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11864800000042

第42章 潘岳

潘岳(247—300),字安仁,祖籍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东)。—说自父辈起家居巩县(今河南巩义)。初为司空掾,后任河阳令,转怀县令。太傅杨骏辅政,召潘岳为太傅主簿。后历任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依附贵戚贾谧,成为贾谧“二十四友”文人集团之首。永康元年,赵王伦控政,潘岳为中书令孙秀诬害被杀,夷三族。潘岳诗歌作品今存十八首,以《悼亡诗》最为著称。此外尚有赋、诔、祭文等作品多篇,如《秋兴赋》、《闲居赋》、《西征赋》、《怀旧赋》及《杨荆州诔》、《哀永逝文》等。

《隋书·经籍志》录有《晋黄门郎潘岳集》十卷,已佚。《昭明文选》收入潘岳诗赋多篇。明人张溥辑有《潘黄门集》一卷,初刊于明万历年间。

怀旧赋

启开阳而明迈,济清洛以径渡。晨风凄以激冷,夕雪皓以掩路。辙含冰以灭轨,水渐轫以凝汪。途艰屯其难进,日晼晚而将暮。仰唏归云,俯镜泉流。前瞻太空,傍眺嵩丘。东武托焉,建茔起畴。岩岩双表,列列行楸。望彼楸矣,感于予思。

既兴慕于戴侯,亦悼元而哀嗣。坟垒垒而接垄,柏森森以攒植。何逝没之相寻,曾旧草之未异。余总角而荻见,承戴侯之清尘。名余以国士,眷余以嘉姻。自祖考而隆好,逮二子而世亲。欢携手以偕老,庶报德之有邻。

今九载而一来,空馆阒其无人。陈荄被于堂除,旧圃化而为薪。步庭庑以徘徊,涕泫流而沾巾。宵展转而不寐,骤长叹而达晨。独郁结其谁语,聊缀思于斯文。

【鉴赏】

潘岳《怀旧赋》有序,介绍了作者与所怀亲旧的关系。杨肇字秀初,封东武伯,死谥戴。他是潘岳的岳父,又是潘家的世好。作者十二岁时初次见到他,曾蒙他奖掖,许以婚姻。赋中的“东武”、“戴侯”,都是指杨肇。杨肇有二子,一为杨谭,字道元;一为杨韶,字公嗣,都与作者亲厚,但不幸与杨肇相继去世。作者适逢家难,后又外出做官,多年没有到岳父及妻兄的墓地祭扫。九年后,他路经嵩山墓所,重访杨氏故宅,于是写下这篇哀婉动人的追悼文辞。

在一个晨风凛冽、积雪满途的早上,作者出洛阳开阳门,渡洛水前行。一路上冰雪掩途,车轮也为水浸而结冰。作者艰难前行,眼看夕阳将坠。仰观暮云,俯照泉流,前望天空,旁眺高山,岳父东武伯的墓地,就在这嵩山之麓。但见华表高耸,楸木成行,墓地的景象引起作者深深的感慨。面对安葬着岳父及道元、公嗣两位妻兄的垒垒坟垄,作者悲叹:为什么岳父一家人连连辞世,先逝者的墓上都来不及长出宿草呢?

作者又回想起幼年(总角)时初见岳父的情景。岳父以“国士”来称许自己,以后又把女儿嫁给自己。两家本来就是世好,到这时亲上加亲,更结为儿女亲家。本打算与妻子白头偕老,并期待与这样一个有德之家相互倚重——可谁曾想竟是这样一个结局!

时隔九年,作者重访岳父旧宅,却早已是人去室空。堂阶被宿草盘踞,园中的花木也都砍作柴薪。徘徊于庭院廊庑,禁不住泪下沾襟。中夜难眠,叹息到晓,也只有把这份哀思寄托于辞赋之中了。

潘岳是位极富感情色彩的文人,他与妻子情感深笃,在妻子死后,曾写了三首《悼亡诗》,情辞哀婉,为人称道。后世文人丧妻多写诗悼亡,其源盖出于潘岳。从此赋则可看出,潘氏对妻子的深情,原来还有着家族世谊的背景。杨肇不仅是作者的岳父,还是从小看他长大的父执、师长;而妻兄又与他情同手足。将《悼亡诗》和《怀旧赋》合读,很容易发现这种感情交会的轨迹。

潘岳不但多情,还善于抒情。赋中以大半篇幅写晨风夕雪、冰辙泥途、暮日归云、双表长楸、衰茔宿草、空馆荒庭,无非是通过凄冷的冬日物候、墓地景象、故宅风物,来烘染诗人感慨忆旧的悲凄心境。而对总角获见、期以白头、结邻以德的美好回忆,又反衬出亲友零落、人去楼空之悲,使作品的感情色彩益发浓烈。刘勰即指出“潘岳构意,……巧于序悲,易入新切”(《文心雕龙·诔碑》);并道及潘文“虑善辞变,情洞悲苦,叙事如传”和“结言摹《诗》,促节四言,鲜有缓句”的修辞特点(《文心雕龙·哀吊》)。钟嵘《诗品》更将潘岳与陆机并提,盛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孙绰则谓“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世说新语·文学》),都是知音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