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故乡相处流传
1149900000175

第175章 六○年随姥姥进城(44)

“上次苏联要猪尾巴,大食堂吃红烧肉,你差点撑死,拉屎蹲不下,就来这里转;现在饿得死到临头,又来转什么?”

袁哨到底当过主公,不好明说自己转游是找干屎,只是说:

“不如上次吃红烧肉时给撑死了,死了落个饱鬼;现在死了也成饿死鬼,下辈子脱生,也带个吃不饱的毛病!”

曹抚掌大笑,点着手说袁哨胡涂。然后又趴到袁耳朵上密语。密语半天,密得袁哨似乎豁然开朗,连说:

“知道了,知道了。”

两人一齐说:

“就等二十一世纪!”

然后一同扯手,飘然而去。袁的空皮囊,就倒在食堂后的空地上。因这时饿得没有苍蝇、蚊子,无东西在尸体上下蛆,所以袁哨身体在太阳下晒三十天,没有变化,最后晒成一具木乃伊。三十天后,被人盗走。是吃是煮,不知用途。

二批过后,是三批、四批到七批。七批过后,延津剩下两种人无死,一种是韩书记、小蛤蟆、孬舅之类。他们没有死,是因为他们都变成了炊事员。我因是孬舅的亲戚,捎带着也没饿死。第二类没饿死的,便是监狱里的犯人。犯人历来吃大锅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外边的大锅饭砸了锅,但犯人的大锅饭仍保留着。虽然也有饿死的,但整体上,作为“犯人”,还保留了下来。所以我又怀疑,凡是能从六○年活下来的,要么是贵族的子孙,要么是“犯人”的后代。从此,我见了贵族和“犯人”,都格外地尊敬。因为他们毕竟是我们的前辈呀。

六○年随姥姥进城 附录

一位领导人坐专列,路过延津。领导人来延津这天,我正好随姥娘进城。到了一九六○年,我所以能活下来,当然一方面是孬舅的一团生面。但生面有,并不是每天都有;日常活下,主要是靠我老姥娘碗底下的豆糁。这期间,我曾随姥娘进过几趟延津城,去寻找在破烂厂抻布条的母亲。其中还在城里住过一段。住这一段,三人的主要活法是:一、母亲五更天去破烂厂上班,路上有煤车路过,常有炭块落下,母亲将炭块捡起,挖坑埋了;晚上下班时,再刨出带回家;二、姥娘采柳叶蒸成菜团子,在大街上出卖;三、姥娘给一董姓人家挑水,桶到井里,不会摆翻,一过路人教一办法,将一砖头绑在桶襻一端,桶到井底,会自动翻转;挑一担水,董家给一个铜板。就这样,祖孙三人活下。领导人坐专列路过延津这天,我又随姥娘进城。当时我仅两岁,只听见车轮“嘁嘁咔咔”响,不知道车上坐的是谁。姥娘也不知。这天延津正在第七批批量死人。前些批死的,后些批的,新鲜的尸体,陈旧的尸体,横七竖八,已摆满了原野。我跟姥娘这次进城,没有在城里住下,四十华里路程,上午去,下午回。据姥娘说,上午去时,见人们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躺倒在路边休息,用草帽把脸盖上。姥娘背着我,我趴在姥娘肩上,姥娘对躺倒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