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王永庆在卡林先生及诸位朋友的协助下,成立新东塑胶加工公司,1961年投入营运,大批量生产鞋类、皮包、玩具等塑胶三次加工产品。王永庆利用当时廉价、充足的劳动力,依靠工人的勤奋劳动,协力合作,以低价出口,与国外产品展开竞争,终于打入国际市场。看到新东公司的成功,许多商家开始跃跃欲试,一时间,三次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多得不可胜数,生产的产品也是品种繁多。
看到这一切王永庆是兴奋的,他已建立起石化工业中、下游一体化生产体系:台塑公司生产PVC粉塑胶原料,南亚公司利用这些原料生产二次用胶布、胶皮等产品,再供应新东与其他众多三次加工厂商生产各种塑胶加工产品。但王永庆的目标是建立更大规模的塑胶原料企业与二次加工工业,而不是发展三次加工工业,于是他在三次加工工业繁荣昌盛、竞争也日趋激烈的商战中急流勇退,将新东公司的全部资产股份于1967年并入南亚公司,并改名为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石化中游原料工业。
1965年,王永庆相继在冬山建立电石厂及在前镇兴建碱氯厂,以充实制造聚氯乙烯粉所需原料来源,公司实力也得以加强,于同年3月股票公开上市。为适应市场扩张需求,与1973年起先后在南部高雄仁武地区扩建及增建仁物碱厂、仁武氯乙烯厂、仁物塑胶厂等。但塑胶粉产量仍大于氯乙烯单体产量,生产供需不平衡,于是在1984年增资,在林园厂扩建年产24万吨的氯乙烯单体工程。
为了进一步增加销量,深谋远虑的王永庆把眼光紧盯在海外。因为台湾市场狭小,他要挑战国际市场,这种精神是台塑前进的动力。物美价廉的台塑,南亚塑料产品以锐不可挡之势于1965年打入日本市场,对日本的塑料行业形成了致命的威胁,打乱了他们的阵脚。日方塑料行业不堪一击,一下子就退出了主流市场,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从此台塑以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走向了国际市场。
作为一个企业,要健康持续地发展,没有或缺乏必需的中下游原料,那绝对是一句空话。台塑企业集团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石油化工中间原料。然而台湾由于地域狭窄,天然资源相当缺乏,不能保证台塑集团的发展,王永庆不得不考虑建立自己的原料供应体系。
经过对世界各国的分析比较,王永庆把目光瞄准了美国。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再加上良好的投资环境,在那里建厂定会把握能源来源的极大主动权,这样也就解决了台塑持续发展的后顾之忧。
和王永庆预料的一样,1973年世界经济领域首次爆发了能源危机,这影响到了许多国家和许多的行业,然而王永庆利用自己过人的胆识,毅然在美国投资建厂,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1978年,他自行设计,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工厂,开创了台湾石化工厂整厂输出的先例。此后几年,王永庆又在美国连续收购工厂,当时这还不叫兼并,继续扩大经营的规模,这样不仅有力地巩固了台塑企业的根基,而且也促进了台塑企业技术稳定持续地增长。
1980年,王永庆在美国德州休斯敦筹建了一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PVC塑料工厂,其中包括有一贯作业的VCM(氯乙烯)和PVC厂各一座,年产量各为24万吨。
该厂于1980年6月开始兴建,从策划、设计、安装、试车完全由台塑一手包办,因此大大地降低了建厂的成本。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该厂于1983年正式生产,一船一船的PVC原料由美国运回台湾地区,解决了多年来原料缺乏的严重问题。
1981年,王永庆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从卜内门公司(ICI)手中,买下一家氯乙烯厂;不久又在德拉瓦州向史托福石化公司(StaufferChemical)买下一个PVC厂;1982年年底又以1950万美元买下美国JM塑料管公司的8个PVC下游工厂。
如今,王永庆在美国已经拥有3个石化原料厂以及11个下游工厂(原JM塑料管公司的8个厂,他的公司接手后又增加了3个新厂)。
美国石化业的大厂家潭尼可公司(Tenneco)的副总裁曾经评价:“台塑是个不可轻视的劲敌。”
目前,美国市场的PVC粉售价,每吨已达700美元以上,而他的公司供应国内加工厂的PVC粉价格,从1983年以来,都维持在每吨600美元以下。
1983年,公司生产PVC粉全年55万吨,加上美国投资工厂所生产的39万吨,年产量共达94万吨,远超过PVC业的霸主固力奇公司(Good-Rich)的85万吨,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PVC粉制造厂商。同时,南亚塑料公司每年需耗用PVC粉30余万公吨,制造各种软硬质塑料制品,也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PVC塑料二次加工厂商。经几十年奋斗,王永庆建立了石化工业中、下游完整的原料生产体系,其规模之大,堪称世界塑胶王国。但王永庆尚未进入石化业上游的乙烯与炼油生产领域。
乙烯是石化工业的上游重要原料,也是王永庆经营塑胶业的命脉所系。没有乙烯的充足供应,台塑公司就会顿时瘫痪,南亚公司及其下游众多二次、三次塑胶加工业也会因此遭殃。
早期,台塑公司以及其他相关企业需要的乙烯,是通过“中国石油公司”垄断的汽油裂解厂提供的,然而由于生产规模小,产量低,根本没有办法保障供给。这对王永庆不断扩张的台塑集团来说是致命的。
为此,王永庆希望建立一座轻油裂解厂,生产乙烯,改变台塑公司原有的“电石”方法,以解决企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就是这一有利经济发展的远大抱负,却得不到台湾当局的回应,一次次的申请被退回,王永庆为此苦苦追求了20年,可谓“痴心不改”!
台湾当局为何要控制乙烯的生产呢?面对台湾石化业的经济支柱,台湾有没有考虑过台湾经济发展的将来呢?台湾当局当然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这要从台湾建立第一家轻油裂解厂开始说起。
1968年,台湾“中油公司”设立台湾第一座轻油裂解厂(简称“一轻”),日产乙烯150吨,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小的轻油裂解厂之一。其产品除供台聚公司制造日产100吨的低密度聚乙烯外,另外由官方硬性分派投资设立台湾氯乙烯公司,生产氯乙烯,以消化“中油公司”所余每日50吨的乙烯。台氯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王永庆也有股份。
随着台塑公司规模的扩大,100吨的乙烯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这家规模较大的塑胶原料生产公司,不得不仍采用不经济、落后的电石法生产乙烯,它已经没有办法得到公营“中油公司”的乙烯来源,然而台塑集团却能克服困难,将成本控制在产品售价以下,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对乙烯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政府”管制并不能提供更多的资源。相反,台氯公司虽有方便的乙烯来源,却经营不善,不能有效降低成本,这种情况不利于塑胶原料聚氯乙烯与石化工业的发展。
王永庆经过评估之后,于1972年3月17日向“经济部工业局”提出承包台氯公司构想。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台氯公司如果能够经过他的整合,那么营业能力肯定会提高很多。台湾“工业局”却予以拒绝,不愿让民间企业承包。不过,王永庆却成为台湾第一个提出企业承包经营模式的人。
台氯公司仍在权力操作下,将其产品氯乙烯按各公司投资比例分配使用,且一律依照生产成本计价,较市价行情高出一至二成,年年如此,对台塑公司等造成重大损失。
氯乙烯是制造聚氯乙烯PVC的重要原料。台塑公司生产的氯乙烯产量有限,台氯公司生产的氯乙烯成本又偏高,台湾不得不从外国进口氯乙烯,进口量也不断增加,进口地区也从原来的日本扩展到美国与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