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06

第6章 犹太人的苦难与一神教(1)摩西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掳掠我们的人要我们歌唱……

我们怎么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圣经.诗篇》

传说时代,犹太人受上帝指引,在族长亚伯拉罕的率领下从美索不达米亚迁徙到迦南。半信使时代,犹太人受天荒所遣,由约瑟和雅各指引,从迦南逃荒到埃及。如今,犹太人即将因反抗压迫而由上帝命令摩西带领他们“出埃及”。

亚伯拉罕、雅各与约瑟是否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已经无从考证,或许只是某些历史领袖人物的一个个代号而已。不过历史中应该确有摩西这个人,犹太人“出埃及”不仅被记载在他们自己编著的《圣经》中,在埃及的编年历中,也是作为一个事件被凿刻在法老的碑文里。只不过在《圣经》中,摩西因使命非凡,而被上帝赋予了神一样的品质和才能。

摩西号召族人砸碎奴隶的枷锁,离开埃及,回到“流着奶与蜜”的上帝“应许之地”。为了逼迫埃及法老允许以色列人放下工具,拖家带口的离开,摩西施展了众多神迹,凭借上帝的力量降下“十大灾难”将埃及弄得乌烟瘴气,瘟疫横行,可是法老依然拒绝让犹太人离开埃及。最后犹太人的上帝决定要亲自出马,惩治法老。在一天夜里夺走了所有埃及男孩的生命,包括法老的王子,因犹太人遵从上帝指令,在自家门前涂上羊血,使“上帝子民”逃此一劫。这一可怕的典故日后演变成为犹太人的重要节日——逾越节。

最终,处在丧子之痛中的法老无奈允许希伯来人踏上回乡路。摩西杖击红海,水退路出,犹太人老老小小可以顺利走过天堑,并水淹法老的追兵。在途径西奈山时,上帝在燃烧的灌木丛中向犹太人领袖显形,随后摩西孤身一人在山顶历时40个日夜,聆听耶和华传达的讯息。上帝要求犹太人与其立约,誓死遵守“十诫”:

1.除了上帝以外,不可有别的神;

2.不可雕刻和崇拜偶像,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3.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

4.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一周工作六日,第七日休息,以示对耶和华的崇敬;

5.当孝敬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

8.不可偷盗;

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10.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仆婢、牛驴等一切财物。

“十诫”被刻在石板上,并特地为其制作一个约柜,时刻不离以色列人左右,成为以后这个部落最重要的圣物。上帝显形未必真实,不过约柜和刻着“十诫”的石板,应该确有其物。不过这一与《汉谟拉比法典》齐名,见证人类道德成长的珍贵文物,却在后来的历史硝烟中不见了踪影。有人认为它依然隐藏在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遗址中,可能某一天也会象刻着《汉谟拉比法典》的石碑一样重见天日,或许将如《印第安纳.琼斯》里的精彩情节一样,处处笼罩着神秘的光环。

“十诫”也被称作《摩西律法》,较之目前已知的世界最早的成文法律——差不多与亚伯拉罕同时代的《汉谟拉比法典》,《摩西律法》更加规范了人类的思想意识,使法律成为一种约束和自觉。比“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始法律更加进步了一层,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一神教——犹太教创立的标志。如果亚伯拉罕是犹太人遗产学意义上的始祖,那么摩西则是这个民族精神领域里的绝对导师。

犹太人跟随摩西,继续在沙漠里漂泊,从尼罗河边到迦南,如果沿着西奈半岛的北端沿海地带径直穿越,直线距离只有400多公里,但在《圣经》里,上帝使以色列人辗转流浪了整整40年之久。摩西继续凭借上帝所赐予的神奇力量帮助族人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使这个民族得以度过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因为漂泊中的犹太人对上帝的忠诚信仰经常摇摆不定,所以摩西如父亲一般引导人们坚定对于上帝耶和华的信仰。但是对于拒不承认上帝的人,摩西毫不留情,在利未部族的帮助下将2000名信仰不坚定者不分老幼,全部杀死,从这以后,利未部族在摩西的授权下垄断了以色列人的祭司阶层。

这应该是最早的灭绝异端的事件了,遗憾的是,两千多年后,无数被称作异端的人们仍然难以逃脱被正统思想剿灭的命运,而杀戮的借口之一,就是遵照摩西的意志。

即使这样,上帝也因犹太人的不忠而对摩西施行惩罚,令其在完成使命后,不得进入“应许之地”。《圣经》中描述道,即将进入迦南的时刻到了,可是摩西必须要遵从上帝的意志,风烛残年的他步履蹒跚的登上一座高山,遥望祖先的故土,老泪纵横,山巅的晴空之下,摩西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