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书稿,长长舒了一口气,有如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担子。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拙着,缘自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学生写作的认知负荷研究》,以及近年来的写作教学研究成果。
1998年,我十分荣幸地考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师从我国着名心理学家莫雷教授和许尚侠教授,攻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逝者如斯夫!回首往事,无论是论文选题、写作与修改、资料搜寻等学业问题,还是生活之事,都得到了两位先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风范将使我终生受益。2000年,在许先生访美学术活动期间,学院安排张积家教授具体指导我的论文,从论点与提纲的确立到最后论文修改,无不渗透着张先生的心血。在三年学习期间,我很幸运地得到了三位先生的教导,他们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设计功底为我的论文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托。我要对郑雪教授、申荷永教授、刘鸣教授、金志成教授、王才康教授等曾经给我上过课和提出过指导意见的老师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华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黄晓波书记,吴发科副院长,刘科荣副书记,黄小红老师、曾祥炎老师,以及研究生处的柏玲老师等,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很多热情的帮助和支持,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研究中的实验得到了杭州市望江门小学、杭州市行知中学的领导和师生们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尤其是傅颂九校长、陈煦书记、郑国云老师、徐明老师、钱虹老师、袁凌云老师、李霖老师,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实验很难顺利完成。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目前旅居美国的翁晓春女士为我及时提供了RonaldT.Kellogg教授1999年出的新版书The Psychology of Writing。我的研究生胡丹莹也为研究收集了大量资料。在此,我衷心地对她们说声:谢谢!
在完成论文和书稿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多地参阅了各种中外文献资料。因此,我要感谢的着者甚众,却难以一一全部列出,在此敬请谅解!
在学业和生活上,我的妻子蒋一之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既分享了我的快乐,也分担了我的烦恼和压力。
我更要感谢我的父母亲,是他们最先启迪了我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浓厚兴趣,尤其是我那研究了一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父亲,他的宽厚和仁慈、循循善诱和诲人不倦,像磁石般地吸引着我奋发向上。谨以此文奉献给他们!
跨入写作研究领域,并深入地探讨一些基本问题时,我才发现自己是面对着巨大宝藏,这宝藏弥足珍贵,它积淀了数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底蕴。古人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想,在写作研究领域,旷之以时日,博学、审问、慎思,勉强都还能做得到。若论明辨、笃行,就不敢说了。思则思矣,辨恐怕则不明,笃行就更难了……拙作辨而不明之处,惟是个人见识有限,扣盘扪烛,在所难免,尚大雅宏达,多予斧正,以匡不逮!
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