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为您的婚姻点亮一盏灯
11622800000011

第11章 爱,因小别而缠绵

傍晚,秋风习习,树叶哗哗,一阵火车笛声响过,显得一片寂静……

她,收拾起晾干的衣服,极目远眺,看从火车站的方向是不是有人走来。她在等一个人,那就是外出的丈夫,已经去了23天,按走时讲的,按来信说的,都是今天回到家里。婚后两年半的时间,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分离。

往常,每天下班,她都是匆匆赶回家,忙着做饭,等他归来一起进餐。饭后,又是一同散步、串门或者同看电视,一旦他因事回来晚了,她就感到不安和急躁,等丈夫到家,她又耍起小脾气。在她看来,夫妻是伴侣,伴侣就要整天厮守在一起。

这第一次的分离,时间并不算长,但她度日如年,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特别是最后几天,更觉得冷清而寂寞;有时神不守舍,拿了东,忘了西。这是为了什么?她似乎也说不清楚。但她脑子里有一个强烈的念头,盼望丈夫快快回到自己身边,他回来了,一切都可以烟消云散。他是那样的能干,那样体贴自己,她感到自己是那样需要他。

她回到屋里,穿上了一件自己最喜爱的衣裳,把头梳了又梳,对着镜子,前后看了一遍。

厨房里预备了丈夫喜欢吃的菜,该切的切过了,该洗的也已洗好,作料准备在案板上,就等他回来下锅……

她的精神突然抖擻,她的第六感觉神经告诉她丈夫下了火车,最低也是快进站了。

——这就是一个夫妻短暂分离后,妻子的心。

正如妻子想像的那样,丈夫正坐在火车上。车轮滚滚,风驰电掣般地行进,但他仍觉得是那么慢。他的心好像回到了家。妻子在干什么?是做饭,是洗衣服,还是看电视?说不定已在出来接自己。他希望同妻子有个戏剧性的见面。他做了各种设计……可是,他不是导演。

他的思想,又回到了从家走时的情景,为了这次出差,妻子同他生了气,她不愿意他外出,说:“单位那么多人,非得你去不可?”他说为什么惟有我不能去?”两个人争论了一阵子。妻子也说不出不应该去的道理,只是不愉快。但她还是忙着为丈夫准备携带的东西。嘴里叨咕着:“去吧,去上半年,看谁想你不成。”他,见妻子这样对待工作,心中稍有不快。

他现在完全理解了妻子,这是妻子对自己的爱。他有些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这样想,如果当时这样想,安慰她几句就会好的。他心里很不安:妻子这几天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她睡得怎么样?饭吃得好吗?她是不是到娘家去住了……他嫌火车跑得慢,如果快点到家,一切都清楚了,想好的安慰话,也可以全部说给她听了。

火车“呜呜”一阵响过,他从车窗望出去,快了,快到家了。

青年男女结婚,成为夫妻,在一起过日子,互相关怀、照顾,真是如肢似漆,谁也不愿离开谁。他们不愿意分离,甚至三天五天的分离也不愿意。这是感情浓厚的表现。实际上,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短暂时间的分离,并不是坏事,它能够净化夫妻感情,有助于爱情的巩固、发展和更新,前边说的一对小夫妻的分离,也会告诉他们这个道理。

夫妻两人,常年累月生活在一起,又是一个总不变化的小天地,耳鬂厮磨,床上床下,室内室外,会感到生活单调、乏味。对爱人的一切,都已熟悉了解。所以,也缺乏新鲜感和神秘感,兴趣和热情都会减退。再加上夫妻生活中难免有些摩擦、争论和分歧,夫妻间的感情就会淡薄了。

十几天,或几十天的适当分离,夫妻双方都过一段“快乐的单身汉”生活。环境的变化,夫妻的分离,再回到一起,就会产生新鲜感和神秘感,感到自己的爱人变了。是瘦或是胖,甚至在性格上,也会显得成熟了许多。因此,自己对爱人就不那么熟悉了,此时,急切了解对方的心情,便油然而生。

夫妻几天没见面,再相见时也会变得客气起来。比如说,一见面,妻子就会问丈夫:“这几天在外边辛苦了吧?”丈夫也会对妻子说:“你在家接孩子、做饭、照顾老人,要比我辛苦多了。”这样,相互尊重的成分就会显著增加。双方会感到分别后重聚的生活,丰富多彩,更有一番情趣。

夫妻双方在分离期间,会相互惦记和关心,并伴有美好的回忆。夫妻一方出差,或到娘家去住,在此期间,会惦记另一方的生活如何。比如,火炉是否生好?衣服换洗了没有?外出在招待所里是否休息得好?甚至于在外的一方偶尔看表,就会想到,现在该是他(她)去接孩子的时间了,他(她)不会忘记吧!天气冷了,他(她)应该加上一些衣服。虽然这些事情在异地的爱人只是想一想,并不能帮助什么,但是,感情是同给爱人做一件事是一样的。美好的回忆,也会不时地出现:夫妻同桌吃饭时的情景,电视机旁的欢笑,河边的散步等。有时,见到路边人穿的衣服和发型与爱人的相似,也会立刻在脑海里出现爱人俏丽的形象。分离期间,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夫妻在一起时,一切都会很好解决,甚至困难不会发生。丈夫在家不经常洗衣服,外出洗衣服时,就会想到在家里换衣服时,妻子总是把熨得平平展展的衣服放在床头。

夫妻分离几天后,不见了平时厮守在一起的爱人,心中难免产生一种失落感,甚至因此尝到冷清、孤寂情绪笼罩的滋味。夫妻分处异地,思念情绪必然出现,从内心里想尽快回到一起,产生重见的期待感。这种期待感为双方重聚时的亲密相处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外出的爱人回到家而夫妻团聚时,兴奋欢乐的情绪就会溢于言表。恩爱夫妻经过短时间的分离显得更加恩爱,柔情万种,似仍然不足,几乎就是当初热恋时的情景了。我国有一句俗话说:“小别胜新婚”,道理就在于此。

夫妻分离,双方都能借此机会锻炼自己生活自理的能力。各自独立生活,不依赖对方为自己服务,学着自己处理生活中的事务。比如,按自己的兴趣布置卧室,计算开支,或者关心一下家庭的花草等。也有的更加集中精力于事业上,取得明显的成绩。夫妻再回到一起时,都会为对方的进步而欣慰。

夫妻双方在一起时,可能产生一些矛盾。由于各自都认为自己正确,矛盾始终未解决,在夫妻分离期间,都可以有机会冷静下来,对共同的生活进行一番回忆和思考。由于在此时以思念对方的心理为基础,各自都会多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伤害了对方,妨碍了爱情。即便夫妻间的矛盾比较大,闹得时间较长,在经过双方一番冷静的思考以后,也会重新进一步看到对方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从而恢复和发展夫妻间的和睦气氛,更加珍惜家庭的幸福。重聚后,双方都会爱护这新的家庭气氛,谁也不愿意首先破坏这种和谐的生活。这就又进一步避免了新的矛盾的产生。

有一对夫妻,矛盾发展到要离婚的程度。丈夫外出半年,认真分析了夫妻关系的状况和造成矛盾的原因,就抱着破镜重圆的思想回到家里。回来后,他看到妻子把家庭管理的井井有条,孩子学习也有了进步。家里再不像以往那样乱糟糟的。妻子单独生活了一段时间,觉得困难很多,不是她在和丈夫吵架时想的那么简单:离婚后自己过,没什么了不起的!丈夫回来给自己和孩子买来好几件款式新颖的衣服,听说他在外边这半年也很不容易,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她想:他还是爱我的,我们还可以过下去。于是,几天后,他们进行了一次诚恳的和谈。和谈取得了十分圆满的成功。这一对夫妻的和好,就与短时间分离有着直接关系。

有一位卡车司机谈自己亲身体会时说过这样的话:“我和妻子吵完架后,如果双方都呆在家里,那气氛就很紧张,彼此都难受。如果我开车外跑几天才回去,妻子的气往往消得差不多了,我们之间才有话说。所以,虽然辛苦些,但是跑长途运输也不坏。”可见,司机跑长途,也给夫妻生活带来了益处。

开头提到的那对小夫妻分离时,都有点难割难舍,好像是要丢掉什么似的。其实很不必担心,当适当分离后,又重聚一起时,你会发现,你不但没有丢掉什么,相反,你倒得到了夫妻长期在一起得不到的东西。丢掉的东西重新回来了,没有的东西得到了,那对小夫妻经过第一次的小别,会总结出这一体会的。

结果,比他们想的要好得多。

夫妻间的交往,仅仅是人际间交往的一部分。如何扩大社会交往,夫妻小别之时,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一对夫妻,除了相互交往外,连有同对方家庭成员的交往。这种交往可以促进互相了解,使家族群体产生凝聚力,更加亲密无间。作为一个家庭,它同整个社会也有着剪不断、松不开的联系。这都要求每一个人真正地参加,并献出自己的力量。假如,夫妻俩整年在一起,又按着习惯的分工,某一方多参与“外事”,另一方很可能不大同对方父母接触,对社会交往一无所知,天长日久,就会造成社会知识的贫乏,社交活动能力的低下。夫妻两人有一方外出,另一个人就要承担起家庭的一切,包括社交活动在内。

有一个姑娘,结婚以后到了丈夫家。丈夫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一切“外事”活动都由他去参加。她本想也在这个新的环境里,出出头、露露面,可是她并没有机会。一次,丈夫出差去了两个月,在此期间,她参加了街道会议,集体去植树,到同楼各家去收取电费,还担负起婆母那里买粮买煤的任务,整天跑里跑外,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她与多方面成员接触,增进了了解,建立了友谊,达到了感情上的沟通,做到了与社会其他成员的互勉互助。她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她丈夫回来后,大家都向他讲“你娶了一个何等好的妻子”。丈夫也深深感到,这两个月的分离,使妻子大为变样,变得更加能干,变得知识那样丰富,变得更加可爱。

这位妻子充分利用夫妻小别这一机会,为自己的成长作出了努力,收到了成效。

夫妻生活中的小别,这本来是件平平常常的事,大家并不在意。可是,却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并把它作为研究的课题。根据他们研究的成果,向人间的夫妻提出了劝告:

在人们之间,亲密相处可能导致否定的评价:一个人伤害亲友的可能性大于伤害素不相识的人。夫妻大部分时间呆在一起,很难避免产生某种纠纷的可能性。

亲密相处,消除了距离感,使关切的举动变成习惯,因而失去了吸引力。而分离却恢复了夫妻间的距离,一定的距离感可以让夫妻发现双方的新鲜处。

那些亲密相处的夫妻,应该想办法作某些适当的分离,这种分离纯粹属于一种手段,用来造成夫妻间的一点距离感,以维持双方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小别胜新婚”。夫妻短时间的分离后,再重新聚首,双方情意更浓,爱情更富有魅力,那些长期在一起相处的夫妻,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