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千年奥运传奇
11585700000006

第6章 、雄风!奥运(1)

--现代掘起的体育盛事

1.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是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他一生致力于奥林匹克运动,宣传奥林匹克主义,为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863年,顾拜旦出生在法国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少年时代,他特别喜欢曲棍球和足球运动,喜欢修辞学和历史,尤其对古希腊的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被古希腊的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吸引。这些知识 储备,为后来顾拜旦投身于复兴奥林匹克运动奠定了文化基础。顾拜旦大学就读于巴黎政治科学学院。大学毕业之后,顾拜旦选择了教育和体育改革事业。

1880年顾拜旦组建了民族体育联盟,以促进法国竞技体育的开展。1883年他访问了英国,回国后,积极呼吁改革法国的教育和体育制度。1888年顾拜旦被聘为学校教育、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1889年法国政府委托顾拜旦调查 研究学校体育工作。为此,他接触了大量体育界人士,了解了国内外的体育状况。顾拜旦积极主张“体育运动国际化”,他主办的《体育评论》,传播新的体育观念,呼吁各国运动员参加国际体育竞赛。他发现,国际体育组织之间经常出 现矛盾,感到应该继承古奥运会精神,以“团结、友好、和平”的思想指导体育比赛。1890年他访问了奥林匹亚,考察了古奥运会遗址,产生了复兴奥运会的想法。1892年在法国田径联合会举行成立五周年大会上,顾拜旦发表了“复兴 奥林匹克”演说,提出了初步构想。1893年顾拜旦邀请各国体育组织代表到法国索邦开会,成立了“国际竞赛协会”,并向各国代表提出了复兴奥运会的建议。1894年1月,顾拜旦创造性地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1894年6月23日在 法国巴黎召开国际体育会议,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推选希腊人维凯拉斯担任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任国际奥委会秘书长。6月23日被定为“奥林匹克日”。也是这次会议决定将在希腊举行第1届奥运会。顾拜旦为第1届奥 运会的举行做了大量工作,终于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成功举行了第1届现代奥运会。1896年以后,顾拜旦任国际奥委会第2任主席。顾拜旦的体育思想为奥林匹克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一再申明:奥运会是奥林匹克主义的一部分,奥运 会只是通过公平竞争的调节机制,实现奥林匹克理想,为使人类社会完善化的一种手段。他十分重视全民体育,他说:“让我们努力为每天进行锻炼创造条件,努力增加有利于吸引个人参加锻炼的机会……通过人们从各种运动项目的不 同之处享受欢乐和从各种运动项目的相同之处体验和谐,来高度赞美体育运动。这就是我们开展活动的范围,是我们应该信心百倍大步前进的目标。”他要求努力为无产者大众提供机会,要求把体育运动办成人们受教育的社会学校。

顾拜旦所倡导的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使世界体育运动成为当代人类文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顾拜旦于1937年病逝,依据他的遗愿,他的心脏被安葬在希腊的奥林匹亚大理石纪念碑下,以便他能永远感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 的脉搏。

2.国际奥委会的成立以现代奥运会为主要标志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以成立国际奥委会这一首脑机构开始的。

希腊文化对欧洲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特别是19世纪奥林匹亚考古工作对古奥运会文物的发掘,更激发了人们复兴奥运会的愿望。在19世纪中期就有效法古奥运会的探索,但都告失败。其原因是没有摆脱古奥运会的某些局限,没有 与当时的时代特点相结合。如瑞典于19世纪30年代举办的“斯堪的纳维亚运动会”(当时报界称为“奥运会”);1849年英国由布鲁克斯博士组织的“奥林匹克节”运动会;在希腊,1838年列特林村民为庆祝希腊独立和解放,曾举办过 四年一度的运动会;从1859年开始,雅典先后举行了泛希腊运动会。这些尝试,或出于对古代文明的崇敬,或出于宗教的、民族主义的需要,其规模小、地域分散、影响不大,未能摆脱“民间庆典”的性质,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创造性设计,在于他对时代需要的认识和对当时各国体育状况的了解。他认为,复兴奥运会必须使其具有“世界性”,才会有生命力,要解决国内外体育组织之间的矛盾和秩序的混乱,必须尽快复兴奥林匹克精神 ,以“和平、友好、团结”来指导体育竞赛,发挥体育竞技、教育青年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为使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国际性、持续性,必须有国际共识的形成和国际性的组织形式的建立,必须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发挥协调和领导作用。

1893年春,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法国田径联合会邀请一些国家的知名人士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虽然没有取得共识,但也得到了一些支持,扩大了影响,使体育运动的国际联系和国际协商有了良 好开端。1894年1月,顾拜旦再度致函各国,建议再次举行国际体育会议,重议奥运会复兴问题。同年6月16日,“国际体育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隆重开幕,到会代表79人,49个体育组织,代表着12个国家,法 国驻比利时大使德·库尔舍被选为会议主席,顾拜旦主持大会开幕式,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法国研究古希腊的专家莱拉赫发表了演说,巴黎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为大会演唱了“阿波罗颂歌”,唤起了与会者对古奥运会的神往。

大会第一阶段讨论了“业余”和“职业”运动问题,经过争议,确定了“业余运动”原则。第二阶段讨论了复兴奥运会问题,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6月23日大会通过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 的决议,并决定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轮流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大会规定每隔4年在某个国家的大城市举行奥运会,由于首届奥运会将于1896年在古奥运会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因此,希腊人维凯拉斯(1835~1909)任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任秘书长。

大会规定奥运会比赛项目为田径、水上运动(包括帆船、划船、游泳)、击剑、摔跤、拳击、马术、射击、体操、球类运动等。

1894年7月,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选手的业余资格做出详细规定,“业余运动员”不能参加有金钱奖励的比赛以及有职业运动员参加的比赛。

国际奥委会成立后,立即开始筹备第一届奥运会,制定比赛大纲。

国际奥委会随着奥运会的发展,不断完善,成为组织健全、功能完备的奥林匹克运动的最具权威的领导机构。

3.因拒办奥运而辞职的首相1894年顾拜旦曾在《巴黎》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复兴后的首届奥运会于1900年在巴黎举行。在随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上,希腊代表维凯拉斯说,等6年时间太长了,可将首届奥运会提前到1896年在希腊 举行,1900年仍可在巴黎举行下一届。这一建议得到多数代表的认同,并在国际奥委会成立大会上形成决定: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举行。刚刚上任的第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希腊人维凯拉斯,把这一消息带回雅典,希腊民众欢欣鼓舞,奔 走相告。但是,当维凯拉斯拜会希腊首相,商谈承办奥运会事宜时,首相特里库皮斯却明确地表示反对在希腊举行奥运会,一些政府官员也不想承办。他们认为,希腊摆脱土耳其400年的统治获得独立以来,国力尚未恢复,经济萧条,财 力不足,若再承办奥运会,会给国家带来更多的困难。首相的拒绝迫使维凯拉斯不得不向时任国际奥委会秘书长的顾拜旦求援。顾拜旦立即来到雅典拜会了首相特里库皮斯,经过一再说服,首相仍以经费不够为由拒绝承办。

当时,希腊国王乔治一世正在俄国访问。顾拜旦又拜见了希腊王储康士坦丁,他同王储畅谈古希腊文化的光辉灿烂,古奥运会的影响深远,以及举办奥运会对希腊未来发展的意义,引起了王储的强烈共鸣。热情聪明的王储是一个体 育爱好者,他不仅表示支持举办奥运会,而且愿意担任雅典奥组委名誉主席。接着顾拜旦在记者招待会上宣传,在各种公共场合演讲,和维凯拉斯一起拜会社会名流,说服政府官员。他们的辛勤工作和王储的支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 注,在雅典掀起了一股奥运热潮,政府中两种态度明显对立,社会上两种观点激烈争论。这时候王储果断地改组了雅典奥组委,并亲自担任主席。首相对王储的种种作法极为不满,便向国王提出:要么他辞职,要么王储退让。面对首相 的挑战,国王选择了支持王储,支持举办奥运会,首相特里库皮斯不得不提出辞职。国王的态度使政府中的意见渐渐趋于一致。承办奥运会的阻力排除了,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在王储和组委会成员的带领下全面铺开。

1896年在第一届奥运会召开之际,特里库皮斯在痛苦和压抑中病逝。

4.第一届奥运会成功举行经过顾拜旦的奔走游说,在希腊王储的关心和支持下,第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维凯拉斯和雅典奥组委成员的精心组织,举办奥运会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全国民众迎奥运热情高涨。当初曾设想,为了恢复奥 林匹克运动,比赛安排在古奥运会举办地进行。然而,经千余年的变迁,原来的奥林匹亚竞技场已面目全非,难以修复和重建。组委会决定在雅典新修建一个大型运动场。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民众同心捐助达33万多希腊币,并踊 跃参加义务劳动。希腊政府拨出一定款项,并发行了以古奥运会为题材、高于面值的纪念邮票。雅典富商之子乔·阿维洛夫慷慨解囊,捐出近100万希腊币,于是在一个古代体育场的废墟上,一座能容纳7万名观众的体育场在希腊国庆节 前竣工了,其他准备工作也已就绪。

1896年4月6日,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隆重举行了。这一天也是希腊的国庆日,雅典充满了节日气氛。奥运会开幕式在下午举行,从清晨开始,人们就成群结队涌向体育场。青山环绕的潘纳辛纳科体育场鲜花点缀,管乐高奏,首都 雅典全城空巷(当时雅典人口13.5万)。下午2时,体育场人已爆满,但秩序井然。来自各个国家的运动员聚集在体育场中央,王储主持了开幕式,国王乔治一世在开幕词中说:“祝愿奥运会的复兴能够增进希腊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博 爱;祝愿体育运动会和它的道德观念有助于造就新一代的希腊人,而无愧于他们的前辈。”一时间礼炮轰鸣,和平鸽齐飞,《撒马拉斯颂歌》的歌声响彻体育场上空,景象十分壮观。

虽然大会组委会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发出邀请,但许多国家对奥运会很不了解,未能派人参加,来参赛的选手也大多数是个人前来的。如由14人组成的美国队,大都来自哈佛和普林斯顿两所大学。首届奥运会参赛国家13个, 参赛运动员311人,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网球、体操、击剑、古典式摔跤9大项。裁判由希腊王储康士坦丁担任,唯一的记时员是来自英国的佩里。田径比赛在体育场进行,跑道呈U形,全长333.33米,比赛从三 级跳远开始,紧张有序地展开,全场气氛热烈激情。游泳比赛在齐亚海湾海域进行,泳道用漂浮的空心黄瓜标出,运动员从浅海搭建的一个平台上出发,向岸边游,项目有50米,100米和1,200米,由于海水太凉,许多运动员没有下水或 半途而废,游至终点的人不多。马拉松比赛则在马拉松至雅典实地进行。

在4月15日闭幕会上,国王向获奖运动员颁发了奖牌:只给获胜者前两名授奖,授予冠军的是银牌和橄榄枝花冠,亚军是铜牌和月桂花冠。

首届现代奥运会胜利闭幕了,而波澜壮阔的奥林匹克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5.曾把奥运赛场当成了陪衬第一届奥运会后,希腊人要求把雅典作为奥运会的永久会址,这一意见没有被国际奥委会接受。顾拜旦强调现代奥运会的国际性,坚持奥运会在不同的国家举行。

第2届奥运会于1900年5月20日~10月28日在巴黎举行,有23个国家和地区1,330名运动员参加。作为第二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顾拜旦,热切地希望在他的家乡城市办好这届奥运会,并准许奥运会与正在巴黎举行的第5届世界博览会一并 举行。顾拜旦本来想借助于世界博览会扩大奥运会的影响,使二者相得益彰,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政府把奥运会会务交给了当时负责博览会的官员阿夫雷德·皮卡尔,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世界博览会上,对顾拜旦提出的方案不屑一顾 ,他别出心裁地把奥运会比赛项目按博览会的工业类别,分散在16个展区进行。划船比赛在救生系统展区,击剑比赛在刀剑制造工业展区,自行车比赛在车辆展区……使比赛场地分散零乱,奥运会成了博览会招揽观众的体育表演。大会 准备工作极不充分,组织工作混乱,时间安排拖沓,前后延续了5个多月。运动设施很差,田赛在荒废的一个跑马场上进行,投掷区林木横生,有时掷出的链球,被缠绕在树上。上届铁饼冠军几次投掷全打在了树杈上,成绩平平,而两名 运气好的选手却成功地超过了他。跳远比赛运动员不得不自己挖沙坑。径赛在崎岖不平的地上进行,400米栏的木栏杆是用9.144米长的电话线杆子临时搭成的。裁判随心所欲,许多选手参赛过了很久,才意识到自己是在参加奥运会比赛 。奥运会完全成了博览会的附属品,变成了博览会的陪衬,以至于大会结束后没有详细的资料予以总结,许多项目的名次至今还是一笔糊涂账。顾拜旦说:“动机本来是好的,但结果却不是奥运会了,他们利用了我们的事业并毁了我们 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