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剧中迷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应该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我承认,当悲剧中某个英雄或王子对自己面临的苦难和不幸怨天尤人时,确实让人感到不太自然。但是,我认为他们可以适当地花上半个小时抒发一下内心的感触,否则情节就无法展开,除非他们求助于更荒唐的把戏——借助古代的合唱队来抒情。欣赏悲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因为我们必须让自己沉浸到幻觉中去,从中体验悲剧的复杂情感。
悲剧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否则就无法打动我们。就人类本性而言,最强烈的情感通常埋藏在心底,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可是在悲剧中,这种情感就得说出来,而且还要通过主人公之口高贵地表达出来,因此,必须以台词的形式写下来。而法语有一个缺陷——天生缺乏韵律感,这使得法国人的悲剧有点美中不足。
喜剧跟悲剧不同,它源于生活,更贴近生活。剧中的每个角色都要在舞台上说话,台词不仅符合剧情的发展,而且也体现人物的身份。因此,我认为喜剧中的台词无须讲究韵律,那些疯狂的剧作家的作品例外。
在我看来,歌剧根本就是荒唐、奢侈的游戏。我将其视为魔幻的世界,只能迷惑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使其丧失正常的判断力。歌剧从头至尾充斥着歌声、乐声和击鼓声,剧中的英雄、公主和哲人连同小山、树林,还有飞禽走兽,在俄耳甫斯竖琴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非常和谐地融为一体。每次去剧院看歌剧,我总是将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放在一边,只带上耳朵和眼睛就可以了。
至此,我向你坦白了我对于戏剧的全部看法。我承认,其中有许多地方与英法两国传统的欣赏品味相左,但是就像坦诚的异教徒拒不接受传统教会的教条一样,我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看法。到了我这个年纪,有权选择适合自己口味和思想的东西,而不必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尽管与我们相比,年轻人有许多优势,可是唯独在坚持自我这一点上逊于我们。有时候,你不得不在表面上适度地遵从传统的品味,追赶流行的时尚或附和他人的观点。不过私下里,年轻人可以用温和的态度对公众的看法或偏见表示异议,但不应该加以激烈而蛮横的抨击。对于其他人的看法,你首先应该学会倾听和了解,然后谦虚地接受,冷静地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温和得体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七节 生活出真知
⊙我时常为自己年少时的漫不经心而后悔不迭。在学习的时候,我因为漫不经心,总是遇到各种困难,结果什么都浅尝辄止。
我亲爱的朋友:
懒惰和散漫是求知途中的两大障碍。有两种人,一种是不愿成为博学多才之人,一种是不可能成为博学多才之人,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将遭人唾弃,后者却可能博得同情。然而,有很多拥有学习能力的人,因为懒惰和心思散漫而厌恶学习,不愿付出哪怕是一丁点的努力。
许多年轻的英国人远渡重洋到国外求学,回来时却两手空空。在你这个年纪,大脑最容易接受各种新知识,与人交流时最容易获取大量信息,这有助于你知识的增长,而且比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更为有用。许多年轻人在罗马或巴黎待上一年,仍然对罗马教皇选举会议或巴黎议会一知半解。这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没有向当地人求教,以后也自然不会深究;否则,他至少能从当地人那里得到有关这些机构的一些基本信息。
我希望你能更明智些,抓住身边每一个机会(因为机会会不断出现),努力去了解英法两国的政治和宪法。例如,听到人们谈论某个你不熟悉的话题时,你会不会一面心里盘算着询问与话题相关的细节,一面又感到难以开口?或者你认为劳烦别人向你讲解会给人家添麻烦?听到人们聊起中尉、司令官和督导等官衔的时候,向人询问一下各种官衔的权力和职责范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然而,我敢说,大多数英国人连民事部门的管理者和军事组织的掌权者之间的差别都不甚清楚。当你在书中发现(有时候你会不经意地发现)某些法律和习俗的介绍时,千万别到此为止,以为自己明白了;你应该抱着怀疑的态度,追本溯源,彻底将它搞清楚。这里我举个例子。在法国喜剧中,你常会碰到这两个词——“Cri”或“Clameur”。向别人打听之后,他们会告诉你,这是法国诺曼底地区的法律术语,意思是根据某人所犯的民事或刑事罪行传唤当事人出庭。它们源自于“aRaoul”——这是古代诺曼底一位公爵的名字,因其处事公正而得名。可是后来经过几代人的口耳误传,现在已经被错当成了“haro”。
我并不是希望你成为一名法国律师,而是希望你熟悉法国法律中那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般规定,例如,他们的世袭问题,土地的继承权问题。法国人是把土地传给长子,还是平均分给后代子孙?在英国,除非其他孩子被父亲剥夺了继承权,所有的土地才会都传给长子。肯特郡是个例外,因为它有自己特殊的风俗习惯,称之为“财产继承制度”。如果父亲死后没有立下遗嘱,那么他的孩子就平分父亲的土地。你也知道在德国,封地和其他土地的世袭方式是有区别的:封地一律传给下一位男性继承人,如此便能保证世袭家族延续下去;而除了封地之外的其他土地都是由孩子们共同平分的。在法国,我相信不同的地区,世袭方式也是不同的。
婚姻的实质也有待你去探究。在英国,一般来说,妻子的全部财产从属于丈夫。考虑到这一点,丈夫会适当地给妻子一笔所谓的生活费,即定期给妻子一笔钱;等丈夫死后,妻子可以继承一部分遗产。在法国,尤其是在巴黎,情况并非如此。已婚的巴黎妇女(要是你愿意向她们打听)会告诉你所有的内幕。
我时常为自己年少时的漫不经心而后悔不迭。在学习的时候,我因为漫不经心,总是遇到各种困难,结果什么都浅尝辄止。我恳请你从现在起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做出让自己日后后悔的事;学会提问题,多多益善,直到你把知识领悟透彻为止。问题若是提得中肯,被提问的人是不会觉得受到侮辱或是感到麻烦的,相反,这是对他们学问的一种默许和赞扬。而对于渴望真知的年轻人,人们也容易产生好印象。
对明智之人来说,这些事情往往是他们感兴趣的。事实上,他们并不以埋首书本为满足,而是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与人交流获取真知。
§§§第八节 三人行,必有我师
⊙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向身边人学习。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擅长之事,他们也非常乐意与人分享。这种人到处都有。
亲爱的孩子:
不管你做什么事,都要全力以赴,有始有终,不要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任何事情如果你只做了一半,就等于什么都没做。一知半解就等于根本不了解,甚至还可能误导人们,使事情变得更糟。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向身边人学习。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擅长之事,他们也非常乐意与人分享。这种人到处都有。留心每一件事情,探究每一件事情。如果你提问题的方式有些鲁莽,你可以归因于自己的好奇心,但要尽量避免。例如:“我担心自己正受困于某些问题,可是没有人能像你那样告诉我实情。”诸如此类的话。
现在既然你置身于一个信奉路德教的国家,那你就去参观一下他们的教堂,观察一下公众的敬神行为,参加他们的宗教仪式,并向随便哪个人询问他们宗教信仰的意义和目的。当你在短时间内对德国充分了解之后,就可以去参加他们的布道,观察牧师讲道的方式。你要了解他们的教会统治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是教皇,还是红衣主教会议?谁来支付神职人员的日常生活费用,是不是像英国一样,从教区的什一税中获得,还是从信徒的自愿捐款中或是从国家的养老金中扣除?
当你到了一个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国家,比较他们的宗教习俗是否跟信奉路德教的国家相同。你可以去参观他们的教堂,观察他们所有的宗教仪式,然后向人了解一下这些仪式的宗教意义,从中可以了解一些宗教术语,比如,晨祷、祈祷钟、大弥撒、晚课、晚祷等。你要了解不同的宗教派别以及它们的创始人、教规、宣誓、习俗和收入等。我希望你尽可能接触各种不同的宗教。
当你经常出入当地民众敬神行为的场所,谨记,不管他们膜拜的对象多么荒谬多么可笑,绝不要嘲笑、奚落他们。诚实的错误是值得同情的,而不应该遭受奚落。世界上的公众敬神行为膜拜的对象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伟大永生的造物者——上帝。不同的敬神方式决不应该受到奚落。每一个教派都认为他们的敬神方式是最好的,世界上没有一种确实可靠的评判标准来判断哪种敬神行为是最好的。不管你走到哪儿,随时调查一下各个国家不同的财政收入、军事组织、商业贸易以及相关政策。你最好随身带一本空白的笔记本,德国人把它叫做“纪念签名册”。你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在上面。
还有一件事我差点给忘了。我劝你可以去法庭旁听,以满足你的好奇心,也可以从中了解该国的司法制度。司法审判总是在公开的法庭上进行,我希望你能利用那里解决你的好奇和疑问。
我现在对你只剩下一个期望——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我知道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即便没法达到完美的境界,那么也希望你尽可能地向完美靠近。只要你决心这么做,就一定可以做到。我从来没有为什么人在教育上投入过比你更大的心血,我也没有给其他人提供过获得知识的机会,我希望、期盼着你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同时我也担心你能否成为这样的人。我唯一坚信的是:你将会以实际行动向我证明,你正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
经典名著不仅可以丰富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心智,而且常常成为上流社交圈聊天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