏和道路远近,信守合同,收费合理,很受用户欢迎,建队10个月,就收入达5万多元。他们搞运输主要有3条门路:一是长途运销农副产品;二是为群众搞零星运输;三是为工业部门搞运输。实践证明,农民联营搞运输有很多好处。其一,可大大增加收入。这个运输队的3户农民,现在有存款均在10万元以上。其二,有利于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解决了当地农民买卖难的问题。其三,这些运输队服务态度好,对国营运输部门是一个促进。

舟小航路宽、船多水运畅。江苏省某地水上运输专业户,积极开展水上运输业务,既为疏通城乡流通渠道,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自己成了远近闻名的“暴发户”。淮安县某乡地处射阳河畔,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为水上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了大搞运输事业,以副养农,发家致富,很多农民干上了个体运输事业。他们积极置办木船、水泥船,搞起了水上运输。到目前为止,全乡已有400多个运输专业户,拥有木船、水泥船等运输船440条,总装载量达6000吨。

3.立足本土办企业:致富的重头戏

大量乡镇企业经营成功的事实说明,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农民立足本土办企业,都必须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就是要紧紧地依托城市,充分利用城市的各种能量来发展自己。

河北省蓟县某村农民,1985年集资3000元办起了一家“红光鞋厂”,创办时只有18个人,现在却有100多人。3年来,该厂产值、利润逐年增长,企业的家底也越加雄厚。他们在坚持生产的同时,职工自己动手安装和改造了机器设备33台,比外购设备节约资金8000多元。据统计,他们在1985年已有固定资产12万元。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效力,他们在企业内部制定了岗位责任制,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定型的设备和健全的管理,使这家企业站稳了脚根,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企业的发展要面向社会,面向广大消费者。因此,只抓内涵还不够,还要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产品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厂子在创办时,当年获利1万元。但是,这种产品只是一种原料,工艺简单,产值很小。他们知道塑料颗粒再经过加工,就能制成鞋底,而当地农民很爱穿低档的塑料鞋,“利用本厂的原料做塑料鞋底多好?”他们在原料的深加工方面打主意。这既为塑料颗粒找到销路,又解决了凉鞋的原料来源。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资金问题,不向国家银行贷款,也不向信用社贷款。

商品生产能使人们聪明起来,利用本厂的资源,可称为地利。他们还会利用天时。制作凉鞋成本低,效益大,但凉鞋毕竟是一种季节性产品,一年内只能用半年做这种活,不间断生产就会造成积压,给资金周转造成困难。为什么不利用本厂的塑料底制作布鞋呢?新主意又成为新的财路。他们用了4个月时间建成了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布鞋生产线,现在已经成批生产,产品销路很畅,营业额高达1200万元,纯利润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