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故乡相处流传
1149900000142

第142章 六○年随姥姥进城(11)

“你有时候还懂事,知道反戈一击,是一个好孩子。何时摘右派帽子时,我先给你摘了。”

白石头非常高兴,向孬舅讨好地吐了吐舌头,跑起来像兔子翻花,一溜烟而去。孬舅说:

“炼钢是可以炼钢,连右派白石头的积极性都调起来了,还不可以炼钢?”

第二天,县上小蛤蟆到来,指挥大家炼钢。这时大家以炼钢为荣,以炼钢为时髦;张口闭口谈炼钢。所以小蛤蟆十分吃香。他架个墨镜,戴个安全帽,每到一处,都被前呼后拥。蛤蟆指指点点。大家按照小蛤蟆的布置,开始在田野上连成片,筑造小高炉。挖坑,筑灶,安炉,拉煤,运炭,收集破铜烂铁,收集铁锅、门环、铁钉、铁铲子、女人头上的铁簪子。小蛤蟆揿着电喇叭,到处宣传:不要怕,不要怕,真金不怕火炼,是铁不怕炼钢,你是只铁锅,炼出来就是钢锅;你是只铁钉,炼出来就是只钢钉;你是只铁铲子,炼出来就是钢铲子;你是只铁簪子,炼出来就是只钢簪子。在小蛤蟆的鼓励下,大家都踊跃交集铁锅和头上的簪子。到腊月三十,田野上铁炉建成,煤炭运来,破铜烂铁全部收齐,这时小蛤蟆一声令下,延津所有高炉点了火。一村一炉,延津共一千○八个村;田野上一千○八个高炉,皆一次点火成功;顷刻间,过去的铁锅、门环、女人头上的簪子,都化为乌有。到了晚上,全县一千○八个高炉一齐喷火,在延津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蔚为壮观。几十万男女老少,像蚂蚁一样穿梭在喷火的高炉之间。人们在炉火光的映照下,个个精神振奋,红彤彤的脸膛上,一珠珠汗儿往下流。止不住地往下流。

一千○八个高炉之间,展开了竞赛。大家联合起来赛英美,自己之间又有竞赛。姓韩的与小蛤蟆,负责大家的评比。孬舅一心想争先,争个第一,村里有人不争气,个别娘们把自己家的瓦盆,也涂上锅灰当成了废铁交到炉子上;炉子烧到一半,里边“劈啪”乱响,像有人在里边放鞭炮。全村一千多口子,围着炉子傻了眼。大家傻眼,猪蛋这时又在一边偷笑。这偷笑被白石头看到,报告孬舅,孬舅气愤地说,以为他检查老实了,谁知还偷笑,一会把他仍到炉子里。猪蛋听说,连夜逃跑。最后我们炉炼了一炉废铁,得了倒数第一。韩书记在大会上批评了孬舅。孬舅眼泪汪汪,像霜打的笳子一样,蔫着脖子。当然,最后全延津一千○八个高炉,都炼成废铁,炼成一团铁蛋,铁疙瘩,灭了火在那里扔着。但这不要紧,这时炼钢作为一种运动,已经过去了,大家也就不把这当回事了,离开田野回家。只有一千○八个废高炉,仍在一马平川的田野上屹立,瞪着眼睛看着天空。冬天萧杀的日子里看上去,也颇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