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科玉律
11618000000041

第41章 危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日立公司的诸多员工,也都受到了这种颓势的影响,对工作的热情逐渐下降,开始呈现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态度。面对下属们的自由散漫,日立公司的管理者忧心忡忡,为了扭转这种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局势,他们决定人为地制造一场危机,其具体表现是一项惊人的人事管理决策。

1974年下半年,日立公司决定:全公司所属工厂2/3的员工共67.5万人,暂时离厂回家待命,公司发给每个员工原工资的97%一98%作为生活费。这只是一项人事管理的权宜之计,很显然,它并不能为公司节省多少经费开支,其真正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员工都产生一种随时会被解雇的压力。

1975年1月,日立公司又将这项颇具威胁性的决策,变向实施到4000多名管理干部的头上,即对他们的工资实行了幅度更大的削减。同年4月,日立公司又将所有正式员工的上班时间推迟了20天,使新员工们一进入公司便产生一种紧迫感,进而在强大压力的督促下发愤工作。

日立公司采取上述一系列管理措施之后,新老员工们都在压力的逼迫中,逐渐奋发努力地工作,绞尽脑汁为公司的振兴出谋划策。就这样,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之下,日立公司不但度过了石油危机,而且,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1975年3月,日立公司的决算利润只有187亿日元,比1974年同期减少了1/3;而实施那项管理决策之后,仅仅只过了半年的时间,公司的决算利润便翻了一番,达到了300亿日元。

【智慧启迪】

在现实生活中,因压力而爆发出无限潜力的案例,可以说是枚不胜举,对于这个不争的事实,作为管理者的我们应学会运用,即必须懂得用压力来激发下属的潜力,在必要的时刻,应适当的将公司“搅拌搅拌”,以让下属们“活”起来,唯有如此,才能让下属们始终保持积极上进的动力!

制造舆论,树立下属的危机感

没有危机感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管理者的工作之一就是不断提醒下属,然而,我们善意的提醒却未必能够达到效果,此时,不妨制造一些舆论来激励他们尽其所能,进而保持一种高效率的工作,如我们可以说企业可能会倒闭,他们可能会因此失去工作等。试想,如果公司的一切都在平稳中进行,任何事情都平淡无奇,那么,下属很可能会慢慢养成消极懒散的习惯,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积极性与创造性了。

适度加压,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一直以来,压力与动力是一对矛盾的组合体,并非所有的压力最后都能转化成动力,在压力变动力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有效的转化条件,那就是压力的承受者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若是没有这个条件的支撑,那么,压力就只能做惯性运动了。聪明的管理者,会在给下属施压的同时,会在风险与稳定之间建立一个适当的平衡点,即先鼓励下属正面应对压力,正确引导他们将压力变成不断前进的动力。

末位淘汰法则——以竞争淘汰激发极限能力

【法则释义】

素有“全球第一CEO”之称的杰克?韦尔奇,通过多年的管理经验,提出了末位淘汰法则: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这条管理界的黄金定律,已成为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部分,在惰性的本能驱使之下,只要一有机会,下属们懒惰、消极的苗头,就会适时地破土而出,仅靠自觉已经无法克服这一劣根性,故此,管理者们学会了以“优胜劣汰”,来制约下属们的内在惰性。

具体而言,末位淘汰法则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竞争的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对员工进行合理的排序,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奖优罚劣,对于在排名靠后的员工,以一定的比例予以调职、降职、降薪或辞退的行为,其旨在激发在岗员工的工作潜力,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力。

末位淘汰法则又叫做活力曲线,即以业绩为横轴(由左向右递减),以企业内达到这种业绩的员工的数量为纵轴(由下向上递增)的曲线图,管理者可以利用这张正态分布图,很易区分出业绩排在前面的20%的员工、中间的70%的员工与业绩排在后面的10%的员工,很显然,排列在最后就会惨遭淘汰。这些人时刻充满着危机感,唯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极限,才能摆脱被淘汰的厄运。

通常情况下,一套理想的激励制度,需要以准确的岗位分析、详尽的工作记录、合理的绩效考核为基础,工作量显然比较大,而“末位淘汰制”却提供了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激励方式,对于清除惰性细胞有较好的“疗效”。也就是说,管理者在用人时,不仅仅要关注正确使用优秀的人才,而且,还要关注企业用人的总趋势,使有用的人才能够发挥作用,无用之人能得以淘汰的总态势。

由此可见,激烈的竞争淘汰,是管理者必不可少的管理武器!

【经典案例】

杰克?韦尔奇在原通用电气担任总裁的期间,曾在公司内部推广了“活力曲线”的10%淘汰法则,即通用公司每年都会对各事业单位的中层管理者,进行严格的评估与分类,从而产生20%的“A”类明星员工和70%的“B”类活力员工,以及10%的“C”类落后员工,考评之后,韦尔奇就会针对对不同类型的员工,采用不同的奖罚措施。

占员工人数20%的A类员工,无疑是最优秀的员工,他们会在精神与物质上受到公司的培养与奖赏,通用电气会专程为这部分员工,制定一个详细的培训计划,以提供他们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韦尔奇认为,他们是能够为企业创造奇迹的人才,失去一个这样的人才,是管理者最大的失误与失职。

企业中的精英固然重要,但他们毕竟在整个企业中占少数,占公司总员工70%的B类员工,同样是公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才是公司的主体,也是业务成败的关键,因此,这部分员工同样可以得到培训与提升的机会,并且,公司还会不断鼓励他们努力进入A类。除此之外,韦尔奇会依靠成熟的奖励制度来支持A、B类员工,如增加工资、给予股票期权与职务晋升等措施。

剩下10%的C类员工,便是在工作中表现欠佳的人,对于这类员工,韦尔奇通常会为他们设定一个3—6个月的调整期,在此期间,他们必须快速调整状态,找出原因并迅速赶上,争取进入70%部分并继续进步。若过了调整期后,仍旧有人不能适应通用电气的前进步伐,那么,他们将会面临被辞退的危机,因为韦尔奇不允许没有全力以赴的平庸之辈拖公司后腿。或许,这看起来有些不尽人情,其实,这才是尊重人才的表现。

韦尔奇认为,10%淘汰制不是一种“残酷”的规则,恰恰相反,这是对员工的“仁慈”,让员工待在一个不能成长与进步的环境里,才是真正的“假慈悲”。要知道,随着员工年龄的增加,其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少,但他们依然要供养孩子上学,要支付住房贷款,到那时再告诉他:你走吧,这里不适合你——这才是真正的残酷!所以,韦尔奇要残酷的竞争淘汰,来激发他们的极限能力,进而时期更适应市场的生存环境,不用再惧怕年龄的限制!

【智慧启迪】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都需要强大的竞争力做后盾,末位淘汰其实就是为下属制造危机意识,让他们在每个工作日,甚至每个工作的时刻,都是一种竞争与较量的过程,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优秀的人才,而这些留下的人才也必须旺盛斗志,不断前进,这种危机感,时刻挖掘着下属们的潜力,并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如此一来,企业必然拥有了不断前进的活力!

坦率与公开的企业文化,是末位淘汰的基石

杰克?韦尔奇对活力曲线有一段精彩的阐述:“我们的活力曲线之所以能够发生作用,是因为我们花了10年时间在GE公司建立起一种绩效文化。在这种文化里,人们可以在任何层次上进行坦率沟通与回馈,而坦率和公开是这种文化的基石,我不会在一个并不具备这种文化基础的企业组织里,强行使用这种活力曲线。”由此可见,唯有建立坦率公开的企业绩效文化,才能保证末位淘汰法则的顺利实施。

绩效衡量标准的一致性,是末位淘汰的关键

任何一家企业的内部,各部门的工作性质都各有不同,这也决定了各部门下属的优势各有不同,如果简单地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那么,末位淘汰制就有可能将优秀的人淘汰出去,而留下的人可能并不一定是称职的下属。所以,末位淘汰的关键在于绩效衡量标准的一致性,一致性就是要根据下属所承担的职责与任务,提出相应的考核标准,这种标准应该是个性化的,并与每个人的职责与角色相一致的。

建立企业的人才矩阵,是末位淘汰的重点

末位淘汰法则的目的并不在“淘汰”,而是通过淘汰制树立下属的危机意识,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并且,在企业确定末位淘汰的对象时,不能只评价他们目前工作业绩的好坏,还要通过对下属能力的全面考察,进一步确认该下属未来的潜力如何,作为管理者的我们,应根据下属的业绩表现与未来的发展能力,逐步建立起有益于企业发展的人才矩阵,从而形成有效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海恩法则——任何危机都是可以预防的

【法则释义】

德国的飞行员帕布斯?海恩,通过自己无数次的亲身经历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海恩法则,它旨在告戒管理者们,每一次严重事故的发生,都是由轻微事故、事故未遂先兆、事故隐患所引发的,换而言之,即任何危机的发生,都是有征兆并可以预防的。

海恩先生在对多起航空事故的分析中发现,每一次事故总有一些征兆表现出来,但是人们要么是没有发现,要么即使是发现了,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海恩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揭示: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任何事故苗头都是可以遏制的。对于管理者而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预防的危机,只有管理行为的不力与对危机苗头的忽视。

许多管理者都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只重视对危机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漏洞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危机的排查,于是,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企业灾难的隐患,长此以往,危机的发生就呈现出了“连锁反应”。

俗语有云:“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很多企业走向衰亡的原因,常常就是因为忽视了灾难的苗头,而管理上的轻视、行为上的惰性,就是真正酿成事故的罪魁祸首,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唯有事前做到有效预防,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的发生,进而避免企业的巨大损失!

【经典案例】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世界汽车业界中位居第三,被称为日本企业“大哥大”,其2001年度的销售额与营业利润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即使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丰田公司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利润增长,它之所以能保持如此稳健的高增长态势,是因为它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及合理化的经营手段外,还有接近于零的事故保证率,这才是维持企业生产活动正常运转的关键,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所周知,同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出现的事故大多是不可预见的。

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专门设置了安全管理系统,即在进行每一项生产之前,必须先将具体的工作、生产程序排练一遍,进而将容易发生的危险、事故,以及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点查找出来,而这项“搜索隐患”的工作,自始至终都由今后将参与该项生产的员工参与,如此一来,他们便能事先找出事故隐患,及时将其排除,做到“防微杜渐,棋先一着”。

丰田先生在设施、机械设备上也下足工夫,尽可能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他在引进生产设备时,尽可能排除危险性较高的产品,并追求操作简单,让员工用起来感觉轻松,并且不造成浪费,他还在每个工程部门都设有“工程安全设计研讨会”,这些研讨会负责根据本部门的生产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安全对策。

不仅如此,丰田先生在生产技术部门也煞费苦心,该部门主要是负责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为了提高安全性,他在这个部门的内部,亦设置了“安全1l设计研讨会”,专门负责推广使用安全、容易操作的设备,并制定出了具有统一标准的安全制度。

丰田先生还十分重视开展安全教育,早在1997年就设立了安全卫生教育中心。目前,这个中心每年都要对7000名在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教授他们如何避免发生事故,以及发生事故后如何处置;并通过现场授课,让员工们接受丰田有关安全生产的理念,使他们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自觉并严格的遵守安全制度!

如此严谨的规章制度,是丰田公司取得成就的坚强后盾!

【智慧启迪】

任何危机都是可以预防、可以控制的,关键在于管理者能否往前走一步,做到管理者上“无微不至”,进而从源头上控制危机的发生。对于管理者而言,最可怕的,是对危机的麻木不仁;最不能原谅的,是在取得成绩后掉以轻心,在危机面前,“太平盛世”不会有,“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头悬安全之剑,绷紧安全之弦,强烈的危机意识,是优秀管理者最起码的管理智慧!

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

所谓充分准备,是指管理者不仅要熟知企业流程的全部内容,而且,还应将下属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提前了解得一清二楚,唯有如此,才能发现工作流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而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预定相应的对策与办法,建立一套全面而有效的应变措施,做到进退有据。

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

很多时候,微小的异常现象都是危机的前兆,管理者必须及时抓住它,加以正确的判断与处理,绝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给企业遗下一个“定时炸弹”,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隐藏着大大小小的隐患,我们稍有松懈,企业就会受到威胁,进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将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与“事中监督”上来,是堵塞危机的“致命漏洞”,而防患于未然,才是遏制危机的根本之策。

要鉴以前车,不要安于现状

一名明智的管理者,会懂得吸取其他企业的经验教训,以作为自己企业的借鉴。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库,并将获得的信息立刻传达给下属,进而策划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绝不可以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对于实际操作中的事例,无论正面与反面,只要具有典型性,就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以此对下属进行深刻分析与生动教育,以求他们在工作中的提高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