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十字传奇
11915900000043

第43章 丕平献土与查理曼大帝(4) 征服萨克森

自从法兰克人皈依天主教后,基督教信仰在日耳曼人中的传播一度非常顺利,高卢地区率先成为信仰者的土地。德意志北部的萨克森人是一个生性野蛮的日耳曼部落,几百年前,他们中的一部分与同族的盎格鲁人结伴乘船去了不列颠,并将凯尔特人赶到了偏远地区,成为了英伦三岛的主人,英格兰的称谓即来自盎格鲁。

上一节中我们提到,格里高利一世教皇对不列颠地区的信仰收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英格兰日耳曼人这一历史性的选择也造就了大量优秀的不列颠传教士。这些盎格鲁-萨克森人的后代,在经过了信仰的洗礼之后又重返欧洲,传播福音。其中最著名的是英格兰修道士博尼法斯,因向德意志地区不间断的传教38年,被教会称为“日耳曼的使徒”。

在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中,博尼法斯为了使日耳曼人皈依基督,要砍倒一棵被当地视作神灵的参天橡树,当基督徒的斧子砍到粗大的树干上时,神迹显现了,一阵微风吹过,大树应声倒地。当地人在惊愕中表示诚心受洗,并用这棵橡树,建造了一座木制教堂。754年,博尼法斯在萨克森边缘地带传教时,受到异教徒的攻击而身亡,同时蒙难的有52人之多。还生活在故乡的这些萨克森人坚决抵制基督教的传播,就像当年抵抗克洛维一样,现在的查理曼,依然是他们在西欧的政治敌人,因此断然拒绝信仰的同化。

萨克森,成为了信仰上的孤岛,查理曼大帝自然无法采取任何妥协的政策,对萨克森的征服成为一场“用刀剑进行传教的战争”,它开始于772年,并不可思议的持续了30年之久。

战争伊始,查理曼帝国的军队迅速占据明显优势,一些萨克森贵族选择了顺从,并接受洗礼。但是仍有一部分顽固人士在维德金特的领导下继续抵抗,他们摧毁教堂,驱逐或杀害传教士,并威胁已经改教的同胞。愤怒的查理曼决定给这些顽固的异教者点颜色看看,782年,4500名萨克森人质被残忍的处死。一年之后,经过多特蒙德和哈色河两场战役的失利,维德金特终于意识到继续抵抗已经没有意义,于是选择接受了洗礼,并甘心成为查理曼的教子。

在8世纪的最后十年里,因抵制法兰克人征收教会的什一税,萨克森北部地区接连爆发骚乱。查理曼大帝干脆采取了更为彻底的措施,他将几千户萨克森家庭和同等数量的法兰克家庭对调移民,这样才逐渐将非基督教的不安分因素平息下来,西欧最后的异教孤岛终于被攻克了。

萨克森人是今天德国北部居民的主要先祖,至今德国北部的三个州,还带有萨克森的影子,分别是萨克森州、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和下萨克森州。而法兰克人的后代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法国人,这场持续了30年的野蛮战争,与其说是以信仰为动机,莫不如说是法兰克人与萨克森人对西欧霸权的一场殊死较量。虽然在查理曼大帝的强大武功推动下,这两个民族最终在统一信仰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但是在罗马帝国瓦解后,地缘和民族的因素作用下,高卢-日耳曼的对抗却延续了千年之久,直至后世法兰西-德意志的欧陆霸权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