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联谐趣(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11487300000021

第21章 谜语妙联(1)

群英会君子交这是一副巧射地名的谜语对联,作者是当代联家林桂。

上联“群英会”出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群英”指英雄众多,而英雄又都是贤良之人;“会”字含有“会合”、“会集”之义,正好巧射地名“集贤”,为我国黑龙江省一县名。

下联“君子交”是成语“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省称,典出《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意指君子之交乃道义之交,视钱财如水一样淡薄。此处巧借成语影射地名“淡水”,为我国旧县名,属台湾省。

此联妙在运用谜语中的解意技巧,使谜面、谜底扣合得十分紧密,除此之外,别无他解。联语文字优美,对仗工稳,声律和谐,铿锵悦耳。“群英/君子”,名词对;“会/交”,动词对。上联“平平仄”,下联“仄仄平”(首字可平可仄),完全符合对联的艺术格律。

回文对无字联这是一副巧射文艺名词的谜语对联,作者同上。

上联“回文对”是回文对联的省称,意思是联文倒读、顺读皆可成对,借义指文学创作名词“反复”。

下联“无字联”本是指没有字的对联,无疑是一张纸。无字而又叫做对联,那么该怎样“对”呢?白纸的“白”字,除作“白色”解外,还可以解为戏曲表演艺术中的“念白”,又称“道白”,就是剧本中规定只说不唱的那部分词语。这些词语如果由两个剧中人物对着说,就叫做“对白”。

此联妙在除上下联分别巧射“反复”、“对白”两个名词外,联尾还用“雁足格”嵌上了“对联”二字,充分体现了谜语对联既是谜语又是对联的艺术特色。

匡衡凿壁黛玉葬花这是一副巧用历史故事的谜语对联,作者是“中国联坛十老”之一胡寅先生(今已故)。上联引用“匡衡凿壁”的故事,说的是西汉经学家匡衡幼年家贫,夜晚无油点灯,就在墙壁上凿开一个洞孔,就着隔壁邻居透露的灯光来读书。故事本意是劝人学习匡衡勤学苦读的精神,此处用来巧射一句文明语言:“借光!”

下联“黛玉葬花”的故事出自《红楼梦》,是说暮春时节,贾府大观园里落花满地。因父母双亡而寄寓舅舅家的林黛玉触景生情,感叹自己身世孤零,像这些落花一样:“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见林黛玉《葬花词》)于是执帚荷锄,扫花葬花。故事本来是表现黛玉姑娘多愁善感的性格,此处转义为:满地落花引出黛玉姑娘前来葬花。花落,即花儿凋谢了;满地落花,说明花儿凋谢的很多。由此巧射一句礼貌用语:“多谢!”

全联借用两个历史故事,巧射两句文明礼貌用语,妙极!而且联语对仗工稳,平仄和谐。请看:“匡衡/黛玉”,人名对;“凿壁/葬花”,动宾词语对。

上联“平平平仄”,下联“仄仄仄平”。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声律规则,上下联第三字“凿”与“葬”都不在音步上,可平可仄。

君能使鬼人尽呼兄这是一副巧射“钱”字的谜语对联,作者无考。

上联“君能使鬼”,是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省用,隐去了其中的“钱”字,并将其拟人化,代之以“君”字的尊称,实际上还是说“钱”。下联“人尽呼兄”,说的也是“钱”字。因为过去的铜钱,中间有个方孔,方孔四周写着帝王的年号。例如清朝铸造的铜钱上,方孔四周就写有“乾隆通宝”、“光绪通宝”等等。正因为铜钱的中心是个方孔,所以被人戏称“孔方兄”。

此联妙在借用俗语和戏称而巧射旧知识分子羞于启齿的“钱”字,可谓借得巧妙,射得准确。而且联语字字对仗工稳,处处平仄和谐。请看:“君/人”,名词对;“能/尽”,形容词对;“使/呼”,动词对;“鬼/兄”称谓对。上联“平平仄仄”,下联“平仄平平”(首字可不论)。联语虽短,却颇具工力。

又,据说有人曾把此联贴于财神两边,也很有趣。

刘邦大笑刘备大哭这是一副猜字谜联,作者无考。

上联说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划地分封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两人为了争夺统治权,又展开了楚汉战争。双方相持不下,约定以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属汉。中国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即源于此。后来刘邦联合各部反项势力奋勇作战,屡败项羽。尤其是垓下一役,项羽闻听四面楚歌,知大势已去,遂与爱妻虞姬诀别,突围至乌江自杀。刘邦由此建立了汉朝,世称汉高祖。

下联说汉末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与其结义兄弟关羽的故事。关羽,字云长。建安五年(公元200),刘备为曹操所败。关羽被俘后极受优礼,封为汉寿亭侯,但后来仍辞曹归刘,且屡建奇功。俗语“身在曹营心在汉”,即本于此。后来东吴孙权突袭荆州,关羽后备空虚,兵败而死。他以忠义著称于世,又经后世渲染和神化,被尊为关公、关圣帝君。

此联妙在解意测字。上联意为:项羽死了,刘邦战胜了竞争对手,成为大汉朝皇帝,岂不要欢喜地“大笑”?下联意为:关羽死了,刘备失去了结义兄弟和得力膀臂,岂不要痛心地“大哭”!而“死”字又与“卒”字同义(例如“生卒年月”),“羽”下加“卒”,全联巧射一个“翠”字。

上下联明嵌“刘邦”和“刘备”,两人姓相同而名不同;暗嵌“项羽”和“关羽”,两人名相同而姓不同。在相对位置使用两个“刘”字,两个“大”字,显得别致而又多趣。

鲲鹏展翅孔雀收屏这是一副巧射人名的谜语对联,上下联各射一古代名人。作者是胡寅。

上联“鲲鹏”指大鹏鸟,语出《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鲲鹏展翅”,意为这只大鹏鸟展翅飞翔,正好巧射三国人物“张飞”。

下联“孔雀收屏”,屏者,屏障也,此处借指孔雀尾羽。

孔雀开屏时,其尾羽像花色屏风一样好看;“孔雀收屏”呢就是把张开的尾羽关闭掉,正好巧射三国人物“关羽”。

一个张飞,一个关羽,这两位可谓是妇孺皆知的历史名人。“鲲鹏/孔雀”,鸟名对;“展翅/收屏”,动宾词语对。上联“平平仄仄”,下联“仄仄平平”。联语如此工巧,射谜如此准确,令人击掌叹绝十月十日一羊一鱼这是一副巧射国名的谜语对联,作者是当代联家胡静怡。

此联用的是析字(组字)法,上联“十月十日”,两“十”字加上一“月”、一“日”,四个字组合而成“朝”字。下联“一羊一鱼”,“鱼”、“羊”组合而成“鲜”字。上下联合起来,正好巧射国名“朝鲜”。堪称妙极草丛办事耳畔关门这也是一副巧射国名的析字谜联,作者同上。

上联“草丛办事”,“草”下加“办”,合成“苏”字。下联“耳畔关门”,畔者,旁也,“耳”旁加“关”,合成“联”字。上下联合起来,紧扣国名“苏联”。

此联与上面一副谜联不同之处,是联语中加进几个衬字,增加了迷惑性和猜测的难度,也使联语更见工巧。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是一副巧射人名的谜语对联,作者林兰桂。

上联“一身正气”,正气亦称浩气,“浩然正气”也可连用,形容气宇轩昂,为人正直。此处巧射当代作家“浩然”。

下联“两袖清风”,亦作“清风两袖”,以形容官吏廉洁,除了两袖清风之外,别无所有。明·于谦《入京》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闾”指闾里,古以二十五家为一闾;“阎”指里巷之门。“闾阎”指乡里人家,广义指黎民百姓。此处巧射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

全联借用俗语和成语典故,巧射今古两位人名,用得自然,毫不牵强,而且富有反腐倡廉之新意。

山呼谷应燕语莺歌这是一副巧射物理名词的谜语对联,作者胡寅。

上联“山呼谷应”,谜底是“回声”。下联“燕语莺歌”,谜底是“共鸣”。全联对仗工稳,平仄和谐,谜面、谜底扣合严密,不愧为谜联之珍品。

羊骑牛背鬼昧良心这是运用析字法创作的一副谜语对联,作者胡静怡。

上联“羊骑牛背”,“牛”属十二生肖第二位的“丑”字,“羊”下加“丑”为“羞”字。下联“鬼昧良心”,“昧”字含有隐藏之意,“鬼”把良心的“心”变成竖写的“十”藏在自己身旁,这就成了“愧”字。全联巧射心理状态词“羞愧”二字。

联语对仗工稳,平仄和谐,而且析字之巧,射谜之妙,令人称奇。

两人依柳畔一日照阶前这是一副巧射地名的谜语对联,作者署名鸵章,见于《中国楹联报》总第33期。

此联用的是析字法。上联“两人依柳畔”,“两人”为“从”字,“柳”是“木”字旁;“木”旁加“从”,巧射“枞”字。下联“一日照阶前”,“阶”字为搭耳“阝”旁,“阝”加“日”字,巧射“阳”字。全联巧射“枞阳”二字,为安徽一县名。

联语对仗工稳,平仄和谐,谜面、谜底扣合准确,不愧为谜联之佳作。

幼童初换齿妇女晚生儿这是一副巧射两位古代名人的谜语对联,作者胡寅。

上联“幼童初换齿”,换者,易也;齿者,牙也。正好巧射“易牙”二字。易牙,一作狄牙,雍人。春秋时齐桓公近臣。此人善逢迎,长于烹调,相传曾烹其子为羹以献齐桓公,因而深得桓公宠信。桓公死后,他又与竖刁等勾结专权,杀良吏,废太子,立次子,导致齐国内乱。

下联“妇女晚生儿”,晚者,迟也;初生儿,婴也。正可巧射“晏婴”二字(“晏”字含有“迟”义)。晏婴(?—前500),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齐国大夫,自公元前556年起,继其父而任齐卿,历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曾奉命使晋,促成齐晋联姻,并有颇多建树。后人辑其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传世。

全联用析字解意法巧射两个历史人物,一贬一褒,对比鲜明,启人深思,寓教于乐,堪称谜联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