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永庆全传
11785300000022

第22章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5)

只要管理上了轨道,人人努力工作,那么规章制度的有无就无关紧要了。因为无论什么情况下大家都会按照客观原则去做。这样,企业就会有效地运营。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现在的规章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仔细想想,和自己有关系的规章其实并不多。每一个经办人和其主管,只需要了解自己工作范围的规章,其他规章是不需要了解的。

在危机管理上,王永庆认为,人是最容易出现危机的。有些员工觉得做事拿薪水是天经地义的,因此做起事来得过且过,多做是过,少做也是过,每个员工都做好人,就是不做好事。横竖到月拿钱,公司好坏却不放在心上。

从表面看来,这好像是员工思想出了问题,是员工不好。可是有哪个员工不想做好呢?人都有自尊心,都有志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是管理者的问题。许多人之所以不好好工作,是因为在工作当中受到了同事的排挤,或者是上层领导不识泰山,没有给他发挥的空间。王永庆说,一个员工,你不交给他责任,怎能要求他产生责任感呢?这是企业危机中的一种,主要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在内部会议上,王永庆经常告诫下属,永远不能自满于过去的成绩。满足于过去的成绩就会放松警惕,从而没有危机感,也就很容易产生危机了。

在许多企业中,管理者认为企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管理已经走上正轨,就可以高枕无忧,特别是当企业经历过大变动以后,就认为自己有了足够抵抗风险的实力以及措施,就麻痹大意。王永庆说:“这种思想很危险,是万万要不得的。”

让管理者心里时刻保持着危机意识,就是要忘掉过去所取得的成就。那么,管理者在这方面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也就是说,该如何看待过去的成就呢?

王永庆觉得,一个企业的发展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有的时候只是靠运气,或者说时机,这就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了。一个管理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好运气并不是总会在自己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会有厄运发生。总是保持这种心态,就自然能够产生危机意识,从而防止风险的发生。

有些人认为台湾的发展环境并不乐观,对企业来说并不理想。而王永庆认为,台湾投资环境好的地方是形势比较安定以及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劳力,但也有不利的地方,那就是出口量占了生产量的80%以上,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世界各国就连日本在内也没有办法使生产量的80%出口销售。

这是经营本身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吗?不是。主要是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他们勤劳、刻苦,这才是问题的所在。要如何维持员工的稳定而不使劳力来源缺乏呢?这就要从企业本身对员工的条件谈起,除了有官方的保障、有工会合理的办法以及没有罢工事件等等因素以外,对于员工的福利以及待遇方面都要考虑周全,使他们安心工作。再者,台湾投资环境与其他地方相比,并不差。问题出在管理上,只要管理做好了,就不会输给任何地区。如台塑企业在波多黎各所投资的工厂,几年来一直经营不善,经过研究分析,原因在于过去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当地的条件,是管理的“水土不服”。经过不断改善,企业的管理慢慢地糅入了当地的一些文化元素,管理理顺了,成本自然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要比美国其他工厂的都要便宜,产量虽然不多,但却相当赚钱。

因此,有人说台湾的企业无法和发达国家竞争,因为科技水平有差距。王永庆却不这样看。他说,差距主要不在科技水平上,而在于生活以及工作的观念与态度。在台北,每个月消费3~10万的经营者相当多,而在美国就很少见。台湾地区消费水平是相当高的,更可怕的是奢靡的习惯一旦养成,工作的意志就随之萎缩,这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台湾各种原料都缺乏,而以PVC行业为例,在美国瓦斯、盐矿来源丰富、取用方便,用瓦斯发电,又有天然气,又有盐水,这样就可产生PVC了。而台湾却需要由官方援助才可以,各种原料都要进口,然后再加工出口。当年,由于原料的缺乏制约了台塑的发展。王永庆就在海外设厂,投资生产原料送回台湾使用,这一决策对台塑集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有了困难不可怕,有了危机也不可怕,关键是你有没有危机意识,有没有去想办法解决困难,避免危机的发生。如果你做到了未动而先谋,那企业的发展就有可能顺风顺水。

王永庆认为,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必须首先经历一些磨难,才能变得强大。如果一开始就很困难,难关撑过去了,抵抗力因而具备了,一定会成功;同时也扎下根底,在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假如一开始就很顺利,总是一路坦途,很可能会经不起后面的艰难困苦,并最终走向倒闭。

他曾经在一次管理层会议上问他的下属,卖冰淇淋、汽水、冷饮的,应该什么时候做最好。有人立刻接口:“当然是夏天。”“不对!”王永庆说,“应该在冬天做最好。”他说,在冬天,购买者少,必须用心卖力推销,并且严格控制成本,节省费用,加强服务,使人乐意光顾。刚开始可能顾客不多,但这样一点一滴建立基础,夏天到了,发展的机会来了,力量便一下子壮大起来。冬天都可以维持下来,夏天即使有竞争者也不怕了。

企业要继续,不是只看眼前。一开始就赚钱的企业是很危险的。那样容易养成老大习气,也就可能种下他日垮掉的种子。

多年前,曾经有一位纺织厂的厂长批评台化公司说:“台化公司别的部门不说,以纺织部门来看,如果这个部门不垮的话,台湾的工业是没有办法发展的。”

王永庆并没有因为他批评自己的企业就心生反感,反而认为他说得很对。他说,一个企业也好,一个部门也好,如果管理不好,处处不合理,该垮而不垮,便是违反规律的。以其他部门的盈余来弥补,维持其不垮,不如让它养成抵抗力,慢慢地种下根底,才是企业经营之道。

一个企业,不合理的、该垮的,不让它垮掉就是罪过。浪费许多宝贵的外汇买进机械,数千人在纺织厂辛苦地工作,怎么可以使它因为获得保护而维持不垮呢?

在自由经济的竞争下,每个企业都应有自立生存的条件,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若是该垮而不垮,对整体而言,是有害无益的。垮掉以后,总有人去经营它,终有达成合理的经营管理的一天。

当时那位纺织厂的厂长说了那句话后,很多台化的人都很气愤,王永庆却很是高兴,他跟下面的人说,这个人虽然是在批评我们,但却是给我们上了一课啊。

后来,在王永庆的关注下,台化纺织事业部经过一两年逐步整改,生产效率比整改前提高了50%,产品品质也有显著改善。这就是王永庆的不平凡之处,他从不回避问题,而且善于解决问题,把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所以,他才能度过一个又一个危机,带领台塑企业走向今天的辉煌。王永庆还认为,人不能懈怠,不能懒惰,更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

他说,人都是希望能够生活得更舒服的,这个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需要弄清楚的是,怎样才会更舒服。譬如说,星期日休息一下,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消遣消遣本来是很舒服的,一般人也都希望有个休闲的时间。如果你这个礼拜里面,都是很用心、很认真地工作,礼拜日休息一下,的的确确舒服得很。反过来讲,这整个礼拜里面,你本来就无所事事,礼拜天再休息,恐怕那滋味就不会一样。不但不舒服,反而显得疏懒无聊。

知微见著,对个人而言如此,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王永庆的脑子里始终绷着危机这根弦。他认为,只有肯吃苦的管理者,才会让危机远离企业。肯吃苦用功,不断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够享受到进步、繁荣的快乐,不肯吃苦的,终归不会有舒服的日子过。

因此他常常告诫手下的管理人员,只有今天吃苦努力才能有美好的明天。不仅如此,还要看清楚整个台湾社会的处境。台湾是一个海岛型的经济,没有天然资源,而且本身市场狭窄,要靠进口原料加工以后,再输出产品到国际市场上跟人家激烈竞争。只有竞争力强的企业才能生存,才有发展。没有天然资源已经输了一筹,如果再不格外吃苦,认真、充分地利用惟一的资源——也就是人的能力以及智慧的效能的话,自己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跟人家相比的了。而且,只有走出台湾,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永庆还常常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员工流动率高的问题,这也是企业危机的一大表现。王永庆认为,一个员工离开公司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如果这个员工有能力,想自己出去找更好的工作,或者要去创业,这是没有办法的。他在公司做事,一天赚取一百块钱,再多也不过两百块钱,但是如果他出去一年能赚一百万,你如何能拉住他不让他出去呢。

其次,有些员工可能认为在公司没有发展机会,感觉没有前途。有些人年轻气盛,有一股进取心,如果觉得企业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他们就想离开,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就要想法吸引员工留在企业。”王永庆说,“当新进员工一来,主管就要进行模式化的训练,交给他一套东西做,然后让他对这件事产生兴趣。他自己一边做一边学,这样,他在工作中找到了兴趣,有了成就感,就能长期留在企业里了。”

王永庆说,危机管理其实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基于企业建立在信用、责任、坦诚的基础上的积极的沟通,而合理化的管理机制便有利于企业危机的有效规避。

求贤若渴,五顾茅庐得大才

王永庆说:“经营理念是空的,只是理论而已。企业若不能培养人才,只谈理念毫无用处,而理念首重工作品质,这就仰赖优秀的人才,因此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才,经营者都应有这方面的考虑。”

在王永庆的好搭档赵廷箴离开台塑后,王永庆就仿佛失去了左右手,一时之间愁云满脸。

当时的台湾社会名流向他推荐一人,此人叫丁瑞。

丁瑞出生在台湾鹿港的一个名门望族。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赴日本商科大学攻读,成为台北高商开校以来第一位考取该校的学生,在他毕业前夕,被求才若渴的台湾煤矿业巨子颜国年相中,并将女儿颜梅许配给了他。

1958年,他被大同公司董事长林延生聘为协理,进入大同董事局,由此,丁瑞春风得意。

当王永庆听到丁瑞这三个字的时候,眼前一亮,求才之心顿起,王永庆立刻前去拜访丁瑞。然而,无论王永庆出多高的价钱,提多优厚的条件,都无法让丁瑞动心。

王永庆只好悻悻而回,找到了陈逢源求助。陈逢源想了想说道:“丁瑞不同于其他人,他少年时已是春风得意,而且又博学多才,难免有些心高气傲。照我看来,他是—位诸葛亮式的人物,对名利已很淡薄。如果你真想得到此人辅助,恐怕非诚意感动他不可。”

王永庆很不高兴说:“诚意?我已经三次登门相邀了,还不足以表示我的诚意?”

陈逢源微笑道:“也许他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呢,三次恐怕请不动吧?”王永庆也来了劲头,说道:“我就不相信请不动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于是他再度前去见丁瑞,这一次,他改变了策略,不提及金钱、待遇等问题,而是和丁瑞聊起了台湾的工业前景,聊自己发展台塑的计划和设想,同时也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求之情。

这一次,丁瑞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客气地应答王永庆的话,而是就一些问题和他进行了交流。两人高谈阔论,不知不觉已经天黑,王永庆告辞出来,心中已经有了把握。数天之后,王永庆又拜访了丁瑞。还是谈了半天与目的无关的事情,最后才转到了希望丁瑞能到台塑帮忙的事情上来。

丁瑞摇头道:“我才疏学浅,现在又年纪大,只能在庭院里养养花或者是欣赏一下那些花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王永庆诚恳地说道:“丁先生的学识我是很仰慕的,如果能得到丁先生的帮助,那是我之福,是台塑之福啊。”

丁瑞摇头笑道:“您也知道我这大半生都和煤炭打交道,塑胶我是一点都不懂啊。只能是成事不足啊。”王永庆回答道:“丁先生此言差矣。想当年你以一商科学生却投身到煤炭行业,后来又转战到家电行业,何尝不是从零开始的?况且,我请先生到台塑不是当技术人员,而是当管理人员。”

丁瑞还想推辞,王永庆用手势止住他,说:“陈逢源兄对我说丁先生是诸葛亮式的人才。我对他说,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我是不敢与刘备相提并论,所以如能请到丁先生多顾几次也无妨啊。”

丁瑞连忙拱手道:“岂敢岂敢,王先生看重了!我不是诸葛亮,只是个臭皮匠而已。”

就这样,王永庆终于以诚意感动了丁瑞,使他进入了台塑高层。王永庆考虑到丁瑞对石化业确实较为生疏,刚来到台塑对许多情况并不了解,在职位的安排上就给他一个副总经理的头衔。

丁瑞的加入对于王永庆和台塑来讲是进入了一个新里程。对于丁瑞来讲,更是他事业颠峰的一个表现。

丁瑞曾凭着与“生产力中心”深厚的渊源,为王永庆解决了令他伤透脑筋的资金问题。

1950年代,台湾发展工业大多有美援配合。到了6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台湾企业的潜在活力吸引了国外许多大富豪的关注。

1957年前后,美国银行界就数次派员到台湾洽谈放贷事宜。由于是试探性的接洽,所以外界没有知晓。但信息灵通的“生产力中心”早已知道了。该中心董事长金开英出于好意,向丁瑞转达了这—信息。

丁瑞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获取资金的极好机会,立刻前去与美方人士接洽,使台塑关系企业开创了台湾民营企业直接向美国银行取得长期低息贷款的先河,而台化资金不足的状况也得到了缓解。

丁瑞刚—走马上任,就解决了一系列的难题,令王永庆对他青睐有加。1971年,王永庆考虑到丁老先生已是83岁高龄的老人,就同意他可以随时来台塑进行指导,但不需要每天都来。

1987年,丁瑞病逝于马尼拉,王永庆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并极为感慨地追忆了与他在台塑相处的日子。有人说,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胆识决定了该企业的规模。王永庆能够让丁瑞这位长辈发挥所长,足见他的胆识和不凡远见。

而这正是王永庆正确用人的一个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