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纸金
11810200000031

第31章 大型银行的风波 (3)

银行或者通过合并,或者通过努力消解不良贷款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低谷走了出来,在此过程中,它们采用了更加务实的治理系统,强调实行健全的“回归基础”的管理。业绩改善了;在重大失利之后进来的新管理团队,不久便开始回顾过去,评估10年间缺席主要竞争领域所造成的损失。

他们首先看到这些领域已被欧洲大型全能银行占领,那些银行的监管部门局都允许它们从事各种形式的服务,包括证券和保险。其中有些银行的祖辈在美国,却得以参与各种类型的金融业务,不过多数银行并不是如此。然而,欧洲大型银行在欧洲债券市场以及其他国际证券市场非常活跃,也积极向美国公司放款,而传统的美国银行却由于资产负债表上的问题,向这些公司借贷受到了掣肘。结果,时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银行的光环在消退,有着不错的资信评级的外国银行(包括好几家日本大型银行),已占到向美国公司进行批发借贷的22%的国内市场份额(如果也算进海外借贷,则占到41%),这对美国银行来说,实在是一个令人深感不安的问题。这些多种金融业务集于一身的银行实体,就是美国银行未来追求的方向,于是它们便努力游说,以获准像欧洲银行一样从事全能银行业务,这样才能与欧洲银行展开竞争。

到1992年,随着《单一市场法》的通过,欧洲共同市场已演变为欧洲联盟——这部法律旨在撤销所有阻碍商品、资金、人员和思想在欧洲跨界流动的限制。欧盟发布的一项银行业务指示,规定在欧盟一国从事业务活动的银行,可以在欧盟所有国家从事业务活动,欧盟各地应接受全能银行。在欧盟拥有子公司的美国银行,像欧洲银行一样,被给予相同权利,但这类美国银行说,它们如果不能在国内从事全能银行业务,在国内就会受到严重羁绊。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银行委员会经过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历时10年的一系列捐款,已变得机构臃肿,但它们除了举行听证会之外,并没有多少别的作为。而美联储在保罗·沃尔克被艾伦·格林斯潘取代之后,开始是敷衍搪塞,宣布说根据《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第20节的规定,美联储可以对在“非关联子公司”(即“被绝缘或设置了防火墙的子公司”)中允许的“禁止业务”设定数量限制。美联储首先规定来自“禁止业务”的资产和收入上限为5%,这些业务包括承销证券和证券经纪等。对于银行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突破,但是起先,按自己意愿行事的余地太小,做起来意义不大。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克服了这一点,它们不断游说,把允许做的业务比例大约增加到了20%,也通过不断合并提高了银行的资产规模。

国际银行

1990年,身处美国之外的大型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正在全球新的银行业中稳定下来,成为重要竞争者。20世纪80年代期间,日本大型银行和证券公司以伦敦和纽约为基地,在国外发展了强有力的借贷和承销业务,主要是为渴望筹集资本的日本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当时有四大日本证券公司和近10个日本“城市银行”(即货币中心银行),它们有着雄心勃勃的国际追求,但像美国银行和券商一样,它们也深受一部法律的禁锢,这部法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占领日本期间颁布实施的,它也将银行和证券业务分隔开来,是仿照《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制定的。

但是,东京股票市场从1989年12月开始崩盘,日经指数由39 000点跌至1992年中期的15 000点,然后在20世纪90年代剩余的数年间保持着18 000点的平均水平;随着股市崩盘,日本人便对国际金融失去了胃口。2000年之后,美国股市深受高科技崩盘和安然事件的影响而郁郁不振,日本股市跌得更惨,2003年又创下7 600点的新价。股市的暴跌对日本金融系统和整体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迫使国家陷入长期经济衰退,持续时间长达15年之久,其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增长,也没有什么进步。与此同时,公司破产也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为了撑住亏损严重的旧式工业公司,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股市崩盘之后,市场也随即暴露了大型证券公司和银行的高层种种不轨行径,差不多所有这些券商和银行都被迫更换了首席执行官,并减少开支,艰难度日,直到经济状况转好。日本银行受困于数额巨大的不良贷款,这些贷款需要经过多年才能核销掉。证券公司的境遇更是等而下之。集经纪商和做市商于一身的野村证券,作为日本最大的券商,幸存了下来,但“四大券商”中的其他三家都消失了。山一证券破产,大和证券被住友银行吸收,日兴证券则被花旗集团收购。

以客户关系为导向的日本银行,在账面上,以历史成本记录了大量投资于客户公司的股票;根据日本的有关规定,这些股票的历史成本与税后市值之差可以作为资本核算。随着股价的暴跌,银行资本也跟着暴跌,而这时它们在向房地产运营商和不诚实公司所做的贷款上,也正承受着惨重损失。银行因此慌乱不安,为了更好地吸收股市崩盘和之后经济衰退所造成的大量不良贷款,只好以无可奈何的消极心态,接受政府主导的强行合并,形成了四大巨型银行。这些并购案也涉及了多起非常棘手的合并,因为这些银行本来是处在一个回避任何公司并购的制度当中。现在这四大集团又进一步整合成了三大集团。

住友银行与三井银行、樱花银行以及其他银行合并,形成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是由日本兴业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银行新近合并而成;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以及两家信托银行合并,组成了三菱东京集团,该集团后来又与由三和银行、东海银行和丰田信托组成的UFJ集团(本为最初的四大巨型银行之一)合并。日本当然也还有其他不少独立银行在运营,但所有的重要货币中心银行均已合并进了三大集团。在这些合并进行的同时,将银行和证券业务分开的法律也被废止了,但日本银行在“受罚席”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在发展全球融资能力方面,也太过落后),因此未能利用充分竞争的新自由而从中得益。在它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之前,它们还要付出很多努力,学习如何在变化迅速的现代金融市场运营。

另一方面,欧洲银行则怀着乐观心态迈进了20世纪90年代,它们拥有一个新的单一市场,不受国家边界或竞争性限制的约束。欧洲人认为全能银行模式会成为世界标准,规模最大的一些全能银行还认为,面对正在来临的竞争,它们享有美国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

里昂信贷银行是法国的一家全能银行,由一位与社会显贵人物关系密切的法国前财政部长掌管,该行力求成为欧洲的领袖银行,办法是快速收购欧洲其他银行和银行分支机构,但在如此收购的过程中,却让自己吞食了大量不良贷款的毒药,这样一来,几年后不仅抹杀了为此追求而付出的努力,还让法国纳税人支付了400亿美元的救助和干预费用。的确,欧洲银行也要遭遇一波不良贷款的困扰,很像美国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和日本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样经历痛苦,这些损失会使很多银行的勃勃雄心遭受打击。

有些欧洲银行选择在国内与人合并,以此打造更强的竞争实力——荷兰银行便是这样在荷兰诞生的,法国的巴黎银行也是如此。其他银行,如巴克莱银行和国民西敏士银行,则收购了一些投资银行职能部门,但交易亏损和各种小问题致使巴克莱银行大幅缩减规模,最后还是主要依赖零售银行业务,而国民西敏士银行因在证券市场的失利而实力遭到削弱,最后被规模稍小但更顽强自信的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英国另外两家大型结算银行米德兰银行和莱斯银行,与其他主要经营零售业务的银行合并之后也消失了。就像美国和日本一样,欧洲也有银行出问题和银行并购的10年经历,这影响到了所有欧洲国家和行业参与者。多数并购就是为了帮助被沉重的贷款损失拖垮的银行渡过难关。

到2008年年底,欧洲有三家主要的全能银行幸存下来了,它们已准备好向美国的竞争对手挑战,争夺市场领袖地位,这便是: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瑞士最大的两家银行瑞银集团和瑞士信贷银行。这三家银行到达目前的地位,一路上都经历了相当多的痛苦和煎熬。它们当初在各自国内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型银行,但国内并没有多少资本市场活动,它们必须在纽约、伦敦和东京适应国外市场。这并非易事。这需要将主要的经营责任移往那些地方,而在那些地方,说的是其他语言,商业文化也很不相同。这需要收购现有银行,或者收购训练有素的专业团队。两样选择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它们可能收购或雇用的英国人、美国人或日本人,但不能指望这些人对它们忠诚,也不能指望会愿意为不算高的一揽子薪酬去工作,虽然那样的薪酬在德国和瑞士看来已是非常丰厚。顶尖的投资银行业务人员常常很难管理,他们像是剧团首席歌唱家一样,自以为很了不得,要是感到失望,便会愤愤地离开舞台。

在20余年里,德意志银行在连续4任首席执行官的领导下,雇用了一些明星银行家或团队,他们有的突然间就抛弃了首席执行官。1990年,德意志银行收购摩根建富银行,这是位于伦敦的一家商业银行,业内对于一群德国人要他们做的事情予以强烈抵制,并且反过来,还让德国人为一些不当代客理财诉讼支付了大笔的钱。德意志银行于1998年在美国,收购了美孚银行和亚历克斯·布朗证券,但不久便遭遇了一些“投敌变节”行动,于是终止使用它们的品牌名。然而,分别于1996年和2002年开始担任德意志银行董事和首席执行官的约瑟夫·艾克曼通过坚守提高股东价值这一对德国人很新鲜的理念,已让德意志银行发生了重大变化,提高股东价值的途径便是专注于资本市场上的国际机会。德意志银行已在很大程度上减持了拖累自己的战后工业公司的股份,将较重要的一些决策部门迁往伦敦和纽约,并且不顾相当激烈的内部抵制,引入了国际(即英美式的)业务惯例和成本削减方法。艾克曼也正在努力把德意志银行转变成主要服务于公司和私营投资者的银行,并减少自己在德国零售银行业中所起的作用。

瑞银集团是1998年经瑞士联合银行和瑞士银行公司合并而成的产物。原来,瑞士第三大银行瑞士银行公司在首席执行官马塞尔·奥斯佩尔的领导下,趁瑞士最大的银行瑞士联合银行遭遇业绩严重滑坡,并发生与不当管理纳粹大屠杀受害者所持账户有关的丑闻之机,成功实施了恶意收购。奥斯佩尔成熟老到,一度担任美林证券执行董事,行为方式非常美国化,1987年再次加入瑞士银行公司。在他的领导下,瑞士银行公司先前曾收购了一家总部设于芝加哥的金融衍生品公司,还有英国一家重要投行华宝证券,并使用在收购中获得的业务技能,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业绩和能力。因合并而诞生的瑞银集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私营银行资产管理者,该集团后来于2000年又收购了美国普惠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