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称职的80后管理者
11666400000015

第15章 看80后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2)

实践中,很多80管理者通常会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或者说是企业老总强压给他们的一种额外的工作负担,并不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也不认为做绩效管理要与员工沟通,而是认为只要设计好考核表格,到考核的时候给每个员工打个分、分个等,就算是OK了,就可以对人力资源部有所交代了,也就算是完成了绩效管理。于是系统化的绩效管理就逐渐演变成了只有一个环节的绩效考核,成为管理者“仪式化”的填表表演。这实际上是对绩效管理的错误理解,如果将绩效管理看作是填写各种表格的话,那么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永远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永远只能停留在主观的形式考核层面上,而不能深入绩效管理的实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的绩效问题,也就不能快速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实践表明,当某位80管理者在做绩效管理的时候,如果有一些表格工具可以使用,那么他就会有很强的倾向专心于使用这些工具而忽略其他,并且是花最少的时间使用它,在这些表上做最少的思考和行动。这也就是为什么管理者热衷绩效管理相关表格,而形成对表格的依赖现象。一旦管理者认为表格是他们履行绩效管理职责的全部,就会忽略绩效管理的其他更重要的部分,就会按照绩效管理的最低标准去行事,就会违背企业推行绩效管理的初衷,这是很危险的!

我们不应把绩效管理当作“仪式化”的填表表演,而必须认识到绩效考核表格仅仅是绩效沟通的工具,填写表格仅仅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手段而已,如果没有考核表格,我们一样也可以做绩效管理,一样可以改善员工的绩效,渠道就是经理和员工之间高效的绩效沟通,目标是改善员工的绩效,进而改善企业的绩效。要提高绩效管理的效果,管理者需从四个方面入手:绩效沟通、绩效辅导、绩效评估和绩效控制。这四个方面很容易理解,绩效沟通就是要在组织和员工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建立流畅的沟通渠道,使他们在绩效问题上互相探讨、交换意见。绩效辅导就是管理者要让每一个员工认清组织目标、深刻领会其中的内涵,让员工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绩效评估是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成本核算、效率计算等,及时反馈其中的信息,并依此来指导员工的行为。而绩效控制是指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的要求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这四个方面是绩效管理的核心要素,是提高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必经步骤,而填写表格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书面化的办法而已。毕竟,填写表格仅仅是绩效管理的手段之一,并非全部,绩效沟通,以及绩效辅导、绩效评估和绩效控制才是管理应该致力做好的重点工作。希望我们的管理者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与员工保持高效的绩效沟通,致力于帮助员工改善绩效水平,提高绩效能力,使绩效管理真正成为帮助管理者进行更高效管理的平台而不是负担!

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了绩效计划、绩效反馈、绩效考核和绩效激励和发展等等方面。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不少本土企业多关注绩效考核,而忽略绩效管理的其他环节,尤其是绩效反馈,这就像一个学生仅关注测试结果而忽视平时学习和知识提高一样荒谬。绩效管理乃一个动态过程,它是一个计划、工作、激励之间的互动过程。管理者应该持续跟踪和关注员工在绩效周期内的绩效,通过反馈、指导、培训,清楚组织内影响绩效的障碍,提供支持等各种方式,帮助员工实现既定目标。80管理者的角色不是在制定目标后当“甩手掌柜”,袖手旁观,而是要作咨询师、教练、后勤主管。为了未来绩效的达成和提高,管理者还应该同员工共同制定员工的培训和发展计划,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在职指导和培训、岗位调动、参加内外部培训课程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胜任能力,帮助员工在绩效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绩效管理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更不是形式。虽然绩效管理常用的办法就是绩效考核,但是,正统的绩效管理只是把绩效考核作为一种形式手段,它的真正目的是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通过计划设定、沟通、交换看法、听取意见、培训等办法来提高员工的绩效。绩效管理排斥那种单纯的成绩考核,它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让每一个员工得到高分,而是让他们拥有高能。这是我们在绩效管理当中必须认清楚的首要问题。

绩效管理希望通过一种目标引导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绩效,这在管理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绩效管理又太专注于工作任务,这种过分“倾情于”组织目标的做法往往会导致目标置换的问题。而且,员工被限制在既定的目标当中,不利于他们发挥创造性,也不利于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这种漠视人性的做法与现代管理背道而驰。所以,我们在提倡绩效管理的同时,还应当参照西方管理当中人性化管理的部分,以使组织管理更全面,更合理。

高绩效团队成员的表现

激情和自信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根本,同样,成员们是否具备激情和自信决定着团队的成败。那些对自身工作充满激情的人一定能够将工作做好,但是,很多经理人往往只知道一味地追求结果,而忽略了团队激情的培养和激发。我们调研了很多团队,发现其中一些团队的气氛异常沉闷,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疲惫,他们从工作中获取不到一丝丝的乐趣。这样的团队通常无法取得预期的结果,更别说取得高绩效了。

称职的80后管理者将塑造员工的工作激情和自信心视为自身的重要任务之一,他们在成功之后总是不断激励大家以取得更大的成功。在团队遭遇失败时,他们会引导团队成员换一个视角,将失败视为通向成功的一个过程,并与大家一起探讨走出失败的策略和方法。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强调员工的主动性,每一位80后管理者都在向员工们灌输“积极主动”的重要性,因为他们知道团队的绩效取决于团队成员的绩效。然而,现实中真正具备主动性的员工依然不多见。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仅仅传播一些口号是没有用的,要使员工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工作,必须拥有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高绩效团队通常拥有完善的激励措施,80后管理者们将每一次成功视为团队协作的杰作,使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团队中的佼佼者则成为无可争议的榜样,一旦如此,每一位成员都期望成为最受尊重的那个人。由此,主动性将成为团队成员固有的特质。

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法则:不要重新发明车轮。意思是当资料库内拥有相同或类似的资料时,应该拿来应用,而不要再浪费时间和资源重新创造。这一方式适合于所有追求高绩效的团队。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式是分享。在研究对象中,我们发现成功的团队都反复强调一个共同点:分享,不停地分享。甚至有一些经理人认为“没有分享,就不可能有高效率!”为什么分享如此重要?“因为分享将使得团队减少大量的摸索时间和成本,无论分享者分享的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经验,你都会发现他的经验对你来说尤其重要。最为关键的是,当你在为某个问题绞尽脑汁之时,你的同事则可以轻松地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一位体会到分享好处的员工如此评价分享。

高绩效团队的成员们总是勇敢面对失败和挫折,而绝不轻言放弃。一位80后管理者向员工们表达了意志力的重要性:“当失败的阴影笼罩着团队之时,我们的意志力将变得异常重要,几乎每个人都会告诉自己绝不放弃,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也会寻求最终的胜利。我们都知道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我们总是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当大家都遭遇挫折时,意志力往往是我们战胜竞争对手的最重要的因素。”的确如此,任何问题都会有解决的办法,只不过一些团队因为缺乏出色的意志力而过早地选择放弃。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的团队和个人。

尊重是合作的基础。称职的80后管理者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在团队内部始终强调尊重的重要性。没有尊重就谈不上沟通,而没有沟通就根本无法达成一致。这是团队的致命问题。在高绩效的团队之中,人与人之间始终保持尊重,而且在某一位成员遭遇挫折和困难时,其他人会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

80后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第一项技能是设定合理的目标。对于任何组织和团队来说,目标都是最为重要的。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团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在考虑团队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团队目标必须与企业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如果偏移了企业整体的目标,你将带领团队走在一条毫无效率的道路上。因此,对于经理人来说,应该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根据企业整体的发展需求设定团队的目标。

其次,目标必须具备一定的挑战性。没有人愿意去做没有挑战性的工作,至少对于那些渴望体现自身价值的员工来说是这样的。因此,经理人要对团队成员的能力和愿望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设定出一个合理的目标。一旦目标设定合理,你将发现这一目标是激发员工激情的最佳工具。第三,绝不可让过高的目标导致员工们丧失信心。尽管目标需要有挑战性,但是过高的目标却容易使员工们产生挫伤感。最后,不要让你的员工忘记目标。时刻牢记目标是实现目标的基本原则之一,很多人容易陷入到某个具体的细节之中,从而忽略整体的目标。作为经理人,你需要时刻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团队的整体目标。

当然,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它需要团队管理者对企业与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如果你带领的是一支销售队伍,那么,你还需要对市场和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的了解。唯有如此,你才能够设定真正合理的目标。很多80后管理者因为没有能够设定合理的目标而遭遇失败,他们将团队带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当大家意识到方向错了时,一切已经晚了。企业的损失已经形成,而团队成员们也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称职的80后管理者,你就必须掌握如何设定合理的目标这项技能。它决定着团队的成败。

团队管理的根本

很多80后管理者开口目标闭口目标,事实上连目标到底是什么他们都没有理解,导致在他们嘴中所表达出来的目标总是含糊不清,令下属无法理解。一旦如此,这支团队的绩效便将大打折扣。

那么,目标到底是什么呢?目标要表达的概念其实很清晰:“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的价值是什么”。几乎每一个人,或是每一个团队都渴求目标,因为有了目标,我们的人生就有了方向,同样,团队也就有了存在的价值和理由。目标是一种方向,它回答了“我们往哪里去”这样一个问题。然而,很多人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也无法回答这一问题。正如著名后期印象派画家高更一般,他在临终之前画下了一幅举世名作,这幅作品名为《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富有哲学味道的命题。但是对于企业或是团队来说,不弄清楚“我们到哪里去”这一问题,无疑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时常谈及成功,也时常反思怎样才叫做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们在不断探讨的过程中发现,其实成功也是相对的,每个人内心中成功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那么,是什么决定着一个人对成功的定义呢?是目标。例如一位年轻人的目标是创业,那么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就是他最终的目标,这就将是他评价自己是否成功的标准。同样,一位立志于成为管理思想家的人就会以能否创造出改变企业命运的管理思想为成功的依据。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什么是高绩效?首先是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如果连目标都无法实现,你的效率再高也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当然,在每个不同的阶段,团队的目标或许是不一样的,就像一个人一样,对自身的定位也会不断产生变化。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团队的任何目标都不能够偏移企业的整体目标。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很多80后管理者来说,他们理解目标的重要性,却无法理解目标到底承担着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首先,目标代表着团队行动的方向。任何一个团队都不能够失去方向。如果没有目标,团队就像是在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航船,这是一种令人沮丧且无奈的结局。一旦如此,团队的人心将迅速涣散。其次,目标是成功的保障。只有有了目标,我们才能够对自身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自己是否走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是在黑夜中摸索着行走的人,等到天明时才会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

第三,目标可以凝聚团队的人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糟糕管理者与优秀管理者对待目标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糟糕管理者在每次获得新的目标时总是不断地埋怨,从心底里否定目标,觉得这是无法实现的。优秀的管理者则相反,他们欢迎目标,并将目标视为激发人心的机会,而且他们期待高目标。在他们看来,越高的目标越具备激发人心的力量。当然,他们也会对自己所领导的团队有着准确的评估,知道面对的并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第四,清晰的目标可以消除团队中的不良状态,如某些员工的碌碌无为,以及一些员工的怨声载道。我们分析的失败团队中,有一些状况是令人无法接受的: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更别说了解整个团队的目标是什么了,还有一些人则表现得无所事事,对于获得重视和奖励的同事冷眼相待,甚至在背后诽谤和诬陷表现突出的同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管理者没有很清晰地传达团队和每一位成员的目标和任务,更没有准确传达每一位成员所承担的责任和价值。优秀管理者总是能够使每一位团队成员感觉到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使他们产生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