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子?”狼吃惊了,“难道你平时不能自由自在地随意走动?”
“不能完全随我的意,”狗说,“主人怕我白天乱跑,因此把我拴起来。不过到了晚上,我还有一定的自由。重要的是我可以吃到主人吃不了的食物,主人非常地宠幸我……怎么啦,你怎么不走啦,你要到哪儿去?”狗一见狼正在离开它,急切地喊。
“我要回到树林里去,”狼回头说,“你吃你的美食去吧,我宁可吃得糟糕点,也不愿意让链子拴住脖子,失去了宝贵的自由。”狼说完一溜烟地跑了。
骆驼妈妈
文/佚名
有一个美国旅行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看到这样的一幕:
无人区里有一只母骆驼带着几只小骆驼一路低着头,不时地停下来闻着干燥的沙子。按照常识,美国人知道这是骆驼在找水喝。
它们显然渴坏了,几只小骆驼无精打采地走着。在太阳的炙烤下,它们的眼睛血红血红的,看起来它们有些支撑不住了。
骆驼妈妈用细心、呵护以及智慧、勇气谱写了一曲母爱的赞歌。母亲承受了所有的苦难,并为了让孩子们生存下去而献出生命。这不仅是动物妈妈,也是人类母亲的共性。旅行者还发现,小骆驼们紧紧地挨着骆驼妈妈,而母骆驼总是根据不同的方向驱赶孩子们走在她的阴影里。
终于,它们在一个半月形的泉边停住了。几只小骆驼兴奋异常,打着响鼻。
可是,泉水离地面太远了,站在高处的几只小骆驼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把嘴凑到泉水边上去。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只骆驼妈妈围着她的孩子们转了几圈,突然纵身跃入深潭……水终于涨高了,刚好能让小骆驼们喝着。
等待召唤
文/佚名
米罗的工作非常繁忙,经常有些琐事让他不开心,因此脾气不是很好。
一天下班后,他看见儿子汉斯坐在桌上,顿时来气了:“你这个混账,给我快起来。”
儿子也不示弱,回敬了父亲,很快父子俩发生了一场极不愉快的争吵。第二天,米罗发现汉斯不见了,桌上只留了一封信,原来汉斯出走了。
亲人之间难免发生争吵,产生隔阂。如果能相互理解,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就不至于相互伤害,也不会有这么多汉斯等着回家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时时把爱放在第一位。米罗非常后悔。他终于意识到:没有什么比儿子更重要的了,他迫切地想找回孩子。于是他来到街上,在那里贴了很多启事:“汉斯,回来吧,我爱你!明天早上我在西街花园等你!”
第二天早上,米罗来到西街花园,发现有五个男孩儿等在那里。一问才知道他们都叫汉斯。这些叫汉斯的男孩儿都是离家出走的,他们等在那里,都希望自己的双亲能够到这来接他! 美好的回忆
文/佚名
一位父亲问儿子:“你记忆中最美好的生活片断是什么?”
儿子毫不迟疑地说:“是那个晚上,我参加完童子军聚会,你接我回家。在路上,你停下汽车帮我捉萤火虫。”
事情如此普通,这位父亲已经不大记得了,却成为儿子最美好的回忆。儿子当时知道父亲很繁忙,满以为不会停
其实孩子并不需要父亲有多么富裕或威武,只要父亲细心的呵护,相处时的沟通理解,一个细节中所流露出的父爱。但大人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终日忙碌,很少有机会向孩子表达爱,更别说心灵的交流了。车的。这是父子在一起最美妙的晚上,父亲的行动等于在对儿子说:“我爱你。”
有一次,雷电使一个孩子感到害怕,他在黑暗中叫喊:“爸爸,快来,我害怕。”爸爸说:“哦,孩子,上帝爱你,他会保护你。”孩子回答说:“我知道上帝爱我,可现在我需要的是一个摸得着的上帝。”
母亲的珠宝
文/佚名
在几百年前的罗马城,两个孩子在阳光下快乐地玩耍,他们的母亲康妮黎亚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今天有一位富有的朋友要来家里做客,她会向我们展示她的珠宝。”下午,那个朋友来了。她全身戴的珠宝闪闪发光,兄
在母亲眼里,儿子是无价之宝。在儿子眼里,母亲是无价之宝。在伟大的亲情面前,再多的珠宝也黯然失色。我想,正是母亲的爱激励着儿子人生的奋斗吧。弟俩看呆了,十分羡慕。他们看看自己母亲,母亲穿着朴素的外套,没有任何珍贵饰品。但她和善的笑容照亮了脸庞,远胜于宝石的光芒。富有的女人问母亲:“你真的什么珠宝都没有啊,怎么这么穷?”母亲坦然地笑道:“不,我当然有珠宝,而且比你的更贵重。”客人惊讶地说:“是吗,在哪里?”母亲把两个男孩儿拉到身边,微笑地说:“他们就是我的珠宝,难道不比你的珠宝更贵重吗?”
这两个男孩儿,特贝瑞斯和卡尔斯,永远不会忘记当时母亲脸上的骄傲和爱意。数年后,他们成了罗马伟大的政治家,仍然常常想起这一幕。
珍惜母爱
文/佚名
1897年,孙中山侨居日本时,与日本著名的政治家犬养毅相识。
有一天,犬养毅微笑着对孙中山说:“我真敬佩您的机智——不过,我想问问您,孙先生,您最喜欢什么?”
“革命!把清政府推翻。”
“你喜欢革命,这是谁都知道的。但除此之外,您最喜欢什么?”
孙中山停了片刻,用英语答道:“Woman(女人)。”
孙中山先生深深懂得女人一生中无私奉献的情操,所以他把“女人”和“母亲”看做同义词,把“喜欢女人”理解为“珍惜母爱”,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犬养毅拍手叫道:“很好,再其次呢?”
“Book(书籍)。”
犬养毅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叹道:“这是很老实的话。我以为您会最喜欢书,结果您却把女人排在书的前面。这是很有意思的。您这样忍耐着对女人的爱而拼命看书,实在了不起。”
“不是这样!我想,千百年来,女人总是男人的附属物或玩物,充其量做个贤内助。然而我认为,她和母亲应该是同义词。当妈妈把她身上最有营养的乳汁喂给孩子的时候,当妻子把她真诚的爱献给丈夫的时候,她们的牺牲是那样的无私和高尚,这难道不值得爱吗?可惜,我们好些人都不珍惜这种爱,践踏这种爱。”
孙中山先生把女人与母亲紧密地联在一起,把喜欢女人理解为珍惜母爱,这使犬养毅深感意外和敬佩。
一位父亲的承诺
文/佚名
1989年,一场8.2级的地震几乎把亚美尼亚夷为平地。超过3万人在不到4分钟时间里死于非命。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与混乱中,一位父亲冲到他儿子所在的学校,只看见教学楼被震成了一堆瓦砾。他冲过去,在
父亲的承诺重于山。有了山的安全和依靠,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呢?父亲沉默、安静的爱常给人无言无名的感动。父亲是生命中不可缺少,也无法取代的血肉元素。残垣断壁中挖了起来。在他挖的过程中,其他寻子的父母们也到了现场,他们也呼喊着儿女们的名字,却听不见回答。有些人试着把他从废墟上拉开,说:“太晚了!”“回家吧!”“振作点儿,面对现实吧,你救不了他了!”消防队长、警察都出面,想拉开他。他只是说:“你们要帮我的忙吗?”没有人帮忙。他独自挖着,他只是想知道儿子是活着还是死了。
他挖呀,挖呀、挖到第38小时的时候,他搬开一块大石头,听见了他儿子的声音。他叫着儿子的名字:“阿曼德!”他得到回应:“爸爸!是我,爸爸!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的!我记得你答应过我: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会来救我的!”
母亲的账单
文/佚名
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便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经办。彼得往往受遣把这些账单送邮局寄走。渐渐的他觉着自己似乎也已成了一个小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点事的报酬。
某天,妈妈发现在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为取回生活用品,为把
小彼得向妈妈索取的报酬,正好是妈妈向他索取的那么多。60芬尼是家务活儿在小彼得心目中的代价,也是抚养彼得长大在妈妈心中的代价。妈妈从不索求,只论付出的宽容、无私的爱足够教育小彼得了。信件送往邮局,为在花园里帮助大人干活儿,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共计:60芬尼。彼得的母亲收下了这份账单并仔细地看了一遍,她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所索取的60芬尼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口袋时,突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为他十年中的吃喝,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共计:60芬尼。”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围裙口袋。
忍着不死的母亲
文/佚名
一位从越南归来的美国战地记者给MBA学员放映一卷他在战场上实拍的影片:画面上有一群人奔逃,远处突然传来机枪扫射的声音,小小的人影,就一一倒下了。放完了,他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是血腥的杀人画面!”他没有说话,把片子摇回去,又放了一遍,并指着其中的一个人影:
在任何危难中母亲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孩子。那位“忍着不死”的妈妈是所有妈妈的写照。“你看!大家都是同时倒下去的,只有这一个,倒得特别慢,而且不是向前仆倒,她慢慢地蹲下去……”看到同学们还是看不懂的神色。他居然抽搐了起来:“当枪战结束之后,我走近看,发现那是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她在中弹要死之前,居然还怕摔伤了幼子,而慢慢地蹲下去。她忍着不死啊!”
家是什么
文/佚名
家是什么?1983年,发生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给家做一个贴切的注解。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亲、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
家就是有亲人在的地方。家不是一座空洞的房子,也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是跟亲人在一起时的温暖、感动和惬意,是我们永远的最后的归属。这个世界上哪里有我们的亲人,哪里就是我们的家。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辗转数地,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后,他悲喜交集,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又回家了!”
伟大的理想
文/佚名
伟大的马克思1835年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那时我们所享受
有多大的志向才能有多大的成就。马克思17岁的时候就心怀全人类的幸福理想,最终成为伟大的人物。记住他对成功和幸福的理解,跟我们自己的理解对照一下,就足以明白应该如何立志了。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只有“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才会被历史和经验赞美为“高尚的人”、“最幸福的人”、“最伟大的人物”,并成为“人人敬仰的典范”。这些掷地有声的话是在160多年前从17岁的马克思的口中说出的。他所表白的无暇胸襟,所散发的烈火般的热情,到今天依然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毫无疑问,他实现了他的理想,成为了他自己所描述的、为世人所承认的伟大人物。
闻鸡起舞
文/佚名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经过一番努力,他的学问大有长进,并具备了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能力。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但他没有答应,因为他胸怀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来历。我们有优越的学习环境,却不一定有祖逖那样的志向和闻鸡起舞的毅力、精神。但至少,我们应该学习祖逖,及早立大志,勤勉过每一天。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鸣叫,他一脚把好朋友刘琨踢醒,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后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
冯如立志造飞机
文/佚名
1904年,日俄两国想强占我国东北三省,并因此爆发了战争。冯如对伙伴们说:“日俄战争大不利中国,在这时候,最需要的是飞机。飞机在军事上是万不可缺之物。”从此,冯如便立志献身于祖国的航空事业。1908年,在美
立志不是一切,只是一个开端和起点。为了志向、理想而行动,不怕失败,勇于尝试,这是立志包含的内容。国爱国华侨的帮助下,他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可试飞失败了,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翻阅飞机制造资料,反反复复地实验,终于在1909年9月21日,制造出他的第三架飞机,并试飞成功。为此,他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家和杰出的全能飞行家。
苏东坡改对联
文/佚名
苏东坡自幼天资聪颖,勤学好问,出笔成章,被赞为难得的“神童”。
他很小的时候曾把一副对联贴在家门前,十分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