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人的神经中枢,是人体一切活动的总指挥。大脑的老化快慢,决定着寿命的长短。生命科学研究专家指出:“人们寿命的长短,主要是由脑细胞的状况来决定的,如果脑细胞有坚强的活力和能力,寿命就会长;反之,如果让脑细胞弃之不用,就等于自掘坟墓。”人到老年仍勤于学习喜欢思考的人,使脑血管经常处舒展状态,这样可以增加脑部的血流量而使脑神经得到良好的营养,从而脑细胞就越充满生机活力发达兴旺,统帅和控制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协调一致,延缓衰老。
1.善待大脑
善于多用脑是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法宝。对于大脑这个人体器官,除了要善于多用之外,还必须善于保护。使用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善于使用,而不善于保护,那么大脑就会发生疾病或早衰。
日本的一位科学家用超声波测试老年人后发现,积极从事脑力劳动,善于思考的人,脑血管多处于扩张状态,脑组织有足够的营养供给,为延缓衰老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人员还发现,人用脑时新产生的生物化学变化,使思维记忆功能区域发出高效能量,所以勤用脑的人,尽管年龄高达七八十岁,但他们思维敏捷,记忆力好,保持着完整的认知能力。
“保大脑,不知老。”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明显地表明大脑保健与延迟衰老的因果关系。如何正确的进行大脑保健?下面浅谈五点看法。
(1)食过饱,伤大脑比较科学的膳食安排,理应“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但由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多数人膳食安排与这一格局相悖。脑保健应做到:美味不多用,食宜八分饱,蔬菜杂粮多调剂,饮酒适度好。长期过饱势必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
(2)睡眠好,养大脑睡眠也须讲质量,不是睡眠越多越好。有人主张睡前喝一杯牛奶,易于入眠。实际上,无躁无忧,做到“吾门如市,吾心如水”,心态平和,定能安然入眠。据专家称,人完全苏醒状态只能持续4小时,这是由体内“生物钟”控制的。除了夜间睡眠外,白天也会有2~3次小睡的要求。老年人看电视和饭后爱打盹是正常的,专家称打盹为人体“充电”。“充电”后头脑清爽,精力倍增。
(3)戒烟早,益大脑当今戒烟已成为社会时尚。吸烟害处诸多,可导致老年痴呆。长期吸烟者易发生脑组织退化,可引起脑动脉硬化,致大脑供血不足继发脑萎缩。为了益大脑,戒烟应趁早。
(4)晨运动,健大脑晨间室外活动强度因人而异,一般15~30分钟散步或打太极拳之类,可使身体各部位获得最大的供氧,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能激活处于抑制状态的神经细胞。晨间运动既有利机体整体,更有利于大脑保健,且室外景物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倍增,能有效地提高脑功能。
(5)勤思考,灵大脑人到老年与世无争,往往少于思考,这是大脑保健的误区。常言道:“脑子越用越灵。”思考有利于脑力锻炼,对于延缓脑功能衰老是十分有益的。活到老学到老,更要思考到老。用勤奋学习与思考去开发大脑的潜力,使脑血管舒展,促进血循环,使脑神经细胞得到保养,增强活力。
专家忠告
老年人保护大脑,要经常给大脑补充养分吃些健脑食品,如黄豆、小米、核桃、芝麻、花生、牛奶、蛋黄、猪肝、鲜鱼、海带、蘑菇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
2.读书看报,健脑防老
老年人读书看报不仅是一大消遣,更是一大享受。读书能集中精力,唤起大脑思考,促进脑细胞血液循环加快,从而无形中既丰富了知识,又达到健脑防老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读书看报能够延缓衰老。老年人在书海中遨游,获得大量的知识,掌握了科学道理,能使自己的思维和行动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收到趋利避害的作用。
①读书看报能明察事理,陶冶性情,开拓胸怀,善待人生。读书明理的人,不存非分之想,也不必仰人鼻息。他们笃信职务有高低,人格却平等,站着一般高,躺着一样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多年宦海浮沉,一生漂泊不定,却以古稀之年谢世。那时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来岁,他能活到74岁,已是奇迹了。究其长寿奥秘,与他一生乐天知命有关,着名人口学家马寅初人生坎坷,几次遭到全国性的不公正批判,但仍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并声明说:“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绝不向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他常对人说:“苟无他故,必活百年。”后来他果然活到101岁,活出了人生的大境界和高品位。
②读书看报能淡泊名利,保持平和的心境。读书人不屑孜孜为利,更不屑取非义之财;宁肯安贫乐道,保持一份悠悠自得的情趣。读书看报还是静心的良药。而心静人自寿。
③读书看报能保持头部血液循环畅快。“流水不腐”,“用进废退”,老年人在读书看报的过程中各种信息不断刺激大脑,脑细胞便老化得慢;反之,则老化得快。
由此可以归纳出三句话:“好读书看报,读好书好报,读书看报好。”读书看报不需要许多条件,能帮助你完善自己,祛病延年,实在是一条实惠方便、人人可行的延缓衰老之道。
专家忠告老年人每天读书看报,有益身心健康益寿延年。但是人老了往往力不从心,所以读书看报必须劳逸结合,才能健脑长寿。有的老年人喜欢躺在床上读书看报,这样弊大于利。损害健康。
3.吟诵诗词,健脑怡神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中辉煌的篇章,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儒士创作了不朽的诗篇,陶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吟诵诗词健脑怡神,可使人长寿,其中的奥妙之处,你只有进入意境之中才能品味体会出来。
吟诗诵词,要求人们采用朗读法低咏慢唱,节奏分明,这和唱歌一样,对益脑健体是大有裨益的。
吟诗诵词与音乐相似,同样对心身状态是一种良性刺激。吟诵过程中人能保持心平气和、形神相即。此外,由于声音是由自己发出的,吟诵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身心运动——心神与口腔相协调的运动,反映了人的大脑机能。经常注意这种形式的锻炼,反过来也可促进大脑功能的自我调节。人的口腔周围的肌肉与器官,与人的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口唇四周的肌肉、舌体状况与脾脏的气血盛衰有关,“脾主唇四白”;舌的运动变化,反映了“心藏神”的功能,“舌为心之苗”。吟诵唱和,表面上看只是口腔这一器官的运动,实质上是经大脑协调以脏腑为基础的整体运动,经常进行朗读吟唱的锻炼,可以对大脑和脏腑起到锻炼和保养的作用。
由于吟诵本身是由心神自主支配的运动形式,有利于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吟诵内容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思维和想像,使人沉浸在某种意境之中。从吟诵内容上所领悟到的积极意念,不仅有益于养脑怡神,而且可以起到医治疾病的作用。
新近的研究表明,以其自身声调的变化和节奏来朗读吟诵,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液循环加快,体内的生理代谢更加旺盛,还可增加有益人体健康的激素、酶以及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的分泌,这些物质可以把血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节到最佳状态,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可消除工作、劳动时的疲劳。
吟诵诗文对于长寿的作用,主要在于语言文字本身具有醒脑怡神、调节情感、平衡心理、淡化郁情、修身养性的功能。现代医学发现,精神刺激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助于延寿。美国心理学家勒纳倡导的“诗歌疗法”,意大利医生与诗人联合成立的“诗药有限公司”,德国的“病人图书馆”,都是选择有不同治疗作用的诗歌文章,针对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患者,对症下“书”,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作用。
专家忠告
老年人吟诵诗词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贵在精。要多选一些能有利身心健康、怡神养脑的好书,如唐诗、宋词以及古今名言。
②不求贪。老年人视力减退、精力不济,吟诗诵词不宜贪多,在时间掌握上也要适可而止,注意劳逸结合。
③忌久坐。不宜久坐吟诗诵词,坐了一段时间后,应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以舒筋活络、活动四肢。能到大自然中,登山凭栏,漫步河溪吟诗诵词,益脑、益身、益寿的效果最佳。
4.练习书法,延年益寿
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被人们誉为“中华瑰宝”。书,心画也,书法是人心理活动的描绘。每个学习书法的人,须集中意念、凝神静思,运气用毫,力透笔端。生命在于和谐运动,练习书法是脑、体、心、神相结合的平衡性活动(运动、劳作),它能促进人之脑细胞活力得到增强,使人之情操得到陶冶,人之身体得到修养,人之天寿得到延长。
书法,既能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又是一项可以健脑强身的活动。经常练习书法的人当铺开纸,磨好墨,拿起笔,就会宁神静气,杂念顿消;挥毫运笔,气转笔转、周身舒畅,心神快慰。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叔亮说得好:“写字也是一种养身之道,它讲究精神集中,思想安定。我觉得这与气功有相似之处,气功讲究意守丹田,写字则是意在笔尖。”陈老虽已年过八旬,仍然红光满面,精神饱满;近代齐白石、沈伊默等11位书法家的平均寿命77岁。可见练习书法有益于身心健康,使人延年益寿。
从中医角度看,书法是一种把肢体活动和脑力活动结合成一体,将全身力气和思维运用于笔端的艺术劳动。它把动、静、乐三者融为一体,精神养气,具有与气功相同的作用,精勤习书一点一画,有刚有柔,有曲有直,有快有慢,它把人体力量的运用、神经系统的活动、呼吸系统的配合联系在一起锻炼了大脑皮层,也锻炼了肺功能,特别是隔肌的运动,还可起到抚摸肝脏,消除肝郁血状态,从而也增强了肝脏的功能。练习书法是一项与脑有密切关联的手指活动,能全面发展人的大脑。练习时,五指握笔上下左右移动,手指的运动对手上劳宫、阳溪、阳谷、阳池、手三里、外关、肩井、臂月需、天宗、臂月禺、天柱等各个穴位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使指、腕关节得到充分活动,达到舒筋活脉、坚骨丰肌、延缓脑机能衰退的功效,还有强化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妙处。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手脑协调,两者相互促进,是练习书法强身健脑的主要特征之一。练习书法,牵动和激发了神经中枢的活动,同时手指的活动又和其他生理器官相协调,这种协调活动激活了各种神经中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把思维、想像和精细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因此练习书法是健脑的极有益的活动。
专家忠告
凡事不可强求,学习书法需要有一个过程,急于求成不利于身心健康,要注意劳逸适度,讲究写字时的姿势,要以意导气,倾注其中,充分体验练习书法的那种意境。
5.泼墨绘画,益气养神
绘画与美术使人能在艺术境界中寄托情怀,获得精神满足,起到益气养神、怡情养性、解郁除烦、健脑强身的作用,有益于健康长寿。古今中外画家倍出寿星。老年人不妨学学绘画以健脑养生,这对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将是大有好处的。
历代着名画家中高寿者屡见不鲜,我国画家齐白石94岁,何香凝95岁,意大利着名画家替善终年99岁,可见绘画使人长寿绝非偶然。《健康报》曾刊载业余画家刘兴安先生作画养生的故事,刘先生说:“我每次作画前,都要静坐几分钟,平心静气地沉浸于形象构思之中,然后把成熟的想法在纸面上找到入笔之处……不仅画出一幅轮廓与画面,同时也做完了一次气功。”这种结果,正是精神养生所追求的境界。
在作画过程中,可以培养人们胸怀宽阔,坚毅不拔,谦虚谨慎,持之以恒的品德和高尚情操。作画之时,要沉心静气,即使人们在不愉快之时,提起画笔,也可消除烦忧和不安,使人精神处于平静、愉快之中。当一张满意的画完成时,你就会感到其乐无边。
作画挥毫泼墨之时,多用左手磨墨,右手挥毫,执笔虚掌,实指,平腕,悬肘。不论坐还是立作画,都得使全身之力,只有坐得正,立得稳,才能挥洒自如,得心应手,一挥而就。作画时心、眼、手协调一致,可灵活手指、腕关节,平稳肘、臂之力,平衡脏腑及全身气血。挥毫泼墨者,每每心动,则思如潮涌,喧畅于纸笔之间,自可怡情养性。挥毫时如舟行海面,搏击起伏,随机上下;泼墨时若马踏草原,驰骋逍遥,任意由缰。停笔后或如亲人远别,人尽意在;或如老大乡归,思念顿除。这一艺术活动过程,抒发了活动者胸中的所积所得,是一种情感和意念的转移过程,能使人达到忘我的境界,作画陶冶情操、抒发感情,还可有效地延缓大脑衰老,使人健康长寿。
现代研究认为,老年人提笔作画,能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得到良好的调节,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趋于稳定,有助于指挥全身各部位脏器功能正常运转,生理功能可得到充分发挥。这对于健脑强身大有益处。从老年人养生的角度来讲,应提倡老年人学习绘画。
专家忠告
老年人作画不宜久立,要注意劳逸适度,以心旷心怡不觉劳累为好,更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以免产生心理压力。
6.琴声悠扬,怡养天年
人到老年,乐于“琴道”以自娱,实为养生健脑妙法。现代医学认为,音乐是有组织的乐音所表达的一种思想情感,通过听觉、视觉途径直接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的中枢网状结构,再传给大脑皮层,能够改善情绪和行为及调整心脑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生理活动。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意思是:头脑聪明,才能手巧。其实还应该反过来表达是:手巧心灵。因为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发挥其潜在的能力。
此外,弹琴能奏出各种动听的乐曲,使人自然步入艺术殿堂,深化在艺术的美境中,音乐的旋律对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有较强的调节和感染的作用。现代医学表明,音乐的速度、旋律和节奏,可起到调节生命节律的作用,不仅对大脑中枢神经有良好的影响,而且对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有直接的影响,同时还能起到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如能消除烦躁不安、精神压抑、焦虑失眠等,婉转悠扬的琴声会给人带来身心健康。中老年人欣赏自己喜爱的音乐,有助于延缓大脑的衰老,调节人的心神,在音乐中休息,都能较快地消除疲劳,使人心情愉快,想像力更丰富。
弹琴是一种全面发展人脑的极好活动,由于它有促使人的智能提高的功效,因而倍受青睐。有条件的老年人,弹弹琴是十分明智的健脑强身欲求长寿之举。
专家忠告
弹琴时间不可过长,以免疲劳过度。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影响邻里休息,以免引发纠纷,不利邻里团结,有损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