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
11484700000027

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体宰相体制

唐朝统治者是眼看着强大的隋朝,怎么样突然雪崩式倒塌的。而李家父子能够取而代之,虽然凭的是马上功夫,不是像前朝那样,“夺江山于孤儿寡母之手”,但主要还是隋朝政治的失策,才给了他们机会。一般来讲,后一个朝代往往注意汲取前朝教训,唐朝统治者当然清楚,自己的成功实际上建立在隋朝的失误上。他们理智地意识到前朝的失误多在政策层面,而制度建构却是应该肯定的。唐朝统治者是汉化的少数民族,跟杨氏家族这种带有胡人血统的汉人一样,同是北周的军事贵族出身。在统治大思路上,他们实际上是心有戚戚焉。

从隋朝起,三省长官就已经是正式的宰相,但是,有时候也让其他官员参与进来,给他们以“知政事”的名义,因此也被视为宰相。唐代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而且为了防止各机构之间的扯皮,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集中到门下省开会,开会的地点被称为政事堂。日常所有政务,都集中讨论,将讨论的结果送交皇帝裁决即可。时间一长,政事堂成为一个高于三省的决策机构,三省长官实际上脱离了本部门,专一负责全国政务的处理。于是,三省的副职左右仆射,成为三省的实际负责人。后来皇帝干脆不设三省正职,以副职替代,让副职进入政事堂,于是宰相的官阶降低了,更便于皇帝的控制。

在唐太宗末年,由于担任中书省长官的人多年受到皇帝信任,所以中书省的地位日见提高,于是政事堂移至中书省。除了中书省长官以外,其他两省的长官不一定是当然的宰相。无论担任何职,只要头衔上加上“中书门下平章事”或者“中书门下三品”,就是宰相。武则天专权以后,宰相之中出现了秉笔宰相,成为事实上的首相。由于政事堂成了最高决策机关,所以,必须有属员参与办事,但是,它又不是制度规定设置的机关,于是就从中书省抽调中书舍人,来政事堂办事,实际的政令执笔者,就是这些舍人。由于跟最高权力中心如此接近,于是中书舍人成为具有实权的官职。

有唐一代,宰相会议是全国政务的核心。会议一日停顿,则国家政务一日不行,所以,宰相会议必须每天都开,而皇帝倒不必每日上朝。唐代政治跟西汉一样,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君逸臣劳的模式。

政事堂每日所议之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一是日常事务,即每天的例行公事。这种事情均由宰相自己处理。凡事讨论决定即可,最后形成一个书面的意见,报皇帝例行批准,一般皇帝都是扫一眼就批。这个手续属于走过场。二是宰相所认定的军国大事,最好是在皇帝没有意识到之前先行讨论,拿出意见。在唐代的全盛时期,绝大多数政务都是由宰相会议首先提出,讨论而后提出成型意见,最后才交皇帝核准。三是皇帝所认为很重要、而又为宰相们所遗漏的事务,由皇帝特意提交政事堂讨论。比如,武后时期,一次武后要宰相们讨论来俊臣等人停妻再娶的事情。当然,即使是这样的事情,如果皇帝要求讨论,宰相们也得议论一番。四是某些官员通过某种渠道,绕开政事堂,直接将奏折递到皇帝手里,或者某些下面奏折上的意见,宰相们认为不需要处理,但皇帝有别的意见的时候,皇帝会将这些奏折交下来令宰相们讨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凡是后两种情况,宰相们如果认为不妥,可以跟皇帝唱反调,驳回皇帝的要求。当然,皇帝如果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可以交宰相们再议,直至将某些人撤掉,换上听话的人来讨论。显然,后一种处置,往往会导致政坛波澜,一般不会轻易动作。

政事堂按例供应酒席,极其精美。有一次宰相们认为饮食过于奢费,欲上报皇帝请减其料。侍中张文瓘(门下省长官,宰相之一)说,皇帝设此酒席,本是重视政事堂为行政中枢,礼遇我们这些身居高位者,把我们当贤才看,才这样做的。如果诸位自己不称职,那么可以自请辞职让贤,没有必要减公膳,以换取虚名。国家看重我们的,不在于此,而宰相能不能办好国家大事。如果能办好事,这点酒席并不算奢费。(刘肃:《大唐新语》卷7)

但是,如果宰相总是跟皇帝顶牛,而这个皇帝又有点脾气的话,那么宰相往往是要被罢免的。如果有些宰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很可能一味顺从皇帝,做一个模棱宰相,完全按皇帝的意思办事。不过,在政治还清平的情况下,这样的宰相往往会受到朝臣攻击,甚至可能到后来皇帝也会不喜欢他。因为皇帝也不可能事事自己拿主意,肯定有大批事务他没主意或者不想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