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
11484700000068

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

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清朝对于皇位继承,接受在一个血缘家族内传承的原则并不太难,但是对传子基本原则的认可却经过了一个过程,而嫡长继承原则却始终没有得到承认。在这个民族的传统中毕竟有着推举贤能的因素,在皇帝继承人之间挑选贤能之士,几乎成为一种深入血液之中的默契。只是这种选择,却经过贵族推选到皇帝亲择的过渡,一向为人称道的“秘密建储制”,其实也是皇帝亲选的一种形式。跟其他王朝不同的是,终清之世,皇帝的继承始终是皇帝的家事,外人是绝对不能公开干涉和参与选择的。

入关之前,满人政权的继承采取的是贵族推举制。后金的第二个汗皇太极,就是通过诸贝勒推举产生的。但是,在皇太极死后,推举制因各派利益纷争导致的动荡表现得十分明显。由于各方相持不下,作为一种妥协的产物,皇太极年仅9岁的第九个儿子福临被推为皇帝。原来势力颇大、极有可能登上帝位的皇太极之弟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从而埋下了皇位不稳的隐患。

入关以后,在整个大局未稳的情况下多尔衮即暴死。依赖满人的武力,清朝政权总算是平安度过了危机。但直到顺治死,皇帝和满族贵族在是否接受汉制的问题上,始终没有分出胜负。顺治到康熙的过渡,虽然表明皇位传子的原则得到了贵族认可,但四辅政在幼帝周围的存在,说明原来满族的贵族民主阴影依然存在。直到康熙除掉鳌拜集团之后,贵族民主制对皇位的威胁才算消除,汉制取得了胜利。

康熙全面继承了汉人的继承制度,采取了嫡长子继承和预立太子的做法,将自己的嫡长子立为太子,给予很高的地位和荣誉,选择最好的老师,给予最适当的教育。但是,由于康熙在位时间很长,太子成年后,长期不得即位,现君和储君之间自然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随着朝廷和满人贵族中间各种势力的介科而日益激化,太子废而复立,立而复废,诸子之间争夺皇帝的角逐白热化,成为困扰晚年康熙的一大难题。最后,虽然康熙的第四子胤稹(雍正)得到了皇位,但这一皇位争夺引发的后遗症却久久难以平复。

雍正即位之后,不仅他与众兄弟之间的关系大多恶化,有两个还被他赐名猪狗,而且关于他“篡位”的种种流言,已经在民间广为传布。以至于居然有人想利用这个机会反清,雍正六年发生的曾静案,就是一个。为了平息谣言,雍正不得不在处理曾静案的时候,亲自出马审问,并将问案记录编辑成册,起名《大义觉迷录》,逐条驳斥有关他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的流言,并赦曾静不死,要他到各地宣讲雍正的“圣德”和自己的谬误。

雍正虽然缺乏他父亲的才具,但在继承问题上总算想出了新办法,这就是秘密建储制。所谓秘密建储制就是皇帝预先将选中的继承人的名字写进密诏,放在锦盒里,然后把锦盒放在乾清官顺治手书的“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待到皇帝死的时候,皇帝亲选的顾命大臣会同诸王公大臣一道,当众取出密诏宣布。密诏写好之后,如果皇帝想改变主意,就取下密诏重写。为了双保险计,雍正还将密诏书写两份,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后,一份自己带在身边。后来改为将皇帝身边的一份放在皇史残的石屋金匮里,宣布时两份同时取来对上,才正式公布。

秘密建储制自雍正以后,一直作为清朝皇帝传承的基本制度没有变过,但实际上只实行了三代,即雍正传给乾隆,嘉庆传给道光,道光传给咸丰。乾隆传嘉庆在形式上固然也是秘密建储,但乾隆在活着的时候已经将皇位传给了嘉庆,自己做太上皇的时候实际上还在掌权,所以等于是预立太子。至于咸丰到同治,皇子只有一个,用不着选。再后来,所有的传承都是由西太后一个人做主,实权一直在西太后手里,等于她是真正的皇帝,秘密建储实际上名存实亡。

相比起其他王朝来,清朝自雍正以后,一直没有出现过大的继承动荡,基本上实现了政局的平稳过渡,应该说,秘密建储制度起了比较好的作用。这种制度对于减轻皇子对皇位的觊觎争夺,确实有一定作用。只要老皇帝口风足够紧,那么不到最后一刻,其他人都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其实结果又早就预定好了,这对于所有有资格继承的人来说,有某种宿命的感觉,等于是已经预立了太子,但又给大家某种朦胧的希望,所以竞争也就不那么激烈了。更重要的是,从此没有了围绕在储君周围的是是非非,现君与储君的矛盾和冲突自然也就看不见了。

但是,如果说秘密建储制度从此解决了传统帝制的继承问题,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恐怕也是言过其实。这个制度毕竟才实行了三代,仅以此区区三代来证明这个制度的有效性,时间似乎还有点不够。历史证明,在中国,一种起初很有效的制度,实行久了,保证制度执行的相关条件就要开始丧失,于是制度就开始出纰漏。用制度主义的观点来说,制度的自身往往有个效益递减的问题,如果不能不断地完善,最后终将趋于消亡。秘密建储制度的实行,从技术上来说,建立在严格保密基础上,而严格保密则依赖于皇权的威严和内宫制度的完善,如果有一天最高权力有所减弱,那么就很难保证保密的条件如旧,到那时候,很难说继承的震荡还会不会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