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炖品的100种做法
11827000000002

第2章 炖品的历史来源

炖品自古就名闻天下,它系东北菜,是我国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地方风味菜肴。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包括辽宁、 黑龙江和吉林三省。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曾记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胡烩肉”、“胡羹法”、“胡饭法”等肴馔的烹调方法,可见当时其烹调技术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满族早年以渔猎为生,住在野外,迁徙不定,烹饪器具只有吊锅一种,自然只好炖了,故有所谓的“八大炖”。 天寒地冻的时候,享用着热气腾腾的炖品,对辛劳一天的人们来说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随着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人们在制作方法和用料上更加考究,又兼收了京、鲁、川、苏等地烹调方法之精华,炖品因此而生。

东北人对饮食的要求是丰盛、大方,以多为敬,以名为好,以酱棒骨、酱大排为主打菜。虽然八大菜系中并没有将东北菜罗列其中,但这并不影响其受欢迎的程度,即使在远离其发源地的广州,东北菜也能像木棉花一样,开得热烈、豪迈。广东人多不吃辣,东北菜便着重选用本地的著名特产,做成“红扒熊掌”、“飞龙汤”、“三鲜鹿茸羹”、“美味鼻”、“白松大马哈鱼”、“白扒猴头”、“什锦蛤蟆油”等数百种名菜,备受欢迎。

炖品的特点及技巧

特点

1.味道鲜美。炖菜烹调时间长,便于各种调味品充分作用,食材入味,味道更为可口。

2.营养健康。炖菜主要以水作为加热介质,温度不会过高,基本上不超过100℃,因此不会加热过度产生有害致癌物质。炖菜时需要盖盖加热,氧气相对隔绝,因此食材中的大部分抗氧化成分可以得到保存。另外还有研究发现,焐炖2.5小时以后,肉中的胆固醇会大幅下降,对身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却增加了。

3.容易吸收。炖菜中的食材经过长时间小火炖煮后变得非常柔软,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炖菜多是连菜带汤汁一起食用,可保证矿物质被完全吸收。

4.种类丰富。炖菜常常将多种原料同时炖,食物品种容易实现多样化,也便于添加各种养生的食材。

技巧

炖品的操作首先必须掌握两点,一是炖品是清汤,原料下锅后,加入清水烧开时,就立即用小火炖制。如用旺火长时间烧沸,就会使原料肌纤维受损,汤色浑白,达不到炖的要求。二是原料下锅时一般不要放盐,待菜肴接近酥烂时,再加盐。

炖牛肉时,应该使用热水。将少量茶叶用纱布包好,放入炉中与牛肉同炖煮,肉不但熟得快,而且味道清香。炖猪肉时,肉块切得要适当大些,以减少肉内呈鲜物质的外逸。炖鱼时,适当加一汤匙牛奶,不但可除腥味,而且能使鱼肉变得酥软鲜嫩,鱼汤乳白味美。

炖品的种类与方法

炖主要有两种方法:不隔水炖和隔水炖。

不隔水炖

不隔水炖是将原料在开水内烫去血污和腥膻气味,再放入陶制的器皿内,加葱、姜、酒等调味品和水(加水量一般比原料的稍多一些,如500克原料可加1.5~2升水),加盖,直接放在火上烹制。烹制时,先用大火煮沸,撇去泡沫,再移小火上炖至酥烂。炖煮的时间,可根据原料的性质而定,一般2~3个小时。

制作流程:选料→切配→汆烫→入容器加汤调味→置于水锅中或蒸锅上→加盖密封→用开水或蒸汽加热炖制→成菜。

注意事项:炖时保证锅内不断水,如锅水不足,必须及时补水,直到原料熟透变烂为止。

隔水炖

隔水炖是将原料在沸水内烫去腥污后,放入瓷制或陶制的钵内,加葱、姜、酒等调味品与汤汁,用纸封口,将钵放入水锅内(锅内的水需低于钵口,以滚沸水不浸入为度),盖紧锅盖,不使漏气。以大火烧,使锅内的水不断滚沸,大约3个小时即可炖好。这种炖法制成的菜肴香鲜味足,汤汁清澄。

制作流程:选料→汆烫→入钵内加清水调料→小火长时间加热→调味→成菜。

注意事项:炖时只加清水和调料,不加盐和带色调料,待熟后再进行调味。注意要一次加足水量,中途不宜加水掀盖。用小火长时间密封加热1~3小时,直到原料酥软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