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
11484700000018

第18章 三国,贵族政治浮出水面

东汉末年,在各地豪强日益强大的情况下,中央政权非但不能抑制地方的离散趋向,反而在外戚、宦官和朝官的三角争斗中,迅速走向衰落。黄巾起义使得各地豪强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进一步壮大,而且突破了地域界线,形成了若干跨州郡、以军事面貌为标志的大豪强与门阀性的豪强。汉灵帝死后,在突发的外戚与宦官的大冲突中,两者同归于尽,政权落入了毫无经学背景,而且有些胡羌化的凉州豪强董卓手里,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在董卓残暴统治下,连两京都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王朝政府赖以存在的物质基本消亡。随着董卓集团的分裂和覆灭,历史进入了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的大混战时期。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关键的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曹操与袁绍两大集团对峙的格局。最终曹操利用把持中央政府的有利政治形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击灭袁绍,统一了中原。但接下来的赤壁之战,使得曹操统一天下的步伐受阻,从此形成了曹操、孙权、刘备三分天下的局面。

在东汉年间,已经出现了某些世袭为官的家族,在地方上表现为长期把持某一郡的政务,家族势力庞大,拥有大量的依附农民,被称为豪强;在京师,则表现为子孙累代为公卿,呈现出某种贵族化的倾向,人称“门阀”。门阀和豪强事实上的分野并不是那么清晰,也存在着互换的可能,但一个统一的特性就是权力地位的世袭性和家族势力集团化。

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整个三国时期,是贵族与豪强政治的充分发育阶段。

一、作为传统意识形态的经学的衰落

以军阀混战为契机,作为维系君臣关系特别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经学开始式微,而那些练兵、打仗、筹粮等实用的学问变得吃香。汉灵帝时的鸿都门学,到了曹操手里被继续发扬光大,诗歌词赋之学不再被人看不起,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亲自操练文学,蔚为风气。同时,东汉以来士大夫狂热追求孝道的风气稍杀,曹操甚至公开强调不忠不孝而有治国之术的人,他也可以起用。在这种传统意识形态衰落的情况下,士人对皇权的效忠已经被极大地削弱,每个人的主公只能是起用他的豪强性的官僚,其效忠基本上指向这些有力者。

二、地方豪强与官僚的高度结合

出于割据一方的需要,地方豪强与地方官僚进一步结合。地方官如果不是豪强,也必须使自己变成豪强,而且如果想要加强其所控制地方的统治,必须借助当地的豪强。从东汉中叶起就出现的官僚世袭化家族化倾向日益严重,实际上,到了三国时期,地方官已经从朝廷雇员逐渐变成了半个世袭贵族。而在军阀混战时期不得不起用的一些寒族人才,很快地就融入到贵族门阀体系之中,没有对贵族化倾向有任何的纠正。

三、农民变成了豪强的依附者

由于长期战乱,为了求得庇护,农民迅速地佃户门客化,转变成为豪强的依附者。他们或者归附于强势诸侯,成为他们具有半奴隶性的士家制兵户,或者投奔坞壁,成为坞壁主的依附者。独立农户变得非常稀少,中央政府的财政实力因而也十分虚弱。

四、三国政府对豪强贵族的依赖

魏、蜀、吴三国,实际上都是依赖贵族豪强的支持,才能维持下去。魏国在开始时,皇族就是具有最大势力的豪强。他们聚拢了最多的人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族集团内部也因贵族化而受到削弱,因而不得不依靠地方大族的支持才能存活,以至于最后被司马氏联合其他豪族灭掉。吴国建国之初,就依赖江东豪族的支持,吴国掌权的主要官僚基本上由顾、张两大姓垄断。蜀国情况稍好,但也是外来豪强与当地豪强的结合。

五、豪强的军事化与兵役制度的变化,加强了贵族政治

从东汉末年起,战争开始成为最大的政治。地方官、豪强或者身兼豪强和地方官二任的割据者,都变成了军人。各个集团都演变成了军事集团,而出于军事需要,集团内部的联系被强化,集团首领和下属之间的依附性关系大大增强。与此同时,从曹魏开始实行的“士家制”兵役制度,使士兵和他们的家属成为将领的私属。尔后,由于三国分立,彼此间的竞争和战争状态,使得各国内部的势力集团依然要维持其军事化的面貌,他们的私属必然家族化和世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