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崇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103年仲春二月,万木抽青,大地呈现出一派回春之色。这个月的十五日傍晚,河南州汤阴县永和乡的岳家,显得喜庆而祥和。
“老爷!生了,生了!是个男孩!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随着接生婆的道喜声,岳和三步两步地奔向后院。岳和是当地的富户,他为人忠厚,一生省吃俭用,却常常周济穷人。
他和妻子姚氏都已人过中年,膝下无子,心中常常忧虑。现在,得知自己有了一个儿子,哪有不欢喜的道理。
按照当地的习惯,孩子出生三天要做三朝,岳和自然要大宴亲朋。两天来,岳家上上下下,欢声笑语,热闹异常。这,岳和在堂内抱着幼子,左看右看,看个不够。这时,有一个老仆人进来禀告:“老爷,外边有一个道士求见。”
岳和一听,急忙有请。
不多时,道士来到厅堂,向岳和施了一礼。
岳和看那道士,鹤发童颜,骨骼清奇,无疑是个世外高人。他急忙让家人抱出孩子,请道士赐个名字。道士见到这新婴儿,不觉大吃一惊,只见婴儿顶高额阔,鼻直口方,非常端正。他暗想:难怪自己经过庄外时,看见有大鹏鸟在岳的屋上盘旋、展翅,难道有什么预兆?
道士说:“公子相貌非凡,将来势必像大鹏一样,展翅冲天。”
于是,道士给孩子取名叫岳飞,字鹏举。
岳和一听十分高兴,就设宴款待道士。
那道士也不客气,只是临别之时,指着台阶下的大花瓷缸一再嘱咐岳和:“三日之内,令郎若受到什么惊吓,可让夫抱着小官人坐入缸内,可保无事。”言罢,飘然而去。
到了三朝这一天,岳家庄高朋满座,岳和里外应酬,忙得不亦乐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要求见一见新生儿岳。岳和满心欢喜地到内室把小岳飞抱了出来。众人见到小岳飞,免不了一番夸奖,一番祝福,小岳飞也是睁着一双大睛,四处张望,样子十分可爱。
这时,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冒冒失失地抓起岳飞的小手向上一扬,叫道:“小官人真是可爱呀!”
小岳飞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禁不住哇哇大哭起来。众人赶紧去哄,可怎么也哄不好。这时,岳和想起那道士的话来,立刻到内室与夫人姚氏商量。
姚氏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试一试吧。”
岳和让人拿了一条绒毯垫在缸内,然后,扶着怀抱小岳飞的姚氏坐入缸中。说来奇怪,小岳飞一入缸,立即停止了啼。大家正啧啧称奇之时,外边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轰响,其中夹杂着号哭声、求救声。
岳和大惊,叫道:“黄河决口了!”话音未落,巨浪排天而来,顷刻之间,墙倒屋塌,偌大个村庄变成了一片汪洋。和抓着缸沿,用尽最后的气力嘱咐姚氏:“夫人啊,我岳家只有这唯一的血脉,你一定……”
一个浪头打来,岳和早已无影无踪。
姚氏惊叫一声,昏死过去。
大缸随波逐流,一直被冲到河北大名府的内黄县境内。内黄县城外三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麒麟村,村里有一个员外叫明,夫妻二人都已年过半百,为人热情、周到,乐善好施,当地人称“活菩萨”。
一天,王员外带着仆人外出办事,刚刚出门,就发现河边有一群人正在吵吵嚷嚷,议论纷纷。他赶过去一看,原来河有一口大缸,大缸里边坐着一个怀抱孩子的中年妇人。
王员外忙叫人把缸打捞上来。这缸中坐的妇人正是姚氏。
王员外让人拿来一碗热汤给姚氏喂下,姚氏喝了汤,慢慢醒来。她不知道在水中漂泊了多少日,如今见到救了他们子的众恩人,又想起生死未卜的丈夫,悲从中来,一边哭泣,一边向众人诉说自己的遭遇。
王员外见她无家可归,就把他们母子接到自己家里暂住,待一切安定下来,再作打算。
姚氏母子回乡无望,就在麒麟村住了下来。平日里有王员外一家接济,加之姚氏勤劳,肯吃苦,常帮人做些针线活贴家用,日子倒也过得平安、踏实。
岳飞年纪虽小,却十分懂事,每日砍柴放猪,挑水割草,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母亲分担一些忧愁。
王员外家设有私塾,在私塾里读书的除了王员外的儿子王贵,还有王员外两个朋友的孩子张显和汤怀。
王贵、张显、汤怀逍遥自在,小岳飞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起早贪黑帮母亲打理家务,根本没有时间出外玩耍。
看到这一切,姚氏想:应该让岳飞读书识字了,不然,他长大了只会成为一介莽夫。
由于家里贫穷,买不起文房用具,姚氏就让岳飞到河边找些细小的沙子,铺在簸箕里,然后折一根小树枝做笔,在沙上练习写字。写满了,抹平,然后再写,直到学会为止。
借助沙子和小树枝,岳飞练就了一手“龙飞凤舞”的好书法。
识了一些字,岳飞就开始自学《论语》《春秋左氏传》等典籍。只一年多的时间,他就粗通精义了。他最喜欢《孙子法》,常常带在身边苦读。家里买不起蜡烛,他便拢一些树叶,把它们点燃,然后借着微弱的火光阅读。
这一天,张显和汤怀的父亲来拜见王员外,一起商量孩子读书的事,言谈间,仆人进来禀报说:“有一个叫周侗的人要见员外。”
王员外一听,大喜,连叫“有请”。
这周侗可是个厉害的人物,他文武双全,曾得到过包拯的赏识。在京城的御拳馆当过教师。因为他主张抗辽抗金,在中屡受主和派的压制,郁郁不得志。他的两个徒弟,玉麒麟卢俊义和豹子头林冲也被奸臣害死,他现在是孤身一人,处漂泊。
王明一见周侗,真是喜出望外,一阵寒暄之后,便试探着提出,让他留在家里教导几个孩子。
王贵他们几个孩子顽皮,有书不好好念,岳飞却是一心想读书。他住在王贵的隔壁,每天先生上课,他便趴在墙头上听,周侗讲的一字一句,他都默记在心。
有一天,周侗外出有事,临走留下三个题目让王贵他们做。这三个“小魔头”捉弄人有一套,说到作文,脑子里除了糊,什么也没有了。无奈之下,他们想到了岳飞,便央求他代写,并把他反锁在了学堂中。
岳飞出不了门,只好把文章给做了。
做完文章,岳飞来到周侗的书桌边,看见案上有一篇先生的文章,就认真读起来。那文章写得字字珠玑,入情入理,飞看后,不禁拍案叫好。因此,对先生也更加佩服。
为了抒发心中的感慨,他提笔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英雄自合调羹鼎,云龙风虎自相投”这样的句子,可见他年纪虽,抱负却不小。
周侗回来,见了王贵等三人的文章,再看墙上的题诗,心中已明白大半。观诗旁题有“七龄幼童岳飞偶题”的字样,觉孺子可教,忙命王贵去把岳飞找来。
周侗见了岳飞,招呼他坐下,问了一些他的情况,岳飞大大方方地回答了。周侗知道岳飞自幼丧父,便有意收他为义。他感到岳飞天赋极高,加之努力向学,将来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业。
次日,周侗请姚氏到王家一见,说明心意,姚氏欣然应允。
周侗又让岳飞、王贵、张显、汤怀结为异姓兄弟,朝夕相处,一同学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岳飞他们几个都长成十二三岁的少年了,周侗把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希望们日后能为国家效力。
在几个人当中,又以岳飞的武艺最精,他得到了周侗的老友志明长老赠送的一杆“沥泉神矛”,几番研习,练就了一神出鬼没的“岳家枪”。
公元115年秋天,东北女真族完颜阿骨打成立大金国,随后就进兵中原。岳飞受召为国家效力,他组建了赫赫有名的岳军,多次北伐抗金。岳家军作战有勇有谋、数败金兵,声威大振,直抵中原。金军闻风丧胆,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军难”的哀叹。
岳家军在抗金战争中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候,昏庸的朝廷却和金国议和了。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急令岳家军班师回朝。
岳飞一回去,就遭到秦桧等人的陷害,诬告他按兵不动,纵兵抢夺。最终,岳飞和儿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了。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