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这里曾经是汉朝2
11529000000002

第2章 生前死后事(2)

英布一听,心里一阵冷笑。你以为我不想当淮南王吗?你以为我不想混到自然死吗?可是韩信先贬后杀,彭越未反亦杀,而且死得一个不如一个,我他娘的再不造反的话,谁能保证我还能活到明天?

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英布心里沉了一下,好像想到了什么,只见他故意抬高嗓门,对刘邦喊道:“淮南王我都当腻了,现在造反就是想尝试一下当皇帝的滋味!”

什么玩意儿,一个被扔到骊山脚下劳改,脸上刻字,连自己的女人都招呼不好的人,还想抢我饭碗当皇帝?老子不打你,你还真把自己当项羽了。

实在受不了啦!

刘邦立即下达命令:所有将士听好了,给我狠狠地打,务必将英布军全部歼灭!

造反之前,英布曾这样煽动属将:“刘邦那厮年老多病,肯定不愿率兵出征,只会派将领前来交战。而在刘邦的诸将中,只有韩信和彭越可怕,如今俩人都被杀了,没什么可畏惧的。”

如今,刘邦不辞年迈辛苦,率兵前来讨伐他,的确出乎意料。可这仍然不妨碍他萌发称帝的冲动和欲望。因为此时跟随刘邦出征的将领有郦食其的弟弟郦商,还有老好人夏侯婴、骑兵将领灌婴等人。除此之外,齐王刘肥及国相曹参,正发兵南下,率领十二万车骑部队前来会战。在他看来,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可事实证明,英布是个吹牛皮不上税的大王。

愤怒的汉军首先对英布发起了猛烈攻击,英布不能支持,只得撤退到淮水对岸,再次布阵,准备反扑。这时,汉军乘胜突进,势不可当,他不得不再次撤退。就这样,汉军犹如猛虎驱狼,将英布逼入绝境,最后被打得只剩下一百余人,他只得灰溜溜地逃奔到内弟长沙王那里去了。

吹牛皮的时候,牛气烘烘,逃命的时候,无影无踪。看着英布落荒逃去的背影,刘邦心里不禁一阵长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这下子,你终于明白皇帝是不容易当上的吧。老子为了这一天,不知道蹚过多少条河,翻过多少座山,死过多少将士,拉拢讨好过多少诸侯。你一个囚徒出身的劳改犯,无德无能,目光短浅,师出无名,孤军奋战,还想与我试比高?还是滚你的蛋吧!

刘邦胸中恶气是出了,却为亲征付出了惨痛代价——被流箭射中,伤情极为严重。

刘邦不得不命令属将继续追杀英布,自己先走一步,班师还朝。

我们知道,英布早年参加抗秦起义时,第一个投奔的人就是吴芮,并做了吴芮的女婿。吴芮早在公元前202年和张耳结伴登天而去,现在的长沙王接班人是吴芮的儿子吴臣。

英布怎么也没想到,他投奔吴臣后,马上就被算计了。

英布狼狈地前来投奔时,长沙王吴臣是这样想的:姐夫淮南王大势已去,现在是孤家寡人一个,无地容身,救他等于害自己,被一个无耻之徒活活拉下水,值得吗?如果将他除掉,刘邦欢乐,他也安心,保王加爵两不误,一举两得。这,不是挺好的买卖吗?

想至此,他杀意顿起,马上制订暗杀计划。

接着,只见吴臣派人向英布传话,说愿意背叛汉朝,一起逃亡南越,共谋大计。英布果然上当,跟随而去。事实上,吴臣早于半道埋伏杀手。一天夜里,英布借宿于某处农家时,就被尾随而来的杀手袭杀身亡。

英布此种宿命,正应了电影《无间道》里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三、未尽的游戏

刘邦撤军回京,恰好途经沛县。这时他又听说英布已被长沙王吴臣暗杀,心情不禁大爽,干脆在沛宫大摆宴席,喝酒庆功。

自古以来,富贵还乡是每个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怀。项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项羽如此,刘邦又何尝不是如此。称帝以来,刘邦都没有回乡显摆,主要还是因为工作忙,真的忙。近乡情更怯,此时故乡也没有人知道,他是拖着一个怎样的心情回到故乡的。

沛县,是他曾经混了四十多年的地盘。四十年的光阴岁月,实在让人追忆不及。要知道,他曾经是这里的时尚超男,整天戴着一顶时尚竹笠招摇过街;又曾经是闻名乡里的光棍、流氓加无赖。如果秦始皇不嗑药患疾而死,如果没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他还将继续在这块沼泽之地晃过无聊的余生。

但是一切都被上天打破了。仅用十几年,他就取得了天下最辉煌的成就。可这时,他已鬓发斑白,迟暮年华。

几乎每个西方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年轻的时候多努力奋斗,渴望年老之时可以坐在某个海边静静地看斜阳落去。纵观刘邦的一生,他似乎全倒着走了。前大半生无所事事,后半生奔波不止。

这不是命运的耍弄,这是上天以人书写传奇历史的必然。哎,岁月易老,只有花照红。举起杯来吧,让我们饮了这杯酒,尽了这份谊。

刘邦喝得高兴起劲儿时,不由击筑而歌。

筑,是今已失传的一种古代弹奏乐器。艺术演绎的最高境界,不是你去支配艺术情感,而是像神鬼上身一样,你完全被情感艺术控制。这种艺术境况,尼采称之为酒神精神。此时,已经陷入酒神状态的刘邦领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忘情歌唱时,一支由一百二十个儿童组成,并且由他亲自训练过的乐队齐声与之相和。歌声慷慨激昂,犹如草原上牧民高亢的歌声,穿越苍茫大地,直撞宇宙刚强如铁的胸膛。

酒精和音乐真是个好东西啊,它不但能发泄积郁,还能喷薄情志。刘邦醉意蒙眬,不由翩然起舞,一股从未有过的感伤之情油然而生,眼泪缓缓地溢出眼眶,淌在了脸上。

这泪水,是游子辛酸尝尽的悲乡之泪水。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凡是背井离乡之人,他要么是受到本乡水土困扰被逼远离,要么就是受到远方理想的召唤和诱惑。在这一刻,荣华富贵皆是身外之物。当黄袍脱下,当本真被还原,当衣裳被掀开,原来你背上深深地烙上了故乡之印,你的内心深深地被故乡的情丝纠缠着。

哦,故乡。最初,你不过是一个地理学意义上的鸟巢。然而,当我走得越来越远,当我漂得越来越久,这鸟巢就不知不觉地成为精神的栖息地。最终,无论我做成多大的产业,无论变成一个多么伟岸的男人,我,仍然是这个鸟巢里飞出的一只小鸟。

鸟儿恋旧巢,胡马朝北望。这是动物界一种本能的冲动。在那一刻,刘邦却淋漓尽致地把它演绎成人类文化本能的冲动。

临别之际,刘邦感慨万千地对沛县的父老乡亲们说道:“远游的人总是思念着故乡,我虽然建都关中,但是将来我死后,我的魂魄还会喜欢和留恋故乡。为表达我对沛县的一份思情,我决定把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沛县百姓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不必纳税服役。”

沛县百姓听得无不欢喜雀跃,再烹羊宰牛,挽留刘邦喝酒。

刘邦于沛县逗留十多天后,终于启程回京。

其实没人知道,他此时都没什么心情喝酒了。因为他心里一直莫名地担忧着这样一件事:他百年之后,戚姬和儿子刘如意,将何去何从?

此中忧虑,不无道理。从来以色艺事君者,士大夫所不屑也。刘邦就像一棵大树,戚姬犹如攀附树上的常春藤,别人仰望的不是你常春藤,而是那棵参天大树。一旦枝枯树倒,常春藤也将失去天空。

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最让刘邦恐惧的是,他一旦死去,吕雉极有可能反扑,残害戚姬母子。他和吕雉做了将近二十年的夫妻,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吕雉这个人,躺在怀里是一条温顺之蛇,惹毛了她就像一头血口怒张的母老虎,歇斯底里地杀人不留痕迹。韩信和彭越这两个军事大佬,纵横战场,屡建奇功,她一样下手凌厉,眼睛都不眨一下。

所以说,现在想要保住戚氏母子俩,就必须力排众议,废掉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确保母子俩安全度过余生。

可是,诸将阻拦,太子刘盈背后又有商山四皓保驾护航,这事能成吗?

真的悬啊!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刘邦在征伐英布的战场上挨了一箭,病情危急,他没有多少时间犹豫了,必须尽快更换太子。

可就在这时,他多年的战友兼导师张良,竟然不辞辛苦前来劝谏了。

张良身为太子少傅,为太子说情,理所当然。然而刘邦此次是铁了心,谁说也没用。

张良跟他说了半天,他只回一个字:不。

张良吃了闭门羹,悻悻回去,从此闭门不出,宣称有病,不再问政事。对吕雉来说,此深度打击叫人心碎。可这只是一个回合,不到最后,坚决不能认输。

这时,又有人无所畏惧地跃身上阵,冲着刘邦而来。

叔孙通,薛县(今山东枣庄薛城北)人。

薛县隶属旧鲁国,而全中国人都知道,鲁国向来盛产儒者。所谓儒者,不过是一帮熟悉中国古代烦琐礼仪并以此为生的读书人。在孔子之前,儒者都是卑贱的谋生者,而孔子执礼后,向天下诸侯推销礼乐兴邦的治国理念,儒者从此才垄断了知识界和思想界。自此,儒者成了一帮有信仰有追求的知识分子。

叔孙通生于薛地,亦不免俗,以学儒闻名于世,并于秦时被征入朝,成为待诏博士。

众所周知,刘邦极为讨厌儒者,原因之一就是儒者食古不化,迂腐顽固。如果这样定义儒者,那么叔孙通绝对是个异类。因为这家伙为人处世,总是见风使舵,滑如泥鳅,老人精一个。

其江湖处世风格,还得从头说起。

陈胜吴广造反时,秦二世曾经召集博士儒生问话,问他们对陈胜吴广闹事的情况怎么看,诸多儒生将之定义为造反。秦二世最讨厌造反二字,闻之不悦,叔孙通见状,等到问他话时,他灵机一动,说陈胜吴广等人不过是鼠窃狗盗之徒,不足挂齿。秦二世听之,心情极为爽悦,马上赐他帛衣,拜为博士,以示赏识。

叔孙通拿着奖品回到住处后,儒生们纷纷责骂他,说他没有廉耻之心,为了一个博士之位,竟然当众拍皇帝马屁。

你知道叔孙通怎么反驳的?他竟然说道:“你们知道个啥呢,我差点逃不出虎口了。”

他扔下这话,转身就逃跑了。一路下来,他像丧家之犬到处投奔。先是投奔了项梁,后来是楚怀王,再后是项羽,最最后又跟随时为汉王的刘邦。

叔孙通知道刘邦厌恶腐儒,一改儒者穿着打扮形象,改穿楚国衣服,投其所好。当时,叔孙通属下有弟子百余人,没一个被推荐出去做官。于是弟子们十分怨恨,骂他这个师傅,说他天天在汉王面前拍马逢迎,推荐了不少武将,都不懂把他们推荐出去,混个一官半职。

你知道叔孙通又是怎么反驳弟子的?

他这样对弟子说道:“汉王现在正以武力跟项王争夺天下,你们能有武艺跟人搏斗吗?都不要猴急,等汉王平定天下,需要儒生时,我一定不会忘了你们的。”

刘邦得天下后,叔孙通趁机上书,请求以礼治天下,以明君臣之义。

那时,刘邦和大臣们在朝上聚会时,跟随他打拼天下的兄弟,自以为劳苦功高,喝醉了酒就在朝上撒泼,甚至有人拔剑而上胡砍乱吼,为此刘邦伤透了心。所以,刘邦听叔孙通这么一说,立即让他去教大臣们习礼。

叔孙通果然践行当初诺言,率领弟子们出山教诸侯大臣等人习礼,并且个个都升了官,有了稳定工作和收入。而刘邦属下那些土包子出身的大臣,因为学会了礼,从此上朝都不敢撒野发疯,叔孙通因为执教社稷礼仪有功,被刘邦封为太子少傅。

熟悉后宫游戏规则的人都知道,太子老师的人生命运跟太子的政治命运是捆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半点商量余地。所以,当张良劝谏刘邦无功而返后,叔孙通二话不说,主动跳将出来,来找刘邦论理了。

叔孙通先是给刘邦上一节历史课,这样说道:“以前,晋献公因为宠幸骊姬的缘故,废太子,立幼子奚齐,使晋国大乱数十年,成为天下笑柄;之前,秦始皇因为不早立太子扶苏,而让幼子胡亥有机可乘,以欺诈手段骗得天下,结果秦朝一夜崩溃,这也是陛下亲眼所见的。如今,太子刘盈仁爱厚道,又十分孝顺,天下无人不知。何况皇后跟陛下您出生入死,同甘共苦,您怎么可以背弃呢?”

很明显,叔孙通是有备而来的。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家伙还做好了拼命的准备。

接着,他又给刘邦来了一句狠话:“陛下如果一定要废嫡立幼,我愿接受斩刑,用鲜血染红这高大的金殿!”

谁说儒者是软体动物,寄人篱下没有骨气?眼前这叔孙通就让人长了见识。刘邦望着眼前的叔孙通,不由被他的无畏气势震慑了。

刘邦说道:“少傅多心了,我不过是说了句玩笑话,你怎么能当真呢?”

刘邦话语刚落,叔孙通乘胜追击,得理不饶人地问道:“太子为天下之本,本一摇天下即可震动,不明白陛下为何出此戏言?”

刘邦被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良久,只见刘邦叹息一声,说道:“你的话我已经听到心里去了,你就放心地回去吧。”

事实上,刘邦不过是来个缓兵之计,打发叔孙通走人罢了。他表面答应不废太子,其实心里还在酝酿着动手的机会。然而不久之后,一场宴席让他的废嫡之心,顿然灰飞烟灭了。

这天,刘邦置酒设宴,召唤太子前来陪坐。

皇帝召见太子喝酒,本来是件平常的事。商山四皓闻讯,秘密聚首讨论研究,他们最后得出来的结果是,此次刘邦置宴用意不善,有可能要公开废嫡立庶的计划。这样的话,太子一人赴会,必死无疑。

该出手时就出手,现在该是亮相给刘邦下马威的时候了。四个活神仙决定陪伴太子前去赴宴,替他助威打气。

赴宴这天,四个活神仙精心装扮,而又无比谦卑地跟在太子刘盈身后入场。刘邦望着他们四个活神仙似的老者个个鹤发童颜、衣冠雄伟、神采奕奕,不由惊奇地问道:“他们几个是谁?”

商山四皓分别上前应话,报上自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