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总裁
11849200000021

第21章 总裁的六大任务(1)

礼遇顾问,不能要求立即回报才有及时的指点

配合趋势,随时调整经营理念,使其切合时宜

重视基层,不要求太多,却能够适时加以关怀

训练中坚,中坚最难为,非特别训练不可

注意公关,公共关系其实就是广结善缘的表现

维护家庭,失去家人的亲信,就等于失去一切

总裁的任务很多,并没有固定的范围。现在列出六大任务:礼遇顾问、配合趋势、重视基层、训练中坚、注意公关、维护家庭,可以说各有不同的功能。其中有一些事情,可以交由他人去完成。总裁只要抓住要点,不定期地用关心来审核即可。

顾问的产生,大多居于总裁的实际需求。主要目的,在帮助总裁做出合理可行的决策。如何礼待顾问?使其自动及时提示,我们提出三大原则,仅供参考。

趋势的转移,并非个人的力量,所能够完全掌控。最好是总裁拥有坚定明确的经营理念,以此为经,依据持经达变的原则,来因应趋势的变化,力求生生不息。

基层员工最可爱,不宜要求太多。一切遵照规定:遇有异常现象,立即向上报告,并能累积宝贵经验,提出积极性的正面建议。以不变为经,来接受上级的变。

中坚干部十分难为,要多加训练。使其能有效承上启下,并且互相支持。力求既不越权,也不失责。

公共关系一度被曲解,现在已逐渐恢复正常。必须以建立公众信心、增进公众了解为主旨。从总裁到接线生、警卫、接待人员,都要谨慎小心,不要破坏关系。

至于维护家庭,我们认为总裁各方面再怎么成功,若是家庭不能和谐,子女不能成器,恐怕也是得不偿失。家庭的稳定性与安固性,是总裁最有力的支撑基础。

礼遇顾问

顾问自古以来就有

总裁的职业,追根究底起来,应该算是“决断业”。一天到晚,在做不同的决策。除此之外,几乎无所事事。决断需要知识与判断。判断必须由总裁亲自下决心,别人很难代替;知识则由于专业分工,有赖于各种专门性顾问的建议、评估与协助。

春秋战国时代,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养士,不论哪一种专长,都能够谦恭有礼地和他们交往。这些被礼待的“士”,便是现在所指称的“顾问”。汉朝以来,皇帝左右常有顾问,以供君王的咨询,或者必要时主动献策。近代公司企业林立,经济发达以后,各色各样的顾问,更是名目繁多,以致令人产生只“顾”不“问”,甚至“不顾不问,坐领干薪”的错觉。

企业界的顾问,除了公司自行聘请的以外,还有一些顾问公司,提供集体的力量,发挥全面性的顾问功能。

顾问的功能,在以其专业知识、卓越见解与特殊技能,为总裁提供客观而正确的建议。当年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贤能,先派自己的弟弟泾阳君到齐国充当人质,要求孟尝君人秦去见他。许多人劝谏孟尝君不要答应,都阻止不了。有一位名叫苏代的顾问,挺身出来劝他,才把他的去意打消,决定不到秦国去。

然而,齐湣王却主动派遣孟尝君赴秦,秦昭王马上拜孟尝君为相。昭王的顾问分析当时的情况说:“孟尝君是位贤者,又是齐国王族,一切利益,无疑地会先齐后秦。如果请他当宰相,秦国就危险了!”昭王接受顾问的建议,取消孟尝君的宰相职位,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找机会杀掉他。幸亏孟尝君有两位“鸡鸣狗盗”的顾问,一位潜入宫中,偷取天下仅有、价值千金的白狐裘,献给秦王的宠姬而得以获释。另一位则在函谷关学鸡鸣,欺骗守关的士兵,开门放走他们。有些最没有用的顾问,在紧要关头,竟然变成最有用的。对于某些酬庸性质的顾问,恐怕这是最合适的解释。

礼遇并不立即要求回报

古代老板之所以礼遇顾问,并没有立即要求回报的企图。平原君出使楚国的时候,希望从他的顾问群中,挑选有勇力、文武兼备的二十个人,组成使团。挑来挑去只找到十九个人,还缺少一人。这时候毛遂跑出来自我介绍:“我毛遂听说您将去楚国出使,希望跟着一起去。”平原君问他:“您待在我门下有多久了?”毛遂回答:“已经三年了。”当了三年的顾问,老板并不认识他,也未曾派给他任何案件,可见坐领干薪的人,历代都有!

不过,古代顾问的要求,好像也不高,除了衣食的供应之外,恐怕最重视的,就是“合理的尊重”。他们不一定按月支薪,却盼望有朝一日,为老板所重用。 有一次,孟尝君陪一位顾问吃晚饭。由于灯光被旁边的人遮住了,看不清楚,使这位顾问误以为他吃的饭,比孟尝君差,便十分生气地放下筷子,站起来告辞,孟尝君连忙拿自己所吃的饭给他看,并没有两样。这位顾问顿时觉得十分惭愧,立刻自杀谢罪。

当然有一些顾问,会要求多一些物质方面的报酬。例如冯骊抱怨吃饭时,连鱼也没有,孟尝君就每餐饭菜,都加上鱼。感叹出门没有车子坐,孟尝君便用自己的车子接送他。但是,要求多一些,将来的回报必然也要多一些。孟尝君被齐王废除职位的时候,一般顾问都远走高飞,冯骊却游说齐王,让他恢复孟尝君的宰相职位,除了保持旧有的封邑之外,又增加千户人家给孟尝君。可见付出愈多,将来得回的也愈多。对总裁来说,有能力舍的时候,不妨多舍一些。将来有需要回报时,才有可能获得多一些的支撑。

一方面不立即要求回报,一方面则随时准备报答知遇之恩,甚至为知己者死

都在所不惜。这种总裁礼遇顾问,顾问适时为总裁效命的作风,便是“义”的投合。

毛遂在平原君门下坐领干薪,达三年之久。却能够在楚国大显神通,使楚王接受合纵的建议,与赵、魏等国联合共同抗秦,完成平原君的重大使命。平原君从此更加不敢以貌取人,对所有顾问,都谦虚地以礼相待。

对待顾问的三大原则

现代总裁面对各种变数,必须及时做出合理的决断。这时候需要可靠的顾问来指引明确的方向,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总裁做出正确的判断,达成合理的决策。

但是,顾问之中,不见得人人都有专业的知识、广大的视野、正确的情报、合理的观念、以及前瞻的判断。如何选择并对待顾问,最好参照三大原则。

1。不要挟恩求报

信陵君礼待七十岁的穷隐士侯赢, 自己驾车把他迎回来,并且奉为上宾。后来秦王攻赵,信陵君担心胞姊在赵的安全,便率领众顾问,打算入赵营救。那时候侯赢因为年纪老大,不想跟着去,向信陵君说:“公子努力向前吧!老臣不能跟随您去。”信陵君走了几里路以后,心中觉得十分不快,说:“我对待先生礼貌周到,现在我将要牺牲了,他竟然没有一言半语送我!”于是又带着车马回来问侯赢。侯赢笑着说:“臣下本来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他支开众人,单独向信陵君献计。不论结果如何,信陵君这种挟恩求报的方式,毕竟不是优美的作风,并不值得仿效。施恩不求报,有时候反而获得第三者更大的支持。

2。不要间道于盲

有些顾问,并不自省到底有多大本领,便很喜欢胡乱为人出主意。总裁如果不辨真伪,以致问道于盲,实在是既倒霉又惹人笑话。平原君当年过分相信冯亭的话,使赵国在长平一战中,失掉士兵四十多万人,邯郸城也几乎被秦军攻占,这件事便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太史公批评他利令智昏,说他不识大体,真是倒霉。总裁应该对顾问所提的意见,做适度的反应,亦即明辨顾问的虚实,做出正确的判断,才不致受害。不论别人怎么说,做出最后决定的,毕竟是总裁自己。所以随便相信顾问,责任还是要由总裁自己完全承担。

3。不要吝于礼聘

自古至今,高明的老板,都不会因为长期礼聘顾问而觉得所费不赀,因而吝于礼聘。老板投资在顾问身上,固然不能挟恩求报,却往往会收到“士为知己者死”的效果。总裁不但要多方礼聘各种顾问,而且要为他们提供有利的研究环境,经常把相关的资讯让他们知悉,才能够在紧要时刻,获得必要的提示。不过,顾问既然不从事实际任务,总裁的礼遇,必须尊重顾问客观的立场,双方以义相投合,才能开出光明正大的花朵。若是以利而结合,大多不会产生什么良好的后果。

配合趋势

必须有自己的理念

就总裁而言,一生最大的成就,并不是赚多少钱?或者养活多少人?不在于事业有多大?或者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总裁最大的心愿,应该是“把自己的理念表现在事业上”。惟有如此,赚钱才有意义,养活人才显得有价值。事业不论大小,对社会都有正面的贡献。

松下幸之助说:“我从事经营事业,前后有六十年的经验,因此深深地感到经营理念的重要。”他认为“一个公司为什么而存在?经营的目的是什么?要用什么方法来维持经营?”关于这些问题,都必须具备确实的基本理念。有了正确的经营理念,才能够真正地运用自如。否则走到哪里算哪里,做出什么算什么。只能说是碰运气,不算是经营企业。

开始经营事业的初期,松下并没有明确的经营理念。他和妻子、义弟三人,为了三餐从小规模工厂做起,虽然偶尔也想一些问题,却始终环绕着一般性的商业概念。到了1932年,松下发现依靠普通的商业概念,并不足以应付业务的开展,于是认真考虑,寻找更高一层的“生产者的使命”,并且向松下公司的成员发表,把它当做公司的经营基本方针,然后一直持续下去。虽然具体的经营活动,各时期都有所不同,但是松下公司的经营理念却一直不变。惟有坚持一以贯之的经营理念,公司的政策,才有持经达变的可能。以不变的经营理念,来因应万变的经营变数。这样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够万变不离其宗,使公司的经营风格,得以持续下去。

社会情势不断变化,各色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想要适当加以处理而不太有差错,就需要有基本的依据和条件,这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松下的经验,让我们明白地看出:能够使众多从业人员,全心全力地投入,总裁必须具备正确的经营理念。这是时势所趋,无法避免的。总裁自己若是缺乏经营理念,成员便各自为所欲为,形成有组织却产生不出组织力。也就是徒有组织的形式,却没有组织的实质内涵,难免呈现一盘散沙的窘境。

松下的经营理念,从符合自然循环和真理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世界观,萌芽产生。他认为经营者必须根据人类的本质和自然的循环来相互对照,以造成正确的经营理念。经营者要有高度自觉,产生自己的经营理念,才能从事有特色而持久的经营。

掌握现代的时势

企业是社会的公共器具,虽然在法律上,有所谓民营的形态,但是事业的内容,和整个社会有关,应该是属于公家的。个人企业或者民营企业,都必须从社会的观点,来考虑自己的经营理念。所有权固然有公私的分别,但是所应该负起的社会责任,则是一致的,并没有不同。

当今的趋势,整个社会朝向国际化、自由化、现代化。总裁的经营理念,同样要符合这三化的要求。不过,我们在考虑国际化、自由化、现代化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合理化”的重要性,以致“国际化形成全盘西化”、“自由化变成金钱暴力的腐化”,而“现代化也成为中华文化的空洞化”。这是身为现代的中华民族,更应该深一层思虑的重大课题。

一般人想到国际化,马上想到“西方先进国家”,似乎一切要和他们一样,事事要学习他们,才叫做国际化。用国际化来取代中国,等于拿国际化来消灭中国,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价值?

有些人看到自由化,立即想起“言论自由、行动自由”,于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胳臂粗的声音就大”,滥用金钱和暴力,以获取令人不安的自由。在管理上,自由也取代了伦理。企业伦理低落,正因为人人有充分的自由,除了怕钱来收买,用暴力来威胁,谁还怕谁?

至于现代化,那就是“穿起西装,便以为自己是西洋人”,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脑袋,毕竟是中国式的,说英语、吃牛排,看不起中国人,胡乱诋毁中华文化,好像就已经现代化了。

其实,国际化、自由化、现代化都需要合理化。总裁要确立合乎时势的经营理念,必须从合理的国际化、自由化和现代化入手。

调整合理的经营理念

1。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创造中国化的特色

同样经营企业,总裁能够发挥中国式的管理,使国际人士刮目相看,这才是总裁最大的光荣。中国总裁,应该具有这种眼光,这种气魄,而不是暗底里施展中国功夫,口头上却假托西方管理模式,徒然自欺欺人。

使自己有信心,并且堂而皇之,宣示自己采用中国式管理,这是总裁在国际化潮流中应有的使命。国际化最需要各国的特色,世界才会多彩多姿,而不至于单调刻板。

2。 在和谐中求进步

企业管理,不要盲目追随社会风气,弄得企业伦理低落。总裁尤其不必相信

所谓的自由民主,以免“总裁不像总裁,而员工也不像员工”。

合理的自由,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合理的不公平”,也是企业管理秉持的一贯原则。千万不要为了盲目追求公平,弄得大家一肚子气,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塑造“有本事就来拿,拿不到怪自己”的组织气候,鼓励“以让代争”,在和谐中求进步,才是合理化的自由民主。把金钱和暴力的影响力减低,必须发扬礼让的作风。谁争谁没有,看谁还敢争?总裁倡导礼让,大家自然不敢什么都要争。

3。注意不要陷入“得到现代化,失去中国”的困境

现代化不一定要西化,中华文化同样可以现代化。可惜现代中国人,愈来愈不了解中国人,愈来愈不知道中华文化,这才是中国人真正的悲哀,也是中国最大的危机。请看我们的现代化,好像都在糟蹋中华文化,愈现代化,就愈失去中国人的味道,对中国人而言,有什么好处?塑造具有中华味道的现代化,难道不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身为总裁,再回想一下总裁的基本理念,做一个替天行道的总裁,为中国人争光,为中华文化做见证。把自己的经营理念,贯彻在员工身上,引导所有员工,都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才是合理的现代化。

重视基层

前面说过,组织可以大分为三个阶层,分别是“高阶”、“中坚”和“基层”。这“三阶六字”沿用已久,而且用字十分慎重,我们最好不要随便加以改变,反而应该深一层去体会它的用意。高阶专指董事长和总经理,也是老板的代名词。基层专指作业人员和班组长,属于现场的第一线人员。至于其余各阶层、统称中坚。不过,为了客气或方便,我们有时也将经理级主管称为高阶。但是,把自己视为中坚,上有老板,下有员工,通常最为恰当。

基层员工最可爱

基层员工,身居工作现场,乃是真正处理事务、进行制作的一群人。他们任劳任怨,刻苦耐劳,而且并没有野心,也感觉不出有什么前途,却能够埋头苦干,自得其乐,实在是最可爱的人。俗称“工”字不能出头,一出头便成“土”字,可见基层员工的前途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特别是科技进步,基层员工等于没有什么技术,两手空空来上班,下班又两手空空地回家,以致地位一落干丈。分工细密,工作变得单调乏味,很难引起基层员工的兴趣。每天做重复的一些小动作,更是缺乏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