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神机妙算(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11483300000025

第25章 梅兰芳学戏

梅兰芳是我国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家,他表演的京剧既传神又有突破创新,引领一代潮流,有些人认为这是他的天赋使然,然而实际情况却非如此。

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耳濡目染,对京剧这门艺术也很喜欢。但他的资质却不太好,相貌平平,小圆脸,眼神还有些木讷和呆板,见了人之后嘴也不乖巧,甚至还有几分笨拙。为了使京剧世家的香火延续下去,不至于在他的手里给断送掉,在他8岁那年,家里还是请来了一位很有名的老师做他的启蒙老师,给他“说戏”。第一出开蒙戏为《二进宫》,其中有四句老腔,先生反复教他,还是不能上口。先生见他如此笨拙,认为他不是学戏的料,便拂袖而去,不再教他了。临走时,先生冷冷地对小梅兰芳说道:“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有办法。”

梅兰芳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孩子,先生的这句话像一根钢针似的刺痛了他,他心里想,别人能学会的东西,我为什么学不会,我又不比别人矮半截。爷爷常说的“事在人为”这句话,这时也在耳边响起。小梅兰芳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戏,让所有的人都要对自己刮目相看。

不久,家人又把小梅兰芳送到了“云和堂”学戏,拜吴老先生为师。

在学堂里学戏是一件苦差事,小梅兰芳每天清晨五点就得起床,先到城墙根空旷的地方练习走台步、跑圆场和吊嗓子。他上午练功,下午学唱腔,晚上念戏本子。吴先生对小梅兰芳要求非常严,有时还采取十分严苛的训练方法,但小梅兰芳总是按老师要求的标准,努力完成练功任务。

小梅兰芳不仅严格按先生规定的训练时间和要求去做,有时还自己给自己加重砝码,逼迫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当时练功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先生在桌上摆一摞铜钱,规定练功20~30遍,每练一遍就将一枚铜钱放到漆盘里,直到铜钱放完,练功才告结束。有时先生放的铜钱全放到漆盘里了,小梅兰芳就从自己的衣袋里再取出一些铜钱,继续进行练习。每次练功,小梅兰芳都要比别人练得时间长、次数多,直到将先生规定的动作烂熟于心为止。

当时,有一种功法就是踩着高跷站在砖头上,要求站完一炷香的工夫。高跷是用两根半米多长的木棒做成的,与砖头接触的部位仅有铜钱大小,要想在砖头上站稳,全身要有相当好的协调能力,否则就会从高跷上摔下来。起初,小梅兰芳站上去总是东摇西晃,腰肢酸软,两只脚也异常疼痛,站不久,就从上面摔了下来。摔下来之后,小梅兰芳也顾不得疼痛,再次站了上去。就这样,折腾了几个来回,小梅兰芳又累又痛,而且是汗流满面,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然而,为了练出一身过硬的本领,有时他宁肯将嘴唇咬破,也一声不吭地站到底,直到烧完一炷香为止。

经过艰苦的学习和磨炼,梅兰芳终于成为我国名噪一时的京剧大师,他对京剧有诸多突破性的贡献,其实都是早年努力的结果。