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这一次的遭遇,应该说比每次都更惨一些,曾经的她还有朋友相伴,还有更多的愿望,而在这里,侯方域就是她唯一的念想。思起过往,那些生活的美好再度像电影一样回放。幸福如梦一场,而这梦里,更多的不是快乐,而是辛酸。
在打鸡园的生活,没有人关注她的衣食住行,没有人对她嘘寒问暖,虽然在这里她拥有着自由,她可以随时离开。可是她不愿那样去做,她舍不得与侯方域就此再度天各一方,那份爱给过她太多的美好,舍弃比死还艰难。因此,她只能留在这里,听着众人的唾弃,看着所有人抛向她的白眼。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这原本是她在皇宫时期才能看到的一幕,却在此刻再度光临了她的生活,而这次的光临比在皇宫时还要心伤。在皇宫她必竟还拥有一个名字,叫歌妓,没有人会用冷眼相视。可这里,这个侯方域给了她八年幸福的家中,她要再次看到这些仇视的眼神,唯有失望和眼泪能诉说她的悲伤。
日复一日地等待,枯萎了红颜,忧伤再次爬上了她的脸颊,而这次的忧伤只能不断地沉沦,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和劝慰,在意志不断地消沉中,身体再一次陷入了绝境。只是她自己还毫无察觉,任凭忧郁不断地蔓延……
红颜一世,命薄如霜,幸福难守,李香君这历尽沧桑、屡遭磨难的柔弱女子,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命运会不会再向她开出绚烂的花朵,谁都无法预言。
含恨而去
朝朝暮暮盼君归,身处陋室事事难。望曾经,多少美好成浮云;泪千行,洒不尽委屈在心间。多年的相处,终究换不到亲情的同情,不敢怨,只缘身世太可怜。
忧伤千里远,还能与谁诉?八年的相守,如今的孤苦,相爱容易,相守难,相守容易,安稳难。命运一次次地挑战着李香君的耐力,摧残着她的意志。在数不尽的伤感中,她只能郁郁寡欢地生存,而这样的生存却见不到一丝的光亮。躲在阴暗的陋室,守着侯方域种种的誓言,盼着他再次挽救她的一切,成了她唯一能够等的理由。
身份的卑微,注定了命运的悲惨,人生像是绽放的烟花,不过是瞬间的美好,美好燃尽了,留下的只有灰烬的怀念。
曾经在秦淮河畔,那个风靡一时的如花女子,如今早已被岁月的沧桑改变了最初的模样,那个笑容宜人的歌妓,那个不甘堕落的佳人,那个侠骨柔肠的微弱女子,站在寒风中,随着风雨的飘摇,不停地摆动。只是这一次,她再没有了最初的力量,生命渐渐地夺去了她全部的意志。
李香君在这次的离别中,等了侯方域许久,许久,久到她都忘了岁月走到了哪一个季节。哀伤是她每天必须温习的课程。她多想自己不是出身青楼,多想自己能说清清白,多想多些人读懂她的哀伤,多想侯府中人能多给她些温暖,多想在她脆弱时侯方域快马加鞭地再次赶回她的身边。可这一切都只是她想,想不过是一场梦境。
然而,李香君就在这样的处境中,她还是拼尽了所有力气,为侯方域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原本该是幸福的事,可在这一刻,这个孩子的到来却显得无比的凄凉。
如果不是侯方域硬要去考取功名,如果不是侯方域不敢面对失败地离开,如果不是侯方域贪图荣华富贵,此时此刻,李香君定会与侯方域深情相望,侯方域也会体会到这个他最爱的女人为他生下孩子那一刻的生命延续的美好。
也许此时,要是侯方域还在李香君的身边,会开心得难以自已,李香君也会因为这个孩子的降临体会人生的完整,会真的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可是侯方域在哪儿呢?他早就躲到了远隔万里的江南,游山玩水,独自逍遥去了,他跟本想不到李香君在经受着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李香君心中自会有恨,恨这个她深爱的男人再次弃她而去,恨自己的出身无法选择,恨侯府之人太多狠心,可是恨又能如何呢?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
李香君抱着刚出生的孩子,来到侯老夫人的门前,她以为她为侯家生下了一个男孩儿,也许身份就会被忽略,她就能再次踏入侯府,就能以孩子母亲的名义与侯家人再次和平相处。可是她想错了,侯家根本没有认可这个孩子的到来。在他们的观点中,一个身份卑微的人生下的孩子也注定被写上了低贱的字眼儿,他们怎么可能允许一个这样的孩子列入自家的家谱呢?
尽管李香君多次恳求,还是无济于事,侯老夫人坚决反对接受这个无辜的孩子。她不同意这个孩子随侯方域的姓氏,无奈中,孩子只好随了李香君的姓氏。这对李香君来说,简直如同晴天霹雳一样。这巨大的打击,她再无力承受。她想不到自己的出身会影响到一个无辜的孩儿。而随她的姓氏,更是对李香君极大的侮辱。
她再也无法支撑自己沉重的步伐,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那个阴暗的打鸡园,委屈的泪水夺眶而下。从她认识侯方域开始就注定了结局的悲惨,那时候幸福不过是一个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走过。眼泪,是这段爱情赠予她的礼物。
在无尽的忧伤中,李香君再次患了重病,躺在冰冷的病榻上无人问询。上一次重病时,她的身边还有卞玉京,还有苏昆生,还有朋友和恩师无微不至的照料,而这一次,她失去了所有,友情早已成为了隔世之事,太过遥远;亲情,八年的时间换来的只是不被认可;爱情,那个让她深爱多年的人此刻还全然不知。想到这一切,李香君只感到死亡的气息越来越近了,近到似乎就是闭眼之间的事情。
回想侯方域考取功名的事,也许那一刻侯方域背叛的不只是大明朝,还有他们的爱情,曾经说话要牵手夕阳,过那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可是侯方域却在幸福成为习惯之时,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背叛了最初的誓言。
或许李香君早就该离开,在侯方域选择名利之时就该为自己重作打算,有些事情不能容忍,就不该妥协。只是她爱得太深,她不愿意就此离别。她是如此痴情、忠贞的女子,守候成了她唯一的理念。
守着故去的誓言,独自一人慢慢舔舐着鲜血淋淋的伤口,回忆慢慢成为生命的主题。她回想着从相遇、相知到相爱的过程,每一步都赋上了艰难二字。若不是遇见了侯方域,她也许还在安稳度日;若不是遇见了侯方域,她也不会体会到人生的种种辛酸;若不是遇见了侯方域,她何苦在产下一子之后,还要抱着泪水孤枕难眠。可是这就是宿命,这就是安排,这就是悲惨的结局。
李香君在病榻上再度缠绵,她期待着侯方域的归来,她像以往一样期待着再与侯方域见上最后一面,将自己的难过,自己的委屈,自己的无奈,再一次说给那个她自以为懂她的人听。
可惜命运不给她这个最后的机会,病魔无情地降临,夺走了她奄奄一息的生命,从此李香君撒手人寰,离开了这个让她尝尽酸甜苦辣的人间,临去前,眼角还挂有一丝泪痕。这泪痕不知是悔恨的热泪,还是遗憾的洒脱,又或是委屈的最后倾诉,无人可知,只是任由它无尽地流淌,淌尽所有不被祝福的难过。
李香君这个名留千古的名字,有着数不尽的传奇,只是没有人知道,她不过是一个只想普通、只愿平凡的女人。
她只是想拥有一份简单的爱情,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恋,她只是想过平淡的日子,柴米油盐,粗茶淡饭,只要能与爱人海枯石烂情缘仍在就好。她的愿望多么的简单,她的要求并不高,可对她来说却都成了奢求。
她用尽了一生的力量,终究不能得到圆满结局的爱,安稳的生活也成不了她的永远,不被祝福,不被接受,一个改变不了的出身,是她永久的恨,含恨而去,是命运带给她最后的名字,一个听起来就令人怜惜不解的称呼。
白骨青灰
爱在春光灿烂时,难平波折不间断。举目远眺,哪一个女子独坐窗椅前?苦等情郎归,哪一个女子泪洒相思间?等待幸福来。哪一个女子幸福成瞬间?绝望终成灰。苍茫云海间,芳名留人间。这个人就是李香君。
提起李香君,想到的只有凄美爱情的传说,那个为爱扑火的女人,最终等来的不过是自己的死讯。
李香君把生活想得太过美好,好到忘记了自己,侯方域给予她的一切,除了美好的誓言,也许就只是无尽的等待。八年的相处,最后无法重逢的相见,成了她梦里最后的祈愿。她缠绵病榻,还不忘那个呼唤了多年的名字,侯方域是她的所有,只可惜无缘再见,从此天上人间两世相隔。空悔恨,无奈也。
当侯方域从江南调整好了心境,再度归来之时,等到他的不过是李香君花消玉殒的消息。他痛不欲生,悔恨的泪水像蔓延的细雨一样,无声无息地流淌着。
侯方域恨自己为了功名而忘记了李香君的感受,他恨自己的离开,如果不是他要追求功名,李香君的身份也不会被识破,他也不用远走他乡去调整心情。如果他一直在李香君的身边陪伴,即使家人知道了李香君的身份,即使家人不认可李香君的存在,可是有他在起码李香君不用这么委屈,他至少可以陪在李香君身边,给她安慰,给她温暖,不至于让李香君孤苦伶仃地一个人在打鸡园生活,更不用一个人在没有人问询的情况下生下孩子,在没有人照顾的情况下,他很难想象李香君是怎么面对的,他永远都不能弥补这次的过失了,因为李香君永远地去了。
回想着那个初遇的场面,想着李香君为了他能够保守名节,想尽办法帮他归还梳拢的巨资,如此的知书达礼。想到多年前的离别,那个秋风荡起的日子,他们难舍难分的场面,他无比地辛酸。想到在媚香楼的大火中,他们彼此的错过,他无力挽回。想到李香君为他多年的等待,只有亏欠在心间。再想到这八年相濡以沫的日子,他痛苦非常。
那个一心只为他而存在的女子,那个为了他痴情等待的女子,那个为他保守清白差点付出生命的女子,成了他心中永远失去的伤。
曾经是侯方域的离开,李香君苦守了多年,可是那个时候的离开不能怨侯方域,他也是无奈,可是当侯方域可以选择的时候,他还是带给了李香君这场离别,而这次的离别再也没有重逢的可能,此生他都不能再见到李香君那熟悉的容颜了。
李香君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给了侯方域,而侯方域却给了李香君这样的一个背弃,他太看重功名和权势了,对于男人来说事业和前途固然重要,可是那些都是身外之物,哪能比得上爱情的情真意切,也许除了李香君之外,再没有任何人能这样地爱着侯方域了,侯方域自己比谁都清楚,这样的爱情是李香君用生命给予他的,只是他太不懂得珍惜。
侯方域知道,李香君心中有太多的委屈,有太多的恨,可是他终究不能在她有生之年去为她做出任何的改变。是自己贪图名利害了李香君,悔恨,为时已晚。
看着李香君为他生下的那个嗷嗷待哺的儿子,想着李香君的离去,他觉得是自己一手毁了所有的幸福。儿子因为他的原因刚出生没多久就失去了母亲,少了母爱,而自己也失去那个最最深爱他的妻子。如果他没有去参加乡试,可能现在他和李香君正一起抱着属于他们的孩子,享受着生命带给他们的美好,如果李香君能和他一起看着儿子健康地长大,那该是多么幸福的结局,可是一切都不可能了。
在那个阴云密布的阴天,侯方域来到了李香君的坟前,他想为自己深爱的女人最后再做点什么,于是他亲自为李香君的孤坟安上了石碑,并在那个冰冷的石碑上面,写下了无尽的相思和悔恨。
其实,人已经走了,说什么都是无用的解释,再多的忏悔也无法挽回生命的重来。人总是这样,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可贵。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过错,可是有什么用呢?
在石碑的上面侯方域写上了“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几个字,在石碑前端的石墩上面还写上了“愧石墩”三个明晃晃的大字,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悔意。他希望九泉之下的李香君能够原谅自己,能够得知自己的忏悔。
也许侯方域这样的行为对李香君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慰藉吧,至少他的悔恨能证明李香君在他心中的位置还是那样的重要,如果李香君的死能换回侯方域的气节,李香君还是愿意的,因为李香君一直深爱的都是那个气节高贵的侯方域。或许侯方域这样的悔过可以得到李香君在天堂的原谅吧。
只是侯方域的忏悔来得太迟了,就像是人世间的擦肩而过一样。必竟人已离世,再多的解释都是多余。
不过对于李香君来说,也许侯方域的忏悔对她是一种安慰。毕竟她用自己最好的年华爱上了这样一个男子,用自己此生的时间,陪伴了这个才子,她一生的追求都是爱情的夙愿,尽管这爱情中夹杂着多种的无奈,但她必竟拥有过,足矣。
在没有李香君的日子里,侯方域习惯了一个人独来独往,最大的快乐就是来到李香君的坟前,与之分享生活的种种,将自己的思念、自己的回忆讲给李香君。只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怪当时已惘然。说得再多也挽回不了逝去。
侯方域为了纪念李香君,为了每时每刻地提醒自己的悔过,将自己的书斋改名为“壮悔堂”,这样的做法,如果李香君的在天之灵能够看到,也会感到些许的慰藉。
就这样,侯方域在终日对李香君的思念中茶饭不思,抑郁不已。两年后,侯方域也离开了人间。只是侯府的人不允许他与李香君并骨,他们的爱情也注定了是永远的分别。
顷刻间所有的美好,所有的痛苦都化作了白骨青灰,随着李香君的香消玉殒,随着侯方域的悔恨离世,一切都画上了句号。留在人间的只有这个传奇的故事和李香君这个永恒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