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正是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令众将士置之死地而后生。经过9次激烈战斗,项羽活捉了秦军首领王离,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土崩瓦解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领导者作决策时如果总是怕犯错而畏首畏尾,则很难能抓住胜机果断决策。领导者唯有将自身的安全置之度外,勇敢挑战现实,方能使事业飞黄腾达。
当然,决策需要理性,更需要勇气、良心与真诚。政府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兴衰。2003年夏天,在“非典”阴云笼罩北京上空的时候,面对种种传言与猜测,中国政府作出的诸如不放长假、取消娱乐等活动的决策就显示了一种勇气。这是一种敢于面对危机的勇气,一种敢于面对公众的勇气;这是一种敢于面对国际社会的勇气,一种对国家、对人民、对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勇气。
2.决策“拍板”时需要斩钉截铁
“三军之灾,起于疑虑;用兵之患,犹豫最大”。果断是优秀领导者最重要的素质。因为在管理活动中经常会面对“走下一步棋”的决策,在这种关键时刻,领导者必须要果断地作出自己的决定。有时事业的成败全看领导者是否能当机立断。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轮子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谁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它。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应该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但是很多情况下,大家的想法并非一致。如果下属意见纷纭,各执一词,工作的进展必然会受到阻挠。为了使工作步调一致地顺利进行下去,领导者需要力排众议,果断决策。如果优柔寡断,摇摆不定,必然会对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周朝立基之后,姜子牙想网罗天下贤才为国效力。齐国有一位贤人颇受当地人敬仰。姜太公慕名而来,诚恳地请他出山为周王管理天下,贡献才能。没想到,姜太公亲自登门拜访了三次都吃了闭门羹。
姜太公二话没说,下令要把他杀掉。百姓纷纷为这位贤士求情,但姜太公始终丝毫没有动摇。周王去求情也不管用,他便问姜子牙:“这位贤士不求富贵显达,自己掘井而饮,耕田而食,正所谓隐居者无累于世,你为什么还要把他杀了呢?”姜太公坚定地回答道:“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天下大定之时,人人应为国家出力。只有两种立场,不是拥护,就是反对,绝不容许有犹豫或中立的思想存在。
如果人人都学这个人不合作的态度,那普天之下还有什么可用之民,可纳之饷呢?所以把他杀了,目的在于杀一儆百!”果然,自此以后,那些贤才再也不敢自视清高、孤芳自赏了,纷纷主动投到周王身边,为周朝的治国大业献计献策。
不仅治理国家的政治家们决策时要果断,同样管理组织的领导者也应如此,这样才能有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
法国空中客车公司的执行总裁诺尔弗加德,他决策时的果断有点类似于姜子牙,他说:“一旦需要身为领导者的你作出选择和取舍时,你就得变得冷酷无情……即使当我不得不解雇某个我比较看重的员工时,我也不能因为强烈的内疚而变得犹豫不决。这样做是在向员工们显示我的做法是正确、适宜的,我对我所作出的决定没有丝毫反悔的意思,并且充满信心,这样才是一个领导的最佳选择。”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领导者在拥有了决断权之后,在决策时应该要在全面了解情况、分析各种意见之后,果断地拍板定案,这有助于提高领导者的感召力、影响力,赢得下属的赞赏与信赖。切忌优柔寡断,左右摇摆,或者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否则,不仅难成大事,也会遭到下属的耻笑。
在某些特殊、紧急的情况下,领导者甚至有时明知道决策有所欠缺,也要斩钉截铁,让下属无条件地服从,以此树立领导者的权威。工作上的失误今后还有机会纠正,但领导者失去了权威,就再难以推动团队的工作了。还是那句古话说得好: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
3.领导决策需要刻意创新,敢于冒险
领导者的理性决策应当既要倡导讲究立足现实、量力而行的决策方法,又要倡导刻意创新、敢于冒险的决策方法。这两种方法,从表面上看是相互矛盾的,然而,实质上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领导者决策时着眼于未来,而未来总有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就给人们的决策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风险。但是,人们在这种情况面前并非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应该而且完全能够在对事物已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特别是发挥科学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以争取对客观事物的驾驭。
决策中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不敢冒一点风险,总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那么在事业上就很难有大的成就。因为,守旧的认识不了解新生事物,从而会丧失胜利的机会:害怕风险就必定逃避矛盾,也就不可能有进步和成功。
刻意创新和敢冒风险,就要求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决不要求“完善”
和“尽美”的决策条件。
领导者若要一味追求“完善”和“尽美”,就会坐失良机。在风险面前,应当敢于决策,应该有信心去行动、去取胜。从一定意义上讲,风险和利益的大小往往是成正比的。风险大,成功所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大,不敢冒一点风险的决策,绝不是高明的、卓有成效的决策。
实践证明,决策的时候保持创新精神,敢于冒险,就能出奇制胜;洞开天地,就能在更大范围内获得利益。
当然,创新要根据需要,根据条件,不能哗众取宠,故意标新立异。
敢冒风险并不等于蛮干。领导者要能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刻意创新、敢于冒险的决策艺术,这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的制胜法宝。
4.讲究决策方法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现代领导工作作要求领导者的决策要具有一定的效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决策时的犹豫不决,有意或无意的拖延常会降低决策的效率。在犹豫不决时,领导者首先要找出拖延的主要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着手改进。
领导者可以首先列出几个悬而未决的决定,然后认真分析,看这些问题为什么会进入决策系统,是从哪里进入的,并且要找出共同的原因。
接下来要判断问题的解决是否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如果是,就立即动手解决:如果不是,问题的解决还要依赖其他人的支持。这时可以设法制造一个能使决策过程的改进迫在眉睫的事件,并且要准备与对决策有最大影响力的人公开对话,不要漏掉每一个对决策有影响的人。可以将自己的决策建议与理由写成文稿,并举出特例,以增强说服力,而且自己的决策建议应包括两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在改革决策过程的方法中,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
(1)组建高效的团队
组建高效率的团队,以便依靠团队的力量形成更好的决策方法。
(2)使重大决策的范围缩至最小
领导者在制订重大决策之前,在经历了广泛民主的程序之后,应使可以参与决策的研讨、决定的圈子缩小。这个范围应能保证取得很大的成功,以便树立信心,为领导者果断的拍板决定提供支持。
(3)下调决策制订的层次
领导者要发掘组织中的能干、守信、有责任心、高素质的人才,给予他们相应的决策权,同时也要有制衡机制,防止这些人才作出对组织不利的决定。
(4)把决策过程划分为逐步递进的小步骤
领导者要作出第一阶段的决策,然后给予下属制订决策的机会,培养他们制订决策的能力,注意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介绍情况,提供建议。
当他们成功地制订了决策时,鼓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