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健康八大法则
11613700000031

第31章 生活方式要健康(4)

2.可导致中风。颈部结构在人体上是非常脆弱的,夹着电话筒打电话会使之处于不正常的扭曲状态,会使脑壳骨头压迫颈部动脉,长时间的压力累积,使从颈部到脑部的血液循环不顺,导致脑部功能失调,就会导致耳聋、失明、轻微中风等现象。

3.如果你用的是手机,手机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就会加大。手机待机时辐射较小,通话时辐射大一些。当您夹着电话接打电话时,无疑会使最重要最容易受到辐射的部位——头部更加接近辐射源,给了辐射电波更短的传播路径。脑细胞由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细胞受到辐射加热会死亡,这时胶质细胞就会增殖。增殖出来的胶质细胞如果有一部分属于异常,那部分就是癌变。国内外的很多报道认为,手机电磁辐射引起的普遍现象是神经衰弱,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所以平时接打电话时应注意:

1.使用座机时,尽量使用免提功能对话。

2.要使用听筒时,应该手持听筒放在耳边,保证正确的姿势,如果通话时间较长的话,可以不断地变换姿势。

3.在手机刚接通或者拨出的那一刻,身体应该远离手机。

4.在通话的过程中,要与手机天线保持一定的距离,只要能听清就行,没必要用耳朵紧贴手机或者天线。

5.既能保证通话质量又可避免辐射的方法就是使用免提耳机来接听电话,这样可以减少手机释放90%以上的电磁辐射。

不要养成依赖空调的习惯

盛夏来临,空调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电器。空调是一把双刃剑,在炎炎夏季使人们感受到惬意清凉时,如过分依赖空调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伤害。为什么这样说呢?

1.到了夏季,人们往往是出门空调车,进屋空调房,室外是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自己却长期呆在23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经常出入会引起咳嗽、头痛、咽喉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2.人体本身有着很强的调节体温的能力,如果长期在空调下,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便因长期得不到环境温度的刺激而处于麻痹状态,失去调节作用,稍遇天气变化就更容易感冒。

3.天气炎热时,人体体温中枢是通过排泄汗液来达到散热的目的。出汗可使一部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如果长期呆在空调环境中不出汗,汗孔长期不开放,代谢产物蓄积皮肤,易致多种皮肤疾病。

4.室内温度如果调得过低,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会引起关节酸痛、手脚麻木。

5.在空气不流通的空调房呆得过久,容易使人胸闷憋气,头晕目眩。

为了预防上述危害身体健康情况的发生,在此提几条建议:

1.要经常开窗换气,最好在开机1至3小时后关机;

(1)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在空调房间最好使用负离子发生器;

(2)室温最好定在25至27摄氏度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摄氏度;

(3) 有空调的房间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最好每半个月清洗一次空调过滤网;

(4) 办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风直吹处;

(5) 若长时间坐着办公,应适当增添衣服,在膝部覆盖毛巾加以保护;

(6) 下班回家后,先洗个温水澡,自行按摩一番,再适当加以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不要养成爱吹电扇的习惯

炎热夏季,打开电扇,凉风拂面,好不惬意,可因使用电风扇不当而得病的人也不少,电风扇是怎样致人于病态的呢?

1.如果将电扇置于离身体很近的位置,能吹到风的一面汗水蒸发很快,体表温度显著下降,未被吹到的一面,汗水蒸发慢,表皮温度相对较高,体表血管仍处于舒张状态,最终导致人体的血液循环失去平衡,汗液排泄也不均衡,可能发生头痛、头晕、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诱发中风。

2.凉风吹袭后,局部防御功能下降,病毒细菌易侵入,就可能产生上呼吸道感染,肌肉、关节疼痛,有的甚至腹痛、腹泄。

3.如果身体出了大量汗时吹电风扇,因为此时全身体表血管扩张,突然遭到凉风吹拂,往往会引起血管收缩,排汗立即停止,从而造成体内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多余的热量反而排泄不出,就会引起热伤风。

4.如果睡眠时还吹电风扇,就更易引起感冒。

5.孕妇因吹电风扇落下病的更多。孕妇新陈代谢旺盛,皮肤散热量较多,基础体温比一般人高0.3~0.5,所以比一般人耐热能力差,若是长时间吹电风扇,可使动脉血压暂时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头部血管丰富,血流量较多,对冷刺激较敏感,易引起头痛,头晕,疲乏无力等不适。

怎样使用电风扇才正确呢?

1.风速不宜过大。现代科学认为,室内的风速最好控制在0.2~0.5米/秒,尤其是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和在有过堂风的地方,电扇的风速更不可过大。

2.不宜对着人直吹。最好用摆头电扇,可以让电扇朝一个角落吹,通过电风扇调节室内气流,从而达到间接降温的目的。

3.出汗较多时,不要急于在电风扇下静坐或都静坐。可以用毛巾沾温水擦一下,待汗消下去后再用风扇微风消暑。

4.电风扇开启时,要开窗换气,增强室内外空气的对流,既可保证空气新鲜又可达到降温目的。

不要养成无休止地用耳机听音乐的习惯

现在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许多年轻人特别喜欢听音乐,为了能随时听到音乐而又不打扰别人,阻隔外界干扰,就只好戴上耳机。于是他们就养成了无休止地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在公共汽车上听,甚至有时上班时也听,睡觉之前听直至睡着有的就没把耳机摘掉。专家指出这样长期地使用耳机听音乐对听力有严重的影响。

1.长时间用耳机,高音量的音频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地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这样就刺激了听神经的末梢,刺激的冲动引起听神经的异常兴奋,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还会造成一些全身性的不良影响。

2.经常听高分贝音乐,会造成一些全身性的不适,噪音会使人感到头晕脑胀,久之就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使思维反应的灵敏度及记忆力减退,有的还会出现烦躁不安、缺乏耐心等异常心理和情绪反应。主要症状有耳鸣、轻度听力下降、重听以及耳朵稍感疼痛等。

3.长期过量的刺激听觉神经,细胞组织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害,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

有研究证明,每天使用耳机1小时、1~2.5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听阈差异明显地可以看出使用耳机可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特别是在高频区4000赫兹以上明显大于低频区,况且使用耳机时间越长,听力损害越严重。

现在的摇滚和饶舌歌尤其是摇滚的音量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借助MP3播放的摇滚的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当前伴奏乐器大都是电子的、高音与低音相差很大,流行歌曲又较奔放,所以长时间戴耳机收听,更不利耳神经和身体的健康。

耳机带来的伤害是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出现的,怎样才能减小因戴耳机而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呢?

1.用耳机听音乐要间歇性的,并且声音不能太大,刚刚能听清就好,不要在人多吵闹的地方听,那样你会因听不清而增强音量。

2.不要在骑车等时候戴耳机听音乐,会分散注意力,容易发生意外。

3.建议在购买耳机时选择一些有保护听力效果的,像那些有海绵包裹的,可能会起到一些缓冲作用。

4.限制听耳机的时间,每天不超过一小时。

5.建议听音乐只戴一只耳麦,听一段时间换另一只耳朵收听,这样会好一点。

小贴士

在出现有高音调耳鸣出现(如蝉鸣、汽笛声、金属声等),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诊治,对防止耳聋非常重要,这时戴耳机听音乐更要有所节制。

不要总是急了才去排泄

很多人只在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甚至有便不解,宁愿憋着,这样对健康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