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千年奥运传奇
11585700000021

第21章 、奇闻!奥运(2)

澳大利亚的两对中,哈格夫妇马克和米歇尔是男、女曲棍球队的队员;伍德夫妇斯蒂夫和安娜则双双参加皮划艇赛。

中国的王义夫是第3次参加奥运会,他曾获1991年和1992年两届世界杯气手枪金牌。他的妻子张秋萍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气步枪的金牌得主,他们都参加了本届奥运会的射击比赛。妻子张秋萍发挥不好,在比赛中失利。王义夫夺得一 金一银。

肯尼亚的翁迪克夫妇是长跑运动员,丈夫约贝斯的强项是5,000米,妻子丽莎是汉城奥运会马拉松赛的银牌获得者,这次是代表澳大利亚参赛。

英国的一对夫妇是皮划艇运动员。丈夫理查德·福克斯曾获得过4次世界冠军,这次代表英国参赛。妻子玛丽安是1989年世界锦标赛和前世界杯冠军,这次代表法国参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香港奥运会帆板选手李丽姗获得金牌的同时,丈夫黄德森在男子帆板决赛中获得一枚银牌,夫妻双双为香港争得了荣誉。

6.荒唐的疏忽留史册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3,000米赛马的验圈裁判员突然在最后一分钟病倒了,接替他的裁判员是新手,缺乏经验,没有把第1圈记在圈数之内,当芬兰选手跑到最后一圈时,他认为还有一圈要跑。尽管这位选手 多跑了一圈仍获得冠军,但是在额外的一圈内,后面的英国选手埃文斯超过了美国选手克拉斯基,本该得第2名的却变成了第3名。这一荒唐疏忽被曝光后,大会为克拉斯基提供了一次重跑的机会,但他因体力不支而谢绝了。

也是在这届奥运会上,铁饼比赛中也出现了裁判失误。法国运动员诺尔在第3次试投中,铁饼划过长长的弧线落到了比所有对手的落点都远很多的地方,估计有50米远。观众们认为这枚铁饼金牌非他莫属,他自己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 悦,雀跃地向观众席挥手致意。然而他的成绩却未被承认,原因是田径场内的另一头,一向好看的撑杆跳高比赛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阶段,负责铁饼落点定位的裁判员被身后的撑杆跳高比赛深深吸引了,当诺尔的铁饼落地时,裁判员只 顾转头看撑杆跳高,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当裁判回过头来时,既没有看到诺尔漂亮的投掷,又没有看到铁饼的落点,在场的其他裁判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准确无误的指出这一落点,致使这一超常成绩变为无效。赛场播音员如实播出: “152号,诺尔,法国,已投掷,但裁判未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大会竞赛组决定,给诺尔再投一次的机会,诺尔虽表示了强烈的抗议,但无可奈何,只好再投掷一次,但这一次投掷的成绩比前面第3次投出的距离差了很远,最后诺尔 以前两次最好成绩47.74米被记录,比第3名还差10厘米,已经得不到任何奖牌。这块本应到手的金牌不是失落在对手手里,而是失落在裁判手里。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美国选手迪特里克森,参加了三项比赛。在标枪和80米跨栏两项比赛中,她已经获得两个冠军。在跳高比赛中却遇到了一个奇怪的裁判,使她应得的第3块金牌没有拿到。跳高决赛在迪特里克森和希利两个人 之间进行,当横杆移到1.65米时,两人都跳了过去。横杆抬到1.67米时,两人都失败了。横杆便放到了1.66米,希利成功地跳了过去,创造了世界记录。迪特里克森也顺利的飞过横杆,平了世界记录。但裁判说迪特里克森最后一跳无效 ,因为她的跳法不应该头先过横杆,有“跳水姿势”之嫌。迪特里克森抗议说:“我一直在这么跳,从未被质疑过。”裁判回答是:“过去你的跳我没有看见,这次我看见了。”希利得金牌后很感激迪特里克森这位好友,她俩平时互相 帮助,如同姐妹,此刻同上领奖台,相互拥抱庆贺,她们把俩人的胜利看作是同等的。会后,她们把金银牌对半切开,再焊成半金半银的两块奖牌,各自保存一块,永久纪念她们俩的友谊。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上,阿根廷拳击选手在轻重量级比赛前,被发现轻微超重,随行人员立即给他理发,擦鞋底,让他挤眼泪,吹掉磅秤上的灰,总算可以参赛了。一轮过后,第二个阿根廷选手上场比赛前又被测出超重,这使阿根廷 队十分困惑不解。经查组委会官员承认是他们把两个人的名字弄错了,一个是帕斯夸尔·佩雷斯,另一个是诺尔多·佩尔斯。第二次上场的不应该是超重的佩雷斯,而应该是不超重的佩尔斯,因纠正及时,佩尔斯拿到了一枚金牌。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自由式角力61公斤级比赛结束后,裁判宣布瑞士的汗斯·明德尔获得冠军。可授奖时他得到的却是银牌,而最后的成绩公布中他又变成了第3名,裁判工作的疏漏,令人生疑。

7.奥运赛场中的遗憾与懊悔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马拉松比赛那天,天气特别热,时间又安排在午后的13∶48,许多选手因不能忍受酷热,中途退出了比赛,葡萄牙一选手因中暑放弃比赛(第二天死亡)。日本选手金粟四三 ,在国内曾经取得过世界最好成绩,这次也希望能取胜,但因天太热,他又累又渴,看到路边有人喝桔汁,便克制不住自己,走向旁边一所房子想喝点东西休息一下,他进屋后就躺在床上,不料竟睡着了。比赛结束时,大会工作人员寻 找中途退出的33名队员,结果找到了32名,却找不到他,还动用了警察四处查找,报纸也刊登了他失踪的消息。直到第二天他才从梦中醒来,主人给他一身衣服,送他登上去斯德哥尔摩的火车。回到驻地,他十分懊恼,悄悄乘船返回日 本。金粟的传奇故事在当地越传越玄,多年后,出现了多种版本的传说。1962年在他“失踪”的50周年时,一名斯德哥尔摩记者被派到日本寻找金粟,发现他在一个小镇教地理课。1966年后金粟到斯德哥尔摩开了一家小店,并来到体育 场慢慢地跑步撞线,完成了他54年前开始的马拉松赛,时年他已经是76岁高龄了。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法国选手吉尔蒙特,在5,000米赛中超过芬兰名将努尔米获得冠军。10,000米决赛他本来有再次夺冠可能,但比赛时间在国王的请求下,由原来的下午5∶30提前到下午的2∶15,遗憾的是这一改变通知到吉 尔蒙特时,他已经饱饱的吃了一顿午餐。比赛中,他又同努尔米较量,紧紧地跟着努尔米,但吉尔蒙特顿时感到一阵恶心,将午餐全部吐到了这个芬兰名将身上,吉尔蒙特遗憾地失利了。

世界撑杆跳高名将布勃卡,曾突破6米大关,30次打破世界纪录。他来到巴塞罗那奥运会赛场,却“大意失荆州”,别的运动员做准备活动时,他在坐地休息;对手们向一个又一个高度跨越时,他都“免跳”。直到横杆升到5.70米时, 他才开始试跳,第一次试跳在空中没做动作,轻松放过一次机会,第二次试跳由于操之过急,仓促地将横杆打落,第三次跳他的身体把横杆压落下来。这位最优秀的“撑杆跳王”,给观众和自己都留下了遗憾和懊悔。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加拿大帆板运动员默里·麦凯格在比赛的前一天,他环绕奥运村兜风,当他想超过一辆缓缓行驶的公共汽车时,被一辆警车撞了,致使大腿骨折,他连参赛希望都丧失了。另一名帆板运动员美国的迈克·哈 布哈特,虽然顺利地参加了比赛。但由于海港水面漂浮的垃圾没有清理干净,在最后一圈时,他的帆板缠上了垃圾塑料袋,他用力摆脱缠绕,延误了时间,只获得了银牌,仅落后第一名0.4秒。否则,他是必定获得金牌的,现在只能遗憾 地抱怨命运。

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罗马尼亚女子体操选手包揽了全能前3名,其中勒杜坎夺得全能金牌。她在发奖仪式上高兴地亲吻了金牌。4天后,国际奥委会代表通知勒杜坎,她的这次药检呈阳性,让她交回金牌,这一消息震碎了她的心。 因为感冒,她服用了队医给的两片麻黄碱,完全是无辜的,因为前两次检测都是阴性。尽管向仲裁申诉,但申诉失败。消息传到国内,她所在城市的学生教师上街高呼“勒杜坎!我们热爱你”、“我们要讨回金牌”。次日,首都也爆发了 大规模游行。澳大利亚的侨民还捐资3万美金补偿她的损失。

第17届奥运会金牌获得者前苏联女选手奥佐林娜曾三次破标枪世界记录。在第18届东京奥运会上她信心十足,向教练发誓,拿不到冠军就剃光头。不料决赛中她发挥失常,奖牌没拿到,只得了第五名。她懊丧地跑进理发室,履行她 许下的诺言。理发师不忍心剪掉她一头金发,她拿起剪刀自己动手剪去了大绺头发,理发师只好给她理了个光头。

8.奥运史册中的永恒记录早期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设置随意性较大,还与主办者兴趣有关。因此许多项目因后来撤销和改变而留下永久的记录。如立定跳高,1900年第2届奥运会上增设了立定跳跃比赛,其中立定跳高由美国雷·尤里夺 冠,其后两届连续夺冠,1912年最后的记录也没超过他的记录,之后该项目取消,他的记录成为永久。因取消项目而留下的记录比比皆是,不一一赘述。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允许女子参加的男子项目是双向飞碟,射击史上还没有一位女子能打入前6名,然而在这届大会上中国姑娘张山,击败了9个国家的59名枪手,站到了最高领奖台。比赛的第一天,她作为唯一的女选 手同其他23名男选手进入第二轮,第二天上午她以200中的成绩平了世界纪录,下午决赛中张山以223中夺得冠军。第二和第三名男选手高兴地将她高高抬起向她祝贺。此项目允许女子参加是奥运会最后一次,她的成绩成为永恒。她的世 界纪录已经到顶,没人能破,更成为永恒。

现代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奥运冠军是美国女子跳板跳水冠军杰斯特林,当年她年仅13岁(生于1922年11月8日)。她是在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上取得冠军的。由于跳水项目此后的新规定是选手参赛年龄不得小于14周岁。因此杰斯特 林将永远是最年轻的跳水奥运冠军,这也是一个无法打破的“纪录”。

前东德国选手罗滕伯格在1988年9月汉城奥运会上获得女子短跑银牌。她在同年2月份冬季奥运会上获得速滑金牌和银牌,这使她成为唯一在一年中获得两次奥运奖牌的选手。因为从这届之后,冬奥会与夏奥会将不在同一年份举行。 一年中参加两次奥运会并获双料奥运奖牌的记录便成为永恒。

9.难得机遇成就桂冠传奇夺冠路上,运动员最重要的是实力,同时也要有机遇,用一些运动员的话说,是“实力加幸运”。

第1届奥运会铁饼比赛场上,希腊选手姿势优美,成绩领先。在现场观看的美国选手加勒特跃跃欲试,当场报名参赛。他从未见过标准的铁饼,上场后模仿希腊人投了两次,找到了感觉,第三投竟超过了所有参赛者的成绩,从希腊人 手中夺走了冠军。是“现场可报名”的规则给了他机遇。

1956年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上,一位澳大利亚竞走选手诺尔曼·里德战胜了实力强大的两名前苏联选手,夺得了冠军,接着他绕场狂奔了一周,因为他在新西兰生活过一段时间,几个新西兰的观众跑到场内与他拥抱亲吻。他在奖台 上热泪盈眶,为他有幸参赛而激动。里德出生在英国,从小就热爱竞走,但在英国没有人发现他的才能。他决心来到新西兰,以为这儿也许有出头的机会,可是在选拔赛上他落选了。他一狠心,再跑到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市长家里当了 一名园丁,并有机会在全国选拔赛上获胜,终于踏上奥运会的夺冠征程。

在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前,美国的选拔赛在洛杉矶举行,美国跳高选手查尓斯·杜马斯急急忙忙赶到洛杉矶时,竟忘了带运动员证,一时又找不到教练员,他急中生智买了一张入场券。当他直奔到跳高赛场时,已经开始比赛,他连 准备活动都来不及做,就投入了竞争,最后他不仅夺得了第一,还创造了2.15米的世界纪录。这一张入场券使他赢得了入选参加奥运会的资格,在这届奥运会上,他还在有32名选手参赛的跳高比赛中战胜了对手,夺得了金牌。

20岁的古巴青年阿尔贝托·胡安托雷纳身高1.91米,很有运动天赋,却无人关注。一个偶然机会被古巴的外籍教练看中,训练仅仅一年他便到奥运会上参赛,在男子400米跑比赛中,他竟然进入第三轮,虽未进入决赛,但增强了信心 。在第21届奥运会上他以良好的速度和耐力,成为奥运史上夺得男子400米跑和男子800米跑双冠军的运动员,填补了古巴奥运田径金牌的空白。一年后他再一次创造了男子800米跑的世界记录。

10.欣喜若狂闯奥运1952年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游泳比赛中,来自法国的19岁选手布伊托克在半决赛中就游出了奥运会新纪录,在决赛中他夺得第一名,又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在泳池边观战的父亲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欣喜 若狂地纵身跳入池内,紧紧地抱着他的儿子亲吻。眼看父亲就要沉入水中,儿子把父亲托出了水面,然后两人又一次拥抱亲吻,又一次滚入水中。当时,有人提出这一违规举动影响了其他选手,第一名成绩应取消。仲裁委员会经过认真 研究,认为父子俩的行动均发生在自己的泳道内,没有妨碍其他选手行进,而且事情是在他游完全程以后发生的,成绩有效。在场观众鼓掌欢呼,他登上了领奖台。

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日本女排把占据世界冠军11年的前苏联队拉下马,夺得冠军。这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日本女排曾被誉为“东方魔女”,她们的教练大松博文曾向日本天皇保证要夺取冠军,并进行了全天候无休止的残酷训练 。大松被称为“魔鬼教练”。这届奥运会的胜利,显示了奥运会三大球中最年轻的排球在亚洲的胜利。姑娘们抱成一团痛哭不已,个个成了泪人。她们把既痛恨、又尊敬的教练大松一次又一次地抛向空中。奥运会后,应周恩来总理的诚意 邀请,大松曾来中国训练女排。

第23届奥运会上,美国女子体操选手雷顿必须在最后一次跳马比赛中得满分,才可能拿到全能冠军,她不负众望以漂亮的高难度动作得了10分。教练卡罗里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跨进了栏板抱起雷顿亲吻,直至工作人员把他 请出场外。

也是这届大会4×400女子接力赛,美国4位姑娘获得冠军。她们挥动着小旗向狂呼的数万名观众致意,其中跑第三棒的布里斯克·胡克斯更为激动,因为这是她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的第三块金牌(另外两块是400米和200米金牌)。这 时她的丈夫抱着两岁的儿子冲进场内,3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共享胜利的喜悦,人们再次为这个英雄家庭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