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奇妙的医学知识
11955300000007

第7章 发现疾病背后的元凶

1.病毒 个头最小危害最大

要了解一种疾病,就必须先从患上这种疾病的人入手。但是这些疾病似乎总爱和人们玩儿“捉迷藏”,即使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却寻不到它在何处。为此,许多人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仅仅是患病者被夺走了生命,一些试图找到它的医学者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真凶究竟在哪?即便意识到有危险,那些尽忠职守的医学者们仍愿意奔赴前线找出答案。

现在,人们将威胁计算机安全的程序叫做“病毒”,电脑一旦染上病毒便会出现种种异常反应,让人头疼不已。而这里的“病毒”其实是借用医学上的说法。之所以借用这一概念,是因为病毒具有同等的破坏力,对感染上它的介质具有极高的危险性。

病毒着实让人头疼,人类的许多疾病都是拜它们所赐,一些病毒甚至能连夺数命。作为最原始的生命体,早在细胞出现之前,病毒就已经存在于蛋白质和核酸中;在细胞体生物出现之后,它们便表现出强烈的寄生性,在生物体内横行霸道。它们个头虽小,但作乱起来时的威力却令人生畏。直到俄国人伊凡诺夫斯基发现了它们,人们才开始寻找消灭它们的方法。

一天,伊凡诺夫斯基看到植物学家麦尔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中说:患花叶病烟草的浆液经过两层过滤纸过滤之后,好像失掉了它的传染性。伊凡诺夫斯基重复了麦尔的实验,但结果却相反,过滤以后的浆仍然带有传染性,这就说明过滤纸并不能阻挡这种看不见的凶手。

后来,他选择了一种缝隙小得足以让细菌无法通过的过滤器,用它来过滤病叶的浆液,再把过滤后的浆液,用针筒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里。几天以后,烟草仍然感染上了花叶病,叶片上出现了黄色的花斑。伊凡诺夫斯基便想,如果病原体是细菌,就应该已经滤掉了,但滤过以后的浆液怎么还能传染花叶病呢?是否实验出了漏洞呢?他又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实验,弥补了可能发生的一切漏洞,但结果仍然一样。

根据他的观察,他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花叶病的浆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仍旧能够引起感染这一现象表明存在着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病原体非常微小,可以通过过滤器;另一种可能是,细菌的本身虽然不能通过过滤器,但是它所分泌出来的毒素已溶解在浆液里,依旧能引起花叶病。

这个说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但始终没有准确的答案。花叶病的研究工作似乎陷入了绝境。不少人在困难面前退缩了,但伊凡诺夫斯基却百折不挠,仍旧在坚持研究工作。他把病叶的浆液注射到第一株健康烟草的叶脉里,等这棵烟草患病以后,再把它的叶子也制成浆液,并将它注射到第二株健康烟草的叶脉里;然后,依次进行下去。按照他的推测,花叶病的病原体如果只是一种毒素,那么,到最后毒素减少到几乎没有了,则总该有一株烟草叶不再发病了。然而实验结果却恰恰相反,全部烟草都得了病,并且越是后面的,发病越快越重。浆液经过连续注射以后,感染花叶病的毒性并未减弱,反而增强了!伊凡诺夫斯基经过反复地思考,终于得出一个结论:病原体是一种微小的生物,根本不是什么毒素。

和伊凡诺夫斯基一样,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也发现烟草花叶病病原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后来,他把烟草花叶病株的汁液置于琼脂凝胶块的表面,发现感染烟草花叶病的物质在凝胶中以适度的速度扩散,而细菌仍滞留于琼脂的表面。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有三个特点:第一,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第二,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第三,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根据这几个特点,他提出这种致病因子不是细菌,而是一种新的物质,称它为“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质”,并取名为病毒,拉丁名叫“Virus”。

烟草病毒危害大

烟草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而烟草花叶病是世界各烟草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类重要病害,也是我国各烟区的重要病害。据估计,由于病毒的危害,全世界每年仅由烟草花叶病毒一项危害就造成约一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我国,植物病毒引起的病害在各省区都有发生,而且损失相当严重。20世纪80年代末,烟草花叶病上升为贵州烟区的主要病害,其造成的损失占全部侵染性病害造成损失的40%~50%。

2.斑疹伤寒病源 “黑色法庭”之谜

法庭是一个正义之地,许多伤天害理的人都在这里接受审判,为他的罪行承担刑罚。但是在历史某一天的法庭上,不止犯人受了刑法,连法官和旁边的观众都受到了“刑罚”,这场审判过后,所有人都丢掉了性命。原来,是斑疹伤寒病偷袭了法庭里无辜的人们。是怎样的病居然在短短几小时之内造成了如此可怕的局面呢?

1494年,意大利和法国之间爆发了战争,法国统计士兵死亡数字时惊讶地发现,病死的士兵远远多于在战斗中被杀死的士兵。击垮这些士兵的不是敌军,而是一种叫做斑疹伤寒疾病!斑疹伤寒和伤寒不一样,斑疹伤寒病人的高热可持续两周,并伴有皮疹和出血点,未经治疗病死率可高达10%~40%。

1577年,英国牛津一个叫基恩科斯的人在法庭受审。很多看热闹的人因此发烧,身上出现大量红点,然后死亡。此病最终导致五百多人死亡,包括一百多名牛津大学的教工和学生,连法官本人都没有幸免。这个就是著名的“黑色法庭”。后来,人们知道肇事者是“流行性斑疹伤寒”,也叫“监狱热”,是虱子传播的疾病,确切地说是通过虱子粪便传播的疾病。

历史上最著名的斑疹伤寒流行事件发生在1812年,当时,拿破仑率领几十万大军进攻沙俄。其间,很多士兵得了这个病并死亡。进入莫斯科时,法军只剩下不到10万人。饥饿,寒冷,再加上士兵们挤在一起过夜避寒,加速了斑疹伤寒的传播,拿破仑兵败回到法国的时候,60万大军只剩下了3万人,其中有战斗能力的不过数千人。

1903年,夏尔·尼科勒担任北非突尼斯巴斯德研究所的主任。在研究斑疹伤寒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时,他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病人进入医院之前,他们会将斑疹伤寒传染给其他人;一旦他们住进了医院,就再也没有人从他们身上传染上这种疾病了。于是,尼科勒推测传染源一定是在病人入院后被消除了。当然,和其他病人一样,斑疹伤寒病人在进入医院时都进行了洗浴和灭虱,他们的衣服也经过了消毒。他还发现,在一个人住进监狱前,把衣服脱光,头发洗净,胡子剃光,他就不会成为斑疹伤寒的传染源。难道是体虱传播了这种疾病?尼科勒设法把斑疹伤寒传染给了豚鼠、猴子和其他动物,用它们进行实验,验证了这个理论,并在1909年发表了这一发现。

1909年,美国病理学家立克次首次发现落基山斑点热的独特病原体,并在墨西哥城流行斑疹伤寒时,成功地分离到了病原体,不幸的是,他感染上此病而死去。后来,人们把引起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叫做立克次氏体。巴西科学家普若瓦帅克也独立发现了斑疹伤寒的病原体,而且也死在此项研究上,所以,人们也把立克次氏体叫做普氏立克次氏体,以纪念这两位为疾病研究献身的人。

1937年,第一支斑疹伤寒疫苗面世,但真正能非常有效控制这个疾病流行的办法是敌敌畏和喷药筒的发明与广泛应用。直到后来抗菌素大量应用后,斑疹伤寒才得到了有效的防范和治疗,但在一些人们不得不群居的地方,如一些为躲避战乱或饥荒而搭制的难民营等,这种疾病仍然流行。

医生和海盗的故事

一个春风微拂的夜晚,几个陌生人来到夏尔·尼科勒的住所,请求他为一位身患重病的人出诊。热心的尼科勒从不拒绝病人的求诊,于是,他跟这些人到了一艘豪华的海船上。原来是一个海盗头目病了,而且久治不愈。尼科勒仔细诊察了海盗头目的病,说:“这病可以治愈。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希望你能做到。”“大夫,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吧!金银财宝,要多少我给多少!”尼科勒听后,笑了笑说:“那些我都不要。我只希望你的病好后,再也不做海盗!”海盗头目沉默了一阵,点了点头……后来,在突尼斯的海面上,再也没有出现那个海盗的踪迹。

3.结核杆菌 揭秘“白色瘟疫”

鲁迅在小说《药》中塑造了一个从早咳到晚的小栓形象:萦绕于耳的咳嗽声,“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的病态外形,这些令人揪心的画面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不可救药的痨病。

“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经常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病人,而造成如此状况的,就是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也就是“痨病”。在历史上,它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

1882年3月24日,在德国柏林生理学学会上,德国细菌学家科赫进行了话题为“结核病”的讲座。人们听说他研究出了引起结核病的微生物,便都会聚在此,期待着他精彩的演讲。

当时,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结核病,尤其是生活环境恶劣的贫民阶层,病发更为集中。医生们对此也束手无策,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患者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人们认为,这种病是“慢性营养障碍”,或是遗传疾病。

在此次学会上,科赫用简单的开场白式的语言,果断地否定了之前猜测的病因,指出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并当场展示出他采集到的标本。科赫让助手勒夫勒将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让在场的人员观察。人们都惊讶地发现,显微镜下有一种细杆状的微小物质——结核菌。于是,勒夫勒激动地讲起了他们发现结核菌的艰辛历程。

1881年开始,科赫便开始专心探究肺结核的病因。每当进行结核病人的尸体解剖时,就一定会看见科赫坚定的身影。一天,他离开尸解室,如往常一样带走一些结核病的结节。回到实验室后,他和助手撕开并压碎这些结节,将它们涂抹到玻璃片上,使之形成薄薄的一层,然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真奇怪!怎么与以前看到的一样,这涂片上还是没有什么异常的微生物?”科赫嘀咕道。“它会不会和周围的物质颜色相同,以至于我们无法发现?”助手大胆而又谨慎地提出了这一想法。“颜色相同?这个说法有道理!那就采用染色法试试看。”科赫兴奋地说。于是,科赫和助手立即找来各种颜色的化学染料,制成许多结核节涂片,再对不同颜色的染料涂片一一分组,进行实验。

在高倍显微镜下,这些不同颜色的涂片非常醒目。忽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科赫握着显微镜的手开始颤抖,他看到了!在五颜六色的涂片中,他看到了一些颗粒状的亮点,这些亮点有的单个分散着,有的互相排列着。随后,他和助手不辞辛劳,在柏林市内四处搜寻所有能够找到的各种结核结节,包括人类和动物的,并用之前的染色法制成涂片进行观察。通过对大量涂片的观察,他得到了一个改变历史的结论——这些颗粒状亮点是同一种物质,即结核菌。科赫为发现结核菌而欣喜万分。随即,他又马不停蹄地进行研究。半个月后,他在血清培养基中获得了对结核杆菌的纯培养。他把纯培养接种到动物身上,动物便染上结核病。最终,科赫向世界宣告,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源。

结核杆菌的发现,为人类战胜结核病这一“白色瘟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05年,科赫以他在细菌学研究上的巨大贡献和卓越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1910年,科赫实验室所在的研究院被命名为“科赫传染病防治研究院”。

1982年,在纪念科赫氏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共同倡议,将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也于1998年首次成为联合国重要的国际卫生事件,其主要目的是加强政府的承诺,动员公众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结核病控制工作。

如何控制细菌蔓延?

大多数细菌在20~40℃的条件下生活得最活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很多细菌在60℃的条件下加热30~60分钟就会死亡。所以,高温加热是一种简便可靠的灭菌方法。除了火烧、干烤、煮沸之外,将食物和用品放在高压灭菌锅内灭菌,效果更好。在热蒸汽加压至1千克/厘米2(气温约达121℃)时,持续15~30分钟,可以杀灭一切细菌和芽孢。

4.组织胺 花粉过敏之源

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总会让人们无限向往山野里小河边那一片片刚钻出春泥的野花和芳草。但是,有的人却因此懊恼不已,花儿虽香,却不能闻,因为香气中掺杂的花粉会让他们不断打喷嚏,流鼻涕。是什么东西在身体里使坏,让人不能和花儿亲密接触呢?

金黄的阳光在睡眼惺忪的土地上慢慢铺开,唤醒了土壤中的嫩芽。在春天与夏天交接之时,百花怒放,万里飘香。这个时候,人们总会挎起行囊,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与芳草艳花们来一次近距离拥吻。但是,这时候总会有人畏手畏脚、小心翼翼,与鲜嫩的花朵保持距离,否则,他们便会不断打喷嚏。

原来这是一种对花粉过敏引起的症状,而造成花粉过敏的多为种子树,如枸树、蓖麻、地肤、法国梧桐等等。这些植物花粉量大,体积小,在空气中含量高,在风起的日子更容易传播。那么,为什么多数人吸进去没事,少部分人会有这种过激的反应呢?

其实,过敏现象是一种肌体的自身免疫性反应,是人对正常物质的一种不正常反应。过敏源接触到过敏体质的人群就会发生过敏,过敏源有花粉、粉尘、异体蛋白、化学物质、紫外线等几百种,有些过敏甚至查不到过敏源。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大约占20%,从新生儿到中老年人各年龄阶段都有发生,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但有显著的遗传性特征。

枯草热是花粉过敏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又称花粉热,是一种因吸入外界花粉抗原而引起的春夏季过敏性疾病。近几十年来,枯草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流行。大多数学者认为,体质的特异反应性、环境污染、花粉产量的增加和气候变暖是枯草热流行的主要原因。

最早的枯草热病例是莱昂纳多·博塔罗在1565年记载的,他把它称为“玫瑰热”。枯草热患者认为是花粉使他们打喷嚏、流泪和流鼻涕,但是,1903年,一位叫威廉·邓巴的德国医生却证明这种受激反应不是由花粉本身引起的,而是由花粉对肌体的反应引起肌体内的一种毒素的释放所造成的。1910年,亨利·戴尔在研究黑麦的毒性时,发现了一种他称为“组织胺”的物质。大约16年后,他才意识到花粉过敏的罪魁祸首是组织胺。而且,他还发现了受损伤的细胞会产生自己的组织胺。

组织胺是人体组织内的一种血管活性胺,是一种由组氨酸衍生而来的碱基,也是一种速发型超敏性反应的药理活性介质,可引起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现象。它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之中,如肺、肝及胃的黏膜组织等,其中,肥大细胞内含量最高。在多数情况下,组织胺是由受抗原抗体复合物致伤的肥大细胞释放,即细胞受外伤或外界特异性抗原的激发后,存在于细胞内的组织胺酸经组织胺酸脱羧酶的作用,释放的CO2分子演变而成。这种释放的结果,可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改变,促使血压下降,引起速发型超敏性的典型血管损伤,即疹块与潮红应答。由此,当我们对物体过敏时,组织胺便发挥了它的作用。

直到20世纪50年代,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达尼埃尔·博韦才研制出了抗组织胺的药物。抗组织胺药以其对细胞上组织胺受体位点的可逆性竞争作用而阻止组织胺作用于靶细胞,以防止一系列生理反应的发生。过去60年,抗组织胺已广泛用于临床抗过敏性疾病,常与其他药物,如解热镇痛剂、去鼻塞剂等制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发热等。

现在,医生常用抗组织胺药来减轻枯草热和其他由过敏引起的鼻塞、鼻充血,有些人也用抗组织胺药对付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人们可以通过医生开处方买到抗组织胺药,也可在药房买到非处方药。但是,抗组织胺药物有一个常见的副作用,就是使人精神不振,想睡觉。驾车和工作的人士最好在就寝前服用。

病房中不宜插鲜花

一直以来,鲜花被视为温馨祝福的“使者”。然而,送花也有学问,如果送不好,这种看似充满温情的举止可能就会给病人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医学家曾对病房中花瓶的水进行过细菌检验,花插进花瓶一小时之后,花瓶中1茶匙的水中即有10万个细菌;三天之后可增至2000万个。为避免引起细菌感染,有伤口或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以及极度虚弱的病人,房中不宜插鲜花。此外,鲜花在晚上停止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与病人争夺氧气,特别是对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产妇及新生儿来说,尤不适宜。

5.细菌 无处不在

细菌虽然微小到我们看不见,但对于人们来说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因为它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严重的话,甚至影响人类的生命安全。

细菌无处不在,空气中,食物上,被子里……处处都遍布着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菌,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它们可以说是同我们生存在一个环境中的“小居民”。但是在以前,人们却对它们一无所知,直到列文·虎克第一次向人们展示这个微观世界。

1665年,列文·虎克研制出了一台显微镜,并通过它观察一些用肉眼无法看清楚的东西,比如苍蝇的翅膀、蜘蛛的脚爪、羊毛的纤维等等。每每观察的时候,他都为眼下的东西惊叹不已,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世界啊。

1675年的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列文·虎克放下手中的实验来到屋檐下,看着淅淅沥沥的雨点从天落下。看着看着,一个有趣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出现:用显微镜看天上掉下来的雨水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想法令他无比兴奋,他马上用吸管在水塘里取出了一管雨水,然后放了一滴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眼前的一切令他感到万分惊讶。

“雨水怎么是活的?”列文·虎克大喊到,“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在显微镜下,他看到雨水里有无数奇形怪状的小东西在蠕动。“这不可能。”是不是因为眼睛太劳累看花了,于是他赶紧揉了揉发涩的眼皮,然后再凑上去观察,可结果还是跟刚才一模一样。他感到十分惊骇,连忙大声喊来自己的女儿帮忙确认。“你来看看这个。”列文·虎克指了指显微镜。“天哪,这是什么东西啊?跟童话里的‘小人国’一样。”女儿到显微镜的目镜跟前一看,也惊讶万分地喊道。“这是一滴雨水的世界。”列文·虎克兴奋的答道。“真是太奇怪了!”小女孩眼睛都瞪圆了。这的确是太不可思议了,列文·虎克陷入了沉思,这些会蠕动的小东西是什么,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为了找出答案,列文·虎克又用干净的水杯接了一些雨水,然后取出一滴,放在显微镜下,结果没有看到什么东西。可是,放了几天之后,杯子里的雨水又有“小居民”了。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小居民”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我们的周围。那么雨水里有“小居民”,其他东西中会不会也有呢?他把牙齿缝中的牙垢取了下来,用刚取的雨水稀释之后,放在显微镜下,结果也看到了那些蠕动的东西。他又跑到外面取来一些泥土,放在刚取的雨水中搅拌,然后放在显微镜下,结果也看到了“小居民”。列文·虎克把他看到的一切记录下来,写成实验报告,寄给英国皇家学会。他的这篇实验报告无疑给英国学术界投掷了一颗炸弹,顿时引起一片哗然。“雨水里怎么会有生物,他是在胡说八道。”绝大多数科学家并不相信他的说法。

幸运的是,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已经具有严格的收验科技成果的法规,不允许人们毫无证据的否定一个研究成果。于是,英国皇家学会组织了由12名学术权威组成的考察团前往列文·虎克的家乡——荷兰的德尔夫特。从列文·虎克的实验室里,传出了这些学术者们的一阵阵惊呼,他们看到了在雨水中蠕动的“小居民”,兴奋地称“列文·虎克在他的小实验室里创造了奇迹!”列文·虎克发现的“小居民”后来被人们称作细菌。

自然界的分解者

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大部分细菌处于分解者的位置,位于生物链的最底层。如果没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存在的话,那么世界将会变成尸体的海洋,各种生物都不可能正常地生活下去。还有一部分细菌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比如硫细菌、铁细菌等,他们是化能合成异养型,属于生产者,可以利用无极物硫铁等制造自身需要的有机物。而根瘤菌则是消费者,它们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消耗豆科植物光合作用所生产的有机物。

6.梅毒 全球传播史

秘密总是充满诱惑力,让人们乐此不疲地去挖掘。于是,我们知道了很多不知道的事情,发现了很多古老的故事。有些发现让我们欣喜若狂,有些真相却冷若冰霜。

大家都知道,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一举动无疑在人类探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人们没有想到,在这光辉灿烂的后面,还引发过一次戏剧性的灾难。

在哥伦布及船员到达巴哈马群岛后,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安营扎寨进行休整考察。其间,哥伦布的船员们与当地土著居民共同生活,也与当地的女子有了更为亲密的接触。可是,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土著居民中有一种可怕的地方病,即当代典型性病之一——梅毒。哥伦布的水手们在这块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上一一感染上了梅毒,而随着哥伦布的船队向各个地方驶去,这种疾病也被四处传开来。

15世纪的欧洲,人们对疾病的传播非常淡漠,也很不讲究卫生。即使在上等阶层,由于家中没有洗浴设备,许多人也都是满身虱子。当时流行的公共浴室也不是为了讲究卫生,而只是一种享受。1493年,跟随哥伦布航行的50名船员返回西班牙,通过性行为和公共浴室洗浴等方式使得梅毒广为传播,就连宫廷内的皇室贵族都感染上了梅毒。梅毒在当时的泛滥,给了这种以享乐为目的的公共浴室沉重的打击。公共浴室成为了梅毒传播的重要场所。

作为法国的统治者,查理八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1494年发动的入侵意大利的战争中,法国与西班牙军队展开拉锯战的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却成了梅毒流动的场所。在西班牙军队中那些曾随哥伦布远航新大陆的染上梅毒的士兵,将此病传染给了当地的妇女。法军占领那不勒斯后,这些患病妇女又将此病传染给法国士兵。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它是什么病,由于这种病症发生在法军入侵之后,当地人便把这种病叫做“法国病”。而入侵的法国人反唇相讥,把这种病叫做“那不勒斯病”,德国人则称它为“西班牙疮”。

1496年,梅毒相继出现于德国、瑞士、葡萄牙、波兰及希腊,1497年传至苏格兰,1499年扩展至匈牙利和俄罗斯,当时西方社会的各个阶层都经常出现梅毒症状。1505年经印度传入我国广东,至今已有近500多年历史。1509年梅毒出现在日本,同时犹太人又将梅毒运往非洲,由此梅毒就传向了全世界。

直到1503年,梅毒这一名称才正式在欧洲出现,当时欧洲最有权威的学者弗兰·卡斯特罗医生借用了一首古希腊神话诗中的牧羊人的名字“内非勒斯”给梅毒命了名。梅毒传入中国后,国人曾根据梅毒一期硬下疳的形态称之为“杨梅疮”,后来,用“梅毒”称这个病,并且延续了下来。

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地区。

梅毒性脱发

梅毒性脱发的发生率约占3%~4%,由于梅毒螺旋体侵犯头部毛发区的微血管,使血管壁发生病变而堵塞,从而导致供血不良,毛囊发生暂时性障碍,影响头发的发育,出现如豆大或指甲大小的不规则脱发区。发生在头部的脱发区域面积较大,头发长短参差不齐,这是由于脱发区内毛细血管遭到不同程度侵犯的结果。梅毒性脱发并不是永久性或瘢痕性脱发,它可以再生,如及时进行抗梅毒治疗,头发可在6~8周内再生,甚至不治疗也可再生。

7.幽门螺杆菌 胃肠认知革命

胃部和肠部是我们每天进食都需要用到的器官,而它们也会有“生病”的时候。有一种病菌,最喜欢在这两种器官上捣乱,影响我们的食欲和消化,它就是具有极强浮动性的幽门螺杆菌。

1982年4月,西澳大利亚皇家医院的年轻住院医师马歇尔和病理学家沃伦及几个同伴偶然从一位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切片中,发现了一种螺旋形细菌,这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后来,他们又从百位同类患者的胃黏膜切片中,发现58位有这种细菌。于是,他们试图培养这种细菌。

在历经了无数次的失败后,马歇尔及同伴们终于将细菌繁殖成功。他们观察到,这种细菌存在于几乎全部患有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的胃壁中。这种新发现的细菌被命名为“幽门弯曲菌”,后来根据其形态、生化等特点,正式更名为“幽门螺杆菌”。

关于细菌产生溃疡的观点,其实早在1892年就有报道。当时,有人提出胃内存在螺旋形细菌,但后来在用胃组织进行细菌培养的尝试中都失败了。于是,人们认定,由于胃内的酸度、黏液层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胃内不适合于细菌生长。正因为如此,马歇尔及同伴们开展的实验从一开始就受到很大的阻力。他们提出的论文,权威的《英国医学杂志》并不理会,拒绝接收。1983年9月在比利时召开的微生物学学术会议中,他们阐述了自己的实验以及成果,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他们的发现,这使马歇尔受到很大打击,他决心在自己身上做试验。

一天,他熬了一碗肉汤,然后将幽门螺杆菌混在肉汤中,慢慢喝进自己的肚子里。他坐下来,静静地等待着命运的裁决。72小时后,他感到胃痛、呕吐、睡不着觉。他终于体验到急性胃病患者的痛苦心情。几天后,他将铋剂和抗生素合用,治好自己的胃痛。这一病例经胃窦组织活检,被确定为胃炎。

后来,马歇尔等人的工作逐渐得到一些临床专家的认可,例如美国休斯顿的几家医学机构的临床证明,将雷尼替丁、四环素和灭滴灵以及铋制剂合并应用两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复发率仅为12%,而胃溃疡患者的复发率仅为13%。对比之下,单用雷尼替丁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复发率高达95%,而胃溃疡患者的复发率也高达74%。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医药卫生界的一个热门课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还于1994年2月召开了专家小组会议,高度评价了马歇尔等人的重要发现,对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达成了一致意见,明确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并与胃癌也有关联,从而把治疗溃疡疾病的战略由制酸转变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现已有人提出: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则无溃疡。这是一次革命性变化。马歇尔的星星之火,已形成了燎原之势!鉴于此,马歇尔和沃伦两位科学家荣获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的流行很广泛,遍布于全世界,成为人类最普遍的感染细菌之一,全球有过半数40岁以上的人都感染有此菌。其传播途径是粪便和口腔的接触,呼吸和说话时的飞沫传播可能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之一。由于中国的传统习惯是大家用筷子夹放在餐桌上的菜肴,所以,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率也相对高于不用筷子分食的国家。

土豆不起眼多食益处多

土豆在欧美享有“第二面包”的称号。中医认为土豆具有健脾胃、通大便的功效,可辅助治疗习惯性便秘、慢性胃痛、皮肤湿疹等症。如果要治疗胃病,可把土豆切碎与大米同煮成土豆粥。另外,吃土豆不必担心脂肪过剩问题,因为它只含有0.1%的脂肪,每天多吃土豆就能减少脂肪的摄入,并且使体内多余的脂肪逐渐代谢掉。土豆富含钾元素,每100克土豆含钾高达300毫克。含钾高的食物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病率。专家认为,每周吃五六个土豆,可使中风危险下降40%。

8.疟疾 蚊子惹的祸

疟疾被称为当今人类的最大杀手之一,这一词在拉丁语中的含义是“坏的空气”。古罗马人认为,如果要避开疟疾,就应避开某些沼泽地区的瘴气。但是,疟疾并不是由带病菌的空气传播的,而是由蚊子造成的。

很早以前,疟疾就开始在人们中间肆虐。不过,当时对于这种疾病,人们毫无所知。于是,大家惊恐万分,纷纷传言:有一个魔鬼,每年夏天都要到人间来杀人。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人们都认为疟疾是“神”的旨意,甚至还有人为它写符咒。连伟大的古罗马作家和古典学者马尔库斯·西塞罗也不止一次地说到,疟疾这种热病的发生是由于神的意志,因此它是不可抗拒的。

疟疾呈周期性发作,通常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等症状。

1717年,意大利最著名的医生乔瓦尼·冯里亚·兰锡西提出,疟疾总是在蚊子聚集的潮湿沼泽地区流行,而在排水之后就会一度绝迹,这一现象表明,致病的毒性也许就是蚊子传播的。说起来也有点好笑,在那个细菌学蓬勃发展的年代,几乎每一种新发现的细菌,都曾被当成是传播疟疾的凶手而被隔离,甚至连蔬菜的种子,也曾无辜地被指控为疟疾的传播者。1854年,路易斯·丹尼尔·博泊毫不含糊地列举出蚊子的种种罪状,指出它是传播疟疾的媒介。帕特里克·曼森是一位丝虫病的专家,是第一个报道蚊子可能是丝虫病的中间宿主的人。他曾呼吁:“先生们,如果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想拯救他人的生命,仅仅是因为缺乏基本的热带医学知识而救不了他们。那么,你们应该感到无地自容。”但是多数人对此表现得很冷淡,不但不信任他,反而认为他的这种想法极为荒诞可笑。许多批评者都在背后嘲笑他,给他取了“蚊子曼森”的绰号。

后来,他把自己根据查林·克洛斯医院提供的一位疟疾病人的血液做的标本展示给罗斯,并告诉罗斯一定是蚊子传播疟原虫,鼓励罗斯去查明到底是由哪一种蚊子传播,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怎样的途径传播的。在得到曼森的指导和激励后,罗斯开始了两年多的实验研究。在解剖了大量不同种的蚊子之后,1897年8月20日,他终于在一种学名为“按蚊”的蚊子胃壁上找到了他所寻求的目的物——雌性疟原虫,科学地证实了数百年来蚊子传播疟疾的猜测。

现在,由于人们对疟疾的认识不断加深,在非洲及世界各地,儿童和他们的家人用上了蚊帐;地方团体教育育龄妇女应在怀孕期间服用抗疟疾药物以及让病儿得到应有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4月25日定为世界防止疟疾日,提醒人们对疟疾重视和防范。

人体内的疟原虫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各种脊椎动物,尤其是禽类、鼠类和猴猿类体内的疟原虫有一百多种,但是仅有灵长类的疟原虫可感染人。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的人数愈200万。

9.色盲症 扭曲颜色真相

我们生活的世界多么美好,五颜六色,姿态万千。可是遗憾的是,有些人根本不能欣赏红色的鲜艳,绿色的活力,因为他们分不清楚红色和绿色。这种疾病就是红绿色盲,也就是色盲症。

也许世界上最具幽默性的疾病就数色盲症了,它没有疼痛之感,也没有任何不适的征兆,似乎只是上帝捉弄人的一个小把戏。由于没有不适感,很多患者根本不以为意,有的甚至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疾病。直到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世界上存在着这种病症。

道尔顿,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被恩格斯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非常孝顺,为了庆贺母亲的生日,特意到百货公司去挑选母亲喜爱的东西作为他的生日贺礼。经过一番比较,他看中了一双“蓝色”的高级丝袜,然后高高兴兴的回了家。还没有来得及跨过门槛,道尔顿就高兴地喊:“妈妈,看我给你买什么东西啦!”他见到母亲后,满脸喜悦地把新买来的袜子恭恭敬敬地送给了母亲。老母亲端详了一下这双考究的袜子,然后微笑着说:“傻儿子,你看看这双袜子的颜色这样鲜艳,我这么大年岁怎么能穿得出去呢?”患有色盲症的道尔顿理解错了母亲的意思,赶紧说:“妈妈,这双深蓝色的袜子正适合您这样的年龄穿呀!”妈妈听后大笑不已,问他明明是红色的袜子为什么非要说成是蓝色的。

后来,全屋子里的人分成了两派:一派是道尔顿兄弟,硬说是深蓝色;一派是母亲,肯定地说是红色。作为科学家的道尔顿,面对这种奇怪现象,决定要弄清真相,把它弄个水落石出。于是,他停下了手头所有的化学实验,进行专门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证实自己和哥哥因隔代遗传的影响,眼睛都患有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对一些颜色辨认不清。那么除了他们两人以外,别人的眼睛有没有患上这样的毛病呢?

道尔顿通过对许多人视觉的全面调查研究,发现辨不清一些颜色的还有不少人,大致男性每一百人中有五六个人,女性每一百人中有一人。1794年,道尔顿发表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把这种眼病叫做“色盲”。道尔顿的研究论文发表后,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英国人为了表彰道尔顿,还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从道尔顿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男性的患病率比女性高,而现实状况也是如此,这是为什么呢?一般认为,红绿色盲决定于X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即红色盲基因和绿色盲基因。由于这两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是紧密连锁的,因而常用一个基因符号来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而女性有则两条X染色体,只有具有一对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表现异常。因而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如果一个正常女性与一个色盲男性婚配,那么父亲的色盲基因就会随X染色体传给他们的女儿,而不会传给儿子。女儿再把父亲传来的色盲基因传给她的儿子,这种现象称为交叉遗传。

不过,患上色盲症的人也并非只能闹笑话,色盲者比正常色觉的人更加细心,能看出事物的细微差别。由于他们在光线较弱时视力较强,对色彩的明暗度的分辨能力非常强,在历史上,这类特殊的病人还发挥过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色盲者就被盟军大量征招入伍,以便观察敌人穿的衣服的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明暗度的差别,从而将敌人所在位置指出。

色盲矫正穴位指压法

指压位于眼球正中央下两厘米处的“四白穴”,能提高眼睛机能。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用食指强压六秒钟。指压时,睁眼指压和闭眼指压均可。睁眼指压,能明确判断色彩;闭眼指压,能治疗视力异常、假性近视。如果是患有强烈色彩异常的话,应重点强压眼下。如果不断进行这种指压的话,就会逐渐祛除色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