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作为国内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为自己的首届本科毕业生举行了一场纯粹的西式毕业典礼,老师和学生是真正主角:24位身穿学位服的老师分成三排坐在主席台上,校长坐在前排中央,而前来祝贺的领导全部坐在台下。
执行校长彼德·巴特利教授向毕业生们发表了一份典型的西式毕业典礼的致辞:“你们有理由成为世界的宠儿,因为你们是21世纪的’国际公民‘!不仅因为你们获得了世界一流高校的学位,而且你们有勇气走出自己的’安全区‘,把自己融入另外一种文化,你们有勇气离开家人朋友,张开怀抱去体验异域风情。”
这样的致辞让不少大学生们感到新奇。南方一所高校的大学老师非常感慨:“过去大学校长的毕业致辞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大多从宏观的角度表达了党和国家对毕业生的要求。这种毕业讲话虽然从正面激励了学生,但学生听多了。就会觉得这是’大道理‘,难以贴近自己的生活,难以产生深切的感触。”
可是近些年来,更多贴近学生的、更具人文关怀的毕业致辞出现在我们的大学校园中。
宁为是北京工业大学的毕业生。虽然已经工作3年了,直到现在,他还会不时想起自己的毕业典礼。
在毕业前几个月,学校在南门种了很多麦子。当时宁为和同学们一样觉得用麦子绿化很古怪,但是他们并没有多想。就在毕业典礼前两天,学校突然组织应届毕业生一起收麦子,大家都干得很起劲儿。
在毕业典礼当天,每个毕业生除了领到毕业证,还得到一份很特别的礼物,自己在两天前收割的麦子,上面还写着“见证成长”4个字。校长说,4年前我们在这里播种,经历了4年的成长,我们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宁为经常会记起这份特殊的礼物。工作3年了,他在不停地播种,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我等待着收获的那一天”,他说。
毕业典礼的致辞者们放下身段,不是以师长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这些后来人共勉。
有的致辞很亲和。在去年华东师范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俞立中校长就为“爱在华东师大”注入新的含义。他把“爱”解释为:爱人——拥有感恩的心、能够合作互助,爱岗——在工作中有责任心和爱好——保持对知识的渴望、追求美好的理想。这种毕业致辞是一种新的方式,将学生耳熟能详的俗语赋予新的阐释,使学生也更愿意接受师长的教诲。
有的致辞很激情。王亚飞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今年毕业。与往常一样,被学生们称为“杰哥”的张杰校长这次又以这样的开头来激励他们:“同学们,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开始新的人生旅途之际,我想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代表母校送给大家几句话,作为临别赠言。你们要留住激情和梦想。无论你是留在国内,还是走出国门,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都希望大家一定不要放弃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激情和梦想……永远留住你们当’第一等人才‘的梦想,干’第一等事业‘的激情,做’第一等学问‘的信心。”
有的致辞很时尚。梁晨不是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却是原北邮校长林金桐的粉丝。一个偶然的机会梁晨在网上看到林金桐在一次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这份致辞的结束语让梁晨感到很特别——这位大学校长居然用了流行歌手孙燕姿的一句歌词“遇见你,是我最美丽的意外”。一位家长说,把孩子交给这样的校长,我们放心。
更具人文关怀是致辞形式的改变带给学子们的表面印象,在它的背后,是国家与个人,终于不再是两个分离的主体,而是融为一体。
与往年一样,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的毕业典礼致辞成了众多学子们期待已久的“礼物”。自从2005年,他以一篇《你得是有出息的孩子》送给离校的法学院毕业生后,这篇独树一帜的致辞让全国的学子们耳目一新。今年,朱苏力以一篇《在许多感动之后》依然没有让学生们失望。
高飞是北大法学院2008届毕业生。“朱老师的毕业致辞最大的特色在于独特的表述方式:他运用学生喜欢的词语,关注大家关心的东西,而且紧连时事。”很多人认为朱苏力毕业致辞中有一种人文关怀,但是高飞并不赞同。“人文关怀绝不是重点。在今年的讲话中,他的中心放在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在核心思想方面他的讲话与以往的我们熟悉的、带着一点官腔的讲话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我们为什么激动,为什么振奋?”
“是他的讲话里从来都是把现实和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与国家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这让我们感到,国家的利益、国家的富强,是时时刻刻和我们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她而奋斗是我们北大学生自然而然的使命。”高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