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的学问
11666100000023

第23章 推动员工间的合作(1)

每个人都喜欢与那些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一起工作。我们乐意与那些和我们持相同观点的人合作,或者与那些和我们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建立和谐愉悦的工作关系。但是,现实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有时候,有的人不得不与那些他们并不喜欢的同事一起工作。作为一名管理者,此时就要展示你协调上下关系的领导才能,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团结就是力量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而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却说:“我的成功,10%是靠我个人旺盛无比的进取心,而90%是依仗着我的那支强有力的团队。”

早前,微软向世界正式推出Windows95产品时,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市场推广活动,它整合了营销沟通中的各个层面,包括公共关系、实践行销、广告策划和零售刺激。所有的这些沟通活动展示了整个营销沟通的伟大力量,同时也体现了微软营销部门和所有参与这次活动的其他部门的统一团队精神。这场令人叹为观止的营销传播活动在全球持续进行,前后历时24个小时,活动费用超过两亿美元。整个营销活动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开始,首先力推第一张Windows95软件。随后,活动向西移至澳大利亚,一个巨大的Windows95箱柜被拖船运送到悉尼港。整个营销活动声势之浩大,影响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这些都有赖于所有参与者的精诚合作。微软在波兰做宣传时,租了一艘全封闭的潜水艇装载记者。微软用全封闭、没有窗户的潜水艇做宣传,目的很明显,它暗示着:“如果人类生活在没有窗户即没有Windows的世界上,生活将会怎么样?”此外,微软公司在美国总部举办的一场Windows95嘉年华会也让众多业内人士推崇备至。这场嘉年华会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现场直播。当晚,嘉年华会进行到最后时刻,比尔·盖茨和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今晚秀”的主持人杰·雷诺一起登场亮相,把这场大型的市场营销传播活动推向高潮。

这一个个别出心裁的活动,是出自众人的智慧,集众人的力量而完成的。这场声势浩大的市场营销传播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一个团结、步骤协调一致的团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在这次大型市场推广活动中,120多家公司受雇于微软出谋划策,制定有效策略并执行。几千人组成的团队参与了这场新产品推向世界的营销活动。组成成员中包括微软的高层管理人员、公司外部的软件销售商和当地的零售商。一个由60人组成的公司营销团队专门从事整个活动的协调工作。每一个微软产品部门则专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自己的促销计划。可以说,没有微软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的员工协作,就没有Windows95成功的市场推广。

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员工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

一位管理者深有感触地说:“有些员工从不拉帮结派,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独立,都自成一派。但负面效果是合作性差。” 一次,他把一项任务交给了5个员工,要求他们共同负责完成。结果,没有一个人真正愿意被人领导着去做事,下班时间一到,5个人都早早地离开了办公室。后来,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一个员工,结果这个员工加班到半夜也要把事情做完。

要想做好一些事,就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所依赖的不仅是集体讨论和决策以及信息共享和标准强化,它强调通过成员的共同贡献,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这个集体成果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即团队大于各部分之和。

于1977年成立的苹果电脑公司,能发展成为可以与IBM具有同等竞争力的电脑公司,其秘诀也在于有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IBM公司,当年28岁的董事长斯蒂夫·乔布斯并没有打算让路。因为在他麾下,有一帮充满着青春活力、有着亲密无间合作关系的伙伴们为他撑腰。在这群年轻人中间,乔布斯充当着教练、班子的领导和冠军栽培人的多重角色,是一个完美的典型。他是一个既狂热又明察秋毫的天才,他的工作就是专门出各种新点子,对传统观念提出挑战。而团队中的年轻人是他的各种构想的实践者,他们精诚团结,相信乔布斯的眼光,都希望在从事的工作中做出伟大的成绩。他们要对技术有最新的理解,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来造福于人。

成绩是大家的,但名誉可以归个人,这就是优秀团队合作的境界。合作是团队精神的灵魂。合作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并且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不公正现象,同时给予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时,它必将产生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力量。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集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海纳百川才能激发惊涛骇浪,个人与团队关系就如小溪与大海。每个人都要将自己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只有严密有序的集体组织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懂得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创造奇迹。

团结合作,就有发展

在一个团队中,团结合作,就有发展。通过团队合作,能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因为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也越来越强。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团队工作,自觉地分担压力和困难,工作效率与效益才会大大提高。

思科是早期应用互联网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从每天高达数千万美元的订单管理,80%的客户支持,到全球员工的服务和管理,互联网为思科在2000财年节省了14亿美元的费用;2001财年高达17亿美元。许多公司都十分渴望学习思科应用互联网的实践经验,了解互联网如何帮助思科大大地提高生产力,使思科成为备受尊敬的企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思科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思科给每个员工发3张卡片,其中一张是身份卡,上面印着员工的身份资料和照片,员工刷卡进入办公室的门禁;一张是公司文化卡,一面印着公司的使命和价值观,一面印着高级管理层强调的原则和思科文化的核心观念;一张是业务目标卡,印有公司的财年目标和未来3~5年的目标。这样便于员工的交流,便于员工明确自己和公司的目标。

思科把公司的绝大部分信息向员工开放,或与供应商和客户共享,其开放程度超出许多人的想象。思科首席信息官彼得·苏维克说:“我们把所有的信息都给员工。在很多公司里,信息就是权力。而在思科,信息就是赋予你权力。技术很明显地在这里扮演了重要角色。”思科的IT底层平台是十分精密复杂的,贯穿了整个公司上下,并把合作伙伴也整合进网络之中,其应用使公司能够提高透明度。在IT平台上,谁有权查阅何种信息都有明确的规范。例如,所有思科员工都能访问一些关键数据,如客户满意度、总收入、总成本等,而要访问更多的信息,则要根据员工职责的不同进行授权。客户也能在网上看到产品信息,供应商能看到销售数据。  这样做让员工有了开放的心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更好地和自己团队的成员及其他部门沟通协作。

信息共享为充分交流创造了机会。如,思科所有员工都能从员工名录中看到任何一名同事的资料,从公司总裁的记录中可以看到他所有的联络方法和组织结构信息。这使思科的员工在需要时可以直接联络组织内的任何同事,而不经过经理或行政管理系统。虽说思科的各种信息基本上是公开的,但是,谁该拥有怎样的信息依然有章可循。思科非常信任自己的员工,所以不怎么担心安全和隐私方面的问题。加之在系统中设置了安全保护措施,因此没有发生过此类问题。思科认识到,在当今社会,只有依靠团队精神和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成功,但是,这种合作必须以相关各方都能得益为基础。

如果这种合作属于思科的目标管理(MBO)范畴,就会成为季度目标的一部分。思科强调组织上下团队协作,但在思科,获得个人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要完成一系列紧张的目标,同时被赋予明确的职责和权力。团队合作是思科员工完成任务的主要方式,在思科,根据客户满意度对员工进行奖励,是思科奖励团队合作精神的一种体现。因为奖金是基于客户满意度的,任何一个员工的工作都会影响客户满意度。另外,思科设立了“CAP奖”,用来嘉奖完成杰出任务的个人或团队。一个作出杰出贡献的思科员工,可以由其他员工、客户或供应商提名,并经其经理审核同意,能在48小时内拿到这笔现金奖励。也正是这一系列措施,促使思科员工更加紧密团结,更注重协作。

当问到思科公司许多政策背后隐藏的深层理念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许多员工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信任和团队”。彼得·苏维克说:“权力下放、强调沟通、改革创新以及冒险精神,都是思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信任和诚实也是两个核心要素,并且团队协作精神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团结协作。毕竟,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在当今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合作越来越显示出了重要的意义。面对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技术和管理的日益复杂化,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显得十分微不足道,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他人的协助。美国UPS公司成立于1907年,是世界最大的承运人和邮递、包裹与货运公司。1999年,它的营业收入达到20752亿美元,利润额为883亿美元。在2000年《财富》全球500强的排名中位列第130位。现在UPS在美国亚特兰大、佐治亚分别设有全球业务总部,拥有344万名员工,连续3年被《财富》评为“全球最佳邮件、包裹、货运公司”。 UPS的企业文化是:携手工作就能成功。它有两重含义:团队精神极为重要;相互帮助、相互信任是企业之本。

在UPS,不分种族、民族、性别、年龄,只要你是公司的员工,公司就会给你提供相同的发展机会。公司强调,员工之间是融洽的伙伴关系,应该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共同为公司的发展出力。UPS公司为了让员工能愉快地工作,在录用员工时就会问他们,最喜欢干什么,最讨厌干什么,从而在安排工作时将他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以让他们能取长补短,精诚合作。UPS认为,如果有人受过很好的教育,又很聪明,可是团队协作精神很差,公司还是不会用。许多被公司“赶走”的人都是有才干但协作能力较差的人。成为公司雇员后,UPS公司每年都进行“民意测验”。根据调查的结果,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否合格,公司判断一个管理人员的业绩如何,其中一部分要看他是否愿意和是否善于与其他员工进行合作。正是这种强调合作的企业文化,促成了UPS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企业内部,离不开团队精神。它强调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为了团队的共同利益而紧密协作,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最终实现团队的目标。比尔·盖茨曾说:“团队合作是一家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组织(团队)的目的,在于促使平凡的人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事。”团队概念强调整体的利益和目标,强调组织的凝聚力。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发挥最大潜能,团队之所以能够起到1+1>2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成功靠团队

在现代企业的运作中,规模越来越大,涉足的行业面越来越宽,聘用的员工越来越多,当然,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项目管理的兴起,一项工作所涉及的人员、部门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要求员工跨国合作,要求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参与。

跨国公司利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才进行项目开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诸如波音777、空客A380之类的需大量整合外部资源的项目也正日渐增多。面对难以预见的大量问题、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已不是某个超级英雄仅凭一己之力就能胜任的了。

据统计,在所有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而取得成功的占2/3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头25年中,因合作而获奖的占41%,而现在则上升到80%。比如,中国的登月计划实施长达20年,将近50万人参加,涉及两万余个公司、几十所大学,是典型的团队合作的例子。除了这种大项目,在一般的企业中,一项工作的完成也需要员工之间的协作。

在某生产电冰箱的厂家,工人王林、张强、赵兵和李成正围绕在刚生产出来的冰箱周围,来回转悠查找原因,为什么冰箱指示灯显示运转正常而冰箱却不制冷?这种冰箱是公司新开发的环保节能型冰箱,王林是生产线上的总装工人,张强是负责生产过程排查和工艺的生产工程师,赵兵是公司负责研发的经理,李成是产品开发工程师,虽然四人在公司的角色和岗位职责都不一样,但是,自这种环保节能型冰箱投入试产以来,他们四人就在一起工作了。在面对问题时,四人并不气馁,他们没有相互埋怨,而是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仔细分析,查找问题原因,寻找解决方案。最后,不但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顺利地完成了公司新产品的试生产任务,在投放市场后一炮走红,取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